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山水豆腐(楊廷松)

山水豆腐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山水豆腐》中國當代作家楊廷松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山水豆腐

起初,對《山水豆腐》的書名有些好奇,作家王月山的散文集為啥題這樣的名字?

後來發現,自己見識短淺。山水豆腐,竟是廣州一道極具傳統的名菜。人們不是習慣將好的文章比做美味佳肴嗎?我想,作家題書名的寓意不僅於此吧。文學作品,不僅讓人欣賞其文詞與其內容的色香味,還應當引起道德的影響和傳承,人性的發揮以及陶冶情操之功能。

前些年,月山將文集《藜蒿》送我的時候沒有簽名,心有怏怏的感覺。

這回,我央他簽名。他說字寫得不好,我說作家只要把文章寫好了就行。他嘿嘿地笑,一臉真誠。這時,他夫人自告奮勇 「我來簽」,一句話打破了尷尬場面。其夫人,一筆一划寫得工整,這本書蘊藏着夫妻二人的心血和感情,更加珍貴。

讀《藜蒿》的時候,我寫了一篇短文。我對寫書的人,心存敬意。尤其像月山這樣對文學持敬畏態度的人,我更加敬重。或許,一些自己也寫書的人,背後口出惡聲,光挑剔他人而無是處,這不公道。人家辛辛苦苦幾年寫的書,白送給你,撈不回一句讚美,這是多麼不公的待遇。那些自詡名流新貴的人,總以為自己「天庭飽滿,地閣方圓」,別人是獐頭鼠目的角色。關起房門來看的老婆,當然越看越排場啊。我經常提醒自己,對人應保持基本尊重。文藝作家觀察生活,每個人有自己選用的題材,用自己獨特的眼光懲惡揚善、勸忠說孝,關注悲歡離合、生老病死的人生。

讀熟人的文章,很容易聯繫到寫作人的人品。不認識的人,寫的文章,不了解其私生活中有無放蕩逾檢之處,唯一能讀到的是,其粉飾過的人生寫照、悲天憫人、人性發揮的文字。

孔子曰:「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與周敦頤「文以載道」都是強調文學藝術對民眾影響、教育、陶冶之功能。儘管民間普通作家出書,發行量不大,閱讀面不廣。但是,文藝作品裡,是有生活,有情感,有思想的,不是遺世獨立的東西。

如今的圖書不怎麼暢銷,網上閱讀,只需要帶上手機,可以自由選擇。新華書店就門可羅雀了。但是,讀書人通常還是喜歡紙質書籍的,至少我是這樣。不管是不是愛聞翰墨香味,開卷總是有益的。買一本書,當買了一包香煙,普通一本書的價錢,相當於當下年輕人常抽的一包煙。我沒有古人愛書愛到「未嘗敢空手捧之,非惟手汗漬及,亦慮觸動其腦」的那種程度。覺得讀書還是有樂趣的事,一卷在手,既不會廢寢忘食,也不會哈欠滾滾。黃庭堅強調不讀書「則塵俗生其間,照鏡則面目可憎,對人則語言無味」。古聖先賢,勸人讀書道理深致。也有教人不可沉浸在書海不出來呼吸新鮮空氣的詩句,「書冊埋頭何日了,不如拋卻去尋春」便是實在話。

我好動,愛書,也喜歡找性情差不多的人聊天。

月山不善言辭,心裡卻思考人生,將自己的語言變成思想,通過文字組成文章。一個開着雜貨鋪的老闆,常年與客戶貨物打交道,利用空暇時間讀書作文,值得讚賞與敬佩。

說話和作文一樣,有些人既會說又會寫;有些人會說不會寫;而有些人只會寫不善於語言溝通;當然還有一些說與寫都不在行的人。月山屬於第三種人。

放眼寫作人群,寫文章,真正肯下功夫、用心去寫的人不多。所以,雖然如今紙質版的文字、網絡上的作文鋪天蓋地、漫天雪花,但是真正有新見地、新思想、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鳳毛麟角。

我更欣賞像月山這樣,遇見的時侯,握個手,遞根煙,笑笑離開。不像有些人談天氣好壞來作為寒暄之道,那些缺乏風趣的寒暄真不如擦肩而過來得爽快。人與人交往未必全由語言表達,嵇康、向秀、鍾會他們,用打鐵的叮噹聲來作為語言表達方式,他們之間的智慧和感情,可謂是「相對無言,莫逆於心」。我不習慣那些口無遮攔、絮絮叨叨的人,攔截在前不讓人走的綁架。

月山用「此時無聲勝有聲」的交流方式,有自己不大開口而又真情傾聽別人說話的君子風範。月山低調,比起那些在小刋小報上發表過幾篇文章而自詡著名文學家、文學泰斗、臉朝天,目無人的人,不知要好多少倍。

最讓人無法容忍的有些人,逮到人多的場合就「吐佳言如鋸木屑,霏霏不休」, 取悅聽眾,愛表現的那些人。

經歷過一些世故,到了與人無爭的年紀,只希望餘生在不愁衣食住行的同時有書可讀,就心滿意足。所以有人送上一部新書,是對讀書人的尊重,我常把自己當作讀書人,並從心底里感到高興。

瀏覽了一下書的全貌,對月山說了個人小建議:出版文集,可以不用個人簡歷。有些人在個人簡歷中,像總結經驗報告,又像追悼詞那樣,有點俗。其次,沒有必要央求名人名家寫什麼序言,用來撐門面。書的檔次不是靠名人支撐門面而提高等級。在扉頁上放個人頭像之類照片,更俗。書,應當保持它原有的嚴肅態度。

這些不近人情的話,不知道月山怎麼想?反正是一家之言。恕言者無罪吧。

《山水豆腐》,還沒有來得及細讀,待研讀後再談心得體會。在此謝謝王月山夫婦! [1]

作者簡介

楊廷松 1957年春天出生 大學畢業 2004年公開出版小說散文集《鄉俗》 散文集《一滴墨水》正在審稿中 江西省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