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山球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山球兰(拉丁学名:Hoya silvatica Tsiang et P. T. Li),萝藦科球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附生灌木,聚伞花序,伞形状,着花多数;花萼短,花冠肉质,辐状,裂片在花蕾时,镊合状排列,开放后扁平或反折;着生于雄蕊背部而成星状开展,花药靠合在柱头上,花粉块在每个药室有1个,直立,长圆形,边缘有透明的薄膜;柱头垂直地扁平。蓇葖细长,先端渐尖,平滑;种子顶端具有白色绢质种毛,9月开花。

该种为室内观叶、观花,适宜于盆栽,其茎叶花均美丽,花色鲜艳,花形奇特,极具观赏性,球兰的枝蔓自然垂吊,悬挂装饰厅堂、居室,自然大方,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室内装饰藤本。

形态特征

具有乳汁的多年生草本、附生灌木,在树上生根,除幼嫩部分、叶背和花冠内面外,其余无毛;枝条灰色,具二列短柔毛,直径2毫米。叶纸质到肉质,椭圆形至椭圆状长圆形,长8~11厘米,宽2.5~4厘米,叶面近无毛,叶背被短柔毛,脉上更密,顶端短渐尖,基部楔形;中脉和侧脉在叶背略凸起,侧脉7~10对,小脉网状;叶柄长1~3厘米,顶端具2~3个小腺体。聚伞花序;花梗长3~3.5厘米,无毛;花萼无毛;花冠白色,直径1厘米;副花冠裂片外角急尖;其余特征与球兰组相同。花期9月。[1]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2000米山地杂林中。

球兰喜散光,喜半阴环境,耐阴蔽,忌烈日直射。夏季需要移至遮阴处,防止强光直射灼伤叶片,造成叶片失绿变黄,严重时会使叶片脱落,影响观赏效果。若长期将其放在光线不足处,则叶色变淡,花少而不艳。球兰不耐寒,生长适温为15~28℃,在高温条件下生长良好,冬季应在冷凉和稍干燥的环境中休眠,越冬温度保持在10℃以上。若低于5℃,则易受寒害,引起落叶,甚至整株死亡。

地理分布

产于云南西北部。产贡山景东等地。

栽培技术

扦插繁殖

生产中多用扦插法繁殖育苗。扦插除冬季及早春因气温低不宜进行外,其余时间均可进行,每年3~4月用扦插法进行扩繁较适宜。一、二年生的老茎及当年生的嫩茎,均可作插穗,剪成5~8厘米的一段,留有2节,把插入基质中的叶子剪去,上面只留1~2片叶,待伤口充分晾干后,将插条插入沙床或土质疏松的花盆基质中1/3或1/2部分栽培,如果为180号花盆,每盆可插插条10条左右。插条最好随剪随插,以利成活,4~6月光照较强,为保持阴凉环境,可设置2层黑纱网,插条20天左右即可生根,1个月后有新叶片长出,根部发育良好后即可移植至较大的花盆内定植,再移到半阴通风处进行常规管理。

基质配制

球兰喜肥沃、透气、排水良好的土壤,不喜欢黏重的盆土,所以植料的透气性、排水性需良好。盆栽基质以疏松肥沃的微酸性腐植土较佳,可用泥炭土、沙和蛭石配制成盆栽培养土,并加入适量过磷酸钙做基肥,也可用7份腐叶土掺粗沙3份做基质。球兰在生长过程中需肥量较少,上盆时可加入适量复合肥作基肥,土壤丰厚,可使其根系发达,对球兰的生长较有利。

浇水施肥

球兰盆土宜经常保持湿润状态,但盆内不可积水,水分不可过量,以免引起根系腐烂,但是,环境过分干燥时会造成叶片失去光泽,影响叶片美感,进而会影响花芽的形成,即便是长出花蕾,也常常不能开放或开放时间缩短。因此在夏秋季节,天气高温干燥,浇水要充足,除浇水要见干见湿外,同时要注意增加空气湿度,需经常在叶面上喷洒雾水,降温保湿,增加叶面与周围环境的湿度以利其生长。秋冬季时,生长缓慢,茎叶耗水均较少,盆土宜稍干燥,浇水次数可以减少至每2周1次。

球兰适宜于肥效持久、排水良好的腐植土,由于上盆时加入了适量复合肥作基肥,故平时需肥量较少,生长旺季每月施1~2次氮磷结合的稀薄肥水,宁稀勿浓。在生长旺盛期,可15~20天施1次腐熟的有机肥液。秋季天气逐渐凉冷时,要逐渐减少浇水量和施肥量。

花期管理

夏季以后多施磷钾肥,在孕蕾开花前适当施些含磷稍多的液肥,如用磷酸二氢钾0.1%的溶液能促进其秋花的开放,球兰每天需要3~4小时充足阳光才能开花。对于已有花蕾和花朵正开的植株,不能随意移动花盆,否则易引起落蕾落花。开花时可见叶腋处长出3~4个花序总梗,伞形花序,每组花可连开10余天,凋萎后,花朵和花梗自行掉落,留下花序和总梗,一段时间后会继续抽生花朵,花可陆续开到10月中旬。

观赏价值

球兰因其叶形奇特,花似伞形或绣球形,色彩丰富,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球兰在园艺上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观赏植物,易于家庭养护,也能在园林景观中做独立的绿化,增加景观的丰富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