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五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岩五加 |
中文学名: 岩五加 |
岩五加[1],中药名。为五加科植物五叶参Pentapanaxleschenaultii(DC.)Seem.的茎皮、根皮。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具有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止咳平喘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胃脘痛,咳嗽,哮喘。
目录
别名
石夹枫、石头菜、石夹参、五叶参。
入药部位
性味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止咳平喘。主风湿痹痛;胃脘痛;咳嗽;哮喘[2]。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
采收加工
春、秋季剥取茎及根皮,晒干。
药理作用
五叶参的果实乙醇提取物对人精子有杀灭作用,该作用是由于齐墩果酮酸(oleanolic acid)(0.01%)和三萜甙(1.2%)的存在[3]。
相关论述
《全国中草药汇编》:“除风湿,散寒,止痛。主治关节痛,胃痛。”
相关配伍
1、治风湿关节痛:岩五加15g,透骨香12g,牛膝9g,生姜3g。水煎服。(《曲靖专区中草药手册》)
2、治胃痛:岩五加30g,生姜3g,红糖6g。水煎服[4]。(《曲靖专区中草药手册》)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树皮常卷曲或呈片状,外表面灰黄色至紫棕色。枝条皮外表可见半月形叶柄脱落痕[5]。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或蔓生灌木,高5-15m。树皮灰色,有裂纹;小枝粗壮,圆柱形,暗紫褐色。叶为羽状复叶,有小叶3-5,稀7;叶柄长10-15cm,无毛或有稀疏短柔毛,有时在顶端更密;小叶柄长3-10mm;无托叶,小叶片纸质至薄革质,椭圆状卵形,长6-12cm,宽2.5-6cm;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而略偏斜,边缘有刺状锯齿;上面无毛,下面无毛或沿脉有短柔毛。伞房状圆锥花序顶生,长8-15cm,主轴短,长1-2cm,分枝8-12,在主轴上伞房状排列,有短柔毛;伞形花序直径2-2.5cm,有花多数,总花梗长1-3cm,无毛或略有短柔毛;花梗长5-10mm,无毛或略有短柔毛;花白色;萼无毛,长约2mm,边缘有5小齿;花瓣5,通常合生成帽状,早落,长约2mm;雄蕊5,较花瓣短;子房下位,5室,花柱合生成柱状。核果卵球形,长约4mm,有5棱,褐黑色,宿存花柱长1.5-2mm。花期7-8月,果期9-10月[6]。
分布区域
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2200-3300m的林缘灌丛、沟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