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岩五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岩五加

中文學名: 岩五加
界: 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傘形目
科:五加科
屬:五葉參屬
種: 五葉參
採收時間:春、秋季
毒   性:無毒

岩五加[1],中藥名。為五加科植物五葉參Pentapanaxleschenaultii(DC.)Seem.的莖皮、根皮。分布於四川、雲南等地。具有祛風除濕,散寒止痛,止咳平喘之功效。常用於風濕痹痛,胃脘痛,咳嗽,哮喘。

別名

石夾楓、石頭菜、石夾參、五葉參

入藥部位

莖皮、根皮

性味

微苦、澀,性微溫

功能主治

祛風除濕;散寒止痛;止咳平喘。主風濕痹痛;胃脘痛;咳嗽;哮喘[2]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

採收加工

春、秋季剝取莖及根皮,曬乾。

藥理作用

五葉參的果實乙醇提取物對人精子有殺滅作用,該作用是由於齊墩果酮酸(oleanolic acid)(0.01%)和三萜甙(1.2%)的存在[3]

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匯編》:「除風濕,散寒,止痛。主治關節痛,胃痛。」

相關配伍

1、治風濕關節痛:岩五加15g,透骨香12g,牛膝9g,生薑3g。水煎服。(《曲靖專區中草藥手冊》)

2、治胃痛:岩五加30g,生薑3g,紅糖6g。水煎服[4]。(《曲靖專區中草藥手冊》)

藥材鑑別

藥材性狀:樹皮常捲曲或呈片狀,外表面灰黃色至紫棕色。枝條皮外表可見半月形葉柄脫落痕[5]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或蔓生灌木,高5-15m。樹皮灰色,有裂紋;小枝粗壯,圓柱形,暗紫褐色。葉為羽狀複葉,有小葉3-5,稀7;葉柄長10-15cm,無毛或有稀疏短柔毛,有時在頂端更密;小葉柄長3-10mm;無托葉,小葉片紙質至薄革質,橢圓狀卵形,長6-12cm,寬2.5-6cm;先端漸尖,基部近圓形而略偏斜,邊緣有刺狀鋸齒;上面無毛,下面無毛或沿脈有短柔毛。傘房狀圓錐花序頂生,長8-15cm,主軸短,長1-2cm,分枝8-12,在主軸上傘房狀排列,有短柔毛;傘形花序直徑2-2.5cm,有花多數,總花梗長1-3cm,無毛或略有短柔毛;花梗長5-10mm,無毛或略有短柔毛;花白色;萼無毛,長約2mm,邊緣有5小齒;花瓣5,通常合生成帽狀,早落,長約2mm;雄蕊5,較花瓣短;子房下位,5室,花柱合生成柱狀。核果卵球形,長約4mm,有5棱,褐黑色,宿存花柱長1.5-2mm。花期7-8月,果期9-10[6]

分布區域

分布於四川、雲南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200-3300m的林緣灌叢、溝谷中。

參考資料

  1. 岩五加,黨政機關,2019-06-14
  2. 岩五加的功能主治《中華本草》,中醫世家
  3. 五葉參的藥理作用《中華本草》,中藥大全
  4. 岩五加的相關配伍,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5. 岩五加的藥材性狀,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6. 岩五加的形態特徵,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