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山风景名胜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崆峒山风景名胜区 |
崆峒山风景区,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城西12公里处,东瞰西安,西接兰州,南邻宝鸡,北抵银川,主峰海拔2123米,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的要塞 。现为国家AAAAA旅游景区。崆峒山景区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崆峒山色天下秀”、“雄秀甲于关塞”、“道源所在”等美誉。2018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暨旅游装备展上,入围“神奇西北100景”榜单。
简介
崆峒山风景名胜区属于丹霞地貌。崆峒山是六盘山支脉,受差异风化、水冲蚀、崩塌等外动力作用,形成了孤山峰岭,峰丛广布,方山洞穴发育,怪石突兀,山势险峻,气势雄伟奇特的丹霞地貌景观。崆峒山地形是国内丹霞地貌类型中形成时代较早的类型,是大面积黄土高原上独有的自然奇观。气候特点崆峒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平凉市,因此属于温带半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降水量较为丰富。气候垂直变化较大,降水量也从西南向西北依次递减。另外,由于常年受高空西风环流影响,风沙比较大。主要的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多风沙,夏季炎热、降雨集中,秋季天气晴朗凉爽。崆峒山年平均气温6.5℃,日照充足。崆峒山无霜期为160天,初霜日在每年10月初出现,终霜冻于次年4月底结束。崆峒山气候特点为冬长雪少,夏凉温和。
评价
雷声峰的险奇堪称崆峒一绝,雷声峰不是飞来峰,它是主峰马鬃山向南延伸的一条支脉,宛如主峰的一条右臂,舒展而下,指向涛涛的前峡河水。这条山脊全长200米,最高处不过5米,整个山体均为丹色石质,其东西两侧下临绝涧,南面的绝壁上有人工开凿的石级,可通向棋盘岭。由于雷声峰由北而南,山势逐渐变低,因此,峰顶的道宫建筑依顺山势,错落有致,构成一副美丽的图画。雷声峰岩壁陡峭,下临深渊,在雷雨时节雷声在空谷依栏而望,崆峒激荡,犹如山崩地裂,惊人心魄,故取名“雷声峰”崆峒山五台寺之一,据碑记,初建于唐贞观年间,寺周原多古松。清末兵燹后倾圮。民国4年(1915),由朱进财等人募资,历经18载,恢复坐北大殿3楹、土地祠1楹、山门1座、厢房16间。民国25年,郑浚主持创建面东两层砖木结构西方三圣楼5楹,其后又由僧人普善、普化主持更新山门,修建马厩3间,1958年后废。1983年由僧人释常慧募资重建面西厢房6间,1985年修复面南大殿3楹,由艺人戴国华重塑金身释加佛、文殊、普贤菩萨及18罗汉像。1990年由佛教协会主持恢复复面东三圣楼三层五间,一至二层为僧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