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崇明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崇明區隸屬中國上海市,位於長江入海口,全區地勢平坦,由崇明、長興、橫沙三島組成,總面積1411平方公里,其中崇明島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沖積島,也是繼台灣島、海南島之後的中國第三大島。崇明島素有「長江門戶」、「東海瀛洲」之美譽,陸域總面積1267平方公里。長興島位於吳淞口外長江南支水道,陸域總面積88平方公里。橫沙島是長江入海口最東端的一個島,陸域總面積56平方公里。崇明、長興、橫沙三島互成犄角之勢,組成崇明區,下轄16個鎮和2個鄉。三島戶籍人口總量為68.8萬人。崇明區內除漢族外,還有蒙古族、回族等多少數民族居住。

崇明有1300多年的歷史,歷經五代,文化、歷史底蘊深厚。「崇」取高義,「明」取清明義,「崇明」意為高出水面而又平坦寬闊的明淨平地。

2015年崇明區完成增加值291.2億元,比上年增長7.0%,完成年度計劃目標。戶籍人口逐年減少。2015年末,全區共有戶籍人口67.2萬人,比上年減少0.6萬人。全年戶籍人口出生數3140人,出生率4.65‰;死亡人口6847人,死亡率10.1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49‰。[1]

歷史沿革

距今1300多年的唐代武德年間,崇明島露出江面,時稱東沙和西沙。

公元696年(唐萬歲通天元年),始有人上島墾殖居住。

公元705年(唐朝神龍元年),在西沙設鎮,取名為崇明("崇"為高,"明"為海闊天空,"崇明"意為高出水面而又平坦寬闊的明淨平地)。

公元1277年(元朝至元十四年),崇明正式建州。

1396年(明朝洪武二十九年),改州為縣。1554年(明嘉靖三十三年)倭寇犯崇,西沙秀才顧國等率領沙兵和倭寇作戰,經過沙兵和戰士們英勇的戰鬥,200多個倭寇被消滅。崇明人民取得了勝利。

清朝隸屬於滬海道。

民國時期,先後隸屬江蘇南通、松江。

抗日戰爭期間,隸屬於上海特別市。

1921年秋,崇明西沙農民暴動,毛澤東在當時的中共中央機關報《嚮導》周報上著文介紹這一壯舉。1926年9月,中共江浙省委特派員陸鐵強、俞甫才回崇,建立了全國較早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在長期革命鬥爭歲月中,許多崇明兒女為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解放後,隸屬江蘇南通專區。

1958年12月1日起改隸上海市。長興、橫沙原屬上海市寶山區。

2005年5月,經國務院正式批覆劃歸崇明縣管轄。

2016年7月18日下午,上海市人大常委會第71次主任會議聽取了《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撤銷崇明縣設立崇明區若干問題的決定(草案)》,這份草案將提交下周舉行的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擴大),即「小人代會」審議並表決。

行政區劃

崇明區轄16個鎮、2個鄉:城橋鎮堡鎮新河鎮廟鎮豎新鎮向化鎮三星鎮港沿鎮中興鎮陳家鎮綠華鎮港西鎮建設鎮新海鎮東平鎮長興鎮、新村鄉、橫沙鄉。[2]

地理環境

地勢

崇明島島上地勢平坦,無山崗丘陵,西北部和中部稍高,西南部和東部略低。90%以上的土地標高(以吳淞標高0米為參照)在3.21米至4.20米之間。

長興島位於吳淞口外長江南水道,島呈帶狀,東西長26.8公里,南北寬2~4公里。面積88平方公里,其中灘涂面積8.5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積26.2平方公里(不包括前衛農場)。南沿有深水岸線近20公里,一般水深-12米至-16米,最深處-22米,可停靠30萬噸級輪船。

橫沙島是長江入海口最東端的一個島嶼,三面臨江,一面臨海。島呈海螺形,南北長12公里左右,東西寬8公里左右。平均海拔2.8米。周邊岸線30餘公里,其中南端約有2公里深水岸線,水深-12米左右。

氣候

崇明地處北半球亞熱帶,典型海洋性氣候,溫和濕潤,全年的日照數2094.2小時,年平均氣溫15.2℃,無霜期229天。崇明環江靠海,雨水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025毫升,空氣相對濕度常年保持在80%,空氣中的負氧離子含量為每立方厘米1000-2000個,堪稱天然的大氧吧。崇明縣林地總面積40多萬畝,三島森林覆蓋率達20.5%。全縣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8%以上,相繼建成5大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率達80%以上。

人口

崇明縣轄崇明、長興、橫沙三島,總面積1411平方公里三島戶籍人口總量為68.8萬人。

2010年崇明縣常住人口(注2)為703722人,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人數相比,十年共減少12645人,下降1.77%。平均每年減少1265人。

崇明縣常住人口中,外省市來崇明縣常住人口為151000人,占21.46%,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61783人相比,十年共增加89217人,增長144.4%。平均每年增加8922人,年平均增長率為9.35%。

崇明縣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戶293095戶,家庭戶人口為650621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22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2.70人減少0.48人。

崇明縣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359317人,占51.06%;女性人口為344405人,占48.94%。常住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93.79上升為104.33。

崇明縣常住人口中,0-14歲的人口為57415人,占8.16%;15-64歲的人口為520408人,占73.95%;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125899人,占17.89%。與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6.92個百分點,15-64歲人口的比重上升2.77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15個百分點。

崇明縣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700401人,占99.53%;各少數民族人口為3321人,占0.47%。與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減少15103人,下降2.11%,比重減少0.35個百分點;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2458人,增長284.82%,比重增加0.35個百分點。[3]

經濟概況

第一產業

崇明縣農業歷代以生產糧、棉、豆為大宗。解放後,則以稻、麥、玉米、棉花和油菜為主要作物。

1949年崇明縣農業產值(種植業)僅2709萬元;糧食總產僅9797萬斤,畝產234斤;皮棉總產88.2萬斤,畝產12斤;油菜籽總產60.5萬斤,畝產55斤。

1984年,糧食常年畝產1627斤,皮棉畝產86.7斤,油菜籽畝產330斤,比1949年分別增長6倍、6.2倍和5倍;糧食、皮棉和油菜籽的商品率分別為9.3%、88.4%和57.2%。

1984年,崇明縣農村共有勞動力354924個,其中從事種植業的占58.95%,平均每個勞動力負擔耕地3.33畝;從事鄉村工業生產的占26.48%;從事林、牧、副、漁業及其他勞動的占14.57%。

2012年,崇明縣實現農業總產值58.7億元,比上年增長6.0%。其中,種植業實現產值30.4億元,增長5.0%;林業實現產值0.9億元,增長145.8%;畜牧業實現產值9.7億元,增長6.9%;漁業實現產值15.9億元,增長2.4%。崇明縣糧食總播種面積73.2萬畝,糧食生產30.1萬噸,供應優質水稻種子144.1萬公斤,秋播二麥種子供應總量達146.7萬公斤,綠肥種子供應量為207萬公斤,良種率達100%。全年生豬出欄29萬頭;家禽出欄351萬羽,鮮奶產量達到2.2萬噸;白山羊出欄26萬頭。全年實現水產品產量5.8萬噸。

第二產業

崇明縣手工業歷史悠久,宋、明、清期間,以鹽業、沙船業和民間紡織業為其主體。辛亥革命後,民族工業逐漸興起,先是紡織業,繼而建立電力工業和機械工業。1919年起,資本家杜少如等在堡鎮鎮相繼興辦的大通紗廠和富安紗廠,是崇明縣民族工業中資本最多、規模最大的工廠。1949年崇明縣解放時,工業總產值僅462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11.7%,行業只有紡織、電力、機械、印刷、碾軋、釀造等幾個,多為小廠。

1970年,崇明縣屬工廠有63個;社、鎮辦工廠有76個。1976年,社(鎮)、隊辦工廠的工業產值為12134萬元,占崇明縣工業總產值23332萬元的52%。1978年後,社(鎮)、隊辦工業發展更為迅速。每年產值均超過縣屬工業。

1984年,崇明縣有工廠企業793個,職工117686名。其中縣辦企業78個,職工11895名;鄉辦企業238個,職工52872名;鎮辦企業11個,職工3485名;村辦工業466個,職工49434名。崇明縣工業總產值82072萬元,其中縣屬工業總產值25994萬元,占31.67%;鄉、鎮、村辦工業總產值56078萬元,占68.33%。

2008年崇明縣實現增加值137.7億元,同比增長12.1%。財政收入50.7億元,同比增長19.4%;其中縣級財政收入22.0億元,同比增長18.7%。萬元增加值綜合能耗降低4.0%。新增就業崗位11868個。

2012年,崇明縣工業總產值達414.8億元,比上年下降9.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381.1億元,比上年下降7.5%,占崇明縣工業總產值的91.9%。崇明縣六大主導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324.5億元,比上年下降9.4%,占崇明縣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78.2%。由於國際航運貿易環境仍然不景氣,海洋裝備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66.0億元,比上年下降10.1%,占崇明縣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64.1%,對崇明縣經濟增長影響十分明顯。

第三產業

海洋裝備產業

2011年長興海洋裝備島成為上海市六大產業基地之一,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振華港機以其先進的理念和完善的管理,占據全世界70%以上的港口機械製造;中船長興則以其驚人的發展速度,逐漸成為世界最大的船舶製造企業。到2015年,整個長興造船基地計劃造船能力將達到800萬噸。

工業園區

2011年崇明縣已經形成了"一體兩翼"工業格局"。一體"指長興海洋裝備產業園區;"兩翼"指崇明工業園區和上海富盛經濟開發區。

長興海洋裝備產業園區:長興海洋裝備產業園區由上海長興海洋裝備產業基地開發有限公司負責開發、建設、管理,該公司於2007年成立,註冊資金達2億元。公司主要從事以現代船舶製造以及海洋鑽井平台為核心產業的相關海洋裝備配套企業引進,並為長興海洋裝備產業提供全面的配套產品(部件)和高效能的全方位服務的開發主體。

崇明工業園區:崇明工業園區位於崇明縣城西側,於1996年2月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列為市級工業園區,園區先後榮獲"上海市高科技產業基地"和"上海市科技園區"稱號,2003年獲得國家質量與環境兩項證書,已成為促進崇明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

富盛經濟開發區:上海富盛經濟開發區成立於1994年,位於崇明島的中部南沿---新河鎮。2006年8月,經批准成為上海市級開發區。開發區擁有各類註冊企業1000多家,分設光電子產業、港口機械、船舶製造配套三大產業區。上海富盛經濟開發區擁有一座千噸級專業的國際貨運碼頭,全面形成了"門到門"的進出口國際貨運服務體系。[4]

社會事業

前景規劃

崇明是上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空間。必須堅持三島功能、產業、人口、基礎設施聯動,分別建設綜合生態島、海洋裝備島、生態休閒島,依託科技創新,推行循環經濟,發展生態產業,努力把崇明建成環境和諧優美、資源集約利用、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現代化生態島。

崇明三島劃分有七大功能分區,每個功能分區資源特色不一、區位優勢各異,發展方向及功能定位明確清晰。崇中分區--以森林度假、休閒居住為主的中央森林區。崇南分區--人口集聚的田園式新城和新市鎮區。崇北分區--以生態農業為主的規模農業區和戰略儲備區。崇東分區--以生態居住、休閒運動、國際教育為主的科教研創區和門戶景觀區。崇西分區--以國際會議、濱湖度假為主的景湖會展區。長興島分區--以船舶、港機製造業為主的海洋裝備島。橫沙島分區--以生態旅遊度假為特色的生態休閒區。

城市建設

陳家鎮地處崇明島東端,長江入海口,是上海大都市沿海大通道北翼門戶。2004年2月確定為全國重點建設城鎮,也是上海市試點建設的一城九鎮之一。2009年10月上海長江隧橋建成通車,從根本上改變了陳家鎮以及崇明島與上海市區交通不便的格局,由此進入跨越式發展階段。

崇明新城

崇明新城位於崇明島的南岸偏西,緊鄰長江主航道,是崇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11個新城之一,2002年城區人口7萬人。

長興島地區

長興島島域規劃總用地面積約160.6平方公里。規劃城鎮建設用地約55.6平方公里,其中產業用地約28平方公里,城鎮和村莊建設用地約22平方公里;規劃非建設用地約43平方公里,其中基本農田約20.7平方公里,林地和水系面積約17平方公里,新增濕地面積約5平方公里;青草沙水庫面積約67平方公里。

青草沙水源地

青草沙水源地位於長興島以北、長江口江心部位,總面積近70平方公里,設計有效庫容4.35億立方米,日供水規模719萬立方米,總投資170億元人民幣,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江心水庫。青草沙水源地不受陸域排污的干擾,水體水質屬於一類至二類。水量豐富、水質優良,是上海市優質水源地和城市供水的戰略儲備。2010年12月青草沙原水供水切換啟動,成為1000萬上海市民的飲水來源。

教育事業

高等教育:上海外國語大學賢達人文經濟學院崇明校區坐落於陳家鎮東灘大道。

高級中學:全縣有上海市實驗性示範高級中學一所(上海市崇明中學),縣實驗性示範性高級中學三所(民本中學、揚子中學、城橋中學)。

全縣有各級公立醫療機構43家。其中上海交通大學附屬新華醫院崇明分院為二級甲等醫院,堡鎮人民醫院和廟鎮人民醫院為二級乙等醫院。此外尚有崇明縣傳染病醫院、崇明縣婦幼保健院(所)、崇明縣精神衛生中心和崇明縣康樂醫院等縣級專科性醫院。[5]

交通運輸

崇明三島位於西太平洋沿岸中國海岸線的中點,是萬里長江東流入海的門戶,歷來是中國東部沿海地區水路交通的重要十字路口,古時就有"外捍百島、內障三吳"之稱。2000年0月1日,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橋隧結合工程--上海長江隧橋建成通車,崇明、長興兩島與上海陸域實現陸上連通。崇明本島距離上海市中心人民廣場45公里,浦東國際航空港40公里,車程均在40分鐘以內。

崇明島來往上海市區交通

輪渡:寶楊路碼頭(客輪、快船)、吳淞碼頭、石洞口碼頭(車客渡)坐船都可到崇明島南門港、堡鎮港和新河港。

經上海長江隧橋,直達公交來往崇明島和上海市區:

申崇一線:崇明陳家鎮汽車站--汶水路共和新路交通樞紐(汶水路地鐵站)5:55-21:00

申崇二線:崇明陳家鎮汽車站--上海科技館車程55分鐘左右5:55-21:00

申崇三線:崇明南門汽車站--汶水路共和新路交通樞紐(汶水路地鐵站)車程100分鐘左右5:55-21:00

申崇三線(區間):崇明堡鎮汽車站--汶水路共和新路交通樞紐(汶水路地鐵站)5:55-21:00

申崇四線:長興島樞紐站---上海科技館5:55-21:00

申崇四線:長興島樞紐站---吳淞公交客運站5:55-21:00

申崇六線:崇明南門汽車站--巨峰路地鐵站車程80分鐘左右5:55-21:00

申崇六線(區間):崇明堡鎮汽車站--巨峰路地鐵站5:55-19:00

城市榮譽

崇明縣是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中國長壽之鄉、全國綠化模範縣、全國科普示範縣、上海低碳經濟示範區。

2010年崇明被國家科技部批准為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創建是由國家科技部和地方政府共同推動的一項地方性可持續發展綜合示範試點工作,旨在依靠科技進步、機制創新和制度建設,全面提高實驗區可持續發展能力,探索不同地區的經濟、社會和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機制和模式,為不同地區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提供示範。

2010年,崇明成為全國第十五個"中國長壽之鄉",第一個"長壽之島"。崇明周百歲老人有118位,百歲及以上老人占總人口的十萬分之十七。全縣人口平均壽命達到了80.26歲,高出全國平均水平8.26歲。

旅遊

景點

東平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崇明島中北部,總面積5400畝。華東地區最大的平原人工森林,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園內森林繁茂、湖水澄碧、百鳥鳴唱、野趣濃郁,以"幽、靜、秀、野"為特色,集森林觀光、會議、旅遊、休閒度假、參與性娛樂等多功能為一體。

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崇明島最東端,總面積326平方公里,屬長江口典型的河口濕地,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保護區擁有豐富的底棲動物和植被資源,是候鳥遷徙途中的集散地,也是水禽的越冬地。崇明東灘記錄的鳥類達312種,遷徙水鳥上百萬隻。

西沙濕地:位於崇明島西部,總面積為4500畝,是上海唯一具有自然潮汐現象和成片灘涂林地的自然濕地。通過生態引鳥、植物多樣性配置、水處理淨化等工程,在原有濕地的基礎上,修復建成一個集科普教育、科學研究、休閒觀光等為一體的多功能濕地生態示範區。

明珠湖:位於崇明島西南部,占地6500畝,是目前島上最大的天然內陸湖,大氣環境質量為國家一級,水質為國家二級,魚類資源豐富。湖面南北長約3500米,東西寬500-700米,最深處負7-9米。

前衛村:位於崇明島中北部,全村總面積2.5平方公里,它於1969年從一片灘涂中圍墾誕生,經40多年的艱苦奮鬥,發展成既有現代化村鎮風貌、又有田園詩意、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經濟比較發達的生態村,是國家AAAA級景區。

瀛東村:崇明島第一個迎來日出的村莊,村內綠蔭環繞,魚塘鱗次櫛比,自然環境優美,民風純樸,是理想的旅遊休憩勝地。現有村史展示館、漁具博物館、崇明島精神雕像等景點及鬥雞、斗羊、渾水摸魚、泛舟垂釣等活動項目。

根寶足球基地:由著名國家級足球教練徐根寶發起組建,總占地面積70餘畝,被譽為"足球明星的搖藍,走向世界的希望"。基地擁有三個半標準足球場,一個由德國進口的人工草皮鋪設的室內足球場,及占地7000平方米的足球賓館。

節日

森林旅遊節:每年9月舉行,由森林交響音樂會、蘆稷節、米酒節、蟋蟀節、豐收節等系列活動組成。

柑桔節:旅遊節系列活動之一,遊客可參加柑桔採摘、認養橘樹等活動。

老毛蟹節:旅遊節系列活動之一,遊客可參加渾水摸蟹、千人釣蟹、萬人品蟹等活動。

騎游活動:"一米單車"自行車租賃服務網絡覆蓋全島(主要景區、客運站、商業區),遊客可以自由騎行、"通借通還"。

活動

瀛洲古調派琵琶。"瀛洲古調派琵琶"是發源於崇明島的琵琶曲和演奏技藝風格的總稱,是我國著名的琵琶流派之一,收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牡丹亭"是一種絲竹加鑼鼓演奏的獨特的民間音樂演奏形式,只流傳於崇明,收入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崇明扁擔戲。"崇明扁擔戲"又稱崇明木頭人戲,屬單人布袋木偶戲,是我國單人木偶戲中僅存的一種表演形式,集木偶技巧、表演技巧於一體。

環崇明島自行車賽:自2003年"瀛通杯"全國公路自行車精英賽起,至2010年國際自盟女子公路世界盃賽,環崇明島自行車賽已經實現了從國內賽到國際賽,再到洲際、世界頂級賽事的跨越式發展。[6]

特產

崇明特產主要有河蟹、優質大米、特色蔬菜、白山羊、林果花、崇明老毛蟹、崇明老白酒、崇明白山羊、崇明金瓜、崇明香酥芋、崇明水仙等系列崇明特色優質農產品品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