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崖城学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崖城学宫,又称崖城孔庙,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牌坊街,为古代崖州最高学府,是一座中国最南的孔庙,堪称“天涯第一圣殿”,1994年11月2日公布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经国务院批准,崖城学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7年2月,三亚市七届市政府第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崖城学宫保护规划(2017―2030)》提出,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对崖城学宫的保护、利用和管理进行科学合理统筹规划,使其真实性和完整性获得有效保护和延续。[1]

中文名: 崖城学宫

地理位置: 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牌坊街

级 别: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门票价格: 15元

建筑布局

崖城学宫占地面积6798平方米,建筑面积约有1530平方米。整座学宫坐北朝南,宫殿式建筑对称组合。学宫取鳌山之鳌头为拱向,沿孔庙“圣殿”中轴线上由南向北直线排列的主体建筑,依次为文明门、尊经阁、少司徒牌坊、万仞宫墙、照壁、棂星门、冸池、泮桥、大成门、天子台、大成殿、崇圣祠(后殿)。从学宫拱向与中轴线上内外建筑布局的特点上看,“文明门”实则为崖州学宫而开,是崖州学宫整体格局中的昭示文教兴旺的标志性建筑。

大成殿陈设有:孔子和“四配”(颜子、曾子、子思、孟子)塑像5尊及木雕神龛;十二哲人牌位;大小供桌、香炉烛台和各种祭器;主要乐器有一架16口编钟、一架24块纺馨、古琴、笛、箫、牌、大吊钟、楹鼓、十六戟架等。

历史沿革

崖城孔庙始建于北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历宋、元、明、清诸朝代,经十几次迁徒、重修。建于明朝崖城孔庙,庙中建有大成殿、文明门、崇圣祠、尊经阁。其时进庙朝拜者络绎不绝,香火鼎盛,遵圣道而振文教,贤流接踵,善俗日兴。

清道光三年(公元1832年)迁建今址,至今已有九百六十多年历史。古代崖州孔庙,雄踞州城,座北朝南,取鳌山(南山)为拱向,开“文明门”为山门,沿中轴线对称布局,形成宫殿式建筑群。祀典释奠完备,学制学规健全,是实行国家祀典礼制的中国最南的州级孔庙。

民国以后,孔庙不再具备旧时功能,兵灾复劫,建筑群多有圯废,礼乐祭器等散尽。

至2003年,仅存主体建筑大成殿、谒台、东西庞、大成门。百年失修,毁损剥蚀,残缺不全,渐失原貌。

1988年5月,三亚市政府拨款对孔庙主体建筑大成殿、大成门和东西庑进行维修。

2003年10月,当地又对孔庙大成殿、大成门、东西庑又进行整体落架维修。

2006年3月,对孔庙大成门前的原有已毁建筑进行复原维修,包括少司徒牌坊、万仞宫墙、礼门、义路、棂星门、泮池、泮桥、前东西庑廊、忠孝祠、节义祠等。

2007年对孔庙后面的崇圣祠和东面的明伦堂进行修复。

开发保护

1990年1月,崖城学宫被三亚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4年11月崖城学宫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经国务院批准,崖城学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价值

崖城学宫晋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于保护、开发三亚文化资源,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加上其历史地位与建筑特色,以及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造就了这座实行国家祀典礼制的中国最南的州级孔庙,有着深远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旅游指南

景点门票

成人票:15元

其他优惠:大中学生7元/人/次,团队八折,现役军人免费

开放时间

开放时间:8:00至18:00

最佳时间

一年中12个月

交通

三亚汽车总站9号门,上车买票,11元(2011年价)。

乘海口至三亚的省快车,再乘当地中巴车至目的地。

视频

海南三亚崖州古城,三亚的古城长什么样?带大家去看一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