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嵊州越剧博物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嵊州越剧博物馆,位于中国浙江省嵊州市百步街8号,为中国第一家专业戏曲博物馆[1]。总占地面积2250平方米,馆藏文物2万余件,馆藏以越剧相关文物为主要特色。

历史

1985年,越剧博物馆开始筹建。1986年10月,博物馆奠基。1990年10月18日,越剧博物馆开馆。2008年4月起,免费开放。

基本简介

越剧博物馆是全国首家专业戏曲博物馆,是在文化部及国家文物局、省文化厅、省文物局等上级部门的关怀重视下,在广大越剧爱好者和越剧工作者的大力支持下,由当时的嵊县县政府主持建成的。建筑面积达2253平方米,于1990年10月18日竣工并对外开放。博物馆置有越剧发展史展览,藏有大量越剧文物珍品史料,整个展览分三厅一廊,140多个版面,758幅不同时代名人的生活照和剧照,300多件实物,系统而详明地反映了越剧发展的面貌,展示了越剧在形成、发展中所经历的风和不断改革创新走向繁荣的历程[2]

详细介绍

第一展厅。这一展厅为越剧起源时期,分为落地唱书、歌班和绍兴文戏男班三个阶段。“落地唱书”是19世纪中叶师县民间的一种曲艺形式的说唱,常在劳动或休息时在田间地头说唱,后来发展到沿门说唱。20世纪初,落地唱书变为唱走台书。1906年开始搭台演出,简称“小歌班”又称“的笃班”。这一年的三月初五被定为越剧的诞生日。 1922年,小歌班进上海“大世界”演出,上海申报》广告用了“绍兴文戏”的名称,故而越剧又称“绍兴文戏”,因当时全是男演员, 故又称“绍兴文戏男班”。这里展出了越剧起源时期“戏子”用过的道具和化妆用品,代替胭脂的是普通大红纸,代替眉笔的是煤油灯芯上的煤渣,演出舞台是底下覆二口稻桶,上面横几根木杠,再铺上几块门板而形成“小草台”。这里还展出了触目惊心的《关书》,上面写着:“三年学徒,一年帮师,违反班规,打杀勿论,生老病死,听天由命。”《关书》血淋淋地揭示了旧社会“戏子” 学戏的艰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戏子”的悲惨命运。

第二展厅。这里介绍的是越剧发展时期的情况,分为绍兴文戏女班和女子越剧两个阶段。20年代初,开始组织女子小歌班,以“绍兴文戏文武女班” 的名义进上海演出。30年代中期,“绍兴文戏女班”常被称为“女子越剧”,这就是越剧剧名的来历,这里展出了“小白玉梅”、“三花一娟”及“舞台十姐妹”的各种照片。还介绍了上海“雪声” 剧团以袁雪芬为代表的“新越剧”改革情况,其中《祥林嫂》的演出标志着越剧改革在内容上有了较大的突破。这里还展出了1943-1945年,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的四明山革命根据地的“的笃戏”的改革情况。在旧社会,“戏子”的命运是悲惨的。展览介绍了年仅27岁的“越剧皇后”筱丹桂,因不堪戏霸张春帆的凌辱,于1942年10月13日自杀身亡。还有年仅21岁的小生马樟花,被黑暗势力包围,受尽欺压,心力交瘁,忧郁而死。这些遗物和遗像,给人们以深深刺激。

第三展厅与展廊。这里展示解放后,越剧鼎盛时期的情况。一进展厅,当年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接见越剧演员的照片,展现在醒目的地方。从这里我们了解到,在党中央的关怀下,越剧艺术迅速繁荣,在剧目创作、表演艺术、音乐唱腔、人材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越剧也逐步形成了细腻真切、秀丽文雅、优美抒情、清越柔和的艺术风格,使越剧从嵊州走向上海、走向全国,成为我国继京剧之后的第二大剧种

视频

嵊州越剧博物馆 相关视频

中国首家专业戏曲博物馆:越剧博物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