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川中岛合战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川中岛合战是日本战国时代甲斐国大名武田信玄与越后国大名上杉谦信之间,在北信浓川中岛地区进行五次大小战役的总称,或者专指发生于1561年(永禄4年)九月(旧历)的“八幡原之战”。 武田和上杉两军于1553年(天文二十二年)、1555年(天文二十四年)、1557年(弘治三年)、1561年,以及1564年(永禄七年)前后十二年间,围绕着信浓境内的领地问题,在善光寺平附近,以犀川、千曲川汇流处的冲积平原(即“川中岛”)为中心的区域,分别发生五次战争或对峙。其中爆发于1561年10月17至18日(永禄四年9月9至10日)的第四次对阵(八幡原之战),是战况最为激烈的一次,也是日本战国时代参战双方伤亡率最高的战役之一。 [1]

战争总结

经过五次川中岛之战后,武田信玄巩固了北信浓,再也没有继续向北进军越后进而占据东方沿海地区的战略企图。武田信玄被迫向东海道方向的美浓、上野方面发展。在今川义元败亡于桶狭间之战后,撕毁甲骏相三国同盟,开始攻略骏河,目标转向上洛。上杉谦信也被迫将扩张的方向转向越中,全力进攻关东。 从战略层面分析,战后数年间,武田家在关东方面取得主动权,上杉方据点如武藏松山城上野箕轮城等一一遭其攻破;上杉谦信则未再出兵信浓,改在飞驒及关东方面与武田信玄角力,亦未有显著成效,仅得在越中方面扩张其势力。殆1569年信玄骏河攻略成功,终于迫使“相越同盟”成立,上杉、北条必须联手对抗武田。因此,前一阶段双方以北信浓为中心的对抗,可视为以武田方的战略胜利告终。 但武田军在这几次战役中损失了武田信繁诸角虎定山本勘助等诸多名将,为之后武田的衰亡埋下了伏笔。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