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川剧 | |
---|---|
川剧
中文名称:川剧
地理标志:四川省
批准时间:2006 非遗级别非物质文化遗产
遗产类别:传统戏剧
遗产编号:Ⅳ-12
申报地区:四川省;流行地区;川渝云贵
发展起源
川剧俗称川戏,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川渝 云贵 四省市的汉族地区,是融汇高腔、昆曲、胡琴(即皮黄)、弹戏(即梆子)和四川民间灯戏五种声腔艺术而成的传统剧种。 [1]
川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
川剧脸谱:是川剧表演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
川剧由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组成。
川剧分小生,须生,旦,花脸,丑角5个行当,各行当均有自成体系的功法程序,尤以“三小”,即小丑,小生,小旦的表演最具特色,在戏剧表现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创造,能充分体现中国戏曲虚实相生、遗形写意的美学特色。[2]
2006年5月20日,川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虽然只有八十多年,早在明代即有戏班在省内各地演出。川剧史家、艺术家们谈到川剧的源流沿革,还有追溯到晚唐“杂剧”、南宋“川杂剧”的,甚至有川剧高腔尚早于江西“弋阳腔”、清代蜀伶魏长生所唱秦腔系四川之“琴腔”种种不同的说法。
足见川剧的历史,还是一个没有完全定论而尚待继续研究探讨的学术问题。 [3]
明清时期
川剧,流行于四川全省及云南、贵州部分地区。原先外省流入的昆腔、高腔、胡琴腔(皮黄)、弹戏和四川民间灯戏五种声腔艺术,均单独在四川各地演出,清乾隆年间(1736—1795),由于这五种声腔艺术经常同台演出,日久逐渐形成共同的风格,清末时统称“川戏”,后改称“川剧”。[4]
明末清初,由于各地移民入川,以及各地会馆的先后建立,致使多种南北声腔剧种也相继流播四川各地,并且在长期的发展衍变中,与四川方言土语、民风民俗、民间音乐、舞蹈、说唱曲艺、民歌小调的融合,逐渐形成具有四川特色的声腔艺术,从而促进了四川地方戏曲剧种——川剧的发展。 [5]
清代雍正、乾隆年间,随着“花部”的勃兴,那些来自省外而分别流行于四川各地的高腔、昆曲、胡琴、梆子唱班,为适应群众欣赏习惯,与四川语音、习俗结合,逐渐在艺术上具有了四川的地方特色。
本世纪初,由于工商业的发展,流行四川各地的戏班不断涌入城市, 为扩大影响,加强演员阵容,争取更多观众,逐渐走向各种声腔同台演出的经营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各戏班艺人为提高表演艺术,加强竞争能力,又在艺术上纷纷相互吸收,彼此借鉴。才艺出众的艺人更讲究高昆胡弹不挡,文武唱做皆能,这就为川剧艺术风格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而最早使用川剧(川戏)这个称呼的,是在辛亥革命影响下由康芷林等人组成的著名班社“三庆会”。[6] ]
川剧为世人所喜爱并远涉重洋传遍世界,川剧名戏《白蛇传.金山寺》在国内外流传甚广。[7]
演艺特色
川剧音乐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她囊括吸收了全国戏曲各大声腔体系的营养,与四川的地方语言、声韵、音乐融汇结合,衍变形成为形式多样、曲牌丰富、结构严谨、风格迥异的地方戏曲音乐。[8]
川剧,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
清代乾隆时在本地车灯戏基础上,吸收融汇苏、赣、皖、鄂、陕、甘各地声腔,形成含有高腔、胡琴、昆腔、灯戏、弹戏五种声腔的用四川话演唱的“川剧”。
川剧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充满鲜明的地方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常见于舞台的剧目就有数百,唱、做、念、打齐全,妙语幽默连篇,器乐帮腔烘托, “变脸”、“喷火”、“水袖”独树一帜,再加上写意的程式化动作含蓄着不尽的妙味。[9]
高腔:是川剧中最重要的一种声腔,是明末清初从外地传入四川。高腔传入四川以后,结合了四川方言、民间歌谣、劳动号子、发问说唱等形式,几经加工和提炼,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声腔音乐。 [10]
川剧高腔是曲牌体音乐,川剧高腔曲牌数量众多,形式复杂。
它的结构基本上可以概括为:起腔、立柱、唱腔、扫尾。高腔剧目多、题材广、适应多种文词格式。
高腔最主要的特点是没有乐器伴奏的干唱即所谓"一唱众和"的徒歌形式,它以帮打唱为一体。锣鼓的曲牌都是以这种方式组成的。有的曲牌帮腔多于唱腔,有的基本全部都是帮腔,有的曲牌只在首尾两句有帮腔,其具体形式是由戏决定的。
川剧高腔保留了南曲和北曲的优秀传统,它兼有高亢激越和婉转抒情的唱腔曲调。
昆腔:多文人之作,词白典雅,格律规严,演唱时特别讲究字正腔圆,加之曲牌曲折,节奏缓慢,如今已渐衰微。川昆源于苏昆,川剧艺人利用了昆曲长于歌唱和利于舞蹈的特点,往往只选取昆曲中某些曲牌或唱句,插入其它声腔中演唱,形成了川昆独具姿色的艺术风格。
川剧昆腔的曲牌结构与它的母体"苏昆"基本相同。应用时有"单支"和"成堂"两种形式。当前,以昆腔单一的声腔形式演出的剧目已经不多了,更多的是溶于高腔、胡琴、弹戏诸声腔之中,或者是与其它声腔共和。
昆腔的主奏乐器是笛子。伴奏锣鼓及方式与其余高、胡、弹、灯诸声腔相同,以大锣敲边和苏钹二件乐器的特殊单色构成锣鼓的"苏味"来区别于其它声腔的锣鼓伴奏。
胡琴:是二黄与西皮腔的统称。
因其主要伴奏乐器是"小胡琴",故统称胡琴。《燕兰小谱》卷五记载:"蜀伶新出琴腔,……其器不用笙笛,以胡琴为主,月琴应之,工尺咿唔如话",可以说是四川胡琴腔的注脚。
胡琴腔约在乾隆年间就已经形成了。
二黄包括正调(二黄)、阴调(反二黄)、老调三类基本腔。正调善于表现深沉、严肃、委婉和轻快的情绪;反二黄宜表现苍凉、凄苦、悲愤的情绪;老调则大多用于高亢、激昂的情绪。西皮腔与二黄腔的音乐性格相反,具有明朗、潇洒、激越、简练、流畅的品格。西皮、二黄多为单独使用,但也有不少剧目同时包纳二种声腔。
弹戏: 是用盖板胡琴为主要伴奏乐器演唱的一种戏曲声腔。
它源自陕西的秦腔,属梆子系统,因此又有"川梆子"之称。
弹戏虽源于秦腔,但它同四川地方语言结合,并受四川锣鼓和民间音乐的影响,经过长期的衍变,无论曲调、唱法还是唱腔结构都与秦腔有所不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具有浓郁的四川地方色彩。
尽管二者的关系不是相当接近,但从从曲调结构,调式特点,以及整个唱腔的韵味等方面分析,均可找到它们之间的渊源。
弹戏包括情绪完全不同的两类曲调:一类是长于表现喜的感情的叫"甜平"(又称"甜品"、"甜皮"、"甜腔"),一类叫"苦平"(又称"苦品"、"苦皮"),则善于表现悲的感情。它们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它们的调式、板别、结构都是相同的,甚至在同一板别的唱腔中,曲调的骨架都一样。[11]
灯戏:在川剧中颇有特色,它源于四川民间的迎神赛社时的歌舞表演,也可以说是古代川蜀传统灯会的产物。所演为生活小戏,所唱为民歌小调,村坊小曲,体现了当地浓烈的生活气息。
灯戏声腔的特点是:乐曲短小,节奏鲜明,轻松活泼,旋律明快,具有浓厚的四川地方风味。
角色形相
川剧分小生、旦角、生角、花脸、丑角5个行当,各行当均有自成体系的功法程序,尤以小生、小丑、旦角的表演最具特色,在戏剧表现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创造,能充分体现中国戏曲虚实相生、遗形写意的美学特色。[12]
小生:一般指俊扮剧中青年男性者,表演中均不挂“须”。
旦角 :不再统称小旦,而且绝大多数皆为女性演员应工。
花脸 :习分大花脸、二花脸,不再称大面、二面或净、副净。
须生 :指除小生、花脸、丑角以外俊扮的中、老年男性,不再包括小生而统称“生角”(清末民初,小生与老生的区别已趋明显),所谓“末”,则专指扮演剧中下层人物的配角或次角,表演时皆要挂“须”;丑角行:也不再称三面、三花脸或小花脸了。[13]
戏服饰 川剧戏装有很多种,蟒袍、靠子、官衣、褶子等,都对应有相对固定角色,什么角色穿什么衣服,有严格讲究。
剧团历来对戏装都有严格而细致的分类, 演员舞台上一亮相,身上的戏装就先透露了角色的身份、性格、情绪等。
服装样式有讲究,川剧服装色调上的选用也有不成文的规定:黄色多用于皇生,绿色多用于红生,白色多用于武生,黑色和蓝色多用于正生,黑色多用于净,红色常用于丑。了解了川剧穿衣诀窍,以后再看戏,人物一出场,他的身份你也能八九不离十地猜得到了。[14]
变脸是川剧表演的特技之一,用于揭示剧中人物的内心及思想感情的变化,即把不可见、不可感的抽象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变成可见、可感的具体形象——脸谱。 [15]
成为了当今赏川剧的一大特点。
近半个世纪以来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的演员有小生袁玉堃、曾荣华、姜尚峰、谢文新;
旦角琼莲芳、阳友鹤、杨云凤、薛艳秋、胡漱芳、陈书舫、许倩云、竞华、杨淑英;
武生:彭海清。另外还有名鼓师王官福、苏鸣清等。
戏曲作品
《卖画拍门》、《裁衣》、《武松杀嫂》、《马房放奎》、《五台会兄》、《花田写扇》、 《白蛇传》、《柳荫记》、《御河桥》、《燕燕》、《红梅赠君家》、《王熙凤》、《夫妻桥》、《江姐》《田姐与庄周》、《红楼惊梦》、《山杠爷》、《刘氏四娘》、《目连之母》、《文成公主》、《激流之家》、《青春涅槃》、《欲海狂潮》、《红梅记》、《黎明十二桥》、《岁岁重阳》、《马前泼水》、《尘埃落定》、《薛宝钗》。[16]
川剧剧目繁多,早有“唐三千,宋八百,数不完的三列国”之说。
其中要以高腔部分的遗产最为丰富,艺术特色亦最显著,传统剧目有“五袍”(《青袍记》《黄袍记》《白袍记》《红袍记》《绿袍记》)、“四柱”(《碰天柱》《水晶柱》《炮烙柱》《五行柱》),以及“江湖十八本”等,还有川剧界公认的“四大本头”(《琵琶记》《金印记》《红梅记》、《投笔记》),不少为其他剧种失传的剧目。
1949年后,经过整理,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川剧剧目,如《柳荫记》《玉簪记》《彩楼记》连台本戏有《目连传》《岳飞传》《封神榜》等。[17]
内江剧团
内江市川剧团成立于1950年,全面传承了“资阳河”川剧艺术。上演剧目上千个,创作剧目160多个,演出两万多场,观众达千万人次。[18]
遂宁市川剧团组建于1986年, 现有职工84人,其中二级演员2人。自主编导的大型历史剧《马嵬佚事》在第五届振兴川剧调演中获编、导、演等六项大奖,并应邀参加了第二届“中国艺术节”展演;大型现代川剧《琼江作证》获得了第八届振兴川剧调演一等奖及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川剧小品《贿图惊梦》,在四川省第九届小品大赛中获得编、导、演一等。[19]
发展保护
2006年,当人们再次把目光投向川剧时,发现它已被赫然列入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即将消失。于是,一场“振兴川剧”的保卫战再次打响。
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家就开始喊出了振兴川剧的口号。当一样东西需要振兴的时候,说明它已经不景气了。尽管四川各地川剧院以《金子》等多个国家精品剧、优秀保留剧目让业界惊羡,但依旧难逃人才断层、新剧创作乏力、名角稀缺等“疑难杂症”。
在低收入造成川剧人才流失的同时,也让引进人才举步维艰。现在川剧舞台急缺演员,“生旦净末丑”五个行当无法凑齐,名角更是少之又少。因为没有年轻演员顶班,许多老演员无法退休,人才断层现状令人堪忧。
以地方戏曲为例。上世纪50年代,我国共有367个传统戏曲剧种,到目前已经消亡了100多种。一些极具特色的小剧种已成为戏曲史料,有的甚至没有留下任何音像资料。即使是仍然勉强留存的,大多数面临着后继无人、资金短缺、没有剧场、表演技巧消失等困难。[20]
潼南戏曲协会保持了传统剧目的演出,与县检察院联手创作并首演了《情怀》,以“川剧反腐”,不啻为一大创造。潼南县委、县政府把川剧传承和创新,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不仅把它列入文化建设规划,而且把方向、提要求,舍得投入、鼓励创新。[21]
四川省艺术研究院与各川剧院团合作,举办各种展演。举办了“《绣襦记》及折子戏抢救展演”“川剧传统折子戏展演”“‘资阳河川剧艺术’代表剧目抢救展演”,承办“川剧界庆祝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川剧名家名段品牌展演”“川昆抢救继承展演”等川剧展演活动,对川剧进行活态的保护。[22]
现代发展:2018年11月28日,重庆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的川剧项目入选第一批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23] 。
视频
川剧《驼子回门》
參考來源
- ↑ 川剧的起源), 中国川剧网[引用日期2014-05-01]
- ↑ 传统艺术的传承人—川剧演员), 新浪四川[引用日期2016-05-02]
- ↑ 川剧的起源), 四川新闻网[引用日期2016-04-26]
- ↑ 什么是川剧?), 中国网[引用日期2016-04-21]
- ↑ 川剧也是一种图腾), 凤凰文化[引用日期2016-04-21]
- ↑ 川剧的起源), 四川新闻网[引用日期2016-04-26]
- ↑ 戏曲宝库中的明珠-川剧 ), 华夏经纬网[引用日期2016-04-26]
- ↑ 川剧也是一种图腾), 凤凰文化[引用日期2016-04-21]
- ↑ 【非遗】历史悠久的川剧), 中国网[引用日期2016-05-02]
- ↑ 川剧高腔 “泸州河” 以高腔艺术独树一帜 ), 泸州新闻网.2015-01-30[引用日期2015-06-07]
- ↑ 川剧弹戏), 广东百科信息网.2012-03-07[引用日期2015-06-07]
- ↑ 川剧的起源), 中国川剧网[引用日期2014-05-01]
- ↑ [川剧知识 川剧的表演体制角色行当)], 中国川剧网[引用日期2016-04-26]
- ↑ 服装颜色了解人物 细说川剧服饰的大讲究), 成都日报[引用日期2016-04-26]
- ↑ 川剧脸谱与威尼斯面具同台 自贡彩灯将亮相米兰世博会), 华西新闻.2015-05-25[引用日期2015-06-07]
- ↑ 剧目简介——川剧《燕燕》 ), 网易娱乐[引用日期2016-04-26]
- ↑ 川剧也是一种图腾), 凤凰文化[引用日期2016-04-21]
- ↑ 内江市川剧团简介), 内江市川剧团[引用日期2016-04-26]
- ↑ 遂宁川剧团-遂宁市川剧团), 遂宁川剧团[引用日期2016-04-26]
- ↑ 川剧会消失吗? “天下第一戏”现状报告), 四川新闻网[引用日期2016-05-02]
- ↑ 谈川剧的“保护”与“创新” ), 华龙网[引用日期2016-05-02]
- ↑ 川剧), 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引用日期2016-05-02]收起
-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一批全国普通高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的通知), 教育部[引用日期2018-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