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寨偶书·穷寇转趋海
“ |
穷寇转趋海,吾邦备宜先。 连年戍役频,徽兵及渔佃。 扶藏或稚齿,婴胄仍华颠。 未知戎伍肃,朱旗乱长阡。 林端晚澻发,石妹飞梯悬。 崎岖樵牧地,万灶生浮烟。 我行视营栅,儿戏端可怜。 倚兹形势险,寇至常迁延。 群凶昔吾军,赤指抨鸣弦。 防胡屡瓦解,合冠俄星连。 犹多燕赵儿,意气非当年。 骈车载珍宝,结绮驰婵娟。 时危天稔乱,事岂汝能专。 怒风飞惊涛,河梁失归船。 四顾天地黑,揽衣思茫然。 |
” |
— [宋代]刘子翚 |
目录
作者简介
刘子翚(huī)(110l~1147),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其父刘韐在靖康之难时奉命出使金营,拒绝金人诱降,自缢而死。刘子翚(huī)为父庐墓三年。以父荫补承务郎,为兴化军(治今福建莆田)通判,因体弱多病而辞职。筑室故乡屏山下潭溪边,讲学论道以终,号“病翁”,人称“屏山先生”。
哲学思想
在南宋早期,刘子翚是道学的枢纽性人物。在青年时期,他从事过抗击金兵等军事、政治活动,壮年以后以居家讲学为主。他的思想历程是前期沉溺默照禅,后期复归儒学。他为朱熹[1]开示了理学门户,他最终的儒学立场和归宿对朱熹思想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刘子翚的学问大旨建立在整合理学与禅学思想资源的基础上,他的哲学论著融禅理而不引佛经,铸造了以儒包佛的理学体系。
宋史文载
刘子翚,字彦冲,赠太师韐之仲子。以父任授承务郎,辟真定府幕属。韐死靖康之难[2],子翚痛愤,几无以为生,墓三年。服除,通判兴化军。寇杨勍犯闽境,子翚与郡将张当世画计备御,如素服戎事者,贼不敢犯。事闻,诏因任。
子翚始执丧致羸疾,至是以不堪吏责,辞归武夷山,不出者凡十七年。间走其父墓下,瞻望徘徊,涕泗呜咽,或累日而返。妻死不再娶,事继母吕氏及兄子羽尽孝友。子羽之子珙,幼英敏嗜学,子翚教之不懈,珙卒有立。
与籍溪胡宪、白水刘勉之交相得,每见,讲学外无杂言。它所与游,皆海内知名士,而期以任重致远者,惟新安朱熹而已。初,熹父松且死,以熹托子翚。及熹请益,子翚告以《易》之“不远复”三言,俾佩之终身,熹后卒为儒宗。子翚少喜佛氏说,归而读《易》,即涣然有得。其说以为学《易》当先《复》,故以是告熹焉。
一日,感微疾,即谒家庙,泣别母,与亲朋诀,付珙家事,指葬处,处亲戚孤弱之无业者,训学者修身求道数百言。后二日卒,年四十七。学者称屏山先生。
视频
巡寨偶书·穷寇转趋海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朱熹是谁? ,搜狐,2018-07-07
- ↑ 靖康之难:历史的必然和偶然,搜狐,202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