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工业部门

工业部门,是按一定标志归类的同类工业企业的总和。工业部门的形成是社会分工发展的结果。第一批工业部门是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如纺织酿造工业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深化,一方面由于原有工业部门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工业生产进一步专业化,一些新的工业部门从原有的工业部门中分离出来;

工业部门

另一方面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出现,并形成新的社会需要,从而又产生出新型的工业部门。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工业部门 [1] 社会分工和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

部门分类 有12个粗分类,44个工业部门

主要依据 产品的主要用途相同 [2]

基本定义

工业部门,是指由社会分工而分离出来的、专门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总和。这里所谓同类产品,指产品经济用途同类,或使用的原材料同类,或工艺过程性质同类。这是工业部门分类的基本标志。如建材工业就是产品经济用途同类的企业组成;冶金工业就是工艺过程性质同类的企业组成。

部门形成

工业部门的形成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和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由于工业生产进一步专业化,使原有工业部门进一步分离,并逐步形成一些新的工业部门,从而使工业部门结构也相应地发生某些新的变化,这些变化的总趋势是工业部门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工业部门结构也日趋复杂。如从机械制造业中分离出机床制造业、采矿机械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部门;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出现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产品,从而形成一些新的工业部门,如合成纤维工业、核工业、航天工业,化工业等。

部门分类

我国现行工业部门分类,有12个粗分类,44个工业部门,155个细分类。12个粗分类是:冶金、电力、煤炭及炼焦、石油、化学、机械、建材、森林、食品、纺织缝纫及皮革、造纸及文教用品、其他工业等。

分类依据

主要依据

划分工业部门的主要依据是:①产品的主要用途相同;②使用的主要原材料相同;③工艺过程的性质相同。当然,并不是在任何条件下,同类企业的综合都构成独立的工业部门,只有当某类产品从分散在许多部门、企业生产形成集中到专业化企业生产后,这些企业的综合,才形成独立的工业部门。

层次划分

为了便于计划和组织管理工业,可以把工业部门分为三个层次,即工业部门粗分类;工业部门;工业部门细分类。粗分类把整个工业分为冶金工业、电力工业、机械工业、食品工业、纺织工业等大部门。

在每个大工业部门下又分为若干个工业部门,如机械工业分为农业机械制造工业、工业设备制造工业、交通设备制造工业、电子工业等。在每个工业部门下还可再进一步细分,如农业机械制造业可以分为拖拉机制造、排灌机械制造等。

比例关系

为了便于研究和正确规定两大部类的比例关系,把工业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重工业主要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轻工业主要是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为了研究原料生产和对原料进行加工的各工业部门的发展速度与比例关系,工业部门还可以分为采掘工业和加工工业。

信息化部

根据2008年3月11日公布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职责为:拟订实施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监测工业行业日常运行;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管理通信业;指导推进信息化建设;协调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等。作为行业管理部门,主要是管规划、管政策、管标准,指导行业发展,但不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