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工业革命1760·1830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网 的图片

工业革命1760·1830》,[英] 托马斯·S.阿什顿 著,李冠杰 译,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3月。是一家出版各学科各专业的综合性图书[1]出版机构,现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成员之一。上海人民出版社主要出版哲学、社会科学、政治、法律、财经、管理、历史等学术专著和大众读物。全社现每年共计出书600余种,其中近400种为新书[2]

内容简介

本书是研究英国工业革命的经典著作,作者用精炼的文字编织出英国工业革命的整个历史,通过对纺纱织布、挖煤炼铁、技术创新、资本运转、童工生活等场景的精心刻画,将英国工业革命的方方面面展现在读者面前,并指出,人口、科技、资本是工业革命的关键因素。阿什顿也明确指出,工业革命带来的一系列变革,不只是工业上,还是“社会上的和思想上的”。作者在考察和叙述工业革命的同时,意识到经济过程的特点不是突然变化的,也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工业革命应该是整个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阶段,而且不是最后一个阶段。这些都为我们多角度长时段的认识工业革命提供了借鉴和视角。

目录

第一章导论

乔治三世登基到其子威廉四世即位,在这短短的一段时间里,英格兰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数个世纪以来被当作敞地来耕种的地方,或者被当作公共牧场而无人问津的地方,都圈上了篱笆或者建起了围墙;小村落发展成为人口稠密的城镇;烟囱让古老的塔尖相形见绌。公路被筑造了出来:与那些败坏笛福(Defoe)时代旅行者良好行为习惯的恶劣交通设施相比,公路则更加笔直,更加牢固,更加宽阔。北海和爱尔兰海,以及默西河、乌斯河、特伦特河、塞文河、泰晤士河、福斯河、克莱德河的通航之处,都通过静水线路连接到了一起。北部铺上了第一条铁轨,迎接新火车头的到来,蒸汽货轮开始在入海口和海峡上定期往来。

第二章早期的工业形态

在18世纪,不列颠的大多数人民通过在土地上进行劳作来谋生。生活的条件和劳动的状况随着地形轮廓、地下土壤和气候的各种细微差异而变化。但除了这样的差异之外,在那些田地敞开、未垦之地直伸到天边的地区和那些田地被树篱、石墙、栅栏或者一排排树木隔开的地区之间,存在着一种明显的反差,这种反差很难不给每位穿越英格兰各郡的旅行者留下深刻印象。

第三章技术创新

突然汹涌而至的并不仅仅是小器械,还有各种各样的创新——在农业、交通、制造、贸易和金融上的创新,在其他任何时代或者其他任何地方都很难找到与之相比拟的事物。

第四章资本与劳力

工业革命是经济学上的事情,也是技术上的事情:它包含着在资源的体量与分配上的变革,这些变革不亚于在方法上的变革,凭借这些方法,这些资源才指向了特定目标。正是储蓄的增长,也正是那种把它们交给工业来处置之意愿的增强,才让不列颠有可能收获她在独创力上的成果。

第五章“个人主义”和“自由放任”

每一种兴趣、传统或者志向都能在公司形式中得以表现出来。人们莫名其妙地就变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贪得无厌的和反社会之人,这种观念是所有让工业革命的故事变得晦涩的传说中最为离奇的一个。

第六章经济变革的过程

有时候,从繁荣转向衰落是突然发生的;伦敦的商业机构与海外的金融机构的紧密联系意味着,从欧洲或者美国刮来的逆向之风往往会突然引发一场危机。

译名对照表

译后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