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左权开花调」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rollbackEdits.php mass rollback)
(1 個標籤回退)
 
(未顯示由 2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2 次修訂)
行 1: 行 1:
[[File:左权开花调12.jpg|360px|缩略图|右|[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711/994dc15dba104c46a0aa21d8d2614e80.jpe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326109105_99964880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
[[File:左权开花调12.jpg|360px|缩略图|右| 左权开花调[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711/994dc15dba104c46a0aa21d8d2614e80.jpe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326109105_99964880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左权开花调'''是流行于[[山西省]][[左权县]]的一种民歌形式。它从小调中派生出来的。它的所有唱词都以花为中心,以“开花”来比喻、寄托情感,所以称为“开花调”。“梨树树开花呀十里香,白天黑夜把哥哥想,马莲草开花呀结棒棒,了你踩踏了人家的房,亲呀亲呀呆呀个呆”这样的句子在开花调中十分常见。开花调多由相互对称的一对乐句组成,旋律主要由级进七声性音阶构成,简洁优美,十分感人。
 
'''左权开花调'''是流行于[[山西省]][[左权县]]的一种民歌形式。它从小调中派生出来的。它的所有唱词都以花为中心,以“开花”来比喻、寄托情感,所以称为“开花调”。“梨树树开花呀十里香,白天黑夜把哥哥想,马莲草开花呀结棒棒,了你踩踏了人家的房,亲呀亲呀呆呀个呆”这样的句子在开花调中十分常见。开花调多由相互对称的一对乐句组成,旋律主要由级进七声性音阶构成,简洁优美,十分感人。
行 5: 行 5:
 
 左权民歌风格在[[隋代]]开始形成,20世纪30年代,左权开花调从左权民歌中派生出来。左权开花调歌构思精巧,歌词新颖,衬词衬句凸显了浓厚的地方色彩,感染力很强。
 
 左权民歌风格在[[隋代]]开始形成,20世纪30年代,左权开花调从左权民歌中派生出来。左权开花调歌构思精巧,歌词新颖,衬词衬句凸显了浓厚的地方色彩,感染力很强。
  
2006年5月20日, [[山西省]]左权县申报的左权开花调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遗编号Ⅱ—1。  
+
2006年5月20日, [[山西省]]左权县申报的左权开花调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遗编号Ⅱ—1<ref>[http://www.ihchina.cn/Article/Index/detail?id=12408 左权开花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ref>  
  
 
2019年11月12日,左权开花调入选调整后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2019年11月12日,左权开花调入选调整后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中文名称左权开花调 批准时间2006年5月20日 非遗级别国家级 申报地区山西省左权县 非遗类型民间音乐 非遗编号Ⅱ—1
 
  
 
==概述==
 
==概述==
行 15: 行 13:
 
 左权县位于太行山西侧、山西省东部边缘地区,前称辽州、辽县,后因纪念牺牲在该地的[[左权]]而得名。当地民歌资源丰富,据《辽州志》载自宋代以来当地就有“闹元宵”、“闹社火”、“闹红火”等的传统风俗。[[山歌]]、[[小调]]、[[号子]]、[[套曲]]、[[小花戏]]和[[吹打]]等民歌在当地流行。开花调也是当地的民歌形式之一。
 
 左权县位于太行山西侧、山西省东部边缘地区,前称辽州、辽县,后因纪念牺牲在该地的[[左权]]而得名。当地民歌资源丰富,据《辽州志》载自宋代以来当地就有“闹元宵”、“闹社火”、“闹红火”等的传统风俗。[[山歌]]、[[小调]]、[[号子]]、[[套曲]]、[[小花戏]]和[[吹打]]等民歌在当地流行。开花调也是当地的民歌形式之一。
  
 “开花调”是流行在太行山区(或称东山区)的一种山歌形式,以左权县为中心分布于和顺、武乡、襄垣各县。“开花调”歌词的上句常“xx开花”为起兴,下句点题。
+
 “开花调”是流行在太行山区(或称东山区)的一种山歌形式,以左权县为中心分布于和顺、武乡、襄垣各县。“开花调”歌词的上句常“xx开花”为起兴,下句点题<ref>[http://fengtaixiaoxi.jinciwei.cn/16845.html 【视频】说中国民歌就不能忽略山西民歌|西行文化],金刺猬,作者:西行 发表时间 :2016-10-19</ref>
  
 
 自1940年代起,音乐工作者在左权县收集到的开花调有百首以上,代表曲目有《桃花红,杏花白》、《有了心思慢慢来》、《会哥哥》、《格旦亲》、《想亲哥》、《土地还家》等。1980年代起当地的民歌曾一度衰微,但在2000年左右通过政府扶持又有所恢复。在2000年代,著名的开花调表演者有刘改鱼、冀爱芳、石占明等。
 
 自1940年代起,音乐工作者在左权县收集到的开花调有百首以上,代表曲目有《桃花红,杏花白》、《有了心思慢慢来》、《会哥哥》、《格旦亲》、《想亲哥》、《土地还家》等。1980年代起当地的民歌曾一度衰微,但在2000年左右通过政府扶持又有所恢复。在2000年代,著名的开花调表演者有刘改鱼、冀爱芳、石占明等。
行 25: 行 23:
 
 据《辽州志》记载,上古五帝[[颛顼]]之子祝融封于辽阳(上古时的左权县),人们在供奉远祖祝融的祝融祠举行祭祀活动时,曾经反复吟唱、祈祷祖先赐予他们光明和幸福。隋开皇十年(590年)恢复县制后,民歌独特的风格开始形成,大腔、小调、杂曲三种形式交相辉映。事实上,从现在左权民歌“大腔”的曲牌结构中,仍然可以找到宋代“唱赚”、元代“散套”的痕迹。明清时期,民歌已经成为人们抒发怀抱、寄托情感所不可或缺的表达方式,《武军山诗抄》《辽阳痴士诗抄》等文集和流传至今的《绣荷包》《闹五更》《禁洋烟》等歌词中都不难找到历史的印记。[[抗日战争]]时期,当地人们用民歌宣传抗日。
 
 据《辽州志》记载,上古五帝[[颛顼]]之子祝融封于辽阳(上古时的左权县),人们在供奉远祖祝融的祝融祠举行祭祀活动时,曾经反复吟唱、祈祷祖先赐予他们光明和幸福。隋开皇十年(590年)恢复县制后,民歌独特的风格开始形成,大腔、小调、杂曲三种形式交相辉映。事实上,从现在左权民歌“大腔”的曲牌结构中,仍然可以找到宋代“唱赚”、元代“散套”的痕迹。明清时期,民歌已经成为人们抒发怀抱、寄托情感所不可或缺的表达方式,《武军山诗抄》《辽阳痴士诗抄》等文集和流传至今的《绣荷包》《闹五更》《禁洋烟》等歌词中都不难找到历史的印记。[[抗日战争]]时期,当地人们用民歌宣传抗日。
  
 左权民歌分为大腔、杂曲、小调三种形式。左权开花调是小调的一种。20世纪30年代以来,从小调中派生出了一种独特的山歌[[艺术]]形式——开花调。左权开花调属“山歌体”,因唱词精巧新颖,以“开花”为比兴,故称开花调。开花调主要分布于左权、和顺、武乡、襄垣各县,其中以左权开花调最为出色。
+
 左权民歌分为大腔、杂曲、小调三种形式。左权开花调是小调的一种。20世纪30年代以来,从小调中派生出了一种独特的山歌[[艺术]]形式——开花调<ref>[http://www.china.com.cn/zhuanti2005/txt/2003-11/10/content_5438860.htm 左权民歌],中国民歌</ref> 。左权开花调属“山歌体”,因唱词精巧新颖,以“开花”为比兴,故称开花调。开花调主要分布于左权、和顺、武乡、襄垣各县,其中以左权开花调最为出色。
  
 
==文化特征==
 
==文化特征==
 +
 +
[[File:左权开花调多属情歌.jpg|260px|缩略图|右|[https://p0.ssl.qhimgs4.com/t01989390d024c8b01d.jp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216317287_335874 来自搜狐 的图片]]]
  
 
===形式===
 
===形式===
行 47: 行 47:
 
===代表作品===
 
===代表作品===
  
 左权开花调的代表曲目包括《[[桃花]]红,[[杏花]]白》《有了心思慢慢来》《会哥哥》《格旦亲》《想亲哥》《土地还家》等。  
+
 左权开花调的代表曲目包括《[[桃花]]红,[[杏花]]白》《有了心思慢慢来》《会哥哥》《格旦亲》《想亲哥》《土地还家》等。
  
 
==传承保护==
 
==传承保护==
行 63: 行 63:
 
 左权民歌传承主体既包括民歌村中的原生态民歌乎,也包括国家批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还包括有县政府和文化部门管理的“开花调”艺术团、麻田八路军总部艺术团,同时还有[[太行山]]盲人[[艺术]]宣传队,以及三坛蛋艺术团、四坛蛋艺术团等班社组织,构成了从民众个体到演出班社,再到县级演出团体的不同层级构成的传承体系,他们在不同的演出环境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左权县政府和文化管理部门特别重视民歌传承人的培养与发掘,开展了民歌进校园活动,做到保护民歌从娃娃做起,重视民歌保护的“培根”工程,他们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接受能力和审美需求,编写出了对应性的音乐教材,以加强原生态民歌的传承教育。把本土的音乐资源转化为本地中小学的乡土音乐教材,扩大了民歌的流传范围,极大地增加了民歌受众,提高了民歌延续自发性传承的可能性。
 
 左权民歌传承主体既包括民歌村中的原生态民歌乎,也包括国家批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还包括有县政府和文化部门管理的“开花调”艺术团、麻田八路军总部艺术团,同时还有[[太行山]]盲人[[艺术]]宣传队,以及三坛蛋艺术团、四坛蛋艺术团等班社组织,构成了从民众个体到演出班社,再到县级演出团体的不同层级构成的传承体系,他们在不同的演出环境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左权县政府和文化管理部门特别重视民歌传承人的培养与发掘,开展了民歌进校园活动,做到保护民歌从娃娃做起,重视民歌保护的“培根”工程,他们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接受能力和审美需求,编写出了对应性的音乐教材,以加强原生态民歌的传承教育。把本土的音乐资源转化为本地中小学的乡土音乐教材,扩大了民歌的流传范围,极大地增加了民歌受众,提高了民歌延续自发性传承的可能性。
  
2015年3月27日,以刘改鱼命名的民间音乐传习所在山西晋中特殊教育学校成立,刘红权希望在此找到后继人才。   
+
2015年3月27日,以刘改鱼命名的民间音乐传习所在山西晋中特殊教育学校成立,刘红权希望在此找到后继人才<ref>[http://cz.sxgov.cn/content/2016-03/28/content_6987716.htm 晋中市特教学校绽放民间音乐之花],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编辑:邢璐霞      责任编辑:肖贵海    2016-03-28 10:16:41  </ref> 。   
  
 
==社会影响==
 
==社会影响==
行 69: 行 69:
 
===衍生作品===
 
===衍生作品===
  
2015年,大型左权花戏歌舞剧《太行奶娘》在[[北京舞蹈学院]]剧场上演。《太行奶娘》在剧本、唱词上传承了左权传统“小花戏”及“开花调”原汁原味的艺术特色。     
+
2015年,大型左权花戏歌舞剧《[[ 太行奶娘]] 》在[[北京舞蹈学院]]剧场上演。《太行奶娘》在剧本、唱词上传承了左权传统“小花戏”及“开花调”原汁原味的艺术特色。     
  
 
===国际传播===
 
===国际传播===
  
2009年10月,左权开花调艺术团首次走出国门,赴[[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参加国际艺术节。  
+
2009年10月,左权开花调艺术团首次走出国门,赴[[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参加国际艺术节<ref>[http://www.china.com.cn/node_7064072/content_26650878.htm “小花戏”舞动“大舞台”],中国网  时间: 2012-09-27</ref>    
  
2016年山西左权籍作家刘红庆的《亲圪蛋:唱“开花调”的人们》被旅居美国的音乐家周勤如翻译成英文,以《Qingedan Singing Kaihuadiao》为题在面向世界介绍中国音乐的英文学术刊物《MUSIC IN CHINA》(《音乐中国》)第6卷春季号上作为首篇发表。这彰显了左权开花调研究进入了国际音乐学术视野。
+
2016年山西左权籍作家刘红庆的《亲圪蛋:唱“开花调”的人们》被旅居美国的音乐家周勤如翻译成英文,以《Qingedan Singing Kaihuadiao》为题在面向世界介绍中国音乐的英文学术刊物《MUSIC IN CHINA》(《[[ 音乐中国]] 》)第6卷春季号上作为首篇发表。这彰显了左权开花调研究进入了国际音乐学术视野。
  
 
==艺术形式==
 
==艺术形式==
行 88: 行 88:
  
 
1、流布范围正在萎缩。随着农村城镇化步伐加快,原生态村落、老艺人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全县实施的移民并村工程,行政村已由379个锐减为217个;农村学校也在大幅度撤并,许多家长带子离乡迁往大村或县城就读。民歌小花戏的生存环境和流布范围受到压缩,传承空间日渐缩小。 2、传承人老龄化。他们当中年龄最长的已86岁,50岁以上占到67%,而且有些老艺人体弱多病,无钱医治,生活条件差,无力他顾,不能很好地进行传承。 3、普及度下降。受市场经济和多样性文化娱乐的冲击,农村大多数年轻人认为唱民歌、跳小花戏挣不到钱,没什么奔头,愿意唱跳并能唱跳好的人日益减少。加上各中小学校没有把左权民歌、小花戏有计划地纳入音乐教学中,致使左权民歌小花戏事业后继乏人。 4、艺术特征被同化。受流行歌舞的影响,左权民歌、小花戏的特点日渐淡化,缺乏应有的个性,向“时尚”靠近,失去“原汁原味”,核心基因得不到应有的延续。 5、研究、创作环节薄弱。近年来,对民歌、小花戏缺乏系统化、经常性的研究,开展创作工作很少,严重制约着左权民歌小花戏的传承和发展。 6、保护资金短缺。县财政每年投在文化上的资金大都用于组织开展常规性的演出活动上,由于传承和保护方面的投资巨大,县财政在这方面的投入显得力不从心。
 
1、流布范围正在萎缩。随着农村城镇化步伐加快,原生态村落、老艺人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全县实施的移民并村工程,行政村已由379个锐减为217个;农村学校也在大幅度撤并,许多家长带子离乡迁往大村或县城就读。民歌小花戏的生存环境和流布范围受到压缩,传承空间日渐缩小。 2、传承人老龄化。他们当中年龄最长的已86岁,50岁以上占到67%,而且有些老艺人体弱多病,无钱医治,生活条件差,无力他顾,不能很好地进行传承。 3、普及度下降。受市场经济和多样性文化娱乐的冲击,农村大多数年轻人认为唱民歌、跳小花戏挣不到钱,没什么奔头,愿意唱跳并能唱跳好的人日益减少。加上各中小学校没有把左权民歌、小花戏有计划地纳入音乐教学中,致使左权民歌小花戏事业后继乏人。 4、艺术特征被同化。受流行歌舞的影响,左权民歌、小花戏的特点日渐淡化,缺乏应有的个性,向“时尚”靠近,失去“原汁原味”,核心基因得不到应有的延续。 5、研究、创作环节薄弱。近年来,对民歌、小花戏缺乏系统化、经常性的研究,开展创作工作很少,严重制约着左权民歌小花戏的传承和发展。 6、保护资金短缺。县财政每年投在文化上的资金大都用于组织开展常规性的演出活动上,由于传承和保护方面的投资巨大,县财政在这方面的投入显得力不从心。
 +
 +
==视频==
 +
 +
===<center> 左权开花调 相关视频</center>===
 +
 +
<center>左权开花调《会哥哥》</center>
 +
 +
<center>{{#iDisplay:i0149pyaqtl|650|480|qq}}</center>
 +
 +
<center>左权开花调《桃花红杏花白》</center>
 +
 +
<center>{{#iDisplay:h0333t79l91|650|480|qq}}</center>
 +
 +
<center>左权开花调在央视出彩</center>
 +
 +
<center>{{#iDisplay:x0557s9b6p7|650|480|qq}}</center>
 +
 +
<center>左权开花调表演</center>
 +
 +
<center>{{#iDisplay:d0304qcdi2i|650|480|qq}}</center>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Category:900 藝術總論]]
+
[[Category:980 戲劇 總論]]
[[Category:910 音樂 總論]]
 

於 2022年8月25日 (四) 12:35 的最新修訂

左權開花調是流行於山西省左權縣的一種民歌形式。它從小調中派生出來的。它的所有唱詞都以花為中心,以「開花」來比喻、寄託情感,所以稱為「開花調」。「梨樹樹開花呀十里香,白天黑夜把哥哥想,馬蓮草開花呀結棒棒,了你踩踏了人家的房,親呀親呀呆呀個呆」這樣的句子在開花調中十分常見。開花調多由相互對稱的一對樂句組成,旋律主要由級進七聲性音階構成,簡潔優美,十分感人。

左權民歌風格在隋代開始形成,20世紀30年代,左權開花調從左權民歌中派生出來。左權開花調歌構思精巧,歌詞新穎,襯詞襯句凸顯了濃厚的地方色彩,感染力很強。

2006年5月20日, 山西省左權縣申報的左權開花調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非遺編號Ⅱ—1[1]。  

2019年11月12日,左權開花調入選調整後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

概述

左權縣位於太行山西側、山西省東部邊緣地區,前稱遼州、遼縣,後因紀念犧牲在該地的左權而得名。當地民歌資源豐富,據《遼州志》載自宋代以來當地就有「鬧元宵」、「鬧社火」、「鬧紅火」等的傳統風俗。山歌小調號子套曲小花戲吹打等民歌在當地流行。開花調也是當地的民歌形式之一。

「開花調」是流行在太行山區(或稱東山區)的一種山歌形式,以左權縣為中心分布於和順、武鄉、襄垣各縣。「開花調」歌詞的上句常「xx開花」為起興,下句點題[2]

自1940年代起,音樂工作者在左權縣收集到的開花調有百首以上,代表曲目有《桃花紅,杏花白》、《有了心思慢慢來》、《會哥哥》、《格旦親》、《想親哥》、《土地還家》等。1980年代起當地的民歌曾一度衰微,但在2000年左右通過政府扶持又有所恢復。在2000年代,著名的開花調錶演者有劉改魚、冀愛芳、石占明等。

歷史淵源

據《遼州志》記載,上古五帝顓頊之子祝融封於遼陽(上古時的左權縣),人們在供奉遠祖祝融的祝融祠舉行祭祀活動時,曾經反覆吟唱、祈禱祖先賜予他們光明和幸福。隋開皇十年(590年)恢復縣制後,民歌獨特的風格開始形成,大腔、小調、雜曲三種形式交相輝映。事實上,從現在左權民歌「大腔」的曲牌結構中,仍然可以找到宋代「唱賺」、元代「散套」的痕跡。明清時期,民歌已經成為人們抒發懷抱、寄託情感所不可或缺的表達方式,《武軍山詩抄》《遼陽痴士詩抄》等文集和流傳至今的《繡荷包》《鬧五更》《禁洋煙》等歌詞中都不難找到歷史的印記。抗日戰爭時期,當地人們用民歌宣傳抗日。

左權民歌分為大腔、雜曲、小調三種形式。左權開花調是小調的一種。20世紀30年代以來,從小調中派生出了一種獨特的山歌藝術形式——開花調[3]。左權開花調屬「山歌體」,因唱詞精巧新穎,以「開花」為比興,故稱開花調。開花調主要分布於左權、和順、武鄉、襄垣各縣,其中以左權開花調最為出色。

文化特徵

形式

左權民歌分為大腔、雜曲、小調三種形式。左權開花調是小調的一種。

小調是左權民歌的主體部分,屬曲牌體音樂,有單曲重複與多曲連綴兩類,適合人們在從事較輕鬆勞作時哼唱,曲調簡短,可以自行填改歌詞,唱詞以7字句為多,間有10字句、5字句,可敘事亦可抒情,格調明朗,內容豐富,易於流傳。

音調

左權開花調音調簡潔,深情感人,絕大多數由相互呼應的上下兩個樂句組成,旋律進行以級進七聲性音階為主,間或出現大跳音型,用於表現情緒、情感的起伏跌宕,大大增加了音樂的感染力。

左權開花調多屬情歌,音調簡潔,大多由相互呼應的上下兩個樂句組成,上句起興,下句點題,歌詞大都是人們在鄉間田野勞作時即興而作,上句借喻花開,下句說情敘事,所謂的「花」,不僅植物可以開「花」,日常生活用品、物品中的剪刀、笤帚、石頭等也可開「花」,如「門搭搭開花撲來來,門外走進哥哥來」「玻璃開花里外明,遠遠照見俺咯蛋兒親」「山藥蛋開花結疙瘩兒,吃蛋親足俺的心肝瓣兒」。本地方言「啊咯呀呀呆」 「親咯蛋兒」 「親呀咯親呀麼呆呀咯呆」作為襯詞、襯句,凸顯了左權的方言特徵,也表達了一種親昵、愛戀的情感。

內涵

從左權開花調所揭示的內容,可以看到情歌的實質含義。花兒是美麗的,是令人愉悅的,花兒開了,即是美麗的展現,表達了女性青年對男性青年的愛意。是一種對美好愛情的追求,對生活與生命延續的嚮往。進一步還可以發現,在歌詞中除了有充滿了幻想,充滿想像的各種各樣的「開花」的比喻之外,開花調中的方言襯詞,親切、自然、真摯,樸實而動聽。這襯詞,最多的是「小親訖蛋」,對「小親訖蛋」的考察可知,「訖蛋」是當地的土語,意即樹上或地里的果實。如《苦相思》中的「山藥蛋開花結訖蛋」,即指的是果實。但更多的時候卻被擬人化了,「訖蛋」是指情人,並且加了「親」字,成為「親訖蛋」。如「親訖蛋下河洗衣裳,雙腿腿跪在石頭上」;「麻雀飛在房檐上,心想這訖蛋親見不上」。這就是說,既然開了花,就要結果找到了心上人「親訖蛋」,就是得到了愛情結成的果實。由此也可以說,開花調里用方言演唱的襯詞,其效果是無論使用什麼實詞也取代不了的,同時也增強了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更加突出了情歌的韻味。

代表作品

左權開花調的代表曲目包括《桃花紅,杏花白》《有了心思慢慢來》《會哥哥》《格旦親》《想親哥》《土地還家》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左權開花調是中國傳統民間音樂形式,在整個音樂專業基礎領域和專業創作領域裡,可以說是獨具代表性的一個中國民歌歌種,獨樹一幟,自成脈絡,曲調清麗而優美,風格委婉而溫柔,意境新穎。

傳承人物

劉改魚,女,漢族,1939年生,山西省左權縣人。2009年5月,劉改魚入選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山西省左權縣申報。劉改魚自六七歲起跟村里人學唱民歌和左權開花戲,後師從程計年等當地民歌手學習經典民歌。

保護措施

左權民歌傳承主體既包括民歌村中的原生態民歌乎,也包括國家批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還包括有縣政府和文化部門管理的「開花調」藝術團、麻田八路軍總部藝術團,同時還有太行山盲人藝術宣傳隊,以及三壇蛋藝術團、四壇蛋藝術團等班社組織,構成了從民眾個體到演出班社,再到縣級演出團體的不同層級構成的傳承體系,他們在不同的演出環境中發揮着各自的作用。左權縣政府和文化管理部門特別重視民歌傳承人的培養與發掘,開展了民歌進校園活動,做到保護民歌從娃娃做起,重視民歌保護的「培根」工程,他們因材施教,根據不同年齡段孩子的接受能力和審美需求,編寫出了對應性的音樂教材,以加強原生態民歌的傳承教育。把本土的音樂資源轉化為本地中小學的鄉土音樂教材,擴大了民歌的流傳範圍,極大地增加了民歌受眾,提高了民歌延續自發性傳承的可能性。

2015年3月27日,以劉改魚命名的民間音樂傳習所在山西晉中特殊教育學校成立,劉紅權希望在此找到後繼人才[4]。  

社會影響

衍生作品

2015年,大型左權花戲歌舞劇《太行奶娘》在北京舞蹈學院劇場上演。《太行奶娘》在劇本、唱詞上傳承了左權傳統「小花戲」及「開花調」原汁原味的藝術特色。

國際傳播

2009年10月,左權開花調藝術團首次走出國門,赴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參加國際藝術節[5]。    

2016年山西左權籍作家劉紅慶的《親圪蛋:唱「開花調」的人們》被旅居美國的音樂家周勤如翻譯成英文,以《Qingedan Singing Kaihuadiao》為題在面向世界介紹中國音樂的英文學術刊物《MUSIC IN CHINA》(《音樂中國》)第6卷春季號上作為首篇發表。這彰顯了左權開花調研究進入了國際音樂學術視野。

藝術形式

開花調得名於所有唱詞以「花」為中心,以「開花」為比興。所謂的「花」,並不僅限於自然界植物的「花」,更有各類日常用具、物品的「花」。如部分歌詞提到「門搭搭開花撲來來,門外走進哥哥來」、「玻璃開花里外明,遠遠照見俺咯旦兒親」、「油燈燈開花一點明,小酒盅挖米不嫌你窮」等。其比喻一般與點題的下一句有聯繫,如「山藥蛋開花結圪瘩兒,吃蛋親是俺的心肝瓣兒」。

歌中襯詞襯句用本地方言所構成,如「啊咯呀呀呆」、「親咯旦兒」、「親呀咯親呀麼呆呀咯呆」等,都是開花調的特色。

開花調音調簡潔,多以相互呼應的上下兩個樂句組成。旋律進行以級進七聲性音階為主,有時或會出現大跳音型,用於表現情緒、情感的起伏變化。

瀕危狀態

1、流布範圍正在萎縮。隨着農村城鎮化步伐加快,原生態村落、老藝人生活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全縣實施的移民並村工程,行政村已由379個銳減為217個;農村學校也在大幅度撤併,許多家長帶子離鄉遷往大村或縣城就讀。民歌小花戲的生存環境和流布範圍受到壓縮,傳承空間日漸縮小。 2、傳承人老齡化。他們當中年齡最長的已86歲,50歲以上占到67%,而且有些老藝人體弱多病,無錢醫治,生活條件差,無力他顧,不能很好地進行傳承。 3、普及度下降。受市場經濟和多樣性文化娛樂的衝擊,農村大多數年輕人認為唱民歌、跳小花戲掙不到錢,沒什麼奔頭,願意唱跳並能唱跳好的人日益減少。加上各中小學校沒有把左權民歌、小花戲有計劃地納入音樂教學中,致使左權民歌小花戲事業後繼乏人。 4、藝術特徵被同化。受流行歌舞的影響,左權民歌、小花戲的特點日漸淡化,缺乏應有的個性,向「時尚」靠近,失去「原汁原味」,核心基因得不到應有的延續。 5、研究、創作環節薄弱。近年來,對民歌、小花戲缺乏系統化、經常性的研究,開展創作工作很少,嚴重製約着左權民歌小花戲的傳承和發展。 6、保護資金短缺。縣財政每年投在文化上的資金大都用於組織開展常規性的演出活動上,由於傳承和保護方面的投資巨大,縣財政在這方面的投入顯得力不從心。

視頻

左權開花調 相關視頻

左權開花調《會哥哥》
左權開花調《桃花紅杏花白》
左權開花調在央視出彩
左權開花調錶演

參考文獻

  1. 左權開花調,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
  2. 【視頻】說中國民歌就不能忽略山西民歌|西行文化,金刺蝟,作者:西行 發表時間 :2016-10-19
  3. 左權民歌,中國民歌
  4. 晉中市特教學校綻放民間音樂之花,黃河新聞網長治頻道,編輯:邢璐霞 責任編輯:肖貴海 2016-03-28 10:16:41
  5. 「小花戲」舞動「大舞台」,中國網  時間: 2012-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