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差错控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差错控制

差错控制(error control)是在数字通信中利用编码方法对传输中产生的差错进行控制,以提高数字消息传输的准确性。

简介

差错控制在数字通信中利用编码方法对传输中产生的差错进行控制,以提高传输正确性和有效性的技术。差错控制包括差错检测、前向纠错(FEC)和自动请求重发;(ARQ)。根据差错性质不同,差错控制分为对随机误码的差错控制和对突发误码的差错控制。随机误码指信道误码较均匀地分布在不同的时间间隔上;而突发误码指信道误码集中在一个很短的时间段内。有时把几种差错控制方法混合使用,并且要求对随机误码和突发误码均有一定差错控制能力。一种保证接收的数据完整、准确的方法。因为实际电话线总是不完善的。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变得紊乱或丢失。为了捕捉这些错误,发送端调制解调器对即将发送的数据执行一次数学运算,并将运算结果连同数据一起发送出去,接收数据的调制解调器对它接收到的数据执行同样的运算,并将两个结果进行比较。如果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破坏,则两个结果就不一致,接收数据的调制解调器就申请发送端重新发送数据。

评价

误码率误码率Pe=接受的错误码元数/接受的总码元数采取的措施有两种:提高线路电气特性、采用差错控制技术差错控制常用的差错控制方法是在数据中加入差错控制编码,在所要发送的信息位之前按照某种规则加上一定的冗余位,构成一个码字再传送。通常有反馈重传技术、前向纠错技术:1)反馈重传技术发送端在信息位中加入检错码,接收端收到码字后利用检错码对信息位进行检错,如正确则发回无错信号,开始传送下一信息位,如不正确则发回有错信号,发送端重发信息,直到接收端确认无误为止。2)前向纠错技术发送端发送能够纠错的数据,接收端收到数据后不仅能自动发现错误,还能自动纠正传输中的错误,优点是不需要反馈信道,但设备复杂。差错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原理如图1。图1中虚线内的部分就是数字通信中的差错控制系统。当没有差错控制时,信源输出的数字(也称符号或码元)序列将直接送往信道。由于信道中存在干扰,信道的输出将发生差错。数字在传输中发生差错的概率(误码率)是传输准确性的一个主要指标。在数字通信中信道给定以后,如果误码率不能满足要求,就要采取差错控制。按具体实现方法的不同,差错控制可以分为前向纠错法、反馈重传法和混合法三种类型。 差错控制前向纠错法  差错控制系统只包含信道编码器和译码器。从信源输出的数字序列在信道编码器中被编码(见信道编码),然后送往信道。由于信道编码器使用的是纠错码,译码器可以纠正传输中带来的大部分差错而使信宿得到比较正确的序列。[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