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巴兆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巴兆祥

巴兆祥,1963年10月出生,安徽休宁人。1980~1987年就读于历史系。现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旅游学系副教授、副系主任。先后在历史系、旅游系历史文献研究室、中国古代史教研室、旅游教研室任教。1998年5月-2000年4月曾担任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旅游学系代理副系主任、副系主任。2000年9月-2001年8月,任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文学部访问副教授。2006年6-8月,任日本学习院大学客员研究员。2003年9月至2007年1月在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在职攻读历史地理学博士学位。

基本内容

中文名:巴兆祥

出生日期:1963年10月

出生地:安徽休宁

国籍:中国

毕业院校:上海复旦大学

现任

现任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暨旅游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旅游管理专业负责人,历史学系学术委员会委员,另兼上海民俗学会副会长、上海食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地方志协会理事。

职称:教授

教研室:中国古代史、旅游管理

个人介绍:以方志学、区域经济发展史、民俗学与旅游文化为主要研究方向。

最近关注方向或专题:中国方志学史,中国地方志在日本收藏情况及中日地方史志的比较研究。

著作

《江淮地区开发探源》(与应岳林合著),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

《方志学》(与黄苇等合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6月

《中国民俗旅游》(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

《方志学新论》,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6月

《中国民俗旅游新编》(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

《中国地方志流播日本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

《庆应义塾大学図书馆中国地方志目录》,日本庆应大学《史学》70卷第3、4号合刊抽印本,2001-2007年


论文

(1999年-2008)《论民俗旅游》,《旅游科学》1999年2期 《明清时期江淮地区经济开发初探》,《安徽史学》1999年2期 《谭其骧与方志学》(与沈红亮合著),《历史地理》16辑 《黄苇方志理论研究》(与柳浪合著),《中国地方志》2001年3期 《日本大学图书馆中国地方志调查记》,《中国地方志》2002年4期 《日本藏孤本宁夏〈宁灵厅志草〉考述》,《宁夏社会科学》2002年5期 《日本の大学图书馆にぉける中国地方志调查记》,日本《史学》71卷4号,2002年 《建国后馆藏方志目录的成就与发展》,《情报资料工作》2003年年刊(4月) 《论编修地方志与发展旅游事业》,《宁夏社会科学》2003年3期 《方志目录学刍议》,《中国地方志》2003年3期 《简述伪满时期的修志活动》,《河北地方志》2003年6期 《清末乡土志考》,(日本)《史学》73卷1号,2004年6月 《论新方志续修的几个问题》,《河北地方志》2004年3期 《论大清一统志的编修对清代地方志的影响》,《宁夏社会科学》2004年3期 《论明代方志的数量与修志制度》,《中国地方志》2004年4期 《日本天皇“御览”孤本(崇祯)〈嘉兴县志〉考述》,《历史地理》20辑,2004年10月 《方志联合目录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年6期 《静嘉堂文库所藏方志源流考》,《复旦史学集刊》第1辑,复旦出版社,2005年6月 《论新视野下的旅游志编纂》,《复旦旅游学集刊》第1辑,复旦出版社,2005年10月 《京都总合资料馆部分汉籍解题》, 日本《学习院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报(2005)》 《论近代乡土志的几个问题》,《安徽史学》2006年6期 《爱知世博会及其对我们的启示》,《复旦旅游学集刊》第2辑,上海三联,2006年11月 《方志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上海方志研究论丛》第1辑,方志出版社,2007年1月 《陆心源所藏方志流失日本考》,《安徽大学学报》2007年6期 《中国地方志对日本地志的影响》,《复旦史学》第2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 《清末民国中日方志贸易》,《历史地理》22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 《中国地方志流播日本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80.9万 《日本劫购徐则恂“东海楼”藏书始末考》,《文献》2008年1期 《论中国地方志流布日本的特点》,《上海大学学报》2008年2期 《17-19世纪中叶中日书籍交流史的经济学分析:以地方志为例》,《清史研究》2008年2期 《明清时期地方志东传日本的历史过程》,《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年3期 《中国大陆新方志编纂的成就及其存在的问题》,[1]台湾文献馆《方志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8年9月。

获奖成果

《中国地方志辞典》(编委,主要作者),1987年获安徽省哲社著作一等奖,全国古籍优秀图书一等奖 《方志学》(与黄苇等合著),1994年3月获1991~1993年上海市优秀图书二等奖;1995年11月获国家教委第二届高校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奖 《方志学新论》,2006年获第八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三等奖 《中国地方志流播日本研究》,2008年获第九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二等奖;2003年获复旦大学“微阁历史学科奖教金”二等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