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杜爾·馮·席拉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巴爾杜爾·馮·席拉赫 (德語:Baldur Benedikt von Schirach 1907年5月9日-1974年8月8日) 是一名納粹時期德國政治家,納粹主義者,納粹黨青年組織希特勒青年團負責人、納粹黨維也納大區領袖。
戰後馮·席拉赫成為紐倫堡審判的24名戰犯之一。1946年10月1日因危害人類罪被判20年有期徒刑[1]。法官判他沒有犯起訴中的準備侵略戰爭。
家庭
馮·席拉赫的父親卡爾·馮·席拉赫(1873年-1948年)是普魯士騎兵隊長和中尉,後來他出任薩科賽大公國宮廷侍衛長。他出生於一個知名的索布德意志貴族家庭。卡爾·馮·席拉赫從1909年到1918年任魏瑪國立劇院院長,巴爾杜爾·馮·席拉赫因此在魏瑪長大。從1935年到1943年卡爾·馮·席拉赫任威斯巴登國立劇院院長。巴爾杜爾的母親艾瑪·米德爾頓·馮·席拉赫是一個美國人,她是美國開國元勛和獨立宣言簽署人阿瑟·米德爾頓的後人。
巴爾杜爾·馮·席拉赫成長家庭風氣一方面是自由、進步和啟蒙主義的,另一方面也是保守和保皇主義的。到他五歲為止他只說英語。比他大七歲的哥哥卡爾1919年在羅斯萊本抗議德皇退位和凡爾賽條約[2]的簽署開槍自殺。此外他還有兩個姐姐,羅莎琳達和維多利亞。維多利亞早年死於白喉。羅莎琳達稱為歌劇演員。巴爾杜爾·馮·席拉赫是按照赫爾曼·利茨的教育理論受的教育。
1932年3月31日巴爾杜爾·馮·席拉赫與阿道夫·希特勒的攝影師海因里希·霍夫曼的女兒亨利埃特·霍夫曼在慕尼黑結婚。從1933年到1942年兩人共有四個孩子,其中1942年出生的理查德·馮·席拉赫成為一名知名的作家和漢學家。1950年7月20日兩人在慕尼黑離婚。
律師和作家費迪南·馮·席拉赫、散文家阿里亞德內·馮·席拉赫和作家貝內迪克特·韋爾斯是他的孫子。
1945年後
第三帝國滅亡後馮·席拉赫化名理查德·法爾克潛逃在蒂羅爾。一開始人們以為他死了。在最後幾天戰日內有報道說維也納人把他吊死了。實際上他給美國陸軍當翻譯,在1945年4月維也納被占領前給美軍寫維也納的情況。1945年6月5日他投誠,1946年10月1日在紐倫堡法庭上被判危害人類罪20年徒刑,原因是因為作為大區領導人他要為18.5萬被驅逐到集中營的猶太人負責。他和其他在法庭上被判刑的犯人一起被關在施潘道戰犯監獄。1950年在監獄裡他離婚。1966年他和阿爾伯特·斯佩爾一起刑滿獲釋。他部分失明,住在克勒夫的一個老人院裡。1967年他發表了題為《我曾經信任希特勒》的回憶錄。1968年他接受大衛·弗羅斯特的電視採訪。1974年8月8日他死在克勒夫。按照他的遺願他的墓碑上寫「我是你們中的一個」。
2015年初他的墓被移平。
視頻
巴爾杜爾·馮·席拉赫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揭露了納粹「第二罪惡」的費迪南德·馮·席拉赫,拒絕把寫作動機歸因於他的姓氏 ,搜狐,2019-02-27
- ↑ 凡爾賽條約的意義,學習啦,2017-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