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巴彦木仁苏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巴彦木仁苏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中东部,东经:106°12.21′--106°51.629′,北纬:39°38.497′--40°23.108′,现辖联合、乌兰布和、巴彦树贵、巴彦套海、上滩、乌兰素海6个行政嘎查。总面积2634平方公里,总人口2040人(2017),回族占总人口67%,是一个以回族人口占多数,蒙、回、汉等多民族聚居的苏木;农村牧区户籍人口1231户2833人,占总人口的89.6%。[1]

中文名称: 巴彦木仁苏木

别 名: 老磴口

行政区类别: 苏木

所属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

下辖地区: 联合、乌兰布和、巴彦树贵、巴彦套海、上滩、乌兰素海

政府驻地: 联合嘎查

电话区号: 0483

邮政区码: 016055

地理位置: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中东部

面 积: 2634平方公里

人 口: 2040人(2017)

气候条件: 温带大陆性气候

著名景点: 老磴口盐务所、清真东大寺、好来宝清真寺

机 场: 乌海机场

火车站: 乌海火车站

车牌代码: 蒙M

平均海拔: 800--1500米

地理环境

地形西低东高,地貌以沙漠、荒漠草原和黄河冲击堆积阶地为主,西靠乌兰布和沙漠,总面积2634平方公里;东临黄河,入境流程67公里,荒漠干旱及河滩草场利用率约占40%。气候属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气候,降雨稀少,蒸发强烈,风沙多,气候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48.52毫米,最大年降水量225㎜,最小降水量69.2㎜,年蒸发量2981.23㎜,年平均日照时数3000-3300小时,年平均气温8.3ºC,无霜期156~165天,全年大风日数15天,多为西北风。

沿革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选定此地为吉兰泰食盐外运码头,并设衙署,驻扎司员,促进了当地手工业、农业和商业的发展;嘉庆二十年(1815年)在此设磴口总管公署;1958年成立巴音木仁苏木;1959年与磴口县中滩友谊公社合并成立巴音木仁公社;1983年改为巴彦木仁苏木,并沿用至今。巴彦木仁系蒙古语译音,意为“富饶的江河”,因地处黄河之滨,故名。

资源

黄河左岸、沙海之滨,西部乌兰布和大沙漠神奇莫测,东部黄河一泻千里,境内河叉密布,绿草如茵,天鹅、白鹭、野鸭、野兔、野狐等野生动物资源比比皆是;肉苁蓉、锁阳、甘草和沙漠葡萄等特色沙生植物种植历史悠久;红公鸡、红嘴雁、红公牛、红眼鱼并称“四红”,以其肉质鲜美闻名全国。境内储有丰富的盐、铁、金属铌、钾长石、云母等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

民族

苏木以回族聚居为主,回、蒙、汉等多民族杂居,回族和大部分蒙古族均信奉伊斯兰教。我们都知道蒙古民族大多数信仰佛教,信仰伊斯兰教的是少数。这里的蒙古族讲蒙古语,使用蒙古文,也与蒙古族一样过放牧生活,但他们信仰伊斯兰教,以伊斯兰的戒律要求自己,成为蒙古民族中最为奇特的一支。当地居民称他们为“蒙古回回”、“科布尔蒙古”或“缠头回回”。

区位

地处黄河中上游“三市一盟”交汇处,东临黄河,与天骄圣地鄂尔多斯市隔河相望,南依新型工业城市乌海市,西接全国八大沙漠之一的乌兰布和沙漠,北靠全国商品粮基地河套平原。对外交通便利,北距磴口县60公里,南距乌海市30公里,距离盟府巴彦浩特镇200公里;跨河浮桥直接连入110国道、包兰铁路,距离乌海机场仅22公里,有定期航班飞往全国各地,初步构成公路、铁路、航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是内地联系广袤大西北的咽喉要道和窗口。

经济社会

2015年全苏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71万元,同比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收入4372万元,同比减少4.0%;第二、三产业收入2499万元,同比增长60.9%。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64:4:32。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06.62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574元。

农村牧区概况

巴彦木仁苏木主要以农业为主、牧业为辅。现有耕地11038.61亩,全部为扬黄灌溉;有黄河河滩地75605.24亩,可供耕种的河滩地近4万亩;基本草原190万亩。2015年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58123亩;年末牲畜总头数30289头(只)。农牧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地缘独特,交通便利,市场潜力巨大;二是水利灌溉设施完善,成本较低;三是土地资源丰富,待开发空间大;四是河滩地面积大,饲草料充裕;五是有沙漠、黄河、湿地、草原等独特景观,发展旅游业前景广阔。

视频

巴彦木仁苏木:调整产业结构 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