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巴拉克·歐巴馬

移除 39,046 位元組, 4 年前
| relatives = [[老巴拉克·奧巴馬]]<br />{{link-en|Ann Dunham|Ann Dunham|斯坦利·安·鄧納姆}}
| residence = 美國[[華盛頓特區]]
| alma_mater education = [[西方學院]]<br />[[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國際關係学士]])<br />[[哈佛大學|哈佛大學法學院]]([[法律博士]])| party         = {{DP}}民主黨| religion     = 基督教
| blank1 = 奖项
| data1 = [[诺贝尔和平奖]]([[2009年诺贝尔和平奖|2009年]])
}}
'''巴拉克·奥巴马'''({{lang-en|Barack Obama}},{{bd|1961年|8月4日||}}),全名'''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二世'''({{lang-en|Barack Hussein Obama II}} ,{{IPAc-en|US|audio=En-us-Barack-Hussein-Obama.ogg|b|ə|ˈ|r|ɑː|k|_|h|uː|ˈ|s|eɪ|n|_|ɵ|ˈ|b|ɑː|m|ə}}) ,是美國[[政治人物]],从2009年至2017年任第44任[[美國總統]]。他是首位美国[[非裔美国人|非裔]]总统。2005年至2008年代表[[伊利诺伊州]]担任[[美國參議員|美國聯邦參議員]],从1997年至2004年担任[[伊利诺伊州参议院|伊利诺伊州参议员]]。
奥巴马出生於[[美国]][[夏威夷 ]][[檀香山]],他在夏威夷长大,但童年时期也在[[华盛顿州]]和[[印度尼西亚]]分别生活了一年和四年。在1983年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之后,他在[[芝加哥]]做一名社区活动组织者。1988年奥巴马进入了[[ 哈佛法学院]] ,在那成为了[[ 哈佛法律评论]] 的第一名非裔总编辑。毕业后他成为了一名[[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 民权]] 律师,并从1997年至2004年在[[ 芝加哥大学法学院]] [[ 宪制性法律]] 教授。1997年当选[[伊利诺伊州参议院| 伊利诺州参议员]] ,并担任职务直至2004年参选[[美国参议院| 联邦参议员]] 。同年因意想不到的参议员初选胜利,在美国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和以绝对优势胜出参议员选举<ref>{{cite news |url = http://www.usatoday.com/news/politicselections/vote2004/SenateHouseResultsByState.aspx?sp=IL&rti=G&cn=1&tf=l |title=Election 2004 - U.S. Senate and House - Illinois |work=《今日美国》|publisher=Gannett Co. Inc. |language=en |date=2004-11-11 |accessdate=2009-01-15}}</ref> ,成为全美知名的政治人物。2007年2月10日,他正式宣佈参 加[[2008 加2008 年美國總統選舉]] 。同年6月赢得民主党初选,並在联邦选举中战胜[[共和黨 (美國)| 共和党总统候选人]][[ 約翰·麥凱恩]] 获得了[[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 胜利]] 。2009年10月9日,获頒[[2009年 诺贝尔和平奖|诺贝尔和平奖]]
2017年1月,奧巴馬以60%的民意支持率结束任期<ref>{{Cite news |url = http://www.upi.com/Top_News/US/2017/01/18/Obama-leaving-office-at-60-approval-rating/4481484744398/ |title=Obama leaving office at 60% approval rating |work=UPI|access-date=2017-02-26 |language=en}}</ref><ref>{{cite news |url = http://www.cnn.com/2017/01/18/politics/obama-approval-rating-cnn-orc-poll/index.html |title=Obama approval hits 60% as end of term approaches |last=Director |first=Jennifer Agiesta, CNN Polling |website=CNN|access-date=2017-02-26}}</ref> 。現定居[[华盛顿特区]]。
== 早期经历 ==
=== 印尼与夏威夷 時期 ===[[美国]][[夏威夷]]卫生署的奥巴马出生证明,於2011年4月27日公開|thumb|left|200px]]奧巴馬 的母親斯坦利·安·鄧納姆,在1942年11月29日,生於[[堪薩斯州]][[威奇托]]圣方濟各医院,主要是[[英國]]血統。他的父親[[老巴拉克·奧巴馬]],在1936年6月18日,生於[[東非]][[肯尼亞]]西部[[維多利亞湖]]邊[[夏亞郡]]科蓋若村,[[盧歐族]]人,肯亞[[政治家]]、多國政府[[顧問]],也是學者。1960年奧巴馬的父母相識於[[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俄羅斯]]語言課程上,在那裡他父親是外國留學生。奧巴馬身世複雜,與不同地方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共同生活過。1961年8月4日,他 出生於美國[[夏威夷州]][[檀香山]]卡皮歐拉尼婦女和兒童醫療中心,2歲時父母分居,隨後離婚,六歲與母親隨印尼籍繼父遷居到[[印尼]]首都[[雅加達]],並在當地的一所小學就讀了兩年。四年後他的一家又回到夏威夷,只有他與外祖父母住在一起<ref name="f">{{cite news|url=http://people.bowenwang.com.cn/barack-obama1.htm|title=巴拉克·奧巴馬簡介|work=|publisher=博聞網,作者:Josh Clark|language=zh|date=2008-11-18|accessdate=2010-05-28|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713103335/http://people.bowenwang.com.cn/barack-obama1.htm|archivedate=2011-07-13}}</ref><ref name=Finnegan240504>{{cite news|first= |last= |url=http://www.newyorker.com/fact/content/?040531fa_fact1 |title=The Candidate: How the Son of a Kenyan Enews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0831122518/http://www.newyorker.com/fact/content/?040531fa_fact1 |archivedate=2006-08-31 }}{{cite news|first= |last= |url=http://www.time.com/time/magazine/article/0,9171,1546302,00.html |title=The Democrats' New Face |work=《時代雜誌》 |author1=Joe Klein |date=2006-10-15 |accessdate=2007-01-16 |language=en }}</ref>。至12年級,於1979年畢業。當時該私立學校僅有三位黑人學生。若干年後母親與繼父離婚,他便隨母遷居美國本土<ref name="f"/><ref>{{cite news|first=|last=|url=http://starbulletin.com/2004/03/21/news/story4.html|title=Punahou Grad Stirs up Illinois Politics|work=''Honolulu Star-Bulletin'' |author=Peter Serafin |date=2004-03-21|accessdate=2010-07-05|language=en}}</ref>。
青年時期,奧巴馬因為自己的多種族背景,很難取得社會認同,十分自卑。十幾歲的他成了癮君子,他和任何絕望的黑人青年一樣,不知道生命的意義何在。家境貧窮,膚色經常遭人嘲笑,前途無望,成功的道路曲折得連路都找不著。他過了一段荒唐的日子,做了很多愚蠢的事,比如翹課、吸毒、泡妞等,成了不折不扣的“迷途叛逆少年”,曾以吸食[[大麻]]和[[可卡因]]來“將‘我是誰’的問題擠出腦袋”<ref>{{cite news|url=http://www.washingtonpost.com/wp-dyn/content/article/2007/01/02/AR2007010201359.html |title=''Effect of Obama's Candor Remains to Be Seen''|work=|publisher=華盛頓郵報|language=en|date=2007-01-03|accessdate=2009-01-15}}</ref>。有媒體撰文認為,給青年的他帶來深刻影響的不是他的父母親,而是他的外祖父斯坦利·埃默·鄧漢姆和外祖母斯坦利·安·鄧漢姆<ref name="ddd">{{cite news|url=http://www.zaobao.com/special/face2face/pages1/face2face090202b.shtml |title=奧巴馬和他青年時代的精神導師 |work= |publisher=聯合早報([[新加坡]]) |language=zh |date=2009-02-02 |accessdate=2010-05-25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1005224434/http://www.zaobao.com/special/face2face/pages1/face2face090202b.shtml |archivedate=2010-10-05 }}</ref>;媒體同時還披露著名黑人詩人、記者和[[美國共產黨]]、左翼活動家[[法蘭克·米歇爾·大衛斯]]也是深刻影響青年奧巴馬的人物,1960年代大衛斯就成為奧巴馬家裡的常客<ref name="ddd"/>。
=== 美国 本土 時期 ===
到达美国本土后,奥巴馬首先在[[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西方學院求学两年,期间在该校《宴会》志发表诗歌《老爹》,后由《纽约客》杂志转载并广为流传,《老爹》最体现他年青時的精神发展脉络<ref name="ddd"/>。在西方学院读书两年之后,他转至[[纽约市]]的[[哥伦比亚大学]]的[[哥伦比亚学院]],在那里主修[[政治学]]及[[国际关系]]。他于1983年取得文学士之后,在国际商务公司工作一年。
1992年,奥巴马和同校的[[米歇爾·奧巴馬|米歇尔·鲁滨逊]]结婚,後育有两個女兒。两人都供职于[[芝加哥]]的[[盛德律师事务所]],之后撰写完成[[自传]]体的回忆录《[[父亲的梦想]]》并在美国出版发行<ref name="f"/>。
== 初 政治 经历 ==1996年,奥巴马从[[芝加哥]]第十三区南部的[[海德公园 (芝加哥)|海德公园]]区當選[[伊利诺州]]州參議員。2000年,他挑战已担任了4年的联邦众议员的波比·拉什(前[[黑豹党]]成员和社区活动家、也是黑人)竞选联邦众议员一席。他的参选遭到拉什的指责,认为他在第一选区的时间不长, 无法看到真实的情况。 选举结果为拉什获得61%的选票,他以30%的选票最终失败<ref>{{cite news|url=http://www.fec.gov/pubrec/fe2000/ilh.htm |title=2000 U.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Results |work=|language=en|publisher=美国联邦选举委员会|date=2004-05-31|accessdate=2007-01-21}}</ref>。
竞选联邦眾议员初選失败后,奧巴馬專注於自己的州参议员工作,编撰要求对可能判[[死刑]]罪犯的审问必须录像的法律<ref>{{cite news|url=http://www.newyorker.com/fact/content/?040531fa_fact1 |title=The Candidate: How the Son of a Kenyan Economist Became an Illinois Everyman |work= |language=en|publisher=纽约人网 |author=William Finnegan |date=2004-05-31|accessdate=2007-01-21}}</ref>。2002年,他竞选连任伊利诺州参议员,未遇对手<ref>{{cite news|url=http://www.elections.il.gov/ElectionInformation/GetVoteTotals.aspx |title=Vote Totals, General Election 2002, 13th Senate |work= |language=en|publisher=伊利诺伊州选举网|date=2002|accessdate=2007-01-21}}</ref>。2003年1月,当民主党重新取得议会的控制权,他經提名成为州卫生与公众服务委员会主席。在他的立法提案中,他帮助编撰《工作所得抵税法》,为低收入家庭提供援助,还致力于为一些无法承担健康保险的居民起草相關立法项目,更協助通过增加对[[艾滋病]]预防和病人照料的项目預算<ref>{{cite news|url=http://www.ilga.gov/legislation/legisnet90/sponsor/OBAMA.html |title=Bills and Resolutions Sponsored or Cosponsored by Barack Obama|work=|publisher=伊尔加政府网|language=en|date=1997–1999|accessdate=2007-01-21}}</ref><ref>{{cite news|url=http://www.ncsl.org/programs/health/cancerch.htm|title=State Legislation Relating--|work=|language=en|publisher=NCSL网|date=2002-07-01|accessdate=2007-01-21|deadurl=yes|archiveurl=http://webarchive.loc.gov/all/20011116000812/http://www.ncsl.org/programs/health/cancerch.htm|archivedate=2001-11-16}}</ref><ref>{{cite news|url=http://www.ilga.gov/legislation/legisnet92/sponsor/OBAMA.html |title=Bills and Resolutions Sponsored or Cosponsored by Barack Obama |work= |language=en|publisher=伊尔加政府网|date=2001–2003|accessdate=2007-01-21}}</ref>。
 
纵观奧巴馬的伊利诺州参议员生涯,政治评论员-{注}-意到他在与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工作时不仅都很有效率,且能团结一致<ref>{{cite news|url=http://www.businessweek.com/magazine/content/04_15/c3878065_mz013.htm |title=After Sharpton: The Great Black Hopes |work= |language=en|publisher=商业周刊|date=2004-04-12|accessdate=2007-01-21}}</ref><ref>{{cite news|url=http://www.nytimes.com/2004/06/04/opinion/04HERB.html?ex=1401681600&en=93cadc6286f2f8f1&ei=5007&partner=USERLAND |title=A Leap of Faith |work= |language=en|publisher=纽约时报|date=2004-06-04|accessdate=2007-01-21}}</ref>。后来为联邦参议员竞选时,尽管他曾支持一些警察工会所反对的议案,他还是获得伊利诺州警察同业会的支持,且赞赏他“多年对枪支控制的支持,和愿意商谈与妥协的态度”
== 总统之路 ==
=== 2004年的主题演讲 阐述理念 ===在奧巴馬为联邦参议员竞选过程中,他在[[波士顿]]举行的2004年民主党全国党代表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无畏的希望]]》<ref>{{cite news|url=http://www.obama2010.us/media/dnc2004/|title=Obama 2010|work=|language=en|publisher=Obama 2010网|date=2004-07-27|accessdate=2007-01-16|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120163031/http://www.obama2010.us/media/dnc2004/|archivedate=2007-01-20}}</ref>。在談到自己的外祖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作爲老兵,並且是[[羅斯福新政]]中聯邦房屋管理和《退伍軍人法》的受益人時,他认为人民並不指望政府解決他們所有的問題,但他們能夠深切感受到,只要政府稍微改變一下政策優先權,美國每一個孩子就都能有機會獲得良好的生活,而且使這個機會能向每個人敞開。他指出,人民知道政府能做得更好,也希望這樣的選擇<ref name="04yj"/>
在談到[[ 乔治·沃克·布什| 小布什]]政府看待[[ 伊拉克戰爭]] 的問題時, [[ 奥巴马 ]] 提及一位來自[[ 伊利諾州]] 應徵[[美國 海軍|海軍]] [[ 謝默斯·埃亨[[ ]] 下士]] 時,被问及“當謝默斯為我們服務的時候,我們在為他服務嗎?”而他解释说,當政府送年輕人去戰場時,有絕對的義務不去捏造數字、不去掩蓋他們上戰場的原因事實,要在他們離去時關懷他們的家庭,在他們歸來時以他們為榮,並且永遠不要在沒有足夠軍隊去取得勝利的時候就倉皇上路,要保衛和平,從而贏得世界對美國的尊重<ref name="04yj">{{cite news|url=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22392 |title=《让奥巴马迈向白宫的演讲》 |work= |language=en |publisher=中国选举治理网 |author=作者:OBAMA,翻译:文星 |date=2008-11-05 |accessdate=2010-07-08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811165509/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22392 |archivedate=2011-08-11 }}</ref>
最後在談到國家的團結问题时, [[ 奥巴马 ]] 指出政治評論員們喜歡把國家切割分開成“紅色州和藍色州”,紅色州代表支持共和黨人,藍色州代表支持民主黨人;但他崇敬藍色州 偉大的主;不喜歡紅色州 [[聯邦調查侷| 聯邦探員]][[美国爱国法| 在圖書館裏閒逛]] ;他认为自己的团队是在藍色州 指導[[ 小聯盟]] 的訓練,但在紅色州 也有一些[[ 同性戀]] 朋友。他还分析道:有愛國者反對伊拉克戰爭,也有愛國者支持伊拉克戰爭;而他的团队是[[合眾為一| 一体的]] ,都宣誓效忠[[ 星條旗]] ,都在保衛美利堅合衆國。這場演講讓美國許多政要和民間人士都-{ }- 意到他,並且賦予他“即時名人”的稱號<ref>{{cite news|url=http[https://wwwv.usatodayqq.com/newsx/washingtonpage/2006z0368w89yvr.html  藤訊視頻-10奥巴马成名演讲-22-obama-president_x.htm|title=《Obama revisits idea of 2008 run for White House 《无畏的希望 |work= |language=en|publisher=今日美国网,作者:Wolf, Richard|date=2006-10-22|accessdate=2007-01-16}}]</ref>
=== 总统选举前奏 ===
2004年奧巴馬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演讲使人们预料到他将参与美国总统的竞选<ref>{{cite news|url=http://www.washingtonmonthly.com/archives/individual/2004_07/004397.php |title=Obama for President |work=|language=en|publisher=华盛顿周报 |author=Amy Sullivan |date=2004-07-28|accessdate=2007-07-28}}</ref>。这种推测在2004年他赢得联邦参议员选举之后更加确切,促使他向记者澄清:“我可以肯定地说,我不会在4年后参加竞选”<ref>{{cite news|url=http://www.findarticles.com/p/articles/mi_qn4155/is_20041104/ai_n12566462 |title=''Obama for president? That's 'silly'.'' |work=|language=en|publisher=芝加哥太陽時報 |author=Scott Fornek |date=2004-11-04|accessdate=2007-11-08}}</ref>。但在2006年10月的电视访谈节目《会面新闻界》时,他亦曾表示自己可能参与2008年的总统大选<ref>{{cite news|url=http://www.msnbc.msn.com/id/15304689/page/3/|title=MTP Transcript for Oct. 22|work=Meet the Press|language=en|publisher=MSNBC网|date=2006-10-22|accessdate=2007-11-08}}</ref>。随后民意机构将他的名字加入到民主党候选人的民意调查表中,首次的民意调查显示他获得17%民主党人的支持,仅次于获得28%支持度的[[纽约州]]参议员[[希拉里·克林顿]]<ref>{{cite news|url=http://www.cnn.com/2006/POLITICS/11/01/poll.2008/index.html?eref=rss_politics |title=《''Poll: Obama now trails only Clinton on '08 list''》|work=|language=en|publisher=''CNN Politics''|date=2006-11-02|accessdate=2007-01-08}}</ref>。最近的拉斯穆森报告指出两人在民主党基本选民中的支持度“事实上持平”。2006年12月底出版的《[[新闻周刊]]》封面故事以“竞赛开始”为题,其专栏作家喬納森·阿尔特提出“美国为希拉里或奧巴馬做好准备了吗?”的封面问题。民主黨参议员理查·杜宾和伊利诺州审计长丹尼尔·海恩为2008年奧巴馬总统竞选的早期倡议者<ref>{{cite news|url=http://www.washingtonpost.com/wp-dyn/content/article/2006/06/17/AR2006061700736.html?nav=hcmodule |title=《Obama's Profile Has Democrats Taking Notice: Popular Senator Is Mentioned as 2008 Contender》|work=|language=en|publisher=华盛顿邮报,作者:Charles Babington|date=2006-07-08|accessdate=2010-07-05}}</ref>。著名电视主持人[[奧花·雲費|-{zh-cnhans:奥普拉·温弗里; zh-hk: 奧花·雲費; zh-tw:歐普拉·溫芙蕾}-]]和影星[[乔治·克鲁尼|-{zh-cn: 乔治·克鲁尼; zh-tw: 喬治·克隆尼; zh-hk: 佐治·古尼;}-]]都表態支持奧巴馬競選总统<ref>{{cite news|url=http://www.suntimes.com/news/metro/74784,CST-NWS-oprah28.article |title=''If Obama runs,I'll campaign for him,Winfrey says'' |work= |language=en |publisher=芝加哥太陽時報 |author=Scott Fornek |date=2006-09-28 |accessdate=2010-07-05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0623021842/http://www.suntimes.com/news/metro/74784%2CCST-NWS-oprah28.article |archivedate=2010-06-23 }}</ref><ref>{{cite news|url=http://a.abcnews.com/Politics/story?id=2746424 |title=Clooney Loves Obama|work=|language=en|publisher=ABC News |author=O'Keefe,Ed. |date=2006-12-22|accessdate=2007-01-08}}</ref>。评论员曾指出他在2008年获胜的机会将大于在2012年及之后。2006年10月在出版的《[[芝加哥论坛报]]》中,牛顿·迈诺将2008年他的总统竞选与1960年[[约翰·甘迺迪]]的勝选相提并论<ref>{{cite news|url=http://www.chicagotribune.com/news/opinion/chi-0610260146oct26,0,6498190.story?coll=chi-newsopinioncommentary-hed|title=''Why Obama should run for president''|work=|language=en|publisher=芝加哥论坛报,作者:Newton N Minow|date=2006-12-26|accessdate=2010-07-05|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1003183511/http://www.chicagotribune.com/news/opinion/chi-0610260146oct26,0,6498190.story?coll=chi-newsopinioncommentary-hed|archivedate=2009-10-03}}</ref>。保守派专栏作家乔治·威尔则詳列出他认为他应该在此时参选的四个理由<ref>{{cite news|url=http://www.washingtonpost.com/wp-dyn/content/article/2006/12/13/AR2006121301901.html |title=''Run Now,Obama'' |work=|language=en|publisher=华盛顿邮报|date=2007-01-16|accessdate=2010-07-05}}</ref>。
2006年9月,奧巴馬成为[[爱荷华州]]议员汤姆·哈金的野餐会上的主要演讲者,这一年度政治活动传统上由爱荷华州政党核心会议中有希望的总统候选者参加<ref>{{cite news|url=http://www.nytimes.com/2006/09/18/us/politics/18obama.html?_r=1|title=''For This Red Meat Crowd,Obama's '08 Choice Is Clear'' |work=|language=en|publisher=纽约时报|date=2006-09-18|accessdate=2010-07-05}}</ref>。2006年12月,他在[[新罕布什尔州]]发表演讲,庆祝民主党在全国中期选举中的首场胜利(新罕布什尔州初选),吸引1500人<ref>{{cite news|url=http://www.unionleader.com/article.aspx?headline=Obama+fever+grips+NH&articleId=96bb103b-6332-4304-ac8d-60da60b323e9 |title=''Obama fever grips NH'' |work=|language=en|publisher=联合领袖网|date=2006-12-11|accessdate=2007-01-08}}</ref><ref>{{cite news|url=http://www.pbs.org/newshour/bb/politics/july-dec06/obama_12-11.html |title=''NewsHour with Jim Lehrer'' |work=|language=en|publisher=PBS协会网|date=2006-12-11|accessdate=2007-01-08}}</ref>。
2008年1月4日的[[艾奥瓦州]]民主党初选大会上,取得38%的支持率,领先知名度颇高的[[约翰·爱德华兹]]和[[希拉里·克林顿]],成为民主党候选人中的领跑者。1月26日,奧巴馬在[[南卡羅來納州]]的初選中,以55%的選票獲勝,遥遥领先于對手希拉里和愛德華茲,有分析文章认为他在南卡羅萊納州以绝对优势胜出,得益于选民人口数量占据全州一半的的黑人,他们中有80%的人大力支持他。5月10日他超級黨代表票首次超越希拉里·克林顿,連同領先數月的一般黨代表票,使他入主白宮之路氣勢大增。6月3日,最后两场预选在南达柯塔州和[[蒙大拿州]]举行,希拉里·克林顿旋即确定在党代表票数上落后,為免像過去的黨初選候選人直至黨代表大會仍拒絕認輸以表不和,希拉里宣布退選,他初定成为民主党总统提名人,是美国历史上首次有主要政党提名参与总统大选的黑人。<ref>{{cite news|url=http://news.sohu.com/20080128/n254912142.shtml|title=《南卡罗来那州民主党初选 奥巴马轻松击败希拉里》|work=|language=zh|publisher=搜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date=2008-01-28|accessdate=2010-05-26}}</ref><ref>{{cite news|url=http://www.cnn.com/ELECTION/2008/primaries/results/state/#IA|title=《OBAMA ELECTION》|work=|language=en|publisher=美国CNN|date=2008|accessdate=2010-07-05}}</ref>
{| class="toccolours" style="float:right; margin-left:1em; margin-right:2em; font-size:85110%; width:35em;" cellspacing="5"
| style="text-align: left;" |“在那个女性不能发出声音的时代,在那个剥夺了女性希望的时代,她看着她们站起来,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投出自己的选票。是的,我们可以!而在这一年,在这次选举中,她的手指触摸到屏幕,她投出自己的一票,因为在美国经历106年的变迁,经历最好的与最坏的时代后,她了解美国是如何变化的。是的,我们可以!”
|-
== 总统任期 ==
2009年1月,奥巴马乘火车沿当年[[林肯]]總統旅行铁路路线展开就职之旅,并于出发地费城火车站发表演说,指出美国人民要缔造新的“[[独立宣言]]”,要在意识形态中具有团结精神,同时指出国家正面着史无前例的挑战。宣誓完毕,他在数百万观众的期待中发表就职演说,系统阐述他的政治、经济、外交等政治立场。
 
2008年12月1日,奧巴馬提名与自己角逐总统宝座的[[希拉里·克林顿]]出任[[美國國務卿|國務卿]]一职。
|駐[[聯合國]]大使 || [[蘇珊·賴斯]]<br />[[薩曼莎·鮑爾]] || 2009—2013<br />2013-2017
|}
 
=== 政治理念 ===
奥巴马的执政理念在他的就职演说中得到充分体现。他肯定并自信美国是当今世界的强国(演说原文:今天我们依然继承着先辈们的创业和革命精神,在继续他们的事业。在当今世界,只有美国是最繁荣昌盛、综合国力最强大的国家),但于国内、国际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有些问题还异常严峻。他特别-{}-强调当前的国内经济非常不景气,然而通过全美人民的共同努力,这种局面是可以扭转的。在他的执政思想中,历史观是非常强的,字里行间都在阐述美国的历史进步,并以他亲身经历加以证明。他以自己的[[黑人]]父亲在近60年前连到餐馆就餐都不能如愿(沒有侍者接待)来说明当时美国[[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的严重性。但作为黑人后裔的他,今天却可以在美国的政治核心地带——国会大厦前庄严地宣誓就任[[美国总统]],各种族群的人也能够融洽相处,以此阐明美国在解决种族问题上的巨大进步。他对历史上美国政府在处理国际问题上的做法极为肯定。他还认为,美国的[[民主]]、[[自由]]、机会[[平等]]等理念是国家强盛的保证,这种理念比强大的武力更重要。如同美国历任总统的一贯风格,他对国际事务的介入也极为热衷,他在就职演说中有针对性地指出那些在世界上制造矛盾、将自己社会的弊端嫁祸于西方的某些国家领导人,会遭致这些国家人民的唾弃;他还郑重提醒那些依靠腐败、欺骗、压制不同意见等手段固守权势的人要识时务<ref>{{cite news|url=http://www.america.gov/st/usg-chinese/2009/January/20090120132232abretnuh0.422497.html |title=《奥巴马总统就职演说全文》 |work=美国政府网 |language=zh |publisher= |date=2009-01-20 |accessdate=2010-05-19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0526230233/http://www.america.gov/st/usg-chinese/2009/January/20090120132232abretnuh0.422497.html |archivedate=2010-05-26 }}</ref><ref>{{cite news|url=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ZwFRH0mldYQ/ |title=《奥巴马当选演讲》 |work=土豆视频 |language=zh |publisher= |date=2008-11-05 |accessdate=2010-05-19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1126114407/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ZwFRH0mldYQ |archivedate=2009-11-26 }}</ref>。
{{clear}}
== 国内政策 ==
奥巴马就任总统后,美国正处于由房地产[[ 次贷危机]] 引发的[[ 金融危机]] 蔓延期,全国经济异常萧条。为消除[[金融危机| 危机]] 的负面影响,他对前任政府的某些政策作了比较大胆的[[ 改革]] ,如制定耗资巨大的经济复兴计划、医疗改革、移民政策调整、能源战略修订、税收政策调整、教育体制改革等。
=== 经济 ===奥巴马成功当选总统后,最紧迫的任务是重振[[美国经济]], 让它尽快走出衰退的泥潭。他在就职演说中强调美国当前经济情况处于非常不景气时期,这迫使其政治团队必须采取大胆而且快速的行动来扭转这种极为糟糕的经济形势。  他通过对低收入家庭和企业就业岗位的减税,同时增加政府支出,以此加大政府对[[财政]]、[[经济]]的刺激力度。他还将布什政府用于救市的7000亿美元中的余额(约3500亿)用于房屋业主和小企业的贷款供应,目的是要稳定房产市场和小企业的就业状况。
在环境与[[能源]]问题方面,他与布什政府的做法不同,他强调将利用[[风能]]、[[太阳能]]和[[地热]]驱动车辆,为工厂提供能源。对于新能源的研究和开发,他执行加强动作力度和增加政府支出的举措。
于美国的国际贸易政策,他 主张以“公平”原则对贸易伙伴奉行[[自由贸易]],并提出修订[[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构想。他还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的[[人民币]][[汇率]]和对华贸易逆差问题,希望与中国大陸方面谈判。
在货币政策上,他十分关注利率大幅度波动给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主张加大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有[[中国大陸]]媒体认为,他在经济政策方面的做法与[[克林顿]]政府颇为类似
为应对美国失业率高企的严峻形势,2011年6月,奥巴马在视察[[北卡罗来纳州]]时抛出“一籃子刺激就业措施”,希望在2012年扭转就业低迷的困境。有媒体指出,他的这一举措是在为自己谋求总统连任铺路。
==== 经济复兴计划 税收政策 ====2008年11月16日 奥巴马在[[税收]]政策上倾向對企业和富裕人群增税,而对于普通家庭则主张减税,并认为这样能使大多数美国工薪人士在国家税制方面受益。有媒体认为他的税收理念是“劫富济贫”,他本人将因此政策而多付1万美元的税款。虽然他的“税政”对美国多数家庭有好处,但也遭致许多人的反对和抗议活动 当选总统后 抗议者指责对企业和富人 高税率政策是“大政府”行为<ref>{{cite news|url=http://money.163.com/09/0417/08/573D7RQO00251LK6.html|title=《 奥巴马 与候任新财 推销劫富济贫税收政策》|work=|language=zh|publisher=网易网([[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date=2009-04-17|accessdate=2010-05-30}}</ref>。他的税 有两项主要内容:其一,对一些富人利用其他国家或地区相对宽松的税收环境隐瞒收入、逃避税务核查之情形,税务 长蒂莫西·盖 门要求海外银行配合美国的税务调查,堵住逃税行为;其二,改变[[跨国公司]] 税方式,使跨国公司无法在外汇收入方面实施逃税行为。<ref>{{cite news|url=http://www.shxb.net/html/20090506/20090506_154565.shtml|title=《奥巴马税收政策恐将惹毛一群人》|work=|language=zh|publisher=新报网([[中华人民共 新白宫首席经济顾问国|中国云南)|date=2009-05-06|accessdate=2010-05-30|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814180123/http://www.shxb.net/html/20090506/20090506_154565.shtml|archivedate=2011-08-14}}</ref>。 2009年3月,美国官方列举数据指出,奥巴马的税政措施在10年内能使美国的[[ 劳伦斯·萨默斯中产阶级]] 探讨经济复兴计划,26日提名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家庭获得7360亿美元的税负减免,有95%的工薪家庭将从中受益;小企业也得到近1000亿美元的税负减免。另一方面,新税政取消对石油公司的退税,美国的海外投资公司税收优惠政策亦将取消<ref>{{cite news|url=http://www.chineseinla.com/keyword/id_20130/keyid_1061271.html|title=《奥巴马就业政策 中产阶级的退税》|work=|language=zh|publisher=[[ 保罗·沃尔克洛杉矶]] 华人资讯网|date=2009-03|accessdate=2010-05-30}}</ref>。 === 移民政策 ===奥巴马未成 为总统 经济恢复顾 之前就提及美国的移民 委员 题,他承诺一旦当选总统将改善美国的移民政策,并表示在打击雇佣[[非法移民]]上不 负责 让美国工 失业 来组织、实施经济复兴 强调自己的“梦想 计划 ”移民法案,主张为未成年人的非法入境者提供基础教育 该计划估计耗时两年 他在非法移民问题上持温和态度,他认为美国非法移民数量庞大 涉及金额可能高达1万亿有的非法移民已与美国公民组成家庭并生育具有[[美 国公民]] 身份的子女 远超外界预期 故应采取适当方式使他们身份合法化,化解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 由于当时 2009年6月,奥巴马给[[纽约]][[华人]]侨领[[ 美国经济黄克锵]] 正衰退且 阐述他的移民观点,表示要帮助和支 续恶化 已经旅居美国、道德行为良好的无证人士获取美国公民身份,并重申在保证边境安全的前提下 欢迎新移民的到来<ref>{{cite news|url=http://world.people.com.cn/GB/9560917.html|title=《奥巴马复信纽约侨领黄克锵 阐述对美移民政策看法》|work=|language=zh|publisher=[[ 失业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高企 人民网|date=2009-06-29|accessdate=2010-05-30}}</ref>。此前的4月份,他曾表示要以非法移民的合法化来推动美国经济,让非法移民走出身份阴影 为美国经济增添活力<ref>{{cite news|url=http://china.findlaw.cn/info/yimin/mgym/ymzc/83222.html|title=《2010年美国移民政策改革三大猜想》|work=|language=zh|publisher=[[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 劳工部]] 公布的2008年11月份失业率高达6找法网|date=2009-12-24|accessdate=2010-05-30|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716075447/http://china.findlaw.cn/info/yimin/mgym/ymzc/83222.7% html|archivedate=2011-07-16}}</ref>。 === 医疗改革 ===奥巴马就任总统后 创34年来单月最高记录 呼吁国会通过立法 改革美国现 持续攀升至9% 趨勢 医疗制度 因此美 以实现他竞选总统时对选民的关键承诺和 各界对 家高度法制化的目标。 提议将医疗保险覆盖面扩 到未投保人士,并 模经济复兴计划滿懷期望 定保费增长的上限,人们在离职和变换工作时,他们的医保权益应予保留 有媒体评论 宏大 经济复兴 医疗改革方案, 计划 耗时10余年, 涉及 宏观战略部署 资金9000亿美元。该计划包括一项政府保险计划,同时鼓励民众双向选择,参与公共合作医疗保险,其主旨是降低保险成本和提高民众的健康保障质量。医改计划将每一个美国公民都纳入政府的医保范围 含有 从而减少 经济战略意图 法[[保险公司]]的存在。该计划包括医疗保险开支的削减和提高保险公司的税负两方面<ref name="bb">{{cite news|url=http://en.wikipedia.org/wiki/Barack_Obama|title=《Barack Obama》|work=|language=en|publisher=英文维基百科段落译文|date=unknown|accessdate=2010-05-23}}</ref>。 2009年7月14日,众议院的民主党领导人介绍长达1017页的美国医保制度修正案,奥巴马希望[[国会]]在2009年底予以批准。2009年11月7日,双向选择医保法案获得众议院通过,12月24日参议院以60票支持39票反对的投票结果,通过单项医改法案。2010年3月21日,医改法案获得参议院通过,3月23日众议院以219票支持,212票反对亦最终通过<ref name="bb"/>,歐巴馬總統隨即於2010年3月23日簽署法案 不可能 正式成為法律。 共和黨於2010年 内有成效 中選舉取得眾議院多數黨地位後 还会使政府开 於2011年1月19日以245票 更加庞 持、189票反对的投票结果,将奥巴马的医改法案废除<ref>{{cite news|url=http://news.sina.com.cn/w/p/2011-01-20/091221845560.shtml|title=《美众议院投票通过废除奥巴马医改法案(图)》|work=|language=en|publisher=中国新浪网|date=unknown|accessdate=2011-01-20}}</ref>,但在參議院,因民主黨仍是多數黨,廢除案甚至未排上議程,法律得以得到保留。2012年6月28日[[美国最高法院]]宣判絕 部分的法案是合乎憲法的 加剧金融危机 使法案將於2013至2014年間逐漸實行
奥巴马经济复苏计划的内容主要有:政府节能、启动大规模基建、学校大规模硬件设施升级、改进医疗状况和普及[[宽带]]网。他的计划内容均属耗资极其巨大的项目,他希望该计划能化解当前的[[经济危机]]、提高[[就业]]率以及增强国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 能源战略 ====在[[能源]]战略上,奥巴马倡导绿色环保概念,以节能减碳、降低污染的[[绿色能源]]环境为表现形式,并计划倾巨资努力打造。他的能源战略内容有:改善现有电网系统,並将[[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并入全美统一电网,最大限度地发挥国家电网的使用效率;发展节能型车辆。他还计划将用于进口[[石油]]的资金转向发展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电站,减轻对石油的依赖,如此计划顺利实现,美国的能源体系将产生革命性变化,进而改变整个[[美国]]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有[[媒体]]指出,如果他的绿色能源战略获得成功,其意义将不亚于IT产业革命<ref>{{cite news|url=http://www.zxbc.cn/html/20090118/69511.html|title=《奥巴马:能源计划将比IT革命更深远》|work=|language=zh|publisher=自学编程网([[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date=2009-01-18|accessdate=2010-05-30|deadurl教育新政 =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327160044/http://www.zxbc.cn/html/20090118/69511.html|archivedate=2011-03-27}}</ref>。
2009 年1月20日 年3月 ,奥巴马 提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担任 在其教育改革演讲中,阐述 美国 新能源部长 提案获得联邦参议院无异议通过,1月21日朱棣文赴任。 繁荣不在于拥有多少物质财富,而在于后代拥 评论 良好的教育,他 认为 他此次提名朱棣文为新能 教育是“美国繁荣的根 部长 ,是 看重他在研發再生能源方面所取得的 績,冀望其帮助自己實現環保能源大計及减少对石油进口 依赖<ref>{{cite news|url=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title=《美國“準能源部長”朱棣文》|work=|language=zh|publisher=中评网([[香港]])|date=2009-01|accessdate=2010-05-30}}</ref> 先决条件
奥巴马在教育方面基本遵循布什政府的现 [[中华人民共 教育框架,但提出了“0岁至5岁教育计划” “美 |中国]]媒体认 机会税收优待计划”两项新主张。前者指每年由联邦政府拨款100亿美元资助各州学前教育的普及, ,奥巴马 推崇 有学龄儿童提供平等教育机会;后者以降低大学生 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 学费为主旨,为他们提供学费资助,但 到美国产煤 资助的大学生必须以从事无偿的社 服务作为条件。对布什政府的教育法案《有教无类法案》作了多项改进,强调学生 抵制 教育质量与教师业绩挂钩,改革为考试而教学的弊端,倡导教育科目要全面 并分析指出 对失败学生更多关怀 美国在短期内 增加教育经费等;大幅度减少联邦政府 [[煤炭]]和石油 学校教育方针 依赖性仍 影响, 继续存在。他 评估标准 制定权交给州 政府 在能源战略中提出的低碳排放限额交易 或地方 策就遭致产煤大州 府;他对公立学校 反对 现有状况并不满意 如[[西弗吉尼亚 要求各 ]]就明确表示该政策会 增加 当地 特许学校的拨款,支持特许学校 就业造 发展,但其 严重影响<ref>{{cite news|url=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02/06/content_12943279.htm|title=《经济随笔:奥巴马新能源 效还有待时间检验。联邦 策遭遇煤炭行业挑战》|work=|language=zh|publisher=新华网([[中华人 府教育资金的发放将从依照评估标准分配转变为以竞争的方式争夺。另外,他认为为提高美国在国际上的长远竞争力,必须强化国 共和国| 教育,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将降低高 学生辍学率作为 ]])|date=2010-02-06|accessdate=2010-05-30}}</ref> 家的重要任务。关于教师待遇问题,他主张实行绩效工资制,提出加强教师聘用、培训、留任及奖励的优惠计划
==== 税收 ==== 2015年12月10日, 奥巴马在[[税收]]政策上倾向對企业和富裕人群增税,而对于普通家庭则主张减税,并认为这样能使大多数美国工薪人士在国家税制方面受益。有媒体认为他的税收理念是 白宫签署了 劫富济贫 每个学生都成功 法案(“Every Student Succeeds Act”,ESSA) 他本人将因此政策而多付1万美元的税款。虽然他 取代之前 的“ 税政 有教无类法 对美国多数家庭有好处,但也遭致许多人的反对和抗议活动,抗议者指责对企业和富人的高税率政策是 (另译为 大政府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 ,No Child Left Behind Act ,NCLB), <ref>{{cite news|url=http://money.163.com/09/0417/08/573D7RQO00251LK6.html|title=《 全美公立学校确立新责任路线。 奥巴马 推销劫富济贫税收政策》|work=|language=zh|publisher=网易网([[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date=2009-04-17|accessdate=2010-05-30}}</ref>。他 表示,新 税政有两项主要内容:其一, “每个学生都成功”法案减少 标准化考试和统 些富人利用其他国家或地区相对宽松 任务 税收环境隐瞒收入、逃避税务核查之情形 依赖 税务部门要求海外银行配合 确保 美国的 税务调查,堵住逃税行 教育系统让每一个孩子在高中毕业之时已经 ;其二 升学或就业做好准备。新法保留了基本考试要求 改变[[跨国公司]]纳税方式,使跨国公司无法在外汇收入方面实 但删除了取决于学生成绩的奖惩措 逃税行为 他认为一些跨国公司和纳税人 新法案有利于促进落后者进步,缩小“分化” 逃税行为相 程度; 对于 循规守法 不同地方、社区、学校 普通民众而言,明显不公平,必须 适应 这一情况改变<ref>{{cite news|url=http://www.shxb.net/html/20090506/20090506_154565.shtml|title=《奥巴马税收政策恐 更加灵活;英语学习者也 惹毛一群人》|work=|language=zh|publisher=新报网([[中华人民共 拥有更多可以利用的项目 国|中国]][[云南]])|date=2009-05-06|accessdate=2010-05-30|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814180123/http://www.shxb.net/html/20090506/20090506_154565.shtml|archivedate=2011-08-14}}</ref> 资源
2009年3月,美国官方列举数据指出, === 住房新政 ===  奥巴马 的税 措施在10 府2009 内能使 一季度推出住房救助计划,针对新购房者享受8000 元税收优惠 [[中产阶级]]家庭获得7360亿 政策,该政策于11月到期。10月19日, 财政部又宣布了一项刺激住房市场 新政策,支持低住房抵押贷款利率,并帮助中低收入者购买住房或 减免 担租房费用 有95% 同時增加政府支出,以此加大政府對財政、經濟 工薪家庭将从 刺激力度。他還將布希政府用於救市的7000億美元 受益; 的餘額(約3500億)用於房屋業主和 小企 业也得到近1000亿美元 税负减免。另一方面 貸款供應 新税政取消对石油公司 退税,美国 是要穩定房產市場和小企業 海外投资公司税收优惠政策亦将取消<ref>{{cite news|url=http://www.chineseinla.com/keyword/id_20130/keyid_1061271.html|title=《奥巴马 业政策 中产阶级的退税》|work=|language=zh|publisher=[[洛杉矶]]华人资讯网|date=2009-03|accessdate=2010-05-30}}</ref> 業狀況
=== 教育 ===2009年3月 新政策包括两部分 奥巴马在其教育改革演讲中,阐述美国的繁荣不在于拥有多少物质财富,而在于后代拥有良好的教育,他认为教育 一部分 “美国繁荣 支持住房金融机构新贷款 根源” 债券收购计划 另一部分 成功的先决条件<ref name="zzz">{{cite news|url=http://60.165.175.98:8099/gbxx/ShowArticle.asp?ArticleID=3179 |title=《奥巴马的首次教育演讲》 |work= |language=zh |publisher=酒泉教育信息网 |date=2009-04-08 |accessdate=2010-05-30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910020748/http://60.165.175.98:8099/gbxx/ShowArticle.asp?ArticleID=3179 |archivedate=2011-09-10 }}</ref> 一项临时贷款和流动性计划
奥巴马在[[教育]]方面基本遵循布什政府的现有教育框架,但提出“0岁至5岁教育计划”和“美国机会税收优待计划”两项教育新主张。前者指每年由联邦政府拨款100亿[[美元]]资助各州学前教育的普及,为所有学龄儿童提供平等教育机会;后者以降低大学生的学费为主旨,为他们提供学费资助,但受资助的大学生必须以从事无偿的社区服务作为条件。对于[[乔治·沃克·布什|布什]]政府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育法案,他对其作多项改进,强调学生的教育质量与教师业绩挂钩,如:改革为考试而教学,倡导教育科目要全面,对失败学生更多关怀,增加教育经费等。<ref name="CC">{{cite news|url=http://www.ciein.com/news/printArticle.html?article_id=17159|title=《平衡·改革·争议 看“奥巴马时代”的教育走向》|work=|language=zh|publisher=中国教育信息网|date=2009-01|accessdate=2010-05-30|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1109140312/http://www.ciein.com/news/printArticle.html?article_id=17159|archivedate就业举措 =2011-11-09}}</ref>他对公立学校的现有状况并不满意,为实施他的教育改革,要求美国各州增加对特许学校的拨款,支持特许学校的发展,但其成效还有待时间检验。另外,他认为为提高美国在国际上的长远竞争力,必须强化国民教育,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將降低高中学生辍学率作为国家的首要任务。关于教师待遇问题,他主张实行绩效工资制,提出加强教师聘用、培训、留任及奖励的优惠计划<ref name="zzz"/><ref name="CC"/>。
=== 移民政策 === 2009年12月, 奥巴马 未成为总统之前就提及美国的移民问题 宣布 他认为美国边境管理较 采取减税、奖励 前有了很大改善,为实施移民改革的客观条件已成熟,他承诺 及增加投资等 旦当选总统将改善美国的移民政策,并表示在打击雇佣[[非法移民]]上不会让美国工人失 揽子举措创造更多就 岗位 强调自己的“梦想计划”移民法案,主张为未成年人的非法入境者提供基础教育。他在非法移民问题上持温和态度,他认为美国非法移民数量庞大,有的非法移民已与美国公民组成家庭并生育具有[[美国公民]]身份的子女,将他们全部遣回原籍乃非现实,故 采取适 方式使他们身份合法化,化解可能引发 前日益严峻 社会 失业 问题<ref>{{cite news|url=http://xinmin.news365.com.cn/jd/200811/t20081105_2084429.htm|title=《奥巴马时代的美国将走向何方?》|work=|language=zh|publisher=[[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新民晚报|date=2008-11-05|accessdate=2010-05-30}}{{dead link|date=November 2013}}</ref>。有媒体指出奥巴马的这一移民政策主张,使移民社区受益良多<ref name="CE">{{cite news|url=http://www.sinovision.net/index.php?module=news&act=details&col_id=275&news_id=68731&articlepage=1|title=《奥巴马执政后的移民政策趋向分析》|work=|language=zh|publisher=美国中文网|date=2009-01-28|accessdate=2010-05-30}}</ref>
2010年3月, 奥巴马 移民政策的主体思路基本以2007年的美国移民改革法案为基础,主要内容为加强边境管制, 签署了一项通过 少非法入境; 税和 增加 政府监督工作,对雇用非法移民 开支来促进就业 雇主诉诸法律制裁;对于非法移民提出一条最终可以获得[[美国公民]]身份的途径;缩短合法移民的移民排期。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该 法案 当时并未获得国会通过。2008年11月,他成功当选总统,12月提名[[亚利桑那州]]州长珍妮特·娜珀莉塔诺为自己内阁的[[国土安全部]]部长,以实施他仍将继续的移民改革计划<ref name="CE"/>
2009年6月,奥巴马给[[纽约]][[华人]]侨领[[黄克锵]]复信阐述他的移民观点,他表示要帮助和支持已经旅居美国、道德行为良好的无证人士获取美国公民身份,并重申在保证边境安全的前提下,欢迎新移民的到来<ref>{{cite news|url=http://world.people.com.cn/GB/9560917.html|title=《奥巴马复信纽约侨领黄克锵 阐述对美移民政策看法》|work=|language=zh|publisher=[[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网|date=2009-06-29|accessdate=2010-05-30}}</ref>。此前的4月份,他曾表示要以非法移民的合法化来推动美国经济,让非法移民走出身份阴影,为美国经济增添活力<ref>{{cite news|url=http://china.findlaw.cn/info/yimin/mgym/ymzc/83222.html|title=《2010年美国移民政策改革三大猜想》|work=|language=zh|publisher=[[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找法网|date=2009-12-24|accessdate=2010-05-30|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716075447/http://china.findlaw.cn/info/yimin/mgym/ymzc/83222.html|archivedate=2011-07-16}}</ref>。
=== 宗教事务 ===
奥巴马认为[[宗教信仰]]的力量能将人民团结在一起,并能给他们带来幸福,它是美国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美国的宗教政策,他基本沿袭上一届政府的既定方针,支持宗教机构的社区活动。美国人口来源复杂,宗教人群庞大,教种教派林立,他认为美国宗教信仰的差异不会引起国家分裂。他不反对国家权力机构允许宗教人士进入,比如[[白宫|总统办公室]],这样做不但不会违背[[美国宪法]]所规定的[[政教分离]]精神,反而有利于调和政府与宗教组织和宗教人士的关系。他指出不能将宗教信仰作为战争的借口,亦反对以宗教信仰的差异来制造人为的社会隔阂。他进一步分析指出,不同的宗教念诵不同的经文、听从不同的命令,但都有共同的真理,[[人民]]不能因所信奉的教种不同排斥异教徒,甚至萌生仇恨<ref>{{cite news|url=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42828 |title=《奥巴马:用宗教信仰力量团结民众》 |work= |language=zh |publisher=[[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date=2009-02-07 |accessdate=2010-05-31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811165548/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42828 |archivedate=2011-08-11 }}</ref>。
=== 医疗改革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造成执政能力质疑 ==={{see also|美国医疗系统|美国医疗改革}}奥巴马就任总统后 2010年4月20日 呼吁国会通过立法,改革美国现有的医疗制度,以实现他竞选总统时对选民的关键承诺和国家高度法制化的目标。 [[英國石油公司]] 医改方案中,他提议将医疗保险覆盖面扩大到未投保人士,并规定保费增长 [[墨西哥湾]] 上限 石油钻井平台发生爆炸 人们在离职和变换 有11名 工作 人員因之而死亡,17人受傷 他们的医保权益应予保留。他 并造成墨西哥湾海域大面积 医疗改革方案,计划耗时10余年 油污 涉及资金9000亿 严重影响沿岸 元。该计划包括一项政府保险计划,同时鼓励民众双向选择,参与公共合作医疗保险 国各州的生态环境 其主旨 降低保险成本和提高民众的健康保障质量。医改计划将每一个 美国 公民都纳入政府 有史以最严重 医保范围 环境灾难 从而减少非法[[保险公司]] 奥巴马因此面临就任总统以来严峻 存在。该计划包括医疗保险开支的削减和提高保险公司的税负两方面执政挑战<ref name="bbly">{{cite news|url=http://enworld.people.wikipediacom.orgcn/GB/wiki14549/Barack_Obama11884012.html|title= 《Barack Obama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成为奥巴马的政治挑战 》|work=|language=enzh|publisher= 英文维基百科段落译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网|date=unknown2010-06-15|accessdate=2010-0507-2307}}</ref> 。在处理事件时遭致许多民众的质疑和反对,认为他对事态反应迟钝、处置不当、缺乏效率,因此引发国内许多地区的抗议示威。有人认为他是“英国傀儡”,也有人将他的形象丑化成[[阿道夫·希特勒]],共和党人也认为他对事件的反应太慢,X这些均对他的执政能力构成挑战
2009年7月14日,众议院的民主党领导人介绍长达1017页的美国医保制度修正案,奥巴马希望[[国会]]在2009年底予以批准。在2009年国会夏季休会期间,医改方案经过公开辩论。9月9日,他在国会联席会议上发表演讲,阐述医改管理计划的必要性。2009年11月7日,双向选择医保法案获得众议院通过,12月24日参议院以60票支持39票反对的投票结果,通过单项医改法案。2010年3月21日,医改法案获得参议院通过,3月23日众议院以219票支持,212票反对亦最终通过<ref name="bb"/>,歐巴馬總統隨即於2010年3月23日簽署法案,正式成為法律。在共和黨於2010年期中選舉取得眾議院多數黨地位後,於2011年1月19日以245票支持、189票反对的投票结果,将奥巴马的医改法案废除<ref>{{cite news|url=http://news.sina.com.cn/w/p/2011-01-20/091221845560.shtml|title= 《美众议院投票通过废除奥巴马医改法案(图)》|work推翻否决权 =|language=en|publisher= 中国新浪网|date=unknown|accessdate=2011-01-20}}</ref>,但在參議院,因民主黨仍是多數黨,廢除案甚至未排上議程,法律得以得到保留。2012年6月28日[[美国最高法院]]宣判絕大部分的法案是合憲的,而使法案將於2013至2014年間逐漸實行。
===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 ===2010年4月20 2016年9月23 日,[[英國石油公司]]在[[墨西哥湾]]的石油钻井平台发生爆炸,有11名工作人員因之而死亡,17人受傷,并造成墨西哥湾海域大面积的油污,严重影响沿岸 奥巴马以损害 美国 各州的生态环境 家安全利益为由 是美 否决了 有史以最严重 会通过 环境灾 允许“9·11”恐袭事件幸存者和遇 者亲属起诉沙特政府的法案。按照宪法 奥巴马因此面临就任 国会仍能以三分之二多数表决结果推翻 总统 以来严峻 执政挑战<ref name="ly">{{cite news|url=http://world.people.com.cn/GB/14549/11884012.html|title=《墨西哥湾漏油事件 否决,强行让法案 成为 奥巴马的政治挑战》|work=|language=zh|publisher=[[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网|date=2010-06-15|accessdate=2010-07-07}}</ref> 法律
奥巴马认为漏油事件的严重性及后果堪比2001年的[[九一一袭击事件]],他多次前往漏油现场视察 当地时间2016年9月28日 并与墨西哥湾沿岸各州及英国石油公司磋商解决办法。他指出这起漏油事件将象[[九一一袭击事件]]一样改变 美国 人的思维方式,使 家对未来的能源和环保政策作重新审视。但他在处理事件时的举措遭致许 会参众两院分别以超过三分之二 民众 质疑和 表决结果(97票赞成、1票 反对 ,认为他 )推翻总统奥巴马 事态反应迟钝、处置不当、缺乏效率,因此引发国内 “允 多地区的抗议示威。有人认为他是“英国傀儡 ‘9·11’受害者起诉沙特 ,也有人将他 法案 形象丑化成[[阿道夫·希特勒]] 否决 民众对他工作 这是奥巴马任内首次出现被否决法案仍获得强行通过 满意度也随之下降 情况 创下就任总统以来支持率的新低;在野的一些共和党人也 认为 事件的反应太慢。所有这些均对他的执政能力构成挑战<ref name="ly"/> 美国与沙特盟友关系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8]
=== LGBT權益 ===
{{seealso|美国同性婚姻}}
奧巴馬在上任前雖然一直支持[[同性戀權利]],但卻反對同性婚姻,2008年大選時,他曾表示反對同性婚姻,但贊成[[民事結合]]作為一種替代。奧巴馬強調,這只是他個人的觀點,他仍支持由各州的政府自行決定是否承認同性婚姻。
2012年5月9日,奥巴马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新聞主播]]{{tsl|en|Robin Roberts (newscaster)| 罗宾·罗伯茨}} 采访时,首次表明支持同性婚姻的态度,获得娱乐圈众多明星的交口称赞。<ref>{{cite web|url=http://ent.cn.yahoo.com/ypen/20120510/1037850.html|title=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开支持同性婚姻 获众明星赞扬|date=2012年5月10日|publisher=雅虎娱乐|language=zh-cnhans|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0513133313/http://ent.cn.yahoo.com/ypen/20120510/1037850.html|archivedate=2012年5月13日}}</ref>奧巴馬成為首位公開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的美國總統。
在奥巴马宣布支持同性婚姻后90分钟后,他获得100万美元政治捐款。<ref>{{cite web|url=http://news.163.com/12/0511/11/817I212K00014JB5.html|title=奥巴马宣布支持同性婚姻后获百万美元捐款|publisher=网易新闻|language=zh-cnhans}}</ref>
奥巴马总统周一为自己同性伴侣应该拥有结婚权利的观点辩护。他说,这个国家在“把权利和义务扩展至每个人”的时候从没有出过错。据美联社报道,“那(同性婚姻)不会削弱家庭。那巩固了家庭,”在歌星[[瑞奇·马丁]]主持的筹款活动上,他对同性恋支持者以及其他民众说。“这是要做的正确的事情。”<ref>{{cite web|url=http://yibada.com/news/view/21323621|title=奥巴马:支持同性婚姻是正确的事情|publisher=易八达|language=zh-cnhans}}</ref>
=== 枪支管控 ===
尽管共和黨控制的国会已经搁置奥巴马政府的控枪议案,但白宫官员表示他们仍未放弃这个议题。2013年,奥巴马签署了23个控枪相关的行政命令,就是为了尽可能地绕开国会而采取一些适度的措施。
2014年6月10日,在共和黨擋下控枪法案後,美国总统奥巴马当地时间10日对外承认其推动控枪法案失败。奥巴马说,此时他羞于做美国人,并称作为一名父亲,他担心这个国家不能有效控枪而引发更多的悲剧。<ref>{{cite web|url=http://www.huanzhongnet.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61&id=6098|title=奥巴马承认推动控枪法案失败 称羞于做美国人|publisher=环中网|language=zh-cnhans}}</ref>
== 对外政策 ==2009年4月22 2015年12月18 日,在 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 白宫 举行 一年一度 听证 年终记者 [[ 美国 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阐述 总统 奥巴马 对外实施的“怀柔政策”,比如对伊斯兰国家“永不交战”、试图从[[伊拉克]]撤军、关闭[[关塔纳摩]]监狱、结束酷刑、正视[[全球变暖]]问题的政策取向,《[[华尔街日报]]》将奥巴马政府的这种对外政策评价为“适度”。他表示愿意与盟友甚至是自己的敌人合作 在新年献词中誓言 于2016年 解决[[核武器]]等全球性 枪械暴力 问题 ;他承诺遵循法制、尊重[[人权]],在[[军事]]上尽量保持克制,而于[[外交]]方面则加强与其它国家的结盟 ,并 尽可能与世界上的[[伊斯兰国家]]建立友善和睦的双边关系。奥巴马政府的对外政策属于温和、柔性型,与前任布什政府的强硬单边政策风格迥异。他在处理对外关系上还要与上 定下4日新年第 届政府推行的政策划清界限 天开工时 他认为单靠美国自己的力量还是无 就召见司 保护自己 部长洛丽塔·林奇 所以要加强与其它 讨论如何绕过 家或组织的政治、军事结盟,努 会来应对枪械暴 改善与伊斯兰世界的关系, 样国家才会安全。他还强调自己的这一届政府在对外关系上必须依法行事,没有权利为所欲为<ref>{{cite news|url=http://cn.reuters.com/article/wtNews/idCNChina-3529520090123?pageNumber=1&virtualBrandChannel=0|title=《解读奥巴马的对外政策》|work=|language=zh|publisher=路透社中文网|date=2009-01-23|accessdate=2010-05-21}}</ref> 个棘手问题
=== 中东及北非 ===伊斯兰世界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 2016年1月5日 这里是历届 美国 政府的战略重地,关系到美国的能源战略, 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就控枪举措举行新闻发布会。 奥巴马 宣布一系列控枪举措,以期望通过行 府认为改善与伊斯兰世界的关系对 手段遏制 美国 至关重要 频发的枪支暴力犯罪 [[以色列]]是 他同时敦促 美国 国会 中东地区的的战略盟友,历史 控枪问题 以色列和[[ 有所作为。奥 勒斯坦]] 马宣布,所有枪支售卖者都将被要求获得 常发生军 营许可,并对购枪者进行背景审查,否则将受到刑 冲突, 处罚。 美国 似乎 政府将雇用 偏袒以色列 多检查人员参与购枪者背景审查工作 这使伊斯兰世界认为美国在处理巴 增加200名探员 问题方面有失公允 加强枪支安全相关法规的执法力度 从而遭致他们对 并投入5亿 元用于精神疾病 不满情绪<ref>{{cite news|url=http://china.cnr.cn/jryw/200906/t20090605_505356371.html|title=《 治疗。 奥巴马 开罗演讲 向伊斯兰 表示,美国是 世界 上唯一的枪支暴力案件频发的 表声明示好|work=|language=zh|publisher=[[中华人民共和 |中国]][[中央 家,每年有超过3万 民广播电台]]|date=2009-06-05|accessdate=2010-07-08}}</ref> 死于枪下,因此控枪问题刻不容缓
== 核武战略与反恐怖主义 ===== 核武战略 ===2010年4月, 奥巴马 就任总统后,即刻向伊斯兰世界 表示 善意,希望能彼此友好相处 将重新考虑美国的[[核武器|核]]战略 ,并 许诺对伊 与世界另外的两个有核大国——[[俄罗 聯邦]]和[[中华人民共和 家“永不交战”。 ]]就核问题会谈,以求与 在就职演说中特别提到对于如何 发展 与伊斯兰穆斯林国家 更稳定和透明 战略 关系 ,他指出与穆斯林 。在保卫美国 国家 相处要以互相尊重为基础,遵循共同 安全和盟国 利益 的原则,要顺应时代发展,另辟蹊径,采取新的处理 尽量改善与 们的关系,前述的 认为除非 永不交战 极端情况 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 (如“对 美国 政府实施 毁灭性 反恐政策 [[生化武器]]攻击”)出现,否 不会轻易 使 用[[核武器]]。 的政府 对伊斯兰世界修好 政策取向上造成矛盾 新核武战略中承諾将不再发展任何新型核武器 但对于现 媒体分析认为,他 核武器 政府在处 与伊斯兰世界关系 会增加资金投入,并表示对于遵守《[[核不扩散条约]]》 政策上与上一届政府的做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无核国家,美国不会对他们使用核武器 如在反恐方面只是将战场从[[伊 拉克]] 转入[[ 阿富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 除外 并认 阿富汗的反恐局势更为恶劣。有军事分析人士还认为,如果向阿富汗增兵,美国将会有风险他们“不遵守条约”<ref>{{cite news|url=http://newswww.xinhuanetzaobao.com/worldpictorial/2009-04comics/16pages3/content_11194457comics100407x.htmshtml |title=《 积怨深重 奥巴马 如何拥抱 宣布限核武战略 但不适用于 斯兰世界? 朗朝鲜 》|work=|language=zh|publisher=[[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联合早报([[新 华网加坡]]|date=20092010-04-1607 |accessdate=2010-0507-2108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0716074351/http://www.zaobao.com/pictorial/comics/pages3/comics100407x.shtml |archivedate=2010-07-16 }}</ref>。
2011年5月19日, 奥巴马 在[[美国国务院]]再次发表中东政策演讲。一方面,奥巴马表示美国对该地区 于2010年4月与俄罗斯总统签订《削减战略核武器》 外交政策面临历史性的机遇 新条约 支持[[2010-2011年阿拉伯世界反政府浪潮|中东北非地区 双方步入核武战略合作 政治改革和民主进程]]成为美国外交的“最优议程” 新时期 另一方面,奥巴马讲话也涉及到对于[[ 巴以冲突|巴以和谈伊朗核问题]] 僵局的问题 奥巴马 希望 巴以之间的谈判以1967年的边界为基础,[[ 合国]] 等新闻媒体认为這是 以决议方式敦促其弃核。 奥巴马政府在 向国会提交的《核态势评估》 东和平政策上的一个重要转变。但有舆论 认为 ,奥巴马的这一表态无疑将触怒[[ 以色列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同时 的核军事不透明 让人不明其未来核战略之意图”<ref>{{cite news|url=http://www.zaobao.com/pictorial/comics/pages3/comics100407x.shtml |title=《 奥巴马 在当天讲话中重申与以色列坚定的盟友关系, 宣布限核武战略 警告巴以双方,如果依然我行我素, 能共同致力 适用 推动和平协议,他们将 伊朗朝鲜》 |work= |language=zh |publisher=联合早报([[新加坡]]) |date=2010-04-07 |accessdate=2010-05-28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0612065206/http://www.zaobao.com/pictorial/comics/pages3/comics100407x.shtml |archivedate=2010-06-12 }}</ref>;但中国认为自己在全球核安全方 对更 展现 <ref>{{cite news|url=http://newswww.sinachinanews.com.cn/whb/news/2010/201104-05-2014/0555224975022224755.shtml |title=《 香港文汇报:从 奥巴马 发表 高调到核峰会 东政策演讲 回应北非等地动荡局势 国风范 》|work=|language=zh|publisher= 浪新闻网([[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date=20112010-0504-2014|accessdate=20112010-05-2028}}</ref>。对于[[朝鲜核问题]],他认为只要朝鲜放弃核武项目,美国会在经济援助与国际关系等诸方面给朝鲜提供帮助<ref>{{cite news|url=http://www.nytimesnews365.com.cn/2011/05wxpd/20wz/worldhqjj/middleeast201001/20speecht20100104_2579961.htmlhtm |title=Obama Sees ’67 Borders as Starting Point for Peace Deal 《奥巴马的朝核底牌》 |work=|language= 英语zh |publisher=文新传媒([[ 纽约时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上海]]|date=20112010-01-04 |accessdate=2010-05-1929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811005611/http://www.news365.com.cn/wxpd/wz/hqjj/201001/t20100104_2579961.htm |accessdatearchivedate=2011-0508-2011 }}</ref>。
2016年12月 === 反恐怖主义 ===奥巴马于华盛顿全球核安全峰会上指出,当今的核危机不是来自敌对国家,而是[[恐怖分子]] 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禁止以色列 因此核风险 不断加大;如果[[ 約旦河西岸恐怖组织]] 屯墾決議 掌握核武器,将发生“全球性灾难”。为此 他呼吁全球 美國無反對下通過 核材料的控制上要严格,要步调一致、统一行动。他还认为 以色列對此強力反彈 目前国与国之间的核对抗几率已经减小 為此決議等於宣佈为国际恐怖组织的活跃,核风险形势反而非常严峻<ref>{{cite news|url=http://news.southcn.com/i/2010-04/14/content_11045207.htm|title=《核安全峰会落幕 奥巴马称会议将会让世界更安全》|work=|language=zh|publisher=南方传媒([[ 約旦河西岸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是以色列佔領广州)|date=2010-04-14|accessdate=2010-05-30}}</ref>。 === 擊斃賓拉登(蓋達組織) ===奥巴马就任总统后,要求[[ 巴勒斯坦領土美国中央情报局]] ,違反将追捕[[ 兩國方案基地组织]] 原則,也間接宣告首脑[[ 奧薩瑪·本·拉登|-{zh-hant: 奧薩瑪·賓·拉登; zh-hans: 奥薩瑪·本·拉登}-]]作为首要任务。2010年8月,美国锁定拉登在 斯坦 國]]有一種準國家 類主權概念。住所。2011年5月2日凌晨1时30分(当地时间),奥巴马下令[[ 以色列總理海豹突击队]] 尼坦雅胡對閣員表示 突然袭击賓拉登住所 從掌握的情資顯示 并将其击毙 此一決議無疑 並擄獲大量重要文件。奥巴马认为击毙賓拉登 歐巴馬政府發起、支持、協調措辭且要求通過 美国打击“基地恐怖组织” 最大成就 外界認為是歐 使“正义得到伸张”。賓拉登喪命后,奥 擺脫選舉包袱後開始展現長期以來 美国 內心真實意識形態 民众支持率曾一度急升6个百分点 但这 些早就想做的事。尼坦雅胡召見美國國務卿克里表明「如同我在週四(22日)說的 现象未能持续 朋友不會把朋友提交安理會。」而是慢慢回落<ref>[{{cite news|url=http://udnwww.comdushi.ca/tor/news/story/5/2191923 UDNbencandy.php?fid=11&id=41478|title=《奥巴马民望:“賓拉登效应”能持续多久》|work=|language=zh|publisher=都市网([[加拿大]][[温哥华]])|date=2011-05-17|accessdate=2011-05- 美以翻臉]20}}</ref> 這是1979年以來 國首次沒有行使否決權阻礙聯合國通過譴責以色列的決議案 军击毙拉登一事震怒基地组织 此案由新西蘭,塞內加爾,馬來西亞和委內瑞拉在位处[[ 英國索马里]] 協助起草文件 [[法國]]鼓動下提出,以色列隨後宣布對四國中 与基地组织 邦交 联系 新西蘭 “青年党”宣称,他们要报复美国 塞內加爾撤回大使和中斷一切援助交流 奥巴马总统及其亲人,美国海豹突击队为之准备提高安全戒备<ref>{{cite news|url=http://news.163.com/11/0514/02/73VU6HCB00014AED.html|title=《奥巴马祖母遭死亡威胁(图)》|work=|language=zh|publisher=搜狐网|date=2011-05-14|accessdate=2011-05-20}}</ref>
==== 伊拉克和阿富汗 ==执政信任危机 ==在新舊 2010年8月,奥巴马自当选 总统 交接 以来的民众支持率呈下降趋势,支持与反对之比重分别为22%和46%,支持率下降 过渡期 十大原因 如:政府行为与美国民众生活脱节、执政能力欠佳、未能保持 当选总统 时的激情、对美国债务处置不力等等<ref>{{cite news|url=http://world.people.com.cn/GB/12459423.html|title=《外媒分析 奥巴马 决定讓现任支持率迅速下滑十大原因》|work=|language=zh|publisher=([[ 乔治·沃克·布什中华人民共和国| 布什中国]] 内阁 人民网)|date=2010-08-17|accessdate=2010-09-09}}</ref>。另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网》援引美国盖洛普民意调查机构的数据指出,奥巴马在美国白人中的支持率已由当选时的62%暴跌至38%,黑人的支持率也由92%跌至88%;而美国民众对他的战争政策信心则从2010年2月的48%减至同年8月的36%,是就任总统以来民意表现最差的一次,该网甚至分析认为奥巴马在黑人選民中支持率的下滑,会使他 总统职位面临挑战<ref>{{cite news|url=http://news.21cn.com/world/guojisaomiao/2010/08/11/7733744.shtml|title=《奥巴马黑人支持率下滑 希拉里有望掌总统》|work=|language=zh|publisher=([[ 美国 中华人民共和 防部长| 防部长]]《21世纪CN》)|date=2010-08-11|accessdate=2010-09-09|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0818130621/http://news.21cn.com/world/guojisaomiao/2010/08/11/7733744.shtml|archivedate=2010年8月18日|df=}}</ref>。直到2011年中旬,随着成功击毙[[ 罗伯特 · 盖茨拉丹]] 以及各项经济和就业数据的持续向好,奥巴马的支持率和满意度开始止跌回升,并于2012年11月6日的大选中取得连 任。
2009年2月27日,奥巴马宣布将在18个月后结束伊拉克战争,此番言论促使美国一支[[美国海军陆战队|海军陆战队]]准备在阿富汗军事部署。就伊拉克撤军问题,他认为:2010年8月31日前,美军撤出伊拉克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并认为此后美国在伊拉克的使命结束。他计划将驻伊拉克的美军由2010年8月的14.2万人逐步缩减,到2011年底总人数将降到3.5至5万人。他认为该撤军计划属于驻伊美军的过渡期任务,保留下来的部队主要用于打击伊拉克的恐怖主义,并为伊拉克本国的安全部队提供训练、装备以及意见咨询服务<ref name="sss"/>。
奥巴马上任伊始便提出要加强美军在[[阿富汗]]的军事力量。2009年2月1日,他宣布要将1.7万美军充实到驻阿富汗部队,以“稳定那里不断恶化的局势”,他认为当时的美国军方对阿富汗局势重视不够,即在“战略关注度、部队指挥以及军需物资配置”方面都没有很好重视。<ref>{{Cite web|url=http://www.theaustralian.com.au/news/obama-launches-afghanistan-surge/story-e6frg6t6-1111118893671|title=Obama launches Afghanistan surge|language=en|date=2009-02-19|author=Amanda Hodge|publisher=THE AUSTRALIAN|accessdate=2010-09-02}}</ref>为此他于2009年5月,将驻阿美军总司令大卫·D·迈凯南将军予以调换,任命原美国特种部队司令斯坦利·A·麦克里斯特尔中将为驻阿美军总指挥。他认为斯坦利的特种部队经历有助于在阿富汗实施反恐怖作战。2009年12月1日,他宣布向[[阿富汗]]增兵3万,同时建议18个月后开始撤军<ref name="sss">{{cite news|url=http://en.wikipedia.org/wiki/Barack_Obama|title=《War in Iraq & Afghanistan》|work=|language=en|publisher=英文维基百科段落译文|date对华外交政策=unknown|accessdate=2010-05-25}}</ref>。
=== 2009年2月,奥巴马先派遣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访华,议题的重点放在中美合作上。希 里·克林顿此次顺利访华,表明中 洲 === 关系有别于以往先“磨”后“合”,在最短时间内实现顺利开局。5月, 奥巴马 政府对前任政府在的首席中国事务顾问[[ 拉丁美洲贝德]] 在一次研讨会上,介绍了奥巴马对华政策 蓝图。他表示,奥巴马的对华 政策 取向 可以从奥巴马的世界观、对中国的态度以及奥巴马的外交风格体现出来。贝德指出,奥巴马认为,国际 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果没 所调整 中国的参与,就无法成功解决。10月 他认为 美国 一位高级外交官提出了奥巴马政府对 中关系 领导地位必须重新考量 观点 即在双边关系中 建立 “战略再保证”,意思是希望中国能向世界保证,它在全球不断上升的地位“不会以其他国家 美洲联盟 安全和福祉为代价”
为消除部分拉 当地时间2016年2月24日, 美国 家对 总统奥巴马在华盛顿白宫会见正在 美国 进行正式访问 不友好情绪,他的政府在对 中国 政策上增加对他们的经济援助,并与一贯反美的[[古 交部长王毅。奥 ]][[勞爾·卡斯特罗]]政府和[[委内瑞拉]]马请[[ 查維茲王毅]] 政府直接 转达 话<ref>{{cite news|url=http://ilas.cass.cn/cn/xwzx/content.asp?infoid=8982|title=《“奥巴马总统执政后美国对拉美政策调整”研讨会综述》|work=|language=zh|publisher=[[ 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 拉丁美洲研究所|date=2009-01-22|accessdate=2010-05-21|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0303202247/http://ilas.cass.cn/cn/xwzx/content.asp?infoid=8982|archivedate=2009-03-03}}</ref>;也有拉美国家的政府领导人对他 拉美政策表示不满 问候 如[[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費爾南德斯·德基什內爾|克里斯蒂娜·费尔南德斯]]就批 积极 价双方 其外交政策上不重视拉美 应对气候变化及解决有关 地区 ,特别是没有对[[洪都拉斯]]爆发 热点问题上 军事政变推翻左翼政府采取强硬立场,使部分拉美国家对他的政府的拉美政策失去憧憬<ref>{{cite news|url=http://gb.cri.cn/27824/2010/02/27/3245s2768243.htm|title=《阿根廷总统批评 合作。 奥巴马 外交政策忽视拉 表示, 地区》|work=|language=zh|publisher=国际 中关系十分重要,双方应继续保持沟通协调。他期待着习主席出席将 线(中国)|date=2010-02-27|accessdate=2010-05-22}}</ref> 华盛顿举行的第四届核安全峰会
奥巴马政府在任內一直致力推動美國與古巴進行和解,2015年,美國及古巴恢復中斷54年的外交關係。2016年3月,他成為88年來,首位訪問古巴的美國總統。<ref>{{cite news|url=http://www.storm.mg/article/91026 |title= 美國總統訪問古巴 88年來第一次 歐巴馬將發表全國演說、接見異議人士|language深入談到台灣=zh|publisher= 風傳媒|date=2016-03-21|accessdate=2016-03-21}}</ref><ref>{{cite news|url=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2016/03/160322_obama_cuba_speech |title=奧巴馬:訪問古巴是為埋葬最後的冷戰|language=zh|publisher=BBC中文網|date=2016-03-22|accessdate=2016-03-22}}</ref>
=== 加拿大 ===[[加拿大]]为 自1979年1月1日起,中華民國與 国近邻 國斷交 两国政 主要以臺灣或臺灣統 、经济关系密切 當局稱呼 都在[[阿富汗]]驻有军队。2009年2月,奥巴马短暂访问加拿大数小时,就两国推进“清洁能源对话”与加拿大总理[[哈珀]]磋商,为双 台灣與美國非官 签订北美气候变化条约铺路。对于与加拿大 層面之間 关系 聯繫十分密切 他强调他的这一届政府将遵循两国间的[[北 國同樣認同 自由 、民主、人權與司法獨立等價值觀,同時也是美國在全球的第11大貿 协定夥伴[115]],希望加拿大在刺激本国经济中,不要对“买美国货”反应过度 外, 虽然 国与加拿大都向阿富汗派驻了军队,但奥巴马向阿富汗增兵时,没有明确要求加拿大跟随自己增兵<ref>{{cite news|url=http://world.people.com.cn/GB/1029/42355/8838014.html|title=《奥巴马“闪电访问”加拿大 上千“马迷”欢呼迎接》|work=|language=zh|publisher=[[ 國對 华人 共和国|中国]]人民网|date=2009-02-20|accessdate=2010-05-28}}</ref> 國軍售金額亦十分巨大
=== 欧盟 ===奥巴马政府在与欧盟的关系上认为 2008年5月 欧洲一体化经济 尚處總統競選階段 不断加强,将有利于与美国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但也有媒体指出他在与[[ 俄罗斯]]签署“削减战略性[[核武器歐巴馬]] 新条约”方面不给欧盟面子,不重视欧盟的存在<ref name="om">{{cite news|url=http://www.huaxia.com/xw/gjrd/2010/04/1835905.html|title=《星岛日报:奥巴马东欧盛筵或刺激欧盟一体化》|work=|language=zh|publisher=华夏经纬([[ 曾給 华人 共和国|中国]])|date=2010-04-19|accessdate=2010-05-22}}</ref>。2010年2月,他決定不参加当年5月在國總統[[ 西班牙]][[马德里馬英九]] 举办的欧美首脑会议,使欧盟官员感到非常震惊、失望 寫信 认为自己受其政府冷落。在阿富汗问题上,欧盟与奧巴馬政府存在分歧,如美国大量向阿富汗增兵时,欧盟并未给与及时配合;另外,在美国热衷的俄罗斯和中东问题方面,欧盟同样没有大力 表示 支持美 国<ref>{{cite news|url=http://news.eastday.com/w/20100205/u1a5003211.html|title=《奥巴马缺席美欧首脑峰会 欧盟备感受冷落》|work=|language=zh|publisher=东方网([[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date=2010-02-05|accessdate=2010-05-22}}</ref>。2010年4月,他出席在[[布拉格]]召开的欧美峰会,对于[[土耳其]]是否加入欧盟的问题上,欧盟与奥巴马 政府 同样未能达成 主張的「 致意见<ref>{{cite news|url=http://gb.cri.cn/27824/2009/04/07/3525s2477805.htm|title=《奥巴马支持土耳其入欧盟 德法态度冷淡》|work=|language=zh|publisher=国际在线([[ 华人民共和国|中国]])|date=2010-04-07|accessdate=2010-05-23}}</ref> 國」政策
早在2009年1月13日,美國國務卿[[ 乔治 希拉蕊 · 沃克·布什|布什柯林頓]] 在參議院聽證會上再次提到「一個中國」 府时期美国就与欧盟成员国的[[波兰]]有军事合作关系 奥巴马就任总统后,这一关系继续延续。2009年12月,他 並認為國會制定 政府与波兰签订 臺灣關係法》是 国驻军地位协定》,为在波兰部署“[[爱国者]]”反导系统铺路 國對台關係的法律基礎 美国在[[ 俄罗斯歐巴馬]] 邻国部署反导武器,有可能影响到美、俄关系,为了缓和与俄罗斯的关系,他调整了布什 政府 与波兰达成的反导弹防御系统框架内容 對台政策是協助臺北當局與北京當局以和平方式化解歧見 将原来准备部署在波兰的远程反导系统 同時也不接受任何片面 为中、短程,计划于2010年5月在波兰的莫拉格实施部署,而俄罗斯对这一举动甚为关切<ref>{{cite news|url=http://gb.cri.cn/27824/2010/04/23/541s2827910.htm|title=《波兰将于5月接收首批美国“爱国者”反导系统》|work=|language=zh|publisher=国际在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date=2010-04-23|accessdate=2010-05-23}}</ref> 變現狀之舉
=== 俄罗斯 ===通訊社[[歐巴馬]]延續美國政府對台軍售的政策,2010年3月,他提出的64億美元的對台軍售獲得美國國會通過。2015年歐巴馬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參加東協加一活動時,公開指出「台灣」是美國反恐的夥伴,消息並於美國國防部網站公布。歐巴馬在2016年9月作為首位到訪寮國的美國總統,在與寮國民眾暢談民主與人權的價值時,以台灣的民主茁壯為例,強調民主可以在亞洲蓬勃發展。<ref>[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609070060.aspx   中央通訊社-歐 马总统重视与俄罗斯 馬訪寮國談亞洲民主人權 引台灣為例]</ref>他並在可能是8年任內最後一次白宮記者會中,罕見深入談到台灣,指出台灣人同意,只要能以某種程度 关系 自治繼續運作 其刚上任 将美俄关系列为 不會改變現狀。<ref>[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612170151.aspx   中央通訊社-歐巴馬有關台灣及一中政策 重要 议事日程。談話全文]</ref>
2009年3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于[[日内瓦]]提出重新构建美俄关系的建议,得到[[俄罗斯]]的积极回应。2009年4月,他在伦敦与[[俄罗斯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正式会晤后发表《美俄联合声明》,其内容涉及美俄双边的军事安全、地缘政治、经济社会和地区热点等方面。《美俄联合声明》是奥巴马政府与俄罗斯政府关系的新标志,是美俄步入双边关系新时代的开始。2010年4月,他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与梅德韦杰夫总统签署《削减战略武器新条约》<ref name="pp">{{cite news|url=http://www.america.gov/st/peacesec-chinese/2010/April/20100407172425dmslahrellek0.2740093.html |title=《奥巴马政府公布美国新的 政策》 |work= |language=zh |publisher=美国政府网 |date=2010-04-06 |accessdate=2010-05-22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0528042025/http://www.america.gov/st/peacesec-chinese/2010/April/20100407172425dmslahrellek0.2740093.html |archivedate协议=2010-05-28 }}</ref>,但歐盟對他的这一举动有所诟病<ref name="om"/>。
在[[烏克蘭危機]]後 2015年7月14日 奧巴馬改變了其對 伊朗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 、中国和德国)与伊朗终于达成了历史性 立場 伊朗核问题协议 白宫14日证实 各方历经一年半多时间的谈判,为解决延续了12年的伊朗核问题达成了政治共识。奥巴马表示,伊朗核协议的达成表明 美国总统 外交能够带来真正的改变。 奥巴马 不会出席今年9月初在 感谢英国、法国、德国、 俄罗斯 举行的APEC([[亚太经合组织]])峰会 、中国与欧盟为达成协议所做的努力 但否认此举与普京缺席本周 称协议阻止了核武器 美国举行的G8(八国集团)峰会 地区的扩散,使世界变得更加安全。这份具 关。<ref>[http://yibada.com/news/view/21323627 白宫: “历史意义”的协议也成为 奥巴马 缺席APEC峰会]</ref>一个重要外交遗产。
=== 日本 ===[[日本]]是[[世界经济]]强国,同时也是美国在亚洲的盟国。对于历届美国政府而言 协议由正文及五个技术附件组成 日本 涉及 美国诸多的利益因素。在日本国土上设有[[駐日美軍]]的[[横须贺海军设 核、制裁、民用核能合作、联委会及实 |横须贺]]与[[冲绳]] 基地,对美国有重要 内容。协议将确保伊朗核项目用于和平目 战略价值。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后 同样非常重视与日本的关系 伊朗确认绝不寻求发展或获取任何核武器 对于時任[[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 伊朗将确保铀浓缩 出的“对等的日美关系” 取在300公斤以内 他非常欢迎<ref>{{cite news|url=http://gb提取浓度在3.chinareviewnews67%以内,离心机的数量将从约1.com/doc/1010/9/6/2/101096217.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1096217|title=《美专家:奥巴马政府欢迎“对等的日美关系”》|work=|language=zh|publisher=中 万台减少至6104台。该协议还包括取消联合国安理会、多边及单边各 评论新闻网(香港)|date=2009-10-06|accessdate=2010-05-22}}</ref>。2009年11月,他访 因伊朗核 日本 题而提出的制裁措施。协议实施后 与[[鸠山由纪夫]]就深化日美同盟达成意见共识 对伊武器禁运最长将可维持5年 他认为“日美同盟关系是亚太地区稳定的基轴”。奥巴马还与鸠山由纪夫探讨碳捕捉与封存 对伊弹道导弹 技术 转让禁令最迟在8年后取消。国际核查人员不能随意获得授权 查伊朗敏感 设施 防震技术等问题 双方还携手致力于发展“绿色科技”,并达成意见统一 包括军事基地 他访日期间在东京发表演讲,认为日本是亚洲稳定 伊朗有权对国际核查人员 关键。另有媒体分析认为 核查要求提出异议 他访问日本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期望在他的这 届政府任期内,要继续维护、保持存在已久 个由伊朗和六国人员组成 美日同盟 仲裁机构将对有 争议作出裁决
根据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2013年11月达成的阶段性协议,伊朗同意在2014年7月20 本是[[二战]]时期 前就其 武器的受害 计划作出妥协,西方 家则相应减轻对伊制裁 各方同 美国为迫使日本投降而在[[ 寻求通过谈判达成全面协议。由于分歧严重,各方将谈判期限延 崎]]与[[广岛]]投下[[原子弹]] 至2014年11月 因此 后又推迟至今年6月底。今年4月2日 奥巴马此时强调要 六国 日本在削减 伊朗达成一项伊 武器和推动核不扩散 问题框架性解决 案,为最终达成一项全 合作,很受日本欢迎,他的“无核世界”观点得到鸠山支持协议确立了基础。<ref>{{cite news|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0612065206/http://newswww.xinhuanetzaobao.com/worldpictorial/2009-11comics/13pages3/content_12445782comics100407x.htm|title=《 shtml   聯合早報網- 奥巴马 访日几大看点 宣布限核武战略 》|work=|language=zh|publisher=新华网|date=2009-11-13|accessdate=2010-05-22}}但不适用于伊朗朝鲜]</ref>
2013年2月22日,他向到訪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明,美日同盟的重要性,是美國在亞太安全和政策的基石<ref>[http://singtao.com/breakingnews/20130223b101004.asp 奧巴馬重申美日同盟重要性]</ref>。
2016年5月27日,[[广岛与长崎原子弹爆炸|美军在广岛投下原子弹]]的71年后,奥巴马成为首位任期内造访广岛的美国总统。在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陪同下,奥巴马在[[广岛和平纪念资料馆]]悼念核爆的遇难者。<ref>{{Cite web|url=http://www.bbc.co.uk/news/world-us-canada-36395350|title=President Obama visits Hiroshima|website=BBC News|access-date=2016-06-19}}</ref>
=== 中华人民共和国 ===奥巴马重視發展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關係,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2009年11月,奥巴马展开对[[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国事访问,分别在[[上海]]和[[北京]]发表演讲,并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探讨[[中 关系]]。他在[[上海]]提到,美国与中国大陸在贸易方面存在非常广阔的互补性,并称赞中國大陸在脱贫方面取得的成就,同时,他还批评中國大陸的网络封锁政策;他在北京的演讲中,对中国大陸承诺在更大程度上实现由市场决定汇率的态度表示肯定,并同时向中國大陸强调按经济原理办事的重要性。他认为中美关系的新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同中国大陸的伙伴关系使美国摆脱严重的金融危机,并强调这一关系的重要性。<ref>{{cite news|url=http://chinese.usembassy-china.org.cn/111709pv1.html|title=美中联合声明|deadurl=yes|archiveurl古“破冰”=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810213539/http://chinese.usembassy-china.org.cn/111709pv1.html|archivedate=2011-08-10}}</ref>
另一方面,他延續此前政府的政策 2009年3月10日 会见[[达赖十四世]],雖然他是在白宮地圖室與达赖進行非官方例行會面,但仍使北京政府非常不满。奧巴馬政府还要求北京政府对[[谷歌中国|谷歌]]退出中国大陸 美参议院通过 事作出 项关于部分 释,北京政府方面则认为“谷歌事件”属商业问题而并非政治问题;奥 除美国对古 马政府还向来自中国大陸 制裁 某些商品征收高比例 议案,修正了极具争议 [[反倾销税]]<ref name="D1">{{cite news|url=http://www.ccvic.com/guoji/huanqiuzixun/20100203/102522.shtml|title=《综述: 对古巴禁运法。同年4月, 奥巴马 宣布 连五击“冲撞”中国 系列放宽 华态度“大变脸” 》|work=|language=zh|publisher=华媒网|date=2010-02-03|accessdate=2010-05-22}}</ref>。古巴限制措施;
2013年12月10日, 奥巴马 就职以来曾以与胡锦涛通电话及访问 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出席曼德拉官方追悼 谈的形式 表示 并与古巴领导人劳尔·卡斯特罗握手致意。这是 中发展积极合作全面的 国与古巴 关系 两国十分重要,对 半个多 界也特别重要。发展健康稳定的美中关系符合两国长期和战略利益。美国方面全面确认奉行美国长期以 坚持的“[[一个中国]]”政策 继续承认这是中国大陸的核心利益。 两国 在应对全球及地区挑战方面有着广泛共同利益,希望双方加强这方面合作 领导人第二次握手 <ref name="D2">{{cite news|url=http://news.sina.com.cn/c/2010-04-02/123919996262.shtml |title=《胡锦涛奥巴马通话 美方称确认奉行一个中国政策 》|work=|language=zh|publisher=新浪新闻|date=2010-04-20 |accessdate=2011-05-20}}</ref><ref name="D3">{{cite news|url=http://news.xinmin.cn/world/gjkb/2011/01/20/8986784.html |title=《奥巴马:美方坚持一个中国政策 乐见两岸关系改善》|work=|language=zh|publisher=新民网 |date=2011-01-20 |accessdate=2011-05-20}}</ref>
2012年2月 2014年12月17日 奥巴马对访 的時任[[中华 古最高领导 民共和国副主席]][[习近平]] 分别发 示:“美方拒绝任何台独主张” 讲话 跟以往美方惯用“不支持[[台独]]”字眼,如出一辙<ref>[http://news.ifeng.com/taiwan/3/detail_2012_02/17/12582330_0.shtml 台湾 宣布将就恢复两国外交 注美国“拒绝任何台独主张”字眼]</ref>。國務院其後表明,奧巴馬政府仍維持“不支持台独”的立場。系展开磋商;
2015 年9月「歐習會」 年5月29日 歐巴馬重申 國立場。他表示美國信守基於《[[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及《[[台灣關係法]]》的「一個中國」政策<ref>{{cite web|url=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0926/699429/ |title=歐 国国务院宣布从即日起将古 馬提台灣關係法 歐習會重申一個 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黑名单 國 &#124; 即時新聞 &#124; 20150926 &#124; 蘋果日報 |publisher=Appledaily.com.tw |date=2015-09-26 |accessdate=2017-05-23}}</ref>。去除;
=== 中華民國 ===西元1979年1月1日起,中華民國與美國斷交,主要以'''臺灣或臺灣統治當局'''稱呼,中華民國與美国非官方层面之間的联系十分密切,与美国同样认同[[自由]]、[[民主]]、[[人權]]與[[司法獨立]]等价值观,同時也是美国在全球的第11大贸易伙伴<ref name="e">{{cite news|url=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73714 |title=《奥巴马政府的对台政策走向》 |work= |language=zh |publisher=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date=2010-04-09 |accessdate=2010-05-27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811165532/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73714 |archivedate=2011-08-11 }}</ref>。此外,美国对中華民國军售金额亦十分巨大。2008年5月,尚处总统竞选阶段的奥巴马曾给[[中華民國总统]][[馬英九]]写信,表示支持美国政府主张的“[[一个中国]]”政策。2009年1月13 2015年7月20 日,[[ 國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 参议院听证会上再次提到「一個中國」政策,并认为國會制定的《[[臺灣關係法]]》是美国对台关系的法律基础。奥巴马政府对台政策是协助臺北當局与北京當局以和平 式化解歧见,同时也不接受任何片面改变现状之举<ref name="e"/><ref>{{cite news|url=http://www.npf.org.tw/post/1/5002|title=《歐巴馬當選總統後對台軍售的影響》|work=|language=zh|publisher=(台湾)台湾政策研究基金会|date=2008-11-14|accessdate=2010-08-20}}</ref>。他延续美国政府[[美国对台军售列表|对台军售]]的政策,2010年3月,他提出的64亿[[美元]]的对台军售获得美国国会通过<ref>{{cite news|url=http://news.qq.com/a/20100305/002453.htm|title=《美国国会正式批准奥巴马政府64亿对台军售案》|work=|language=zh|publisher=腾讯新闻|date=2010-03-05|accessdate=2010-05-22}}</ref>。2015年歐巴馬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參加東協加一活動時,公開指出「台灣」是美國反恐的夥伴,消息並於美國國防部網站公布。<ref>{{cite news|url=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1123/738119/|title=《歐巴馬談反IS 公開提台灣》|work=|language=zh|publisher=台北:蘋果日報|date=2015-11-23}}</ref>歐巴馬在2016年9月作為 位到訪寮國的美國總統,在與寮國民眾暢談民主與人權的價值時,以台灣的民主茁壯為例,強調民主可以在亞洲蓬勃發展<ref>{{cite news|url=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609070060-1.aspx|title=《歐巴馬談亞洲民主人權 引台灣為例》|work=|language=zh|publisher=台北:中央社|date=2016-09-07|}}</ref>。他並在可能是8年任內最後一次白宮記者會中,罕見深入談到台灣,指出台灣人同意,只要能以某種程度的自治繼續運作,就不會改變現狀。<ref>{{cite news|url=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612170151-1.aspx|title=《歐巴馬有關台灣及一中政策 要談話全文》|work=|language=zh|publisher=台北:中央社|date=2016-12-17}}</ref>开大使馆;
== 核武战略与反恐怖主义 ==2010年4月 2015年8月14日 奥巴马表示将重新考虑美国的[[核武器|核]]战略,并与世界另外的两个有核大 ——[[俄罗斯聯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核 务卿克里访 题会谈 古巴 这是自1945年 求与他们发展更稳定和透明的战略关系。在保卫 美国国 家安全和盟国利益方面,他认为除非“极端情况”(如“对美国毁灭性的[[生化武器]]攻击”)出现,否则不会轻易使用[[核武器]]。他在他的新核武战略中承諾将不再发展任何新型核武器,但对于现有核武器的管理会增加资金投入,并表示对于遵守《[[核不扩散条约]]》的无核国家,美国不会对他们使用核武器,但[[伊朗]]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除外,因为他们“不遵守条约”<ref>{{cite news|url=http://www.zaobao.com/pictorial/comics/pages3/comics100407x.shtml |title=《奥巴马宣布限核武战略 但不适用于伊朗朝鲜》 |work= |language=zh |publisher=联合早报([[新加坡]]) |date=2010-04-07 |accessdate=2010-07-08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0716074351/http://www.zaobao.com/pictorial/comics/pages3/comics100407x.shtml |archivedate=2010-07-16 }}</ref>。务卿首次访古;
奥巴马于2010年4月与俄罗斯总统签订《削减战略核武器》的新条约 2015年12月11日 双方步入核武战略合作的新时期<ref name="pp"/>。对于[[伊朗核问题]],他希望[[联合国]]以决议方式敦促其弃核。奥巴马政府在向国会提交的《核态势评估》中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的核军事不透明,让人不明其未来核战略之意图”<ref>{{cite news|url=http://www.zaobao.com/pictorial/comics/pages3/comics100407x.shtml |title=《奥巴马 美古 宣布 限核武战略 但不适用于伊朗朝鲜》 |work= |language=zh |publisher=联合早报([[新加坡]]) |date=2010-04-07 |accessdate=2010-05-28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0612065206/http://www.zaobao.com/pictorial/comics/pages3/comics100407x.shtml |archivedate=2010-06-12 }}</ref>;但中 将恢复两 认为自己在全球核安全方面展现大国风范<ref>{{cite news|url=http://www.chinanews.com.cn/hb/news/2010/04-14/2224755.shtml|title=《香港文汇报:从奥巴马高调到核峰会 之间 国风范》|work=|language=zh|publisher=中新网([[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date=2010-04-14|accessdate=2010-05-28}}</ref>。对于[[朝鲜核问题]],他认为只要朝鲜放弃核武项目,美国会在经济援助与国际关系等诸方面给朝鲜提供帮助<ref>{{cite news|url=http://www.news365.com.cn/wxpd/wz/hqjj/201001/t20100104_2579961.htm |title=《奥巴马 断半个多世纪 朝核底牌》 |work= |language=zh |publisher=文新传媒([[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上海]]) |date=2010-01-04 |accessdate=2010-05-29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811005611/http://www.news365.com.cn/wxpd/wz/hqjj/201001/t20100104_2579961.htm |archivedate=2011-08-11 }}</ref>。直接邮递服务;
2016年2月16日 奥巴马于华盛顿全球核安全峰会上指出,当今的核危机不是来自敌对 美古正式签署两 商业航班通航协议 而是[[恐怖分子]],因此核风险在不断加大;如果[[恐怖组织]]掌握核武器,将发生“全球性灾难”。为此,他呼吁全球在核材料的控制上要严格,要步调一致、统一行动。他还认为,目前 允许美 与国之间 航空公司开通直飞古巴 核对抗几率已经减小,但因为国际恐怖组织的活跃,核风险形势反而非常严峻<ref>{{cite news|url=http://news.southcn.com/i/2010-04/14/content_11045207.htm|title=《核安全峰会落幕 奥巴马称会议将会让世界更安全》|work=|language=zh|publisher=南方传媒([[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广州]])|date=2010-04-14|accessdate=2010-05-30}}</ref> 商业航班
=== 擊斃賓拉登(蓋達組織) ===
奥巴马就任总统后,要求[[美国中央情报局]]将追捕[[基地组织]]首脑[[奧薩瑪·本·拉登|-{zh-hant: 奧薩瑪·賓·拉登; zh-hans: 奥薩瑪·本·拉登}-]]作为首要任务。2010年8月,美国锁定拉登在巴基斯坦的住所。2011年5月2日凌晨1时30分(当地时间),奥巴马下令[[海豹突击队]]突然袭击賓拉登住所,并将其击毙,並擄獲大量重要文件。奥巴马认为击毙賓拉登是美国打击“基地恐怖组织”的最大成就,使“正义得到伸张”<ref>{{cite news|url=http://www.yangtse.com/news/gj/201105/t20110503_800176.htm|title=《奥巴马称击毙本-賓拉登系正义得到伸张》|work=|language=zh|publisher=扬子晚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南京]])|date=2011-05-03|accessdate=2011-05-20}}{{dead link|date=November 2013}}</ref>。賓拉登喪命后,奥巴马在美国的民众支持率曾一度急升6个百分点,但这一现象未能持续,而是慢慢回落<ref>{{cite news|url=http://www.dushi.ca/tor/news/bencandy.php?fid=11&id=41478|title=《奥巴马民望:“賓拉登效应”能持续多久》|work=|language=zh|publisher=都市网([[加拿大]][[温哥华]])|date=2011-05-17|accessdate=2011-05-20}}</ref>。美军击毙拉登一事震怒基地组织,位处[[索马里]]、与基地组织有联系的“青年党”宣称,他们要报复美国、奥巴马总统及其亲人,美国海豹突击队为之准备提高安全戒备<ref>{{cite news|url=http://news.163.com/11/0514/02/73VU6HCB00014AED.html|title=《奥巴马祖母遭死亡威胁(图)》|work=|language=zh|publisher=搜狐网([[中国]][[北京]])|date=2011-05-14|accessdate=2011-05-20}}</ref>。
== 执政信任危机 ==
2010年8月,英国《[[每日电讯报]]》撰文认为,奥巴马自当选总统以来的民众支持率呈下降趋势,支持与反对之比重分别为22%和46%,支持指数沦为-22%,这使他的总统生涯面临尴尬境地。该报还列举支持率下降的十大原因,如:政府行为与美国民众生活脱节、执政能力欠佳、未能保持当选总统时的激情、对美国债务处置不力等等<ref>{{cite news|url=http://world.people.com.cn/GB/12459423.html|title=《外媒分析奥巴马支持率迅速下滑十大原因》|work=|language=zh|publisher=([[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网]])|date=2010-08-17|accessdate=2010-09-09}}</ref>。另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网]]》援引美国盖洛普民意调查机构的数据指出,奥巴马在美国白人中的支持率已由当选时的62%暴跌至38%,黑人的支持率也由92%跌至88%;而美国民众对他的战争政策信心则从2010年2月的48%减至同年8月的36%,是就任总统以来民意表现最差的一次,该网甚至分析认为奥巴马在黑人選民中支持率的下滑,会使他的总统职位面临挑战<ref>{{cite news|url=http://news.21cn.com/world/guojisaomiao/2010/08/11/7733744.shtml|title=《奥巴马黑人支持率下滑 希拉里有望掌总统》|work=|language=zh|publisher=([[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21世纪CN》)|date=2010-08-11|accessdate=2010-09-09|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0818130621/http://news.21cn.com/world/guojisaomiao/2010/08/11/7733744.shtml|archivedate=2010年8月18日|df=}}</ref>。直到2011年中旬,随着成功击毙[[本·拉丹]]以及各项经济和就业数据的持续向好,奥巴马的支持率和满意度开始止跌回升,目前在50%左右徘徊。他依然是美国当今最受欢迎的政治人物之一,并于2012年11月6日的大选中取得连任。
== 卸任后 ==
奥巴马的总统任期于2017年1月20日到期,卸任美国总统后的奥巴马经常在各地举行演讲,而且也与部分国家元首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法国总统]][[马克龙]]会晤。而奥巴马的诸多政治遗产如[[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和[[奥巴马医保]]均被新上任的[[共和党]]籍第45届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以新法案取代。目前奥巴马生活在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evu:httpsh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DbTmwNS9dE}} <br> |alignment=|dimensions=|container=frame|description= 奧巴馬告別演說:總統動情感謝第一夫人米歇爾<br>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b3TZ4SD_Ys3j4z0-8o6auA BBC News 中文]}}
== 宗教信仰 ==
奥巴马信奉[[基督教]],他崇敬[[上帝]],且能很好地将“上帝保佑”这一名句植入自己的政治演讲中。比如,他在许多大型演说场合都表现出对上帝的[[敬畏]],于演说的结尾部分也要加上“愿上帝保佑你”,“愿上帝保佑[[美利坚合众国]]”(原文:GOD BLESS YOU,GOD BLESS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还有“愿上帝给我们赐福”(原文:GOD'S GRACE UPON US)也是他在演讲中经常使用的句子。<ref>{{cite news|url=http://news.ifeng.com/world/special/obama/news/200901/0121_5433_978551_2.shtml|title=《奥巴马演讲全文(英文)》|work=|language=zh|publisher=凤凰读书网|date=2009-01-21|accessdate=2010-05-31}}</ref><ref>{{cite news|url=http://chinese.wsj.com/gb/20081105/fea172816.asp|title=《奥巴马获胜演讲全文》|work=|language=zh|publisher=华尔街日报(美国)|date=2008-11-05|accessdate=2010-05-31}}</ref>(大部分美國總統都以“愿上帝保佑你”作演講終結)
有保守派媒体认为奥巴马的父亲生活在伊斯蘭教的环境中,是一个[[穆斯林]],从而肯定他天生就是一个穆斯林;而他却认为自己的父亲虽然生活在穆斯林教派区域,但他并不是穆斯林,而且对宗教没有兴趣,所以自己也不是穆斯林,他还解释自己没有做过任何穆斯林宗教的祷告;他还说自己母亲是美国白人基督徒,他是跟随母亲而信奉基督教,雖然母親並非虔誠教友。2007年11月,他的总统竞选活动网站还发表一项声明,确认他现在不是,从来也未曾是穆斯林,而是一个畏神的基督徒。<ref>{{cite news|url=http://www.danielpipes.org/5286/was-barack-obama-a-muslim|title= 《Was Barack Obama a Muslim?》|work=|language=en|publisher=DANEIL PIPIES|date=2007-12-24|accessdate=2010-07-05}}</ref> == 争论 ==2006年11月1日,《芝加哥论坛报》报道指奧巴馬在芝加哥南边购下新居的同一天,一块属于该房屋,奥巴马不想要的空地由伊利诺州商人安东尼·雷兹科的妻子买下,安东尼·雷兹科目前正面临涉嫌试图勒索、洗钱和诈骗的联邦指控。该报道出版后两天,该报发表社论要求他解释该事件,为什么他要让自己与这种“意图丑恶地将自己与政治任务联系起来,以获得商业利益,并引起公众持续怀疑”的发展商“有任何瓜葛”。次日,《芝加哥论坛报》报道奧巴馬的声明,指自己“与雷兹科或任何一人在这件事情或任何私人交易上的瓜葛,使人误认为自己受益”是错误的,“基于这一个理由,我承认自己的错误并感到后悔”。 12月24日,奧巴馬的发言人确认他在2005年雇佣的一名实习生与雷兹科有联系,但否认任何偏袒。他的办公室当年夏天雇佣将近100名实习生。论坛报的报道没能指控他任何错误及不道德的行为,也没有发现任何相关证据。2006年12月新共和网站的一篇文章,批评《芝加哥论坛报》、《Slate网络杂志》和《华盛顿邮报》对这一事件的追踪报道,指他们没有为这个故事提供价值:“新闻媒介的角色应该是基于事实,加入符合事实的洞察、观点;而非鼓吹一种观点、盲目提高其背后不确定事件的微小可能性”。 === 诺贝尔和平奖 ===
[[挪威]][[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将2009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奥巴马,以表彰他在促進國際外交和各國人民合作所作出的非凡努力。
对于奥巴马获诺贝尔和平奖,多数观点持肯定态度,认为他作为世界上最强大军事力量的领导者以及他所倡导的无核化理念,是全球和平的希望,还指出他是唯一一位向[[穆斯林]]国家表示友善的美国总统<ref name="qqq"/>。他于12月10日到[[挪威]][[奧斯陸]]領取諾貝爾和平獎,并在領獎時發言說,他认为非暴力是有限度的,戰爭有時候乃必要之举,但和平永遠都是人類應該追求的目標;他还阐述在戰爭的同時,并不影响人类对和平的追求<ref>{{cite news|url=http://www.bcc.com.tw/news/newsview.asp?cde=1028564|title=《歐巴馬領取和平獎 稱戰爭有時是必要之惡》|work=|language=zh|publisher=中国广播公司([[台湾]])|date=2009-12|accessdate=2009-12-11}}{{dead link|date=November 2013}}</ref> 。他是第四位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美国总统和第三位在总统任期内的和平奖得主。但也有人<ref name="qqq"/> 認為他不該得這個獎,因為美國這時還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有軍事行動,这种做法與諾貝爾和平獎的精神不符;並且他就任總統還不到一年,他的努力成果尚不明顯<ref name="qqq">{{cite news|url=http://www.tieliu.com.cn/tlsc/2009/200910/2009-10-10/20091010121204_209875_2.html|title=《奥巴马“意外”摘得诺贝尔和平奖 引广泛争议》|work=|language=zh|publisher=[[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國]]铁路新闻网|date=2009-10-10|accessdate=2010-05-27|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archive.is/20130424141546/http://www.tieliu.com.cn/tlsc/2009/200910/2009-10-10/20091010121204_209875_2.html|archivedate=2013-04-24}}</ref>。
== 公众形象 ==
=== 明星总统 ===
奥巴马喜欢与明星交往,想以大牌明星的公众形象美化政府的品牌形象,使自己和以自己为首的政府能象[[好莱坞]]一样,受大众喜好、欢迎。与他往來的大牌明星有:《[[龐德電影]]》的[[皮尔斯·布鲁斯南]]、《[[律政俏佳人]]》的[[瑞茜·威瑟斯彭]]、《[[博物館驚魂夜]]》的[[本·斯蒂勒]]、《[[直上云霄|型男飛行日誌]]》的[[乔治·克鲁尼]]等,他给予这些影视明星自由出入[[白宫]]的权力。美国媒体认为,奥巴马总统的黑人血统使他比影视明星更有光环,是世界上 大牌的明星 ,其明星效应比好莱坞明星更可耀眼 ;另一方面,他 意在电视的黄金时段出镜,导致电视媒体广告收入减少而遭致控诉<ref>{{cite news|url=http://m.metroer.com/post/313/ |title=《关注奥巴马:美国电视网的“头号公敌”》 |work=《Reading·阅读杂志》 |language=zh |publisher= |date=2008-11-18 |accessdate=2009-01-15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0915193751/http://m.metroer.com/post/313/ |archivedate=2009-09-15 }}</ref>。他在总统竞选期间的演讲 都能 得到民众,特别是年轻人 的喜爱。他 是一个从社会底层走出来的美国总统,所以 对于普通大众有着很强的号召力  奥巴馬小時候將近4年住在[[雅加達]],2009年12月10日,雅加達市政府為了美印友好關係,在一所公園立了尊奥巴馬(十歲樣子)雕像<ref>{{cite news|url=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09-12/10/content_12625407.htm|title=《雅加达建少年奥巴马铜像》|work=|language=zh|publisher=中國新华网|date=2009-12-20|accessdate=2010-08-20}}</ref>。铜像树立后,引发雅加达民众的不满,他们认为他仅仅是童年在雅加达居住过,并没有为印尼作出贡献,要求将铜像拆除。当地政府虽未拆除铜像,但为顾及民意,决定将铜像实施搬迁,将其移入他所就读过的学校内<ref>{{cite news|url=http://news.sz.js.cn/world/worldwide/75441.shtml|title=《印尼首都奥巴马铜像遭民众抗议被迫搬家》|work=|language=zh|publisher=中国''苏州在线''引自《中国日报》|date=2010-02-08|accessdate=2010-08-20}}{{dead link|date=2018年1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ref> 和影响力
有媒体评价奧巴馬的公眾形象超酷,打[[籃球]]富有姿态美,让人感觉其年輕而有活力;但当上美国总统后,他打[[高爾夫球]]的兴趣胜过打籃球<ref>{{cite news|url=http://paper.wenweipo.com/2010/01/18/NS1001180005.htm|title=《奧巴馬8大嚇你一跳事情》|work=|language=zh|publisher=文汇报([[香港]])|date=2008-01-08|accessdate=2010-05-24}}</ref>。他用左手写字,是个[[左撇子]];手上佩[[德國]]泰格黑尔手表,備有[[黑莓手機]]<ref>{{cite news|url=http://world.people.com.cn/GB/1031/8313280.html|title=《奥巴马的20件日常生活喜好》|work=|language=zh|publisher=(中国)人民网|date=2008-11-10|accessdate=2010-07-08}}</ref>。
=== 提詞器总统 ===
媒体指出 ,虽然 电视直播的奥巴马演说非常精彩、潇灑,因为他自始至终根本无须演讲稿,而是左右环视观众,口若悬河,使[[电视]]画面 媒体 前或现场的观众认为他[[思维]]极其敏捷、记忆力惊人,属于 口成章、极具临场语言才能的能人,是天才演说家。但事实并非如此,他只是将演讲稿以[[提字器| 演讲提詞器]] (现场为一种方形的茶色或无色面板,面向观众的一面无任何文字,是透明的;但朝向他的一面则是清晰的演讲内容)的形式出现,他的演讲现场一般左右各一个提詞器,所显示的内容完全一样,发言时一般是左右环视观众,看似是与观众通过眼神互动,实则为从左右的两个提詞器中读出演说词(类似于电视台的播音员从提詞器中读出播音内容),根本不是 稿演说 。例如在他就任美国总统后的第一次国会演讲现场,发言讲台的左右两侧有两个提詞器,从电视画面可以看出他在讲话时基本是左顾右看,但很少直视电视摄像机的[[镜头]]或正视前面的现场观众,因为其正前方没有演讲稿提詞器 。他的演讲严重依赖提詞器, 依赖程度比美国任何一届总统都大,外界调侃其为“提詞器总统”<ref>{{cite news|url=http://news.sctv.com/rw/lsjm/200903/t20090307_57353.shtml|title=《奥巴马演讲大有奥秘 提示机确保关键场合不忘词》|work=四川广播电视台|language=zh|publisher=|date=2009-03-07|accessdate=2010-05-18|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1109192932/http://news.sctv.com/rw/lsjm/200903/t20090307_57353.shtml|archivedate=2011-11-09}}</ref>。还有媒体更直接了当地以《提词器,奥巴马不能没有你》为题撰文,认为奥巴马的演讲是“言由机器生”,甚至被认为没有演讲提詞器就无话可说<ref>{{cite news|url=http://informationtimes.dayoo.com/html/2009-07/15/content_634187.htm|title=《提词器,奥巴马不能没有你》|work=《信息时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广州]]|language=zh|publisher=|date=2009-07-15|accessdate=2010-05-18|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722132409/http://informationtimes.dayoo.com/html/2009-07/15/content_634187.htm|archivedate=2011-07-22}}</ref>。  ==視頻==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Zpz0csJ9kg|alignment=|dimensions=|container=frame|description=【中文字幕】幽默的Obama:可能是最會噴垃圾話的總統}} 
'''Ellen's Tribute to the Obamas'''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 家族与家庭 ==dCsr0CNqB3g}}
=== 血缘 ===
奥巴马的身世复杂,但他的血脉渊源却可追溯到美国的几位前任总统。有美国学者对他的家谱作了细致研究,从他父母的多次婚姻印证出他与美国的三位前总统都有同一脉络的血缘关系,他们是第33任总统[[哈利·S·杜鲁门]]、第41任总统[[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和第43任总统[[乔治·沃克·布什]]。另有学者认为,他与前任总统有血缘关系并非稀奇事件,因为许多美国人的祖先都来自英格兰,找到同一祖先是常有的事<ref>{{cite news|url=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8-01/05/content_7367534_1.htm|title=《你没见过的奥巴马:把“老师”发展成老婆(组图)》|work=|language=zh|publisher=中国新华网|date=2008-01-05 |accessdate=209-07-08}}</ref>。另有中国大陸媒体撰文指出他与美国超级富翁、证券投资家[[巴菲特|沃伦·爱德华·巴菲特]]亦存在血缘关系,这种关系源自一位17世纪的法国移民马里恩·杜瓦尔,因奥巴马的母亲斯坦利·安·邓娜姆与巴菲特的父亲霍华德·巴菲特都是马里恩·杜瓦尔的后代<ref>{{cite news|url=http://news.xinhuanet.com/overseas/2009-12/16/content_12654406.htm|title=《奥巴马与巴菲特可能有血缘关系 但辈份相差三代》|work=|language=zh|publisher=中国新华网|date=2009-12-16 |accessdate=209-07-13}}</ref>。
=== 家庭 ===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20px;">
{| class="wikitable"
! 奧巴馬全家福
|-
| <img src=https://timedotcom.files.wordpress.com/2016/12/obama-family-album-barack-michelle-sasha-malia-photos-08.jpg?quality=85&w=640" width="600100%" ><br>[http://time.com/the-obamas-family-album/ 圖片來源TIME]
|-
|}
</div>
奧巴馬的父母在[[檀香山]]瑪諾亞之[[夏威夷大學]]相識,随后结婚,1961年生下奧巴馬。父亲[[老巴拉克·奧巴馬]]是生于[[肯尼亚]]的盧歐族[[黑人]],肯尼亚经济学家。他对于自己早逝的黑人父亲的信息大多来自于家庭故事和照片,他认为父亲与自己身边的人完全不同,皮肤黑得像沥青;母亲{{tsl|en|Ann Dunham|斯坦利·安·邓娜姆}}是[[堪萨斯州]][[威奇托 (堪萨斯州)|威奇托]]的[[白人]]教师,在《我父亲的梦想》一书中,他描述自己在母亲的[[白人|白种]]美国[[中产]]家庭成长的经历,并描述母亲与父亲表现在肤色上的种族差异。他2岁时,父母分居,随后离婚。离异后,父亲前往[[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最终返回肯尼亚;母亲則嫁给了一位[[印度尼西亚]]籍的学生{{tsl|en|Lolo Soetoro|盧路·索特洛}},1970年生一女儿{{tsl|en|Maya Soetoro-Ng|瑪雅.索特洛.吳}},1980年两人离婚。1982年奥巴马父亲在肯尼亚因[[车祸]]去世,母亲亦于1995年身故。他的祖父為[[英國]]殖民統治肯亞時期之[[公務員]]<ref name="ss"/>。
 
1989年夏天,奧巴馬在西德利·奥斯汀[[律师事务所]]擔任暑期工讀生期间,结识當時已是律师的[[米歇爾·奧巴馬|米歇尔·鲁滨逊]]。两人于1992年结婚,现有两个女儿——大女儿玛丽亚在1999年於芝加哥芝加哥大學醫療中心出生,而小女儿萨沙在2001年於芝加哥大學醫療中心出生。奥巴马一家人是[[芝加哥]]三一联合基督教会的成员,但是由于该教会牧师耶利米·赖特发表的言论引起广泛的争议。此事件發生後,他於4月30日做了一個題為更完美的聯盟的演講做為回應,其中表達了對賴特牧師的感情,然而在2008年5月31日卻宣布脱离该教会。2008年他为顾及總統選戰及自身的健康狀況,以及換取妻子[[米歇爾·奧巴馬]]投入於自己的競選活動,在當年初戒掉長達二十年之[[吸煙]]習慣<ref name="ss">{{cite news|url=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7-01/29/content_5666555.htm|title=《奥巴马身世揭秘》|work=|language=en|publisher=中国新华网|date=2007-01-29|accessdate=2010-07-08}}</ref><ref>{{cite news|url=http://politicalticker.blogs.cnn.com/2008/05/31/obama-resigns-from-controversial-church/|title=《Obama resigns from controversial church 》|work=|language=en|publisher=美国CNN|date=2008-05-31 |accessdate=2008-05-31}}</ref><ref>{{cite news|url=http://www.ucc.org/ucnews/sep06/obama.htm |title=《"Obama: America needs to hear more-moderate, more-inclusive religious voices"》 |work= |language=en |publisher=United Church News,作者:Powell, Barb. |date=2006-08-09 |accessdate=2007-01-08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110002633/http://www.ucc.org/ucnews/sep06/obama.htm |archivedate=2007-01-10 }}</ref>。
2009年1月,奥巴马携家人由[[费城]]乘火车沿当年[[林肯]]行经的铁路路线旅行至华盛顿就任总统职务,举家迁入白宫,而[[米歇爾·奧巴馬|米歇尔]]则成为美国[[第一夫人]]<ref name="ee">{{cite news|url=http://www.52qj.com/news/news_file.asp?id=31831|title=《奥巴马坐火车挺进华盛顿》|work=|language=en|publisher=黔江热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date=2009-01-19|accessdate=2010-05-28}}{{dead link|date=November 2013}}</ref>
== 著作 ==
* 踏入政坛之前,奧巴馬出版其青年及早期事业的回忆录《[[我父亲的梦想:奥巴马回忆录]]》。该书于1995年出版,并于2004年重印,新版本加入前言和他在2004年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演讲稿。该书的[[有声书|音频版本]]获得2006年[[格莱美奖|-{zh-cn:格莱美奖; zh-tw:葛萊美獎; zh-hk:格林美獎}-]]的最佳诵读专辑。这本自传体的回忆录很受美国读者欢迎,仅英文版就有7种,亦译成多国文字出版,《[[时代周刊]]》将其评价为美国政坛史上最好看、最受欢迎的回忆录。2008年12月,他签署该书的中文版版权,希望中国读者通过本书为来理解他的美国梦<ref>{{cite news|url=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42968/57659/8773124.html|title=《奥巴马的美国梦能走多远?》|work=人民网([[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language=zh|publisher=|date=2009-02-09|accessdate=2010-05-24}}</ref>。 * 2004年12月,奥巴马有三本书与出版商簽约,合约价值190万[[美元]]<ref name="CTV">{{cite news|url=http://www.ctv.ca/servlet/ArticleNews/story/CTVNews/20041218/obama_book_041218?s_name=&no_ads |title="U.S. Senator Obama gets $1.9 million book deal," |work= |language=en |publisher=美联社 |date=2004-12-18 |accessdate=2007-01-08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0304104142/http://www.ctv.ca/servlet/ArticleNews/story/CTVNews/20041218/obama_book_041218?s_name=&no_ads |archivedate=2008-03-04 }}</ref>。第一本书《[[无畏的希望:重申美国梦]]》<ref>{{cite news|url=http://www.ontheissues.org/Audacity_of_Hope.htm|title=《无畏的希望》|work=|language=en|publisher=Crown, BOOK REVIEW by OnTheIssues.org|date=2007-05|accessdate=2010-07-05}}</ref>于2006年10月出版([[台灣]]版由商周出版),主要论述他的政治理念<ref>{{cite news|url=http://www.nybooks.com/articles/19651|title=The Phenomenon |work=|language=en|publisher=纽约书评 |author=Tomasky, Michael |date=2006-11-30|accessdate=2007-01-08}}</ref>,自出版后在[[纽约时报]]图书排行榜一直名列前茅<ref>{{cite news|url=http://www.nytimes.com/pages/books/bestseller/index.html |title=Best Sellers |work=|language=en|publisher=纽约时报|date=unknown|accessdate=2007-01-13}}</ref>。该书的[[有声书|音频版本]]更令他在2008年击败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和[[吉米·卡特]]等竞争对手获得当年的[[格莱美奖]]最佳诵读专辑奖,这是他第二度夺得此奖项<ref>{{cite news|url=http://www.china.com.cn/international/txt/2008-02/12/content_9671744.htm|title=《奥巴马获格莱美奖 一天两胜克林顿夫妇》|work=中国网|language=zh|publisher=|date=2008-11-18|accessdate=2008-02-12}}</ref>。 第二本是奥巴马和妻子、两个女儿合著的儿童书,出版合约仍未公布,但他表示会将该书的利润赠予慈善机构。而第三本书的内容现在尚未公开<ref name="CTV"/>。 * 歐巴馬新書《[[我们相信变革——巴拉克·奥巴马重塑美国未来希望之路]]》,在2008年9月8日推出音頻和電子版本,后於9月9日正式上市。這本書由他親自作序,介紹自己的政策立場和這次總統選舉的重要意義。他的競選團隊成員也为此书撰寫一些章節,介紹他在[[美國醫療系統|醫療保險]]、能源和國防安全等重要問題上的觀點。此外,該書還囊括他在競選期間發表的7次演講原文,包括他在宣布競選總統和出訪德國時的演講。 * 目前[[中国大陆]]已经引进奥巴马的《我父亲的梦想:奥巴马回忆录》、《无畏的希望:重申美国梦》和《我们相信变革——巴拉克·奥巴马重塑美国未来希望之路》,為該-{}-著作之[[简体字]]版本<ref>{{cite news|url=http://trans.wenweipo.com/gb/paper.wenweipo.com/2009/01/19/CH0901190014.htm|title=《奥巴马著作 中文版畅销》|work=文汇报([[香港]])|language=zh|publisher=|date=2009-01-09|accessdate=2010-07-08|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721193613/http://trans.wenweipo.com/gb/paper.wenweipo.com/2009/01/19/CH0901190014.htm|archivedate=2011-07-21}}</ref><ref>{{cite news|url=http://ieol.chsi.com.cn/chuguo/lxsc/hwsh/200911/20091118/42137232.html |title=《美国总统奥巴马著作简介》 |work=国际教育在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language=zh |publisher= |date=2009-11-18 |accessdate=2010-07-08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1121133239/http://ieol.chsi.com.cn/chuguo/lxsc/hwsh/200911/20091118/42137232.html |archivedate=2009-11-21 }}</ref><ref>{{cite news|url=http://gb.chinareviewnews.com/doc/1005/8/1/0/100581011.html?coluid=101&kindid=3179&docid=100581011&mdate=0301152123|title=《奥巴马著作走俏美国书市 销量击败竞争对手》|work=中国评论新闻网|language=zh|publisher=|date=2009-11-18|accessdate=2010-07-08}}</ref>。
== 重要演讲 ==
| style="white-space:nowrap;"|2009年7月4日 || [[白宫]] || 独立日演讲<br />"Fourth of July Message" ||独立纪念日演讲;他号召美国民众继承先辈们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重树信心,乐观进取,积极迎接时代的挑战,书写新的辉煌。
|}
 
== 参见 ==
* [[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
* [[巴拉克·奧巴馬2008年美國總統競選活動]]
* 《[[奥巴马国|奥巴马国︰左派政治与个人崇拜]]》
* [[2012年美国总统选举]]
== 参考文献 ==
{{Reflist|2}}
== 外部連結 ==
* {{facebook|potus|President Obama}}
* {{facebook|BarackObama|Barack Obama }}
* {{twitter|POTUS|President Obama}}
* {{twitter|barackobama|barackobama}}
* {{Google+|+BarackObama|Barack Obama}}
* [http://www.whitehouse.gov/blog/2009/11/15/shanghai-town-hall 欧巴马总统在上海与青年面对面]
*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a566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奥巴马议程]
* [http://kindo.com/en/famous-people/barack-obama-family-tree/barack-obama.html 巴拉克·奥巴马的家庭树]
* [http://www.barackobama.com/ 巴拉克·奥巴马总统竞选官方网站]{{en icon}}
* {{geneall|1025002}}
[[Category: 巴拉克·奥巴马|*]][[Category:左撇子]][[Category:肯亞裔美國人]][[Category:英格蘭裔美國人]][[Category:英格蘭裔混血兒]][[Category:德裔混血兒]][[Category:愛爾蘭裔混血兒]][[Category:非洲裔混血兒]][[Category:非洲裔 美國 人物]][[Category:盧歐人]][[Category:檀香山人]][[Category:芝加哥人]][[Category:美國民主黨員]][[Category:西方學院校友]][[Category:哥伦比亚大学校友]][[Category:哈佛大學校友|O]][[Category:美國 法律學者]][[Category:美國律師]][[Category:律師出身的政治人物]][[Category:美国作家]][[Category:芝加哥大学教师]][[Category:美国民主党联邦参议员]][[Category: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Category:2012年美國總統選舉候選人]][[Category:美国总统]][[Category: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主席]][[Category:葛莱美奖获得者]][[Category:美國諾貝爾獎獲得者]][[Category:時代年度風雲人物]][[Category:时代百大 物]][[Category:霍华德大学荣誉博士]][[Category:哈佛法学院校友]][[Category:罗格斯大学荣誉博士]]
72,64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