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河莲藕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巴河莲藕 |
巴河莲藕,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巴河镇芝麻湖地区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也称“芝麻湖九孔藕”、“芝麻湖藕”。产区山丘环抱,湖泥深厚、肥沃,巴河莲藕比常规藕多出一孔,藕质洁白似雪,入汤久煨不化,入口滑爽柔绵,细嫩甜脆,满口生香。
目录
简要介绍
历史渊源
品质特点
历史沿革
相关传说
简要介绍
巴河莲藕与浠水县巴河镇芝麻湖地区地理气候有着紧密的联系,巴河莲藕无法移往外地种植,一到外地即变种、长锈上斑。所以有文称:“世上九孔藕,唯巴河独有”。
浠水县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境内太阳辐射的季节差别较大,气候的显著特征是四季分明,春季温湿多变,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低温少雨。全年平均气温为16.9℃,年平均降水量为1339.2毫米。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为105.9千卡,日照时数为1895.6小时。温度、光照等条件十分适宜莲藕的生长。
另外,县内有浠河、巴水河、蕲水河三大河流及策湖、望天湖两大湖泊,均属长江水系。长江自巴水河口入境,经巴河、兰溪、戴家洲、散花至毛山闸出境入蕲春县,过境江段41公里,县境内径流,中水年有46%产生河川径流,特旱年有30%产生河川径流。年平均径流深为632.64毫米,年径流量为12.37亿立方米,水量极为丰富。特别是巴河莲藕产区芝麻湖地区位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巴河镇西南部,南临长江,西垅巴水,周围山丘环抱,湖泥深厚肥沃,保证了巴河莲藕特有的品质。
历史渊源
巴河莲藕成名于北宋。苏东坡被贬黄州时,游历浠水,盛赞其“齿隙留香”。鄂东一带流传有民谣:“过江名士开笑口,樊口鳊鱼武昌酒,黄州豆腐本佳味,盘中新雪巴河藕。”。浠水是闻一多的故乡,他曾赞巴河莲藕“心较比干多一窍,貌若西子胜三分”。陆游、胡风等文人墨客为此写下过不少赞美巴河莲藕的诗句。据说,吃了九孔藕人会特别聪明。历史上,巴河藕产区的确留下了“清出状元明出相”的佳话。 巴河莲藕芝麻湖的藕在封建时代列为贡品。在巴河莲藕芝麻湖的藕在封建时代列为贡品。在慈禧的食谱里也有这种藕的名字。
品质特点
巴河莲藕花单瓣、颜色粉红,藕身呈长圆筒形,略呈方形,面上有一平缓凹槽,表皮白色,滋润如玉,无铜锈斑纹。藕孔比一般藕要多两个孔,在民间巴河莲藕又被称为“九孔藕”。每支藕一般为3节,节间粗壮,每节长60厘米左右,挖出后贮藏十天半月而色、香、味不变。
据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1983年的分析报告,巴河莲藕含水分76%,总糖量为1.4%,淀粉含量为15.5%,蛋白质含量为2.06%,游离氨基酸含量为0.28%,每百克鲜藕中含量含维生素C25.9毫克,维生素B2、B6分别为0.17毫克和0.15毫克。所含营养成分除总糖量外,其余各项指标匀高于其他莲藕。这种藕当水果生吃,嫰脆香甜多汁;熟食炒而不黑;炖吃汤味醇正。2009年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23项指标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其中9项农残指标均未检出。以巴河藕为主要原料的黄州“蜜汁甜藕”、“藕粉丸”等已分别编入《中国菜谱》、《中国小吃》。
历史沿革
20世纪30-40年代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曾将它装箱运回岛国。1958年以前,芝麻湖年产鲜藕两千担。以后因围湖造田,藕遭厄运。后当地退田还湖,芝麻莲藕又得新生。
2002年开始,浠水县政府将巴河莲藕产业作为全县的特色农业优先发展,政府搭台,农民唱戏,藕农自发成立了浠水县巴河水产品专业合作社,有组织的实施标准化种植。“品牌宣传+优良品质+千年口碑=价格优势”,市场价格较其他莲藕高出50%以上,让藕农深切体会到明显的增收效果。2009年产区巴河莲藕种植面积达90公顷,藕农较实施产业化前人均增收23%,巴河莲藕重现国内各大城市。
2009年起,黄冈市浠水县巴河镇望天湖荷花蕊饮品有限责任公司选用“巴河莲藕”的荷叶、荷花和荷花蕊为原料,聘请茶学和食品学专家对配方进行研发,制成荷叶茶、荷花茶、花蕊茶。产品销售北京、深圳、南京、武汉、黄石、黄冈等地。
相关传说[1]
巴河莲藕的产地在芝麻湖地区,相传,很早以前,一只顶冠鲜红、玉羽雪身的仙鹤,口衔一粒莲子,从波涛汹涌的南海冲天而起,向北边的黄河飞去。仙鹤飞过长江,想歇口气,可刚一张口,那粒碧绿晶莹、熠熠发光的莲子从口里脱落掉进浠水县巴河的芝麻湖。翌年,芝麻湖长出了一种奇特的莲藕,与其它地方的藕在味和形上均有不同,后人称“芝麻湖九孔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