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巴里坤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下辖自治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成立于1954年9月30日,地处新疆东北部,东邻伊吾县,南接哈密市,西毗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北与蒙古国接壤,是全国三个哈萨克自治县之一,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是新疆典型的边境县高寒县易灾县,2006年被中国确定为五类地区。境内中蒙边界线长309公里,设有中国国家一类季节性开放口岸--老爷庙口岸,是新疆与蒙古国发展边贸的重要开放口岸之一。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43亿元。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总面积3.84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戈壁占2.55万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66%。 2010年县域总人口10.24万人,由汉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13个民族构成,其中哈萨克族占35%,其他少数民族占2%。县辖15个乡镇场区、46个行政村。境内驻有兵团农十三师红山农场和哈密地区伊吾马场。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的文化遗迹有东汉任尚碑、裴岑碑、唐朝大河古城等,风景名胜有天山松雪、镜泉宿月、黑沟藏春、百川西流、沙山藏营等。[1]

地域概况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成立于1954年9月30日,是全国三个哈萨克自治县之一(木垒县,总人口8.6万人,哈萨克族2万人,占23.6%;甘肃阿克塞县,总人口9100人,哈萨克族3700人,占41.3%)。地处新疆东北部,东邻伊吾县,南接哈密市,西毗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北与蒙古国接壤,境内中蒙边界线长309公里,设有国家一类季节性开放口岸——老爷庙口岸(该口岸建设于1992年,04年前每季度开放一次,04年起每两个月开放一次,年过货量2.5万吨左右),是新疆与蒙古国发展边贸的重要开放口岸之一。全县总面积3.84万平方公里,占全地区总面积的25%,辖15个乡镇场区、45个行政村、11个自然村(牧业村16个),129个村民小组,6个居民委员会(城镇4个、博尔羌吉镇2个)。全县总人口10.1万人,有13个民族成份,其中以哈萨克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34%。农牧民1.6万户、6.9万人(劳动力3.6万人),占总人口的78%,其中牧民5700户2.4万人,占农牧民总数的34.5%)。

巴里坤县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平均海拔1650米(县城海拔1680米),属温带大陆性冷凉干旱气候区,冬季严寒,夏季凉爽,光照充足,四季不分明。年均气温1℃,极端最高气温35℃,极端最低气温-43.6℃。年均日照3210—3269小时。无霜期98—104天。年降水量仅202毫米左右,蒸发量1638毫米。2006年被国家确定为五类地区。2008年,总降水量229.1毫米,较07年(342.4毫米)偏少113.3毫米;平均气温4.0℃,较07年偏低0.3℃。

巴里坤县有可耕地50.4万亩(其中基本农田36.6万亩),每年实播30万亩左右,主要农作物有马铃薯、大麦、饲用玉米、小麦、晚熟哈密瓜等。全县天然草场2866万亩,可利用草场1998万亩(其中优质割草场18万亩),主要畜种有牛、羊、马、驴、驼等,1996年被自治区确定为牧业县。全县牲畜最高饲养量约100万头只,年底存栏约55万头只,其中大畜5万头(农区2万余头、牧区近3万头);小畜50万只(农区占35%、牧区占65%)。全县湿地134万亩。林地面积122.7万亩(天然林109.8万亩、占91%,人工林12.9万亩、占9%),森林覆盖率1.45%。苗圃基地6个,总面积534亩(县中心苗圃400亩)。 地下水资源量2.93亿m3,年可开采量1.7亿m3(其中黄土场开发区地下水资源量2300万方,年可开采量1200万方),现有机电井535眼(兵团100眼),年提水量1.09亿m3,占可开采量的64%。全县水库20座(中型1座、小Ⅰ型5座、小Ⅱ型14座)、小塘坝34座,总库容4316.95万m3,有效灌溉面积(含林地)1.75万公顷(合26.25万亩)。全县干、支、斗三级渠道总长1326公里(干渠321公里、支渠352公里、斗渠652公里),防渗率100%。高效节水面积6.83万亩。全县年用水总量1.9亿m3,其中,农业用水1.76亿m3,占用水总量的92.7%;工业用水390万m3,占用水总量的0.2%;生态用水920万m3,占用水总量的4.8%;生活用水482万m3,占用水总量的2.5%。

巴里坤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品位高、储量大,现已探明煤、石油、芒硝、黄金、膨润土等30余种,占哈密已发现矿产的43%。截止2008年底,有38支地勘队伍、探矿权人51家在县域内从事煤炭、金、 银、铜、铁、铅、锌、钼、煤、镍、芒硝、膨润土、油页岩、石材、油气共14种矿产资源的勘查,共有地质勘查项目113个(勘查面积1870平方公里),其中煤勘查项目15个(勘查面积325平方公里,占17%)、金48个(面积715平方公里,占38%)、铜29个(面积471平方公里,占25%)、油页岩4个(面积100平方公里)、铁4个(面积62平方公里)、铅3个(面积53平方公里)、镍3个(面积50平方公里)、银1个(面积17平方公里)、石材1个(面积11平方公里)、钼1个(面积17平方公里)、膨润土1个(面积21平方公里)、锌1个(面积7平方公里)、芒硝1个(面积21平方公里)。

巴里坤古称蒲类,是古丝绸之路北新道进入新疆的第一重镇。人文景观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大河唐城),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兰州湾子古遗址群、汉满两城和地藏寺、仙姑庙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0余处(巴里坤东黑沟古遗址被列为“2007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自然风光有全国四大鸣沙山之一的巴里坤鸣沙山、新疆三大草原之一的巴里坤草原以及西黑沟、怪石山等。现有国家AA级景区2处(哈萨克文化展馆、怪石山),A级景区1处(古民宅)。2006年,被命名为自治区历史文化名城。2007年,被自治区命名为旅游强县。2008年,巴里坤县城荣获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07年,巴里坤脑阁抬阁、民间故事、巴里坤小曲子、汉族节日习俗、哈萨克族动物舞已经被列入自治区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其中新疆汉族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共7个,巴里坤占4项(曲子、脑阁抬阁、民间故事、汉族节日习俗)。 ——全县现有各类大、中、小酒店、宾馆、招待所、旅馆48家(四星1家、二星2家),接待床位2600个,餐饮网点150家。[2]

历史沿革

巴里坤,一说系突厥语“虎湖”之意,因巴里坤湖而得名;一说系蒙古语“巴尔库勒”的谐音,意为“虎前爪”,以地势险要取名;一说为古代月氏语。汉为蒲类国,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东汉属伊吾卢,隋为伊吾郡地。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建蒲类县,宋属伊州。元属别失八里东境,始称巴尔库勒。明属瓦剌,为准噶尔部游牧地。清初以巴尔库勒谐音称巴里坤。雍正九年(1731年)建巴尔库勒城,置安西同知,雍正十三年(1735年)将地名汉字写为“巴里坤”。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设镇西府,咸丰五年(1855年)裁府为直隶厅。1913年改厅为镇西县,属镇迪道。1934年划归哈密行政区。1953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废除带歧视民族的镇西县名,恢复巴里坤名称;翌年9月30日成立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今属哈密地区。

2000年,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辖2个镇、10个乡:巴里坤镇、博尔羌吉镇、萨尔乔克乡、海子沿乡、下涝坝乡、大红柳峡乡、八墙子乡、奎苏乡、石人子乡、大河乡、花园乡、三塘湖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85964人,其中:巴里坤镇 12552人、博尔羌吉镇 443人、萨尔乔克乡 4472人、海子沿乡 6229人、下涝坝乡 5273人、大河乡 17842人、奎苏乡 10018人、石人子乡 7531人、花园乡 6504人、三塘湖乡 1403人、大红柳峡乡 2915人、八墙子乡 1458人、兵团红山农场虚拟乡 6533人、兵团红星一牧场虚拟乡 2791人。

行政区划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部的一个边境县,位于天山山脉东段与东准噶尔断块山系之间的草原上,地理坐标为东经91°19′30″~94°48′30″、北纬43°21′~45°5′19″,东邻伊吾县,南接哈密市,西毗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北界蒙古人民共和国,中蒙国界长达309公里。全县总面积38445.3平方公里,县境东西长276.4公里,南北宽180.6公里。2005年全县下辖4镇、8乡、1场,两个开发区。有46个行政村,7个居委会,县政府驻巴里坤镇。[3]

自然地理

巴里坤县奇特的地形地貌,可以说是新疆地形特征的一个缩影。巴里坤县的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受地质构造控制,大体可以分为高中山地、高原、盆地、戈壁荒漠、湖泊五大类。

地形特征是三山(巴里坤山、莫钦乌拉山、东准噶尔断块山系)夹两盆(巴里坤盆地、三塘湖盆地)。南部是巴里坤山,中部是莫钦乌拉山,北部是东准噶尔断块山系。

巴里坤山(南山),位于县境南沿,为天山山脉东段,绵延县境内160多公里,平均海拔3300米,最高峰是奎苏东南的月牙山,海拔4308.3米。在海拔3600米以上的山峰,终年积雪,分布着大量的冰川。

巴里坤县中部是天山支脉莫钦乌拉山,因在巴里盆地之北,当地俗称"北山"。莫钦乌拉山由西北向东南延伸,中部高,西部陷没,全长70公里,海拔在2800-3200米之间。

最北部中蒙国界处是东准噶尔断块山系,东西走向,包括五条山(小哈甫提克山、大哈甫提克山、呼洪得雷山、苏海图山、海来山),逶迤县境内部170多公里,平均海拔在2000为米左右。

巴里坤盆地是由巴里坤山、莫钦乌拉山和萨尔乔克西山所包围的山间盆地,是巴里坤县的平原地区。海拔1500-2000米。其中,西北山势最低,形成了水气入侵的天然缺口,盆底西宽东窄,状如老虎大腿。地势由东向西倾斜,巴里坤湖为盆地的最低处,海拔1581米。盆地分为三个地形区:南北高山区、西部低山区及中部高位盆地。整个盆地面积是的4514.6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1.74%。

三塘湖盆地,在莫钦乌拉山与东准噶尔断块山系之间。虽说距县城88公里,但地形状况与巴里坤盆地大不相同。多为戈壁地带,呈荒漠与半荒漠景观。这里因风大,形成了风蚀蘑菇和第三级的雅丹地貌分布。

县境内三座山脉,两大盆地,横向排布,错落有序,"三山夹两盆"是巴里坤地形的轮廓。境内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形特征为三山(巴里坤山、莫钦乌拉山、东准噶尔断块山)夹两盆(巴里坤盆地、三塘湖盆地)。山地占38.9%,平原占11.8%,戈壁荒漠占49.3%。有大小河流46条,地表水资源量为2.71亿立方米,平原区地下水补给量为2.33亿立方米。野生动物资源有雪豹、马鹿、盘羊、雪鸡等。野生植物和菌类资源有500余种,其中雪莲、蘑菇、催生草被称为草原“三宝”。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石油、煤、铅、铁、钛、金、铜、芒硝、盐等。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属温带亚干旱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O℃,极端最高气温33.5℃,极端最低气温-43.6℃,年平均有3.1五天日最高气温在30C以上。年平均日照时数3213.l小时,≥10C的积温1735.0℃,无霜期102天。年平均降水量203.0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621.7毫米。

该县以牧业为主,素有“古牧国"之称。现有耕地2. 86万公顷(42.9万亩)、森林32. 53万公顷(488万亩)、草场143.93万公顷(2159万亩)。畜牧业以草原放养为主,牲畜有羊、牛、马、骆驼等。农产品有小麦、青稞、大麦、豌豆、油菜、马铃薯等。工业以皮革和粮油加工为主。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基础设施逐步改善。 203省道是其重要的交通干线。 2000门程控电话和哈巴(哈密——巴里坤)二级光缆干线已与全国联网。地处该县的季节性口岸——老爷庙口岸,是新疆对蒙古国的重要通商口岸之一。

该县的文化遗迹有东汉任尚碑、裴岑碑、唐朝大河古城等,风景名胜有天山松雪、镜泉宿月、黑沟藏春、百川西流、沙山藏营等。[4]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全县土地总面积为3698855.4公顷,其中地方3460091公顷,兵团及军马场238764.5公顷,分别占93.5%和6.5%,地方使用面积中:

农用地面积为1769487.4公顷,占总面积的51.14%。耕地面积26923.5公顷,占总面积的0.78%,人均0.3公顷。园地面积公为19.5公顷,约占总面积的0.01%,主要分布在三塘湖乡及西山丘陵区。林地面积290664.4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4%,人均占有3.2公顷。牧草地面积1441579.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1.66%,人均占有16公顷。水面10300.6公顷,占总面积的0.29%。

建设用地面积为10126.7公顷,占总面积的0.29%。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4926.9公顷,占总面积的0.14%,人均545.6平方米。 交通用地1754.9公顷,占总面积的0.1%。

未利用土地1680476.9公顷,占总面积的48.57%。

气候资源

巴里坤属大陆性冷凉干旱气候区,气候特点是暖季凉爽,冷季严寒,光照充足,无霜期短,降水偏少,蒸发量大,气温年、日变化大。

四季不分明,年平均气温1°C,极端最高气温42℃(三塘湖汉水泉),最低气温—43.6℃。无霜期98----104天,年降水量202----250毫米,年蒸发量1622毫米,日照时数2858----3373.4小时。

巴里坤县光能资源丰富,为全国光能资源较优地区之一。太阳辐射每年一般在146.5—158千卡/平方厘米之间。由于地形的原因,辐射由北向南递减。一年中,总辐射以12月最少,从1月起逐月增多,5月或6月达到最大值,以后又逐月减少。巴里坤的日照时数以汉水泉最多,年日照时数可达3400小时左右,近天山区一般为2800小时。

森林资源

县境内共有林地493.3万亩。

水资源

县境内有大小山水河46条,年径流量2.44亿立方米,加上泉水、坎儿井水,地表水径流量共3.42亿立方米。

巴里坤县矿泉水储量经自治区水质委员会测定,储量为13.377万吨。据化验,矿泉水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微量元素,特别是锶,是全国少数含锶多的天然矿泉水(锶含量是崂山的2倍而且终年恒低温),但因交通、营销和广告宣传等因素,致使这纯天然保健饮料未能走向全国。它是一种深层地下承压水经长距离潜流后在下游隔水层中断的特殊地层排泄涌出。它的补给水源来自天山腰部林区。

野生动物资源

有马鹿、雪豹、野驴、野山羊(岩羊)、黄羊、大头羊(盘羊)、熊、野猪、狼、沙狐、松貂、旱獭、雪鸡、鹌鹑等百余种。

野生植物资源

有500多种,可入药的达百余种,有优良牧草40余种,其中雪莲、蘑菇、益母草被称为草原“三宝”。[5]

矿产资源

巴里坤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品位高、储量大,现已探明煤、石油、芒硝、黄金、膨润土等30余种,占哈密已发现矿产的43%。截止2008年底,有38支地勘队伍、探矿权人51家在县域内从事煤炭、金、银、铜、铁、铅、锌、钼、煤、镍、芒硝、膨润土、油页岩、石材、油气共14种矿产资源的勘查,共有地质勘查项目113个(勘查面积1870平方公里),其中煤勘查项目15个(勘查面积325平方公里,占17%)、金48个(面积715平方公里,占38%)、铜29个(面积471平方公里,占25%)、油页岩4个(面积100平方公里)、铁4个(面积62平方公里)、铅3个(面积53平方公里)、镍3个(面积50平方公里)、银1个(面积17平方公里)、石材1个(面积11平方公里)、钼1个(面积17平方公里)、膨润土1个(面积21平方公里)、锌1个(面积7平方公里)、芒硝1个(面积21平方公里)。

煤炭

全县煤炭资源主要由巴里坤西部煤田和三塘湖煤田两个矿区组成。全县第三次煤炭远景储量预测资源量503亿吨,占全地区预测资源量5708亿吨的8.8%。已查明资源储量8.5亿吨,占全地区已查明资源储量420.84亿吨的2%。自治区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也已将巴里坤布局为煤电、煤化工基地。

西部煤田:预测面积2400平方公里(已取得勘查许可证的271.66平方公里,占预测面积的11.32%;已开采矿区12.68平方公里,占预测面积的0.53%),煤炭远景储量预测资源量312亿吨,占全县煤炭预测资源量503亿吨的62%。已查明资源量8.3亿吨,占全县已查明资源量8.5亿吨的97.6%。石炭窑区现有生产企业4家(明鑫、天顺、朱家煤矿和红山煤矿,占用面积12.68平方公里,查明资源储量4.9亿吨),煤种属低灰、低硫、低磷、高发热量的气肥煤(气肥煤主要衡量指标为粘结指数,粘结指数在85以上为气肥煤),属较好的炼焦和配焦用煤,其中灰份为3.8-15.19%,挥发份36.85-39.8%,全硫0.73-1.91%,磷0.004-0.0748%,发热量5700—8000大卡,粘结指数101—104。新疆银鑫矿业公司在石炭窑西部黑眼泉一带完成详查,勘查面积29.71平方公里,控制资源储量1.2亿吨,煤种属低灰、低硫、低磷、高发热量的气肥煤,属较好的炼焦和配焦用煤。哈密和翔公司在石炭窑西部别斯库都克一带完成地质详查工作,勘查面积11.65平方公里,控制资源储量2.2亿吨,煤质以长焰煤为主、气煤次之,具有特低灰分、低硫、低磷、富油、特高发热值的特点,是良好的动力用煤和配焦用煤;另在吉郎德一带完成预查工作,勘查面积14.89平方公里,初步预测资源储量1亿吨。

三塘湖煤田:预测面积2310平方公里,第三次煤炭远景储量预测资源量为191亿吨,占全县预测资源量503亿吨的38%。已查明资源储量0.2亿吨(鑫源煤炭,占用面积0.46平方公里),占全县已查明资源储量8.5亿吨的2.4%。煤种属中灰、特低硫、高发热量、低熔成份的动力用煤和民用煤,其中灰份为5.09%—5.66%,全硫0.27%—0.68%,发热量5800—7600大卡,粘结指数为0,属低瓦斯煤层,煤的着火点温度43℃~59.5℃,具有爆炸性,其自燃性等级属于容易自燃发火煤。

芒硝

巴里坤湖位于县城西20公里处,是新疆著名的盐湖,蕴藏有丰富的芒硝资源,位居全国第二,面积80平方公里(制卤区37平方公里,转化区43平方公里),芒硝储量4870吨,按30吨/年开采,净开采年限可持续百年以上。芒硝主含量在80%以上(65%以上为合格品,75%以上为优等品)。目前全县有化工企业10家(兵团1家,含汇友),转炉60台,产能20万吨,占全国市场的25%。

黄金

黄金矿山较为分散,点多面广,地质工作薄弱,目前初步探明的矿点分布在骆驼井子(猴山)含金蚀变带,准巴斯陶金矿及外围蚀变带,索尔巴斯陶金矿,莫钦乌拉尔山一带等。现有宏泰矿业、德鑫金矿、昌盛金矿、瑞搏矿业4家黄金生产企业,2008年生产黄金210余公斤。

石油

三塘湖盆地面积为2.3万平方公里,是新疆19个具有油气勘探前景的中小型盆地之一。三塘湖油田预测油气资源当量9.3亿吨,在已探明的6个含油区块中石油总资源量5.7亿吨、天然气资源量100亿立方米,被国土资源部油气储量评审办公室验收确认为亿吨级油田,成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重点试验区块和试验项目。三塘湖油气田包括牛圈湖、西峡沟和马中三大区块,其中牛圈湖区块油气资源储量最大。2008年,三塘湖油田共完成钻井107口,累计达到459口(巴里坤境内291口、伊吾县境内168口),其中采油井262口(巴里坤境内144口、伊吾县境内118口),年平均日产原油849吨(巴里坤境内平均日产150吨,伊吾县境内平均日产698吨),全年累计生产原油31万吨(巴里坤境内5.5万吨,伊吾县境内25.5万吨)。2009年计划部署油井83口(巴里坤境内26口、伊吾县境内57口),计划生产原油30万吨。[6]

人口民族

2002年年末总人口10.08万人(少数民族3.31万人)(注:含生产建设兵团人口),农村人口7.98万人;人口出生率11.28‰,死亡率3.42‰,自然增长7.86‰。巴里坤草原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古代民族有塞种人、呼揭、乌孙、凶奴、高车、柔然、突厥等他们都曾在巴里坤活跃,尤其是蒙古、汉、满、回、哈萨克等民族长期在巴里坤居住,共同为开发巴里坤做出了重要贡献。现在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境内有哈萨克、汉、蒙古、维吾尔、回、满、东乡、土家、撒拉、藏、壮、俄罗斯等16个民族,其中汉族、哈萨克族人数最多。哈萨克族,2002年底人口为31785人,其次是蒙古族1337人,回族313人,维吾尔族169人,满族35人,其它民族89人。各民族团结友爱,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共同繁荣进步,为开发建设巴里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长期以来,各民族独特的民族风情是巴里坤丰富灿烂的文化内涵中最浓重的一笔。

汉 族

巴里坤的汉族或随驻军进入,或因商旅频繁往来而入,或因大批遣犯、垦民的迁入而至,或因经济建设的发展支边而来,遍布县境各地。据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汉族来源于24个省、市、自治区,绝大多数在农牧区从事农牧业生产。

宗教信仰

巴里坤的汉族信仰佛教、道教、基督教。

佛教

巴里坤民间对佛教的信奉颇笃,不少人家里都有神龛佛阁,农历每月初一、十五烧香拜佛,有的还忌口吃素,祈祷消灾降福。若信徒因多灾许下心愿,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和五月十六要到观音庙和地藏寺还愿,奉献面油供果和布施银金钱。

巴里坤信佛人供奉的菩萨有佛祖如来和观音菩萨。传说观世音能给人间送子,所以善男信女颇多,特别是妇女,顶礼膜拜最虔诚。巴里坤城乡都有观音庙、观音阁、娘娘庙。城乡信佛教的凡生下男孩子若多病,大都将孩子拜许给大庙里的和尚,这叫“赦生”,到十二岁时,又以鸡、羊或香资布施庙宇,算是把孩子赎回来,叫"赎僧"。有的信徒还把孩子的奶名叫"和尚",以求神佛保佑。每年农历腊月初八(佛祖成道之日),大庙的和尚煮扁豆粥施舍信徒,放粥一日,算是佛门一桩善举。

道教

清代中期,道教随关内大批汉族迁来而传入。初时,民众中只是信奉,通过每年三清庙、老君庙等庙会寄托信徒们的虔诚,无职业传道者。至咸丰以后,关内职业道士不断往来。光绪二十七年(1910),驼商集银1200两,重修巴里坤与外蒙古接界处的老爷庙(关帝庙),并从关内请来两名道士住庙传道,一名叫黄兆基,另一姓名不详,他们频繁往来于三塘湖中湖庙。这两个道士属于"全真"教派,离家拜师受戒,静修养性,想苦炼得道成仙。巴里坤的道士多属于"正一"教派,这类道士不出家,可娶妻生儿育女,又叫"火居道"或"俗家道"。他们除了作道场、上表外,还给民间选择婚嫁吉日、看阴阳、诵经超度亡灵、书写符咒"驱邪役鬼"、续家谱等。

基督教

民国36年(1947),哈密中华基督教灵工团的传教士李道生、张俊到巴里坤县传教。当时,在县城东街租赁张彦和私宅数间,建立中华基督教镇西福音所,宣讲《圣经》,唱教歌,进行宣传。参加听讲和祈祷的有周凤琪、张彦和、聂隽礼、朱义、周老四、梁克昌和十几名妇女。后来在南街王恩海家开设讲坛,到民国38年(1949)已经发展男女信徒百余人。基督教镇西福音所曾计划筹资建立福音教堂,因地址一时不能成交而作罢。新中国建立后,1950年4月,有一传教士还参加了镇西县第一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后来因为基督教在巴里坤信徒不多,活动逐渐停止。

1982年秋天,奎苏乡阎家渠村农民姜月娥又从哈密介绍来耶稣教,并发展当农民20余人入教。教徒每星期活动两次,主要念诵《新约全书》、《旧约全书》、祈祷主。

(三)语言、文字

巴里坤的汉族的语言属北方方言的西北次方言。由于巴里坤的汉族大多由甘肃迁来,所以巴里坤话与兰银官话的甘肃话有很深的渊源关系,巴里坤方言以甘肃方言为基础。与普通话比较而言,巴里坤方言有声调只有平声、上声、去声三个。1986年绘制的新疆汉语方言分区图,巴里坤话属于新疆汉语方言兰银官话北疆片。

由于巴里坤县地方偏僻,受外来影响较小,所以方言变化小,动荡不大,几代之间无大差异。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眼界开了,思想也开通了许多,走出去的人越来越多,由于交际的需要,再加上国家大力提倡讲普通话,讲普通话的人多了起来,而且从人们的内心深处来讲,也认为讲普通话很有必要。[7]

风俗习惯

生活习惯

服饰:巴里坤世居汉族人多来自西北各省,服饰比较俭朴。旧社会,贫富之间差别很大,一般平民百姓多穿土布对襟上衣和带腰大裆裤,自制纳帮牛鼻子布鞋,冬季穿白板老羊皮大衣(不挂布面),脚蹬毡筒或短腰毡窝。贫穷农民夏季穿布单衣,头扎一块白色或蓝色布包巾,冬季穿白板皮大衣、皮裤,脚穿"皮窝子",不穿袜子,裹羊毛线织成的裹脚,头戴羊皮或狗皮双耳帽。地主、富人则着绸缎、"洋布",冬季穿挂布面的羊羔子皮大衣,脚穿厚底镶云加工毡鞋。女装多是襟小袄,城镇中多旗袍。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衣着亦不断讲究。进入80年代后,衣服的颜色、款式、质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在穿着方面不仅越来越时尚,而且开始追求个性化。

饮食:终年食小麦,日常主食有拉条子、揪片子、面条、炮丈子、包子、饺子、馒头、花卷、烙饼、稀饭、拌汤、糊糊等。食肉多以牛、羊、猪肉为主,间有驼、马、驴等肉。食用油以菜籽油为主。以前,大米和其它杂粮很少,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米和其它杂粮的供应非常充足,人们饭桌上的食品越来越丰富。食肉除了以前的那几种以外,鱼、虾等海产品和鸡、鸭等肉类也成了人们的日常肉食品。巴里坤汉民族独特的风味食品有:蒸饼、羊肉盖饼子、腊羊排骨等。

住、行:新中国建立前,城乡居民喜住四合院,上房拔廊起脊,两侧厢房亦拔廊,但为一面出水,立木架,石头起基。建房时要请"阴阳先生"或道士看"风水",择吉日动工,立木上梁时要庆贺,房屋竣工后,要请道士诵经谢土(土地神)。屋内盘烧炕或煨炕,冬季用木柴烧炕或用牛羊粪煨炕。新中国建立后,四合院拆除,改建北房,不再修廊,利于采光。无论城乡,修建房屋时都按国家的统一规划修建,人们的居住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巴里坤地处边远山区,交通不便。解放前,近路以步代车,远程多骑马、骑骆驼、骑驴、乘大轮牛车和马车。新中国建立后,交通工具不断改善,70年代,自行车是城乡居民的主要交通工具;80年代,汽车和拖拉机大量增加,但在农村毛驴车仍然起着主要作用。进入九十年代后,交通飞速发展,公路的数量和质量在不断的增加和提高,交通工具的数量和样式很多,性能越来越好。尤其是进入2000年后,随着哈-巴-乌公路等公路的贯通,人们外出越来越便捷,从巴里坤出发去乌鲁木齐,在这之前人们需要十几个小时,而现在乘坐“依维克”只需五、六个小时即可。

社会风俗

婚嫁:新中国建立前,巴里坤的男娶女嫁均为父母包办,婚配年龄小,男十七八岁,女十六七岁。农村还有"童养媳"(儿子很小就把媳妇领进家,长大以后再成家)、"招女婿"(入赘,亦称倒插门)等婚姻。结婚一般要经过合婚定亲、纳彩礼、嫁娶、回门等过程。嫁娶时需三天。新中国建立后,婚嫁礼俗有了很大的改进,男女双方一般均系自由婚姻,结婚年龄也推迟了一些。

丧葬:在旧社会,巴里坤县的丧葬迷信色彩很浓,男性老人去世称"寿终正寝",女性老人去世称"寿终内寝"。办理丧事的程序很繁杂,有"停尸"、"报丧"、"入殓"、"守夜"、"吊奠"、"出殡"、"攒三"等。操办丧事均请道士、和尚设坛做道场,超度亡灵,子孙披麻戴孝。安葬后,三天为"攒三"(圆坟),七天后上坟谓"头期",四十九天为"尽期",以后百日、周年都要上坟祭奠。新中国建立后,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葬礼逐渐改革,不循旧俗,出殡前开追悼会,寄托哀思。送殡后,丧家便设宴招待亲友,以示谢意。

节庆:巴里坤县的汉族乡俗四季有节,以农历计算,主要节日有:春节、初五、初七、元宵节、正月二十、二月二、清明、端阳(又称端午)、六月六、七月七、七月十五、八月十五、九月九、十月初一、冬至、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新中国成立后,一些有迷信色彩的节日已被摒弃,城乡群众又增加了公历纪念性节日,如五一、六一、七一、十一、元旦等,每逢节日都要打扫卫生,搞庆祝活动。

哈萨克族

巴里坤的哈萨克族大都从阿勒泰迁入,自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起,或成批或零星陆陆续续迁入,截止民国24年(1935)10月,巴里坤县境内共有哈萨克牧民4600余户、20000多人。30年代,因盛世才搞独裁统治,镇压哈萨克牧民,使巴里坤的哈萨克族大规模东迁,遭遇很悲惨。

新中国成立前,巴里哈萨克族的生产活动,习惯上都以"耶利"为单位行动。他们在政治上实行着清政府所建立的王公制度,其头人为王、贝子、公、昂布、台吉、乌库尔台、扎椤、藏根等,这些职务都是世袭的。

巴里坤的哈萨克族人统属克烈、乃蛮、瓦克三大部落。这三大部落和各个氏族都以自己的祖宗或本部落英雄的名字作为本部落、本氏族的口号,标志本部落、本氏族的威武和力量。小氏族没有专用口号的,就用其大部落的口号。

哈萨克族信仰伊斯兰教,至今还保留着一些古代宗教意识,尤其崇拜天、地、日、月、星、水、火等。

哈萨克族有自己的语文文字。哈萨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克普恰克语组,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哈萨克文。由于长期和汉族杂居、交往,不少人通晓汉语,并将一部分汉语词汇借到了哈萨克语中。

由于长期从事牧业生产,巴里坤哈萨克族的衣食住行也都保留着游牧生活的特点。

服饰:为了便于乘骑,衣服一般比较宽大、结实。衣服多用牲畜皮毛制作,使用最广的是羊皮,夏季布料衣服。哈萨克男子冬季多数人头戴色彩鲜艳的绸面三叶狐狸皮或黑色羔羊皮帽,四棱尖顶上喜插猫头鹰羽毛为盔缨;夏季多扎用三角布制的头巾,或黑布和蓝色布制的"库拉帕热"(尖尖帽)。喜扎牛皮腰带。内穿白布衬衣和长裤,衣领较高且绣花边。妇女喜欢色彩鲜艳的绸缎、棉布料衣服,多穿连衣裙,套坎肩,衣袖和前胸绣各种花纹。姑娘和少妇喜欢将银元、珊瑚宝石和彩珠佩在胸前。女子婚前多戴小圆帽,顶端插美丽的羽毛,婚后披大头巾。成年妇女的盖头大而宽,前后垂到膝下,为前后两件头巾组成,前面的盖头叫"克买切克",后面的盖头叫"齐老饰",冬夏佩戴,不露头发。男女都喜欢脚登长腰皮靴。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来,随着改革开入放的深入,哈萨克的衣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姑娘少妇的衣着日趋现代化。

饮食:哈萨克用奶和肉制做各种食品。饮食可分为肉食、奶食、面食和茶。

居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哈萨克族创造出了一种轻便坚固、拆卸安装简单的毡房,毡房由围墙、房杆、顶圈、门、房毡五部分。还有一种叫一撮毛的的毡房,无房墙,面积很少,多用于野牧骆驼或打猎用。新中国建立后,牧民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不但毡房宽大洁白,而且在定居点建成了新牧村,新牧村的房屋是土木结构,窗明屋亮,不少牧村已经安装了电灯、电话。

交通:哈萨克族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马,他们把马比作自己的"翅膀"。

哈萨克族有自己独特的社会风俗。

节庆:哈萨克的节庆多和宗教有一定的联系,每年有两个传统的大节,即肉孜节和古尔邦节。此外,还有"那吾热孜"节,近似于汉族的春节。除上述节日外,还有许多庆典礼仪,如降生礼、满月礼、骑马礼、割礼、猎礼、婚礼、葬礼等。

婚姻:新中国建立前,在哈萨克族中流行着封建买卖婚姻,主要形式是一夫一妻制,富人则可以多次娶妻。哈萨克的婚姻是终身的,一般不许离婚。建国前,其兄弟有婚姻的继承权。

丧葬:哈萨克人的丧葬习俗,是按伊斯兰教的礼仪进行的。尸体土葬,直接放进坟洞,头朝西,脚朝东,面朝麦加方向。办丧事要唱丧事习俗歌,在一年内,死者全家的人不娶、不嫁、不摆宴。妇女四十天不出门,男子外出不参加对歌等活动。

姓氏:古时,哈萨克人只有名而无姓,现在在本名之外,加父名、祖名,以表示自己的血缘和分辩与自己同名的人,连名的顺序是:本名后面加父名。

禁忌:饮食方面禁食猪肉、驴肉、狗肉和死亡牲畜的肉,不食非伊斯兰教徒宰杀的牲畜的肉;在待人接物方面,客人在毡房内不得坐主人的床。吃食物时不能用鼻子闻。吃饭要戴帽子。饭前饭后要洗手,洗手后不能乱甩手上的水。忌讳用脚踢牲畜。拴羊的绳子不能用脚踩。忌讳别人当面数自己的牲畜。忌讳黄色。不能骑骒马远行。星期二不宴请、不宰牛羊。星期五不嫁娶和搞娱乐活动。在牧区,忌讳客人在门口下马。

日常礼俗:殷勤好客。哈萨克以好客闻名,凡是来客,不论是哪个民族,也不论认识与否,都热情款待;团结互助。当有人家遇到意外灾害时,可向部落申请资助。在转场中,先到的要欢迎新来的人家;讲礼貌。讲礼貌是哈萨克族的传统美德,部落里每个成员从小就养成尊重长者的习惯。

蒙古族

元代,蒙古族是在巴里坤生活的主要民族。清初开始西迁,至乾隆中期,已经所留无几。清末,随驼商一批蒙古族由内蒙古迁入巴里坤,不久,又从乌里雅苏台迁入一批。民国二年(1913),喀尔克见拜部落的一批蒙古族迁入巴里坤。1949年,县境内有蒙古族281人,1964年增到480人。1985年,蒙古族达927人。建国前,蒙古族以牧主,建国后,大部分兼营农业。

蒙古族信仰喇嘛教,由于此教后随蒙古族迁出而在巴里坤消失,所以蒙古族在丧葬时,就请会念经文的老人,祈祷死者去乐土。巴里坤的蒙古族语言为阿勒泰语系蒙古语组,属于卫拉特方言,文字自右向左上下连写。不少蒙古族还精通汉语和哈萨克语。巴里坤县居住的蒙古族,大多着汉族式衣装,少数老年妇女穿蓝色蒙古族大襟长袍和戴蓝头巾。蒙古族长期和汉族交往,彼此通婚比较多。蒙古族取汉族姓氏的比较普遍,据统计,1985年全县200多户蒙古人中,取李、邵、于、吴、陈等姓氏的占80%以上。

在饮食方面以面为主,辅以肉和奶。普遍嗜饮砖茶,喜食炒面。他们用鲜奶晒曲拉、制奶饼,用马奶子酿造的酒是招待宾客的佳品。蒙古族牧民居住传统的蒙古包,制作方法和用料与哈萨克族的毡房相似,但一般比哈萨克族的毡房小。建国后,大部分蒙古族人兼营农业,都能定居或者半定居,普通居住的是土木结构的平房,并备有毡房。蒙古族人也把春节当作最隆重的节日,称为大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日,称小年。蒙古人十分重视农历五月十三的"鄂博"节,不分贫富,都要盛装云集祭敖包,之后,一般都要举行赛马、摔跤、歌舞等活动,青年男女借此互相交往。蒙古人一生有三个大的喜庆日子。第一是出生后七天的洗头礼;第二是三岁时的剃头礼;第三是婚礼日。蒙古族葬礼简单朴素,一般不设灵床,没有供品,不穿孝服,不烧纸钱,请喇嘛诵经即可。葬式有天葬、土葬、火葬三种。建国后,天葬和火葬废除,只实行土葬,多是装棺木土葬,也有个别用蓝布裹身土葬。 蒙古人热情好客。

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迁入巴里坤始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由艾西里甫、阿吾孜兄弟俩携眷从喀仁什来巴里坤经商。后陆续迁入。他们大部分从事商业、小手工业、饮食业和屠宰业。因维吾尔族长期与汉族杂居交往,多数人通汉语。

民国七年(1918),维吾尔族居民集资在汉城北街建起了一座清真寺,民国23年(1934)迁址东街。"文化大革命"中,清真寺以"封、资、修"的产物被毁,"文化大革命"之后,落实和贯彻党的宗教政策,复建清真寺。清真寺先后有伊玛目7人、买曾3人。

回 族

清乾隆二十年(1775),从甘肃敦煌迁来一批回民。乾隆三十二年(1767)八月,甘肃固原县(今属宁夏回族自治区)的30多户迁入巴里坤。此后,随着大兴屯田,回民陆续迁入。后经同治年间的变乱和民国时期马仲英在巴里坤的战乱,大批回民惨遭杀害或外迁,至1949年,县境内仅有回民22人。建国后,又有甘肃、青海、宁夏等省区的回民又陆续迁入巴里坤。1985年,全县有回民405人,主要居住在大红柳峡乡、萨尔乔克区从事农业。最早将伊斯兰教传入巴里坤的是回民。清乾隆时,在巴里坤有职业传教阿訇,后死于三县户,并建有"拱拜寺"。

满 族

巴里坤是满族在新疆聚居最早最多的县之一,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安西满营千余名满族官兵携眷来巴里坤满城住守,经数十年的繁衍生息和不断迁入,到嘉庆十一年(1806)年,驻巴里坤的满族官兵和居民达7234人。光绪十五年(1889)三月,满营调防奇台,巴里坤仅留下若干满族居民。建国后,又有几户迁走。1985年,仅有满族1户5人。

农林牧水

农业概况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地处天山北麓,属国家级贫困县。县辖11个乡(镇)场,45个村民委员会,150个村民小组,县境内居住着主体民族哈萨克族等13个民族,总人口102006人,其中汉族占70%,哈萨克族27%,其他民族3%,农村户13572户,人口64850人。

全县总面积3.8万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50.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8万亩,草场面积1997万亩,大都属于荒漠半荒漠草场。

巴里坤县气候特点是夏凉冬寒,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无霜期短(98-104天),降水量少(平均年份200-260毫米)。

种植业以春小麦、饲草料、洋芋为主,2003年全县完成农作物播种26.2万亩,其中小麦播种面积9.3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4.5万亩,完成饲草料种植面积12.4万亩。

林业概况

巴里坤现有各类森林面积298665公顷,其中山区森林56333公顷,荒漠灌木林地241666公顷,河谷林533公顷,平原人工林133公顷。森林覆盖率0.67%。县境内林地可分四种类型:

山区针叶林地,生长着茂盛的天山云杉和西伯利亚落叶松及桦树、忍冬、野蔷薇,作为主要的水源涵养林,间伐、疏线可用作木材,分布在巴里坤山和莫饮乌拉山北坡中部和中上部,面积2.50万公顷,林地有机质含量高,PH值小于7。

间谷阔叶林地,该林地主要生长着苦杨和白柳,在海拔1800-2400米之间,面积约513.3公顷,沿河谷水系分布,林地有机质含量减少。

荒漠乔灌木林地,分布在三塘湖盆地,西部丘陵地带,面积达27.64万公顷,土壤显碱性,有些地方盐碱有增多趋势,主要植被的胡杨、梭梭、红柳、麻黄、白刺等数十种。

平原农牧区林地,由人工植树造林形成,巴里坤盆地,三塘湖盆地和西部丘陵也有分布,面积仅220.73公顷,需大力发展,也是本项目的主要实施区域。目前,生长的树种有杨树(约5个品种)、榆树(5个品种)、柳树(6个品种)、樟子松、沙枣、白腊及苹果、核桃、杏等十多个品种。

牧业概况

社会经济

巴里坤县辖五个牧业乡,五个农业乡,一个良种繁育场,全县已建成综合养殖场6个,养猪场5个,养鸡场2个,牲畜作价归户后,户有户养是当前从事牧业生产的主要形式。

2002年牲畜存栏达53.2万头(只),其中适龄母畜为32.35万头(只),母畜比例为63.4%,成活率为97.5%, 繁殖成活率为91.3%,年出栏各类牲畜为27.57万头(只),出栏率为48.9%,商品畜16.25万头(只)。年内完成肉类总产8800吨,产毛549吨,产绒41吨,产皮张20.78万张,产奶12300吨,出栏鸡26.5万羽,产蛋647吨,年育肥牛6000头,羊12万只。

畜产品加工企业,现有一座乳制品加工厂、皮革加工厂、山羊城分梳厂。

自然资源

水热资源

根据农业区划和县草场资源调查,天然草场灌溉面积16.5万亩,现有牧业用井80眼,水库6座,小塘坝7座,渠道303.5公里,人畜饮水管道50公里。

畜种资源

巴里坤县畜种主要为巴里坤马、土种黄牛、双峰骆驼,巴里坤哈萨克肉用羊、巴里坤绒山羊等,其中巴里坤哈萨克肉用羊、绒山羊以其特色享誉于区内外。

草场资源

全县有可利用天然草场1997.8万亩,其中优、中、良草场面积只占93.79%,饲草总贮量62046万公斤,全年理论载畜量为78万羊单位,每羊单位南非可利用草场29.38亩。

夏草场123.9万亩,占总面积6.2%,位于天山北坡、北山一带,利用时间90天,载畜量55.44万羊单位。春秋草场708.08万亩,占总面积85.44%,分布在西山丘陵,北山阳坡,利用时间175天,载畜量为84.89万羊单位,冬草场1094.27万亩,占54.77%,分布在北天山北坡、山前戈壁,利用时间为100天,载畜量为111.88万羊单位,其它124.06万亩,沙荒漠区基本不可利用。

农区草料资源

饲草主要作物是秸杆,少量苜蓿,田间杂草,树叶等,饲料主要是小麦、玉米、大麦、豌豆、麸渣类等。现有可耕面积50万亩,作物实播面积25万亩,草料面积5.32万亩,全年生产草精料400万公斤,累计人工种草8万亩,产草量为4000万公斤,草料其它秸杆、杂草等总计产草量为8000万公斤,草料两项合计8400万公斤饲料单位,可开畜25万羊单位。

劳动力资源

全县农牧区劳动力资源丰富,剩余劳力充足,是发展畜牧业的一个有利条件。[8]

水利概况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水利建设。1950年,组建县水利委员会,负责管理和兴修水利;1959年,县人民政府设水利科;1973年,水利科改称为水电局;1998年,水电局更名为水利局。

水利局下设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队、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站、水政水资源办公室、打井队、抗旱服务队、西黑沟流域水管站、二渠水库管理处和8个乡镇水管站,共有职工226人,其中有专业技术职务的75人。

县域内水资源总量60139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径流量30827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9312万立方米。从六十年代起,陆续修建水库19座,其中中型1座,小I型5座,小II型水库13座。同时,修建引水渠首14座,小塘坝35座。

全县建成干渠28条,支渠74条,斗渠523条,农渠841条,渠道总长3913.95公里,其中已防渗1603.08公里。干渠570.65公里,其中已防渗323.42公里。支渠737.20公里,其中已防渗710.35公里。斗渠927.06公里,其中已防渗489.60公里。农渠1679.04公里,其中已防渗76.86公里。

全县共打机电井406眼,修复坎尔井6条。2002年,全县水利工程总引用水量14332.16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26.13万亩。[9]

经济发展

综 合

2005年,自治县完成生产总值64846万元,比上年增长8.44%。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6163万元,增长5.38%;第二产业增加值14853万元,增长14.14%,其中,工业增加值9352万元,增长16.11%,建筑业增加值5501万元,增长10.45%;第三产业增加值23830万元,增长8.08%。自治县人均生产总值6452元,增长11.59%。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42.2:20.9:36.9调整为40.35:22.90:36.75。

年末从业人员44176人,比上年增长6.17%。其中城镇从业人员8197人,增长1.83%。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统计,全年实现就业再就业950人,其中私营、个体和三资企业安置750人,其他单位安置200人。有95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数33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

农 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907.36万元,比上年增长6.4 %。其中,农业产值12494.42万元,增长8.9%;畜牧业产值21465.88万元,增长5.9%;林业产值487.46万元,下降28.5%;渔业产值194.5万元,增长15.7%。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898万元,增长4.2%。粮食播种面积10110公顷,同比持平,其中小麦7690公顷,下降9.4%,大麦1840公顷,增长75.2%;棉花播种面积60公顷,增长3倍;油料播种面积60公顷,下降50 %;蔬菜播种面积180公顷,增长5.9%;水果面积(含果用瓜)142公顷,同比持平。 全年粮食产量44647吨,增长15.1%;棉花产量68吨,增长3.4倍;马铃薯29089吨,增长1.5%;油料产量136吨,下降32%;饲草料产量74156吨,增长15.47%。 年末牲畜存栏头数为56.22万头(只),比上年增长2.5%;牲畜出栏34.18万头(只),增长4.9%;肉类总产量10578吨,增长6.4%;牛奶产量11500吨,增长26.3%;禽蛋产量689吨,增长0.9%。水产品产量59吨,下降9.2%。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1.4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3%。拥有大中型拖拉机709台,增长4%;小型拖拉机4933台,增长0.3%。化肥施用量(折纯)1874吨,增长28.2%。农村用电量1651万千瓦小时,增长0.06%。全年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87公顷。

工 业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工业化进程步伐加快。全年全部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1521万元,完成工业增加值7962万元,比上年增长12.2%。全部国有独立核算企业及非国有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7682万元,增加值7308万元,增长36.5% ,其中:轻工业总产值 1620万元;重工业总产值16062万元。

全县工业主要产品产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幅,原煤完成20.21万吨,同比下降0.63% ;硫化碱完成107760吨,同比增长4.5%;芒硝完成395000吨, 同比增长0.3 %;配混合饲料完成25542吨,同比增长0.5%;食用植物油641吨,同比增长29.8 %;小麦粉完成1.38万吨,同比下降19.8%。

产销衔接良好。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103.5%,比上年上升16.3 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产品销售率87.5%,比上年下降2.1个百分点;重工业产品销售率105.1%,比上年上升18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34.55%,比上年上升60.29个百分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16.43%,同比上升13.25个百分点,资产保值增值率163.4%,同比上升61.31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83.26%,同比下降1.71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1.6次/年,同比加快0.31次/年,成本费用利润率6.97%,同比上升4.67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32831元/人•年,同比提高6507元/人•年。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216万元,同比增加966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单耗11.19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10.9%。

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按统计口径) 12113万元,比上年增长2.59%。其中:新建投资9306万元,增长2.95%;扩建投资1995万元,增长3倍;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812万元,下降46.61%。

在总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4056万元,同比增长18.84%;第二产业投资4017万元,同比下降19.95%;第三产业投资4040万元,同比增长19.67%。[10]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