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布加綜合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0年6月26日 (五) 12:01 由 Violet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布加綜合症
原圖鏈接

布加綜合症


布加氏綜合症的症狀=

對於很對人來說,布加氏綜合症的非常陌生的。因此知道布加氏綜合症症狀的人是很少的。因此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


1.急性型

多為肝靜脈完全阻塞而引起,阻塞病變多為血栓形成。多始於肝靜脈出口部,血栓可急劇繁衍到下腔靜脈。

起病急驟,突發上腹部脹痛,伴噁心、嘔吐、腹脹、腹瀉,酷似暴髮型肝炎,肝臟進行性腫大,壓痛,多伴有黃疸、脾大,腹腔積液迅速增長,同時可有胸腔積液。

如果患者屬於爆發性的話,則患者會迅速出現肝性腦病,並且黃疸加重,同時患者還會重選少尿或者是無尿的症狀。甚至嚴重的患者會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自發性細胞性腹膜炎等一些列的併發症。

2.亞急性型

多為肝靜脈和下腔靜脈同時或相繼受累,頑固性腹腔積液、肝臟腫大和下肢水腫多同時存在,繼而出現腹壁、腰背部及胸部淺表靜脈曲張,其血流方向向上,為布加綜合徵區別於其他疾病的重要特徵。

黃疸和肝脾腫大僅見於1/3的病人,且多為輕或中度。不少病例腹腔積液形成急劇而持久,腹壓升高,膈肌上抬,嚴重者可出現腹腔間隔室綜合徵(ACS),引起全身性生理紊亂。出現少尿和無尿。


胸腔容積及肺順應性下降,心排出量減少,肺血管阻力增加,出現低氧血症和酸中毒。

3.慢性型

病程可長達數年以上,多見於隔膜型阻塞的病人,病情多較輕,但多有引人注目的體徵,如胸腹壁粗大的蜿蜒的怒張靜脈,色素沉著見於足靴區,有的出現慢性潰瘍。

雖可有不同程度的腹腔積液,但多數趨於相對穩定。尚可有頸靜脈怒張,精索靜脈曲張,巨大的腹股溝疝、臍疝、痔核等。

晚期病人由於營養不良、蛋白丟失、腹腔積液增多、消瘦,可出現典型的"蜘蛛人"體態。

布加氏綜合症治療

患上布加氏綜合症應該如何治療呢?相信這是很多人都會關心的問題。因此,下面我們不妨一起來看一下布加氏綜合症的治療方法吧。

1.介入手術治療

布加綜合徵首選介入手術治療,創傷小,效果好。下腔靜脈或肝靜脈合併血栓者,可先插管溶栓治療,待血栓完全溶解後可行球囊擴張治療,將狹窄段血管擴開。球囊擴張效果差者可行肝靜脈和或下腔靜脈支架置入治療。


2.內科治療

內科治療包括低鹽飲食、利尿、營養支持、自體腹腔積液回輸等。對於起病1周內單純血栓形成的急性期患者,可以用抗凝劑治療,但大多數病例於血栓形成後幾周或幾個月才獲確診。

對於大多數病例,保守治療雖可以贏得側支循環形成的時間,但患者最後仍需手術治療。布加綜合徵患者,特別是晚期患者,常有頑固性腹腔積液、嚴重營養不良。作為手術前的支持療法,內科治療可以改善患者全身情況,減少手術死亡率,有利於患者術後康復。

3.外科治療

(1)隔膜撕裂術

經右心房隔膜撕裂術方法是經右前第4肋外胸切口或經胸骨切口進入胸腔,於右膈神經前縱行切開心包。

(2)下腔靜脈-右心房分流術

①肝臟前徑路

經腹正中切口或右側腹直肌切口進腹,可採用以下方法暴露下腔靜脈:A.作Kocher 切口游離及向左翻起十二指腸顯露下腔靜脈;B.向上翻起橫結腸及其繫膜,將小腸推向左側,在十二指腸水平部下方、腸繫膜上靜脈的右側打開後腹膜,向腹主動脈方向解剖。


下腔靜脈至少應顯露4cm。經胸切口可採用胸骨切口或右前外胸切口,用直徑14 或16mm 的人造血管一端與下腔靜脈行端側吻合,另一端與右心耳吻合。人造血管通常從橫結腸後、胃和肝臟前面再進入胸腔。

②肝臟後徑路

患者左側臥位,自右側第7 肋進胸。打開心包顯露下腔靜脈的胸腔段。切開膈肌,沿下腔靜脈向下解剖直至其擴張的或相對正常的部分,人造血管一端與下腔靜脈狹窄遠端擴張的部分吻合,另一端與膈上下腔靜脈或右心耳吻合。

與肝臟前徑路相比,肝臟後徑路所需人造血管短,血栓形成的機會少,但手術難度大,易出血,術後乳糜胸腔積液發生率相對較高。下腔靜脈-右心耳分流術恢復了下腔靜脈的血液回流,適用於下腔靜脈阻塞病變較長而肝靜脈相對通暢的病例。

(3)腸繫膜上靜脈-右心房分流術

以上腹部正中切口進腹,在橫結腸繫膜根部、屈氏韌帶的右側尋找腸繫膜上靜脈。進胸切口可採用胸骨切口或右前外胸切口。用直徑14 或16mm 的人造血管一端與腸繫膜上靜脈行端側吻合,另一端與右心耳吻合。


(4)根治性手術

根治手術雖然直接去除了原發病灶,但在同時伴有下腔靜脈炎症的病例中仍有復發的可能。

布加氏綜合症的預防

1、避免長時間站或坐,應經常讓腿做抬高、放下的運動。可能的話,最好能小走一番。


2、經常抬高雙腿,高於心臟水平,並維持膝蓋彎曲,以促進腿部血液循環。

3、避免經常提超過10千克的重物。

4、保持正常體重,以免因超重使腿部靜脈負擔增加。

5、每晚檢查小腿是否有腫脹情況。

6、戒菸。



7、保持腳及腿部清潔,避免受傷。

8、如腿部皮膚比較乾燥,應遵醫囑塗藥。

9、晚上睡覺時,將腿墊高約15厘米。

10、養成每天穿著醫用彈力襪,運動腿部1小時的習慣,散步、快走、騎自行車、跑步皆可。小腿靜脈壓過高的人,應在每天起床後,就穿上彈力襪,晚上睡覺時再脫下。[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