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希尔凡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希尔凡宫建于15世纪的希尔凡宫,是一座典型的阿塞拜疆式宫殿,是巴库城的标志性建筑。其他古迹还有瑟内克卡拉清真寺的高塔和巴伊洛夫石堡等。2000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0年11月的地震、城市发展及遗产保护政策的缺乏等威胁持续不断地破坏着该遗址。2003年7月5日的世界遗产大会第27次会议上被纳入《世界濒危遗产名录》。2009年6月25日在西班牙塞维利亚举行的第3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成功从《世界濒危遗产名录》上撤下。

中文名 希尔凡宫

建造时期 15世纪

建筑风格 阿塞拜疆式宫殿

荣 誉 巴库城的标志性建筑

希尔凡宫的地段和它毗邻的建筑物

建有宫殿的地段和它毗邻的建筑物形成三个位于不同高度层面上的院落。宫殿本身位于第一个层面上。宫殿的主要入口有门楼装饰,设在宫殿的西面。门楼的阶梯通向圆顶的高高的八角形大厅。这个大厅的两道箭形的门洞通向宫殿的东边和南边部分,大厅圆顶下的其余各面分别建有高高的箭形壁龛。两个大的壁龛上开凿了缝状的孔,经过这些孔可以进入宫殿第一层的房间,据研究者推测,这些房间是仆役们的住处。很可能,这些缝状的孔是用来召唤奴仆用的。在宫殿正厅的后面是一个也为八角形的小过厅[1] 。由这个厅可以进入宫殿中用于居住的房间(这些房间的面积都不大),以及用于制作东方三面体灯的房间,这个房间通过三个分别由上下两层组成的窗户来采光,以前房间的房顶是箭形的拱顶。

传说

巴库的居民中都有一种迷信传说,认为圆顶的房间是基万汗宫里的一眼枯井。这眼井具有神奇的魔力,能让断奶的产妇出奶。阿塞拜疆语将之称为“休德-库尤西”,意为“奶井”。因此,基万汗宫,甚至整个希尔凡宫被认为是圣地也就不足为奇了。基万汗宫的装修并未完工。柱子的柱顶和底座上,以及圆形建筑物箭形门洞的门框上都能发现一系列未完工的地方。比如,一些柱顶还有需要进行装饰的地方;另一些柱顶上只雕刻了一个轮廓。因此,赋予基万汗宫以特别之美和魅力的是它的主门楼,上面装饰了别具一格的石头地毯花纹雕刻:颜料和彩色釉面砖这里均未采用。

希尔凡沙赫

1683年,德国旅行家肯普费尔经过阿塞拜疆游览了巴库。而他从时间上讲正是第一位描写了希尔凡沙赫——希尔凡最大的封建主和统治者——的王宫的人。巴库城高高耸立于港湾之上的城市的最高部分,以其被称作王(沙赫)宫的漂亮宫殿而著称。它真正建在突出的悬崖上,具有皇家的豪华和不同寻常的富丽堂皇。所有的一切都用闪光的削平的石头做成,彼此连接精巧之极,无论从哪个地方都辨别不出接缝。

学者们推测

基万汗宫是“法庭”,他们的假设援引了刻在中央大厅入口上方的铭文。铭文是古兰经中的诗句。神说,——赞扬和祝福他:于是神往家里招来了和平并给他垂青的人指引捷径。行善的人给与善报,并且比这还多:无论灰尘还是耻辱都不能掩盖他们的脸庞,他们将是天堂的居民,他们将永远住在那儿。正如历史学家们推测的那样,举行会议时希尔凡沙赫自己在中央的圆形建筑物里,而显赫的封建主们则在柱廊里[2] 。在圆形建筑物的底座下的岩石上建了一个圆顶的地下室,形状如一个5米深的水井,很可能是用来关押被判有罪的囚犯的。关于这个黑暗的房间还流传着令人心惊胆寒的故事:在圆形建筑地板的孔上割下人头;被割下的人头就沿着地下管道直接滑到海中;还有一根活动的柱子,柱子下有一个孔,被判有罪的犯人被扔进那里。

评价

曾到过巴库的第比利斯国王领事、勋章获得者甘巴指出,“汗的宫殿看起来像一座废墟,里面住着30户贫穷的鞑靼人和波斯人的家庭。”1842年时,喀山大学的教授别列津在进行对近东国家的科学考察时访问了巴库。他在自己的行程日记中是这样记述希尔凡宫的:“这座建筑饱受时间的折磨,而忍受得更多的则是人类的懒惰,人们为了省点力,直接从这儿拿走石头去建糟糕透顶的房子,不知羞耻地破坏着古迹。屋顶已经不复存在,完全消失了:上面一层的墙也大部分都倒塌了,而下面一层则几乎完全被填平了。”宫殿的这种废墟状态一直持续到19世纪,1857年,它被转交到俄罗斯军事机构手中。军事机构对宫殿进行了部分修缮,并同时对它进行了彻底重建,使宫殿建筑成为了军事装备仓库。这座作为伟大的历史文物的宫殿的重建工作花去了巨额的资金。十月革命后,阿塞拜疆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新政府决定成立一个艺术和古迹文物保护委员会。于是,从1932年开始希尔凡宫开始进行整理修缮工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