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帝洛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帝洛巴。原图链接

帝洛巴(988年-1069年),生于东印度萨德高镇(Chittagong,现今孟加拉吉大港),为婆罗门种姓,曾贵为国王,后舍王位出家,受玛唐吉上师指引作榨芝麻油工人,因而被称为“捣芝麻者”,“帝洛”即梵语“芝麻”,以低贱工作降伏傲慢断诸烦恼,达到完美悉地,后受金刚总持报身佛灌顶,获得大印、拙火、光明、业印等四大成就不共传承法,他的影响力透过空行授记的心子那洛巴马尔巴密勒日巴冈波巴等,无间相续口耳传承迄今,是密宗白教噶举派开山祖师,受尊称为“噶举之父”,八十四位大成就者之一。

童年奇事

帝洛巴的父亲名-波拉雅夏(Pranyasha),母亲名-名卡西(Kashi)。二人婚后多年无子,便经常到寺庙发愿祈求,请僧侣们为之修法,在殷切期盼下,帝洛巴终于诞生。父母心喜请来婆罗门众测卜,得出他的资赋极高将会成为伟大人物,于是非常细心照料。襁褓时期,家中墙壁突然出现一个拄著拐杖的驼背老妇,他的母亲以为是妖怪,极力要保护他,老妇便阻止说:“就算你尽最大的努力呵护他,也无法找到一处没有死亡之地!没有人能预先安排死亡或花钱请死亡离开,没有任何坚固的城堡能保护人免受死亡的侵袭,没有一处安全之地离于死亡的怖畏,没有任何财富可以阻拦死亡的降临。帝洛巴再神奇也必须和其他人一样终将死去!让他照顾水牛,练习读写能力,空行将带著指示的预言前来!”言毕,倏地不见。卡西经历这戏剧性的一幕深有感触,于是遵循建议教孩子念书,也让他牧养家里的水牛[1]

大勇无惧

牧童时期的帝洛巴,有日来到河边,龙树菩萨假装要渡湍急水流,帝洛巴看见马上跑过去要背他。龙树菩萨高大魁梧见他年幼胆识过人,就用神通力使自己身体变轻,好让他轻易背上。当狂暴水流几乎要灭顶时,帝洛巴毫无畏惧,龙树菩萨看到帝洛巴的大勇潜质,认定他是受法大器便要成就他。帝洛巴天常和童伴游戏扮演国王,王妃、内臣、外臣及人民围绕身旁,虽是儿戏,但已可看出过人气度。龙树菩萨观见帝洛巴即将成为国王的因缘浮现,便圣化一宝瓶,内中纸条写著国王、王妃、大臣名字,让帝洛巴拿过瓶后对著大喊三次:“我将成为国王!”,其后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

一国之君

国王在没有通知任何人的情况下,突然舍弃王位离去。宫中有一头神象具灵通能力,神奇事迹很多,例如感知有敌人威胁,它便会刨土扔投;有瘟疫降临就会哭号;有喜事就会采撷花朵散布等等。不仅如此,还负责决定未来的国王,它会以象鼻举起冠瓶放在下一任国王的头顶。当时大家都不知国王离去,却看到神象步出王宫向森林走去,当时年少的帝洛巴正在扮演王朝的游戏。大象走到这群孩童中间,将冠瓶放在帝洛巴的头顶。于是大家便把帝洛巴带回王宫,将他册封为王。由于年纪尚小,宫中大臣及人民不免起疑窦。帝洛巴向龙树菩萨求援,龙树菩萨指示他骑乘大象持剑到公园掴打树木,命令所有树木化为战士,结果树木真的听令化为战士出征。大臣与百姓看到此番景像啧啧称奇,便迎请他回王宫,真诚接受他为国王。

有一次,邻国波斯战士伪装成商人向帝洛巴的王国逼近。大臣与百姓不疑有他,结果战士们抵达城门,马上穿上铠甲要进攻,城民十分惧怕,帝洛巴立即披上斗篷,一手持圆盾一手拿利剑,站在波斯军队前挥刀,眼光发射慑人光芒,逼退所有入侵者,全国上下对他敬佩万分、心悦诚服。

修金刚乘

大凡成就者必须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普贤行”,第二阶段“降伏烦恼行”,第三阶段“遍胜十方行”。初学者必须练习处于极度祥和与平静的状态,戒慎看管自己的一举一动,自我控制展现高尚的行为。第二阶段“降伏烦恼行”(藏文:独秀)是降伏傲慢、瞋恨等等以断除烦恼,第三阶段“遍胜十方行”是具足大无畏遍行十方。帝洛巴是个大成就者自不例外。

当帝洛巴身为国王时,他将国政治理得有条有方,但奢豪的物质享受,让他对轮回产生了极大的厌离,于是他将儿子册立为王后便离开皇宫,到比哈尔(今菩提迦耶所在的省份)一带的寺院受持比丘戒,在那里住了一段很长的时间,这是他第一阶段“普贤行”的缘起。

空行母传法

后来他离开庙宇到一处洞穴禅修,见到一个黄发蓝灰皮肤的老婆婆在他面前读《般若经》,帝洛巴认出是他儿时曾经见过的空行母。空行母告诉帝洛巴,想要证得如佛陀一般圆满觉位,必须经历很多的磨难,且多生行持善业,越过重重障碍才能得证,不但费时且不易行,她要引介易修又障碍少的果续教法,能一生、三生、至多七生就能成就。帝洛巴接受空行母的教法,发愿在洞中闭关,他用铁链把自己双足锁起来以表示决心。12年后,帝洛巴腿上的链子自然脱落,达到某种成就,于是他想出关。但空行母迟疑不敢让他下,他不想违背空行母的意愿,心想或许示现一些神通可以改变她的看法,于是他拾起一条鱼,将它的意识引出体外,空行母这下知道他已经达到很高的境界,于是让他出关。其实,帝洛巴是想外出寻找龙树菩萨,但龙树菩萨当时在天界讲法不住人间。

虽然帝洛巴的修练已到一定的境界,但是空行母注意到他过去身为国王时期还隐藏著强烈骄傲感,这会阻碍他的修行。空行母自身转化为胜乐金刚的坛城,授予帝洛巴生起次第与圆满次第的精要口诀。在生起次第中观想自身为本尊,破除对粗略与世俗表相的烦恼执著。但由于有可能会对本尊产生执著,因此,空行母也教授帝洛巴圆满次第的精要口诀,也就是如何将坛城中的越量宫融入本尊,本尊融入种子字,然后将种子字消融入空性当中。依靠著这两项精要口诀,帝洛巴获得了一定程度的了悟,空行母便对他说,此时舍弃你的比丘戒,装疯卖傻秘密进行修持,没人知道你在做什么。接著便消失在空中,授予帝洛巴灌顶与口诀的空行母就是卡波桑莫(Karpo Sangmo)。

受四灌顶

帝洛巴承空行母四灌顶。第一个灌顶是“宝瓶灌顶”或“瓶灌”,指出五蕴本质即是五方佛。宝瓶灌顶有五个部分:不动佛的宝瓶灌、宝生佛的宝冠灌、阿弥陀佛的金刚杵灌,以及不空成就佛的铃灌,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的名灌。经由宝瓶灌顶的五个部分,行者就可以认出五蕴即是五方佛。
第二个灌顶是“秘密灌顶”,或称“密灌”,饮下灌顶法会中的甘露,身体气脉中纠结阻塞、以及体内的能量得以疏通或释放。行者会感到体内能量流动极为通畅,这是体内气、脉、明点的灌顶,特别是密咒本身的灌顶。
第三个灌顶是“智慧灌顶”,行者实际经验大乐,认出大乐与自心本质之不可分、是空性的。因此,行者获致“乐空”的体验,或称“譬喻智”(藏:dpe’i yeshes),或可说是“乐空本智之譬喻”(藏:don gyi yeshes kyi dpe)。
第四个灌顶是“句义灌顶”或称“词灌”,解释真如智慧之本身。
此四灌顶又称“成熟灌顶”,具有象征意义,受灌者尚未成就所有的次第,但最终成就会得证果位。

会遇大师

受灌的帝洛巴日夜精勤修持,但经过一段很长时间,他发现无法再进步,便到南印度找龙树菩萨。途中他经过树林,看见一间发光的稻草屋,于是他入屋内探看,见到一位瑜伽士,没有食物、餐具,也没有衣服,不禁好奇想知道他是如何存活?瑜伽士叫玛唐吉,当时他正在传授乾闼婆(闻香为食的精灵)佛法,他告诉帝洛巴他不食人间烟火,林中精灵和仙人会带食物给他,并说龙树菩萨已入涅槃不住人间。

于是帝洛巴请玛唐吉收他为弟子,玛唐吉化现为密集金刚的坛城,授予他密续生起次第与圆满次第的精要口诀。帝洛巴由空行母卡波桑莫处所获得的胜乐金刚密续,是属于母续的教法;由玛唐吉处所领受的,则属于父续的教法。父续与母续之间的差异是,母续著重于圆满次第,较倚重自心本性当中空性的层面;父续著重于生起次第,倚重自心本性中的明性。他依著玛唐吉所传的法如实修练获致生起次第的成就亲见本尊,即将达到圆满次第的成就。

但是帝洛巴认为他需要进一步的口诀,于是便离开了南印度前往印度东北部,在那里他找到那波巴大师,再度得到胜乐金刚的灌顶,之前他曾经从卡波桑莫处领受过一次胜乐金刚的传承。胜乐金刚的传承有三个,一个来自鲁易巴,第二个来自那波巴,第三个来自直布巴。

帝洛巴所获得的胜乐金刚是来自那波巴的传承,而那波巴则成为帝洛巴的第三位老师。帝洛巴由那波巴处获得了一切的精要口诀成就圆满次第的修行,但尚未了悟究竟。因此,他又离开印度东北部前往西印度,在那儿他遇见了成就者拉拉巴,领受了大手印的精要口诀,特别是心髓三轮的教法与口诀。帝洛巴成为四大成就者玛唐吉、拉拉巴、卡波桑莫、那波巴的弟子,获得了母续、父续、及大手印的教法。

成就悉地

降伏慢心 当榨油工

玛唐吉进一步指示帝洛巴,必须持续禅修显相与自心的真如(suchness)与本质,他观见帝洛巴已到修持“降伏烦恼行”的阶段,这个阶段的行者是在逆境中试炼禅定功夫,把自己置在违缘经验中,如被关进牢、被打、被抢等等,与禅定功夫双结合,达到降伏烦恼的境界。由于帝洛巴曾为国王还带著傲慢习气必须彻底去除,于是玛唐吉命令他去做榨麻油的工作,榨麻油不容易,必须用力捣碎大量芝麻才能萃取出少许油脂,这是低贱种姓奴役才做的事,透过低贱的工作彻底摧毁尚存的傲慢,帝洛巴才能成器得到完美悉地利益众生。

超凡入圣 成就悉地

他来到东印度一个叫哈瑞奇拉镇市集,那里有一户妓女院,帝洛巴寻找到玛唐吉口中所说名为帕芮玛妓女,就当起妓女的皮条客兼侍者,白天为妓女捣芝麻,晚上则招呼她的客人。直到有一天,帝洛巴在捣芝麻时突然间证果,他飘浮在七棵棕榈树高的空中,手中还能继续捣芝麻。这消息很快地传遍整个村落。那位妓女听到有人飘浮在高空时,立即前去观看,令她惊讶的是,原来是自己的工人飘在空中,而且还能继续帮她工作。她很惭愧,向帝洛巴忏悔,并请他收她为弟子。帝洛巴告诉她,之所以能获得成就是因为有她,必须当她的侍者方可获得证悟,帝洛巴从空中洒下一朵花在她的头顶加持,那朵花一碰到她的头,她立刻开悟,由于深厚的因缘,她便有了悟的殊胜体验,也飘到和帝洛巴一样的高度,成了瑜伽女。见到这不可思议的景象,众人皆纷纷伏下顶礼,并献上鲜、妙香。当地国王一听到这消息也立刻赶来,随众人般向空中的帝洛巴祷告,并代表所有人向他忏悔,因为竟然无人识出帝洛巴的殊胜,都把他看作贫困的捣芝麻工人。随后,帝洛巴便以证道歌为大众开示,从此以后声名大噪。

证道歌

帝洛巴唱了一首以含两部分、三偈的证道歌(梵文称“兜哈”)向国王及在场民众开示:
“纵使傻子也知道芝麻油的确存于芝麻中, 这是芝麻的本质。 但若不了解缘起之炼, 则任谁也无法趋向此精要。 同样地, 纵使众生法尔本具根本智之真实心性, 但除非经上师引导, 否则依然无人能识。”
“正如芝麻油-芝麻之精华 透过捣磨去皮便能得到, 证悟本性独一无二之关键, 也必须经上师以象征性方式揭示才可。 如芝麻油般, 此本性在任何一处均无变异, 本性恒一!”

“克(唉欠)(口火)! 此义甚深难解, 当下却鲜明清晰, 真是妙不可喻!”

他解释每个人都知道芝麻当中有芝麻油,却不知如何去粹取。芝麻未经研捣、挤压、烹煮,得不到纯正的麻油。麻油就像是自心本俱的智慧一般,心的本质事实上就是空性,实际体性是内俱、本初的智慧,此智慧可透过修行而获得认证与体现。 帝洛巴接著唱出:“经由对自心本性之神奇了悟,一切经验与觉性变得不可分;因此,一切显相与自心变得不可分。这太美妙了!嗟乎!多么美好,这是真的!”在证道歌的结尾他解释,所有一切了悟当中,最简单、最美好的了悟,是任何其它修行的方式都极难理解的。

法脉传承

那洛巴遇帝洛巴

证道的帝洛巴游遍印度,比古那阿拉国国王对帝洛巴尊者极为敬仰崇拜,每天供养他五百枚金币。一天,帝洛巴尊者对著围绕在他身旁的无数弟子讲经说法时,心里感到一阵烦乱,他想要脱离这种生活,追随者尝试用各种方法劝阻,但某一天当帝洛巴尊者一人独处时,他将袈裟放在一旁,穿上有补丁衣服,留下一封信,写道:“我绝不再回来,不要来找我。”深夜离开了。 帝洛巴在堪希城的坟场定居下来,在那儿乞食、禅修。烂陀佛学院大学者那洛巴跑来找他,供养他食物,在这样的生活下,尊者完全净除所有染污,经过十年禅修,证得大手印最高成就,汇集四法脉之传承[2]。 擅于调伏弟子的帝洛巴给那洛巴十二大苦行、十二小苦行后,在恒河边为他灌顶传授大手印法,即是《恒河大手印》,经那洛巴口述传诵千古,其后以口传教法代代无间,成为噶举黄金珠鬘传承第一位上师[3]。 帝洛巴后来受金刚总持报身佛灌顶,获得大印、拙火、光明、业印等四大成就不共传承法,成为八十四位大成就者之一,也是噶举口传教法之源。

恒河大手印

根本偈

“恒河大手印”偈文:
摩诃慕爪 钨帕德夏──恒河大手印
礼赞
顶礼 吉祥金刚空行
大手印法固然无所示, 因行苦行复恭敬于师, 能忍艰苦具慧那洛巴, 如是倾注具缘尔之心。 虽然大手印无法被表说, 但是聪颖而有耐心的那洛巴啊! 你忍受苦行、承担磨难, 全心全意地恭敬承侍上师。 有缘的幸运儿啊! 我将以此教法灌注于你心中。

礼赞的对象是般若波罗蜜所化现的空行母,或称之为般若佛母,诸佛皆由般若证悟而出生。
那洛巴与密勒日巴的修学过程当中,都历经了身体上无法想像的痛苦。那洛巴百分之百地确信他能由帝洛巴处获得法教致完全证悟,因此,他有勇气接受所有的磨难。帝洛巴在回应那洛巴所展现出来的行为时,说道:“聪颖而有耐心的那洛巴啊!你忍受苦行、承担磨难,全心全意地恭敬承侍上师。有缘的幸运儿啊!我将以此教法灌注于你心中。”当帝洛巴说:“我将以此教法灌注于你心中。”他真正的意思是说:“现在你已向我证明你的信心与能力,你若修此法,必将证果。”帝洛巴将“恒河大手印”的偈文传给那洛巴,那洛巴再传给马尔巴大译师,马尔巴将之译成藏文,而成为现今所用的偈文。这简要的口诀,被认为是所有噶举教义中的共通根本偈颂,更是大手印传承教法的根本偈颂。

噶举之父

帝洛巴在许多偈中曾唱言,他没有人间的上师,是直接从金刚总持接受传承。 他进入了北方空行净土取得了珍贵的空行密续,拥有二佛与四教河的传承,二佛分别是:于空行净土由金刚亥母传授的耳传法;以及尸陀林中由金刚手所传的密咒续。四教河分别是:圣龙树传予密集金刚的教法;由拉瓦巴的传承领受喜金刚的法教;由卢易巴的传承领受胜乐金刚的法教;由夏瓦利的传承领受到萨惹哈尊者的大手印法教[4]。在云游的生涯中,随机调伏度化众多外道与弟子,他的影响力透过空行授记的心子那洛巴、马尔巴、密勒日巴、冈波巴等,无间相续口耳传承迄今,是佛教密宗噶举派开山祖师,受尊称为“噶举之父”,八十四位大成就者之一。

参考资料

  1. 堪千创古仁波切,帝洛巴传:成就故事与其教法恒河大手印,2013-07-04
  2. 珍贵法教-第九位尊者帝洛巴尊者心灵靠山-噶玛巴的家
  3. 帝洛巴尊者台南市边倩佛学会,2014-03-04
  4. 帝洛巴尊者竹巴噶举/康巴噶寺/圆如林佛学会,2014-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