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牧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干旱牧区 |
中文名称;干旱牧区 属性;是商品牲畜 组成;温带牧区 特点;载畜量不高 |
旱牧区是地处干旱、半干旱环境的干草原和荒漠草原牧区。干旱牧区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气候干旱,水源缺乏。饲用植物以中生、旱中生草本植物为主,矮小稀疏,并混生大量盐化小半灌木或肉质植物。干旱牧区草地生产能力低,载畜量小,牲畜和畜产品商品率不高,适于放养耐旱的山羊、骆驼等畜种。世界上的干旱牧区包括大洋洲、北美洲的矮草草原,苏联的中亚及里海周围地区、蒙古和中国的荒漠、半荒漠草原。中国的干旱牧区系指内蒙古西部干草原区和西北新疆等地的荒漠草原区。[1]
分布
牧区是商品牲畜、役畜和种畜等的生产基地。世界牧区大致分 为两大部分:①温带牧区。包括南北半球中纬度地带的亚欧大陆、北美和南美牧区。由于低温少雨,牧草植珠矮小,地上部分多在1米以下,为旱生禾草,种类较少,载畜量不高。且牧草生产季节不平衡,冬春畜草矛盾更为突出,畜牧业生产不够稳定;②热带牧区。包括低纬度地带的非洲、大洋洲及南美洲的半干旱牧区。 由于终年温暖多雨,牧草高达2~3米,种类繁多,畜牧业生产水平较高。中国牧区集中分布在北部、西北部干旱、半干旱及西南部青藏高原地区。通常称内蒙古、宁夏、新疆、青海、西藏为五大牧区。此外,甘肃、四川西部草场面积大,畜牧业历史悠久,也是重要牧区。这些地区历来是全国役畜和毛、皮等畜产品的重要产地。为提高牧区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必须合理利用草场资源,以利于牧区畜牧业稳定高产地发展。
主要影响
新疆羊肉零售价从每公斤16元至17元,涨到28元至30元。进入2008年5月,又出现活羊供应“青黄不接”的情况,羊肉零售价涨至每公斤34元。仅两个月时间,羊肉价格又急剧下跌。
羊肉价格下跌,跟春羔大量出栏有关,牧区活羊供应量比2088年5月份多出一半以上。羊肉价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北疆牧区大旱。“刚从伊犁、塔城调研回来,这两地除两个县的牧场还可以放牧外,其余牧场的草都黄了。”由于牧区草场大旱,部分牧区草料严重不足,牧民只好提前淘汰活羊,市场上的活羊比往年同期多了很多。
牲畜迁移
持续干旱 新疆牧区百万牲畜迁移过冬
受持续严重旱情的影响,新疆北部草原已无法承载大量牲畜安全越冬,伊犁、塔城、阿勒泰等传统牧区紧急向农区转移150多万头(只)牲畜。
据自治区畜牧厅提供的统计数据,拥有广袤大草原的伊犁、塔城、阿勒泰等地遭受30年不遇的严重持续旱灾,受旱草场面积占到可利用草场面积的60%以上,有200万亩草料地减产50%以上,约50万亩草料地绝收。入冬以来,按照自治区畜牧厅颗粒归仓、寸草归垛的要求,新疆各牧区正加紧进行农区、牧区草料资源的调配和储备。
新疆受旱严重的牧区已向农区转移牲畜150多万头(只)。较往年多出栏300多万头(只)牲畜供应市场。
牧区面积4亿hm2,其中2.67亿hm2处于北方于旱、半干旱地区,草原退化沙化严重,进一步加剧了草畜矛盾。为了扼制草原沙化退化的发展趋势,缓解对牧区天然草地的压力,必须加强以水利灌溉为中心的人工草地建设,保护草原生态,发展牧区经济,提高牧民生活水平。但由于草原灌溉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和实用技术的支持,因此亟待进一步研究草地灌溉与排水的基础理论,形成草地节水灌溉技术体系,为牧区草原生态建设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该领域研究方向主要有:
草地灌溉基础理论,草地节水灌溉技术,草地灌溉工程建设与管理新技术,灌溉草地与次生盐碱化防治技术。 牧区群众饮水与供水
牧区自然环境条件恶劣,牧民居住比较分散,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决定了牧区供水具有明显的特殊性,诸如高寒、缺水、远距离、供水分散、供水量小等。解决牧区生产和生活用水问题的方式也相对特殊,需要先进的专门技术来支持。从应用技术的角度出发,该专业领域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北方牧区供水工程的防冻及更新改造技术,干旱缺水草原水资源的集蓄、净化、利用技术,以及提水机具、供水装备等方面的研究。
草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草地水土流失类型复杂,治理难度大,草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已成为我国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解决牧区草地生态建设与水土保持关键技术问题,建立草地土壤侵蚀及水土保持理论体系,是本专业领域的发展前沿。其研究内容包括:牧区草地土壤侵蚀机理,不同草地类型水土流失的特点、发生和演化规律;草地沙化退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和牧区草地水土流失治理模式。
清洁能源利用
广大边远的农牧区,常规能源短缺,利用清洁能源不仅仅是环保和节能问题,而且是解决当前牧区生活和生产的急需。本专业重视并致力于风能、太阳能、水能的开发利用,以期从根本上解决广大牧区牧民的生活和生产用电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适合我国离网型风能、太阳能、水能的多能互补综合利用技术,在发电、提水等领域向高效、低成本、长寿命的方向发展,重点开发研制新型的水利机械设备。
牧区灾变理论与防灾减灾对策
旱灾(俗称黑、白灾)是牧区草原畜牧业遭受的主要灾害。牧区地域辽阔、草原类型和气候条件复杂多样,旱灾和雪灾灾变规律呈现多样性。灾害的发生是地理、气候特征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其成因和发展规律,对牧区草原生态、畜牧业经济的影响、评价及预测预报的理论和方法,提出防灾减灾对策,是21世纪草原畜牧业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发展方向和主要内容有:旱灾害成因、发生发展规律,旱灾害的监测预报及其效应评估,牧区防灾减灾对策研究。
相关视频
参考来源
- ↑ 干旱牧区灾害风险及生态保护长效机制的建设策略,360文库 ,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