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血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干血痨 |
就诊科室 :中西医结合科 多发群体 :妇女 常见病因 :虚火久蒸,干血内结,瘀滞不通致新血难生,津血不得外荣 腹部胀满,不思饮食等 |
干血痨是指虚火久蒸、干血内结、经闭不行所致经闭不行、骨蒸潮热、身体蠃瘦等一系列虚损病症者,为中医病名,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原文内容为“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荣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暗黑。”本病属于虚劳病的特殊证候。 [1]
病因
《理虚元鉴·虚证有六因》云:“有先天之因,有后天之因,有外感之因,有境遇之因,有医药之因”。对引起虚劳的原因做了比较全面的归纳,而干血痨主要病因在于虚实夹杂而成。即本病多是在五劳的基础上,虚火久蒸,干血内结,瘀滞不通,致新血难生,津血不得外荣。 [2]
临床表现
2.经闭不行,身体蠃瘦,骨蒸潮热,腹部胀满,不思饮食,肌肤干枯甲错,面目黯黑或五心烦热,或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 [3]
辨证施治
作为虚劳的特殊证候,治宜润养干血,通化瘀血。正如《金匮要略》云:“缓中补虚,大黄蛰虫丸主之。”
主方:大黄蛰虫丸。方药:大黄、黄芩、甘草、桃仁、杏仁、芍药、干地黄、干漆、虻虫、水蛭、蛴螬、蛰虫。
主药大黄,从胃络中宣瘀润燥。黄芩、杏仁、桃仁、生地,清肺卫,润心营,补肝虚,滋肾燥。干漆性急,破脾胃、关节瘀血。虻虫性升,破阳分瘀血。水蛭性下,逐阴分瘀血。蛴螬去两胁坚血。蛰虫破坚、通络、行伤,具有特效,故于方名中标出。芍药、甘草养肝扶脾、解药毒。综而观之,以地黄、芍药、甘草和养其虚,桃仁、杏仁润而濡其干,虫药以动其瘀,大黄通以去其闭,黄芩防止血虚生热。
后世医家喻嘉言认为,“此世俗所称干血痨之良治也。血瘀于内,手足脉相失者宜之,兼入琼玉膏补润之剂尤妙”,即干血痨用大黄蛰虫丸治疗是很好的办法,但由于大黄蛰虫丸攻伐之药太多,攻伐之后若能以朱丹溪的琼玉膏(生地汁、白茯苓、白蜜、人参)益精髓,补百损,其效更好。
学术论文
- 迟经惠. 干血痨康丸. 《 CN 》 , 年
- 华振鹤. 心理因素可致干血痨. 《 VIP 》 , 2000
- 戴廷荣. 鸽子治疗干血痨. 《 VIP 》 ,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