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平成炮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澄澜炮台照片来自

平成炮台 位于高雄市凤山区曹公路上,曹公庙的正后方,目前被列为国家三级古迹,平成炮台后方朝城内有红砖阶梯可通往炮台平台,正面嵌有花岗石所刻之横额,曰‘平成’落款为‘道光戊戌年清和月穀旦,知凤山县事曹谨建,监生顺,铺户林万记、郑荣茂监造’,为平成炮台历史的记载;平成炮台在当时是负责防卫整个凤山县城的西北方,外有护城河,炮口朝西,可防止敌人直接入侵;平成炮台构呈四方型,由咾咕石与石灰砌叠而成的外墙,坚固非常。


平成炮台,是国家三级古迹。清乾隆年间因林爽文事件攻破凤山区城,造成民官死伤严重,于是在凤山建新凤山城;道光年间当时的知县重修新城,考量战略并因地制宜,在新城四个角落筑炮台,东北、西南各一,东南、西北各二。目前仅存的炮台有‘平成炮台’、‘训风炮台’、‘澄澜炮台’三座遗迹,其中又以平成炮台保存较完整。平成炮台朝城内有红砖梯通往平台,正面嵌入花岗石横额,曰‘平成’,以记载其历史。平成炮台在当时负责防卫凤山区城整个西北方,外有护城河,可防止直接入侵;四方型的平成炮台由咕咾石与石灰堆砌而成的外墙非常坚固。 平成炮台历经战火烽烟的百年后,于民国88年修复完工。虽然已无防卫功能,仍可想像当年风貌,亦代表了历史的见证。民众不妨到凤山一游,窥探经时间洗涤后,仍屹立于此的平成炮台。[1]


平成炮台,清道光18年(西元1838年),其知县曹谨为了加强军事防御能力,便筑炮台六座,平城炮台属县城西北隅,正面朝向西,外设城濠,炮台呈四方形,高约5公尺,内侧设有阶梯,横额“平成”嵌于城墙内,构造坚固。[2]


县城残迹──平成、训风、澄澜炮台

道光十八年(西元一八三八年),知县曹谨就县城四隅筑六座炮台,其中东北、西南隅各一;东南、西北隅各二,目前仅存“平成”、“训风”、“澄澜”三座炮台残迹。


平成炮台──位于曹公庙之后方,属县城西北隅,正面朝向西,外设城濠,有阶梯通炮台平台,呈正方形,墙面嵌有花岗石匾额曰“平成”,落款为“道光戊戌年清和月穀旦,知凤山县事曹谨建,监生□顺,铺户林万记、郑荣茂监造”。


训风炮台──位于龙山寺后方,属县城东南隅,呈长条弧形,正面朝向东,临 凤山溪与南侧城濠汇流处,以前仅存咾咕石残壁,民国八十八年修复原貌,台座呈长弧形,炮台气势雄伟。壁面向城内,嵌有花岗石匾额曰“训风”,两侧有泥塑书卷装饰,造形柔美‧


澄澜炮台──位于凤山国小后门角落,属县城西南隅,呈八角形,花岗石匾额曰“澄澜”,落款为“道光拾柒年六月建,凤山县正堂□以仁,□□协兴,□同成立”。墙体为咾咕石,外侧一段约八台尺高卵石混合叠砌的短墙,为光绪十八年重修城墙残存的一角,留有数处“铳孔”(显示当时清军配有长枪),值得参观时仔细瞧瞧,虚拟作战场景。[3]


简 介

清朝道光十八年(西元一八三八年),知县曹谨就县城四隅筑六座炮台,其中东北、西南隅各一;东南、西北隅各二,目前仅存“平成”、“训风”、“澄澜”三座炮台残迹。

各炮台之形势皆异,乃因当时因地制宜与战略上考量之成果,炮皆设于城墙转角处,形势显要,座落于此,不知瞰过多少过眼千帆,不知经过多少战火烽烟。


平成炮孔
位于曹公庙之后方,属县城西北隅,正面朝向西,外设城濠,有阶梯通炮台平台,呈正方形,墙面嵌有花岗石匾额曰“平成”,落款为“道光戊戌年清和月穀旦,知凤山县事曹谨建,监生□顺,铺户林万记、郑荣茂监造”。

该炮台结构体呈四方形,高约五公尺,台基是以咾咕石与三合土垒积而成。西南北三面各有二个观测孔,内宽外窄,孔后为炮位,安放三千斤以下大炮各一,东侧则设红砖阶梯以供登临。   平成炮台目前由高雄水利会凤山工作站负责管理,是三座炮台中,保存较完整的一座,整体而言大致维持昔日旧貌。炮台后方有一棵老榕,枝叶及气根向外攀爬,给这粗线条的建筑物增添了几许柔和。而正面壁上刻有“平成”二字之横匾,质材为花岗石,在一块块咾咕石颗粒中,更显得庄严。[4]


曹公庙/平成炮台

为追思道光年间任职的知县曹谨功勋所兴建的庙宇,庙前广场南侧保留了12块不同年代石碑,其中以4块长条花岗石刻字组成的“曹公圳记”,是道光19年为“曹公圳”命名时,上奏朝廷的檄文,褒奖曹谨功绩。


在曹公庙正后方的平成炮台,墙面嵌有“平成”花岗石匾额。当初守护城池的气势仍依稀感受的到。为解决凤山城旱灾问题,凤山知县曹谨于清道光年间,引高屏溪水兴建许多的水利工程,大大改善当时凤山地区的农田灌溉。凤山县民因感念其功绩,遂于奉一书院建祠,1900年台湾总监儿玉源太郎巡视凤山时捐资募款迁建至现址,1992年升格为曹公庙。


平成炮台位于曹公庙后方,高约5公尺,炮台呈四方形,炮台内侧有阶梯直上,正面嵌有花岗石匾所刻之横额,“平成”两字旁刻有曹谨建,整座炮台构造相当坚固,固若金汤。[5]


平成炮台的历史发展

清朝康熙年间开始统治台湾,在左营兴隆庄设凤山县城,由于乾隆51年发生林爽文事件,攻破凤山县城,官民死伤甚多;至乾隆53年事平后,官民协议在凤山下陂头街建新凤山城,道光18年知县曹谨因此整修新城,并在四隅筑炮台6座,其中东北、西南隅各一、东南和西北隅各二,主要是因地制宜和基于战略上的考量,形势也都相当显要;炮台目前仅存‘平成炮台’、‘训风炮台’、‘澄澜炮台’三座炮台遗迹,又以平成炮台为三座炮台中,保存较完整的一座。


平成炮台的现在

但是历经百年后,虽然平成炮台已经无真正的防卫功能,而现代化的社会也已无需要,但是平成炮台整体存在,只是无炮弹的影踪,幸亏有政府以及民众一份对于古迹保护的凝聚力,因此平成炮台由民国88年4月修复完成,成为民众见证历史的好去处。


凤山历史寻古

除了平成炮台,目前仅存的‘训风炮台’、‘澄澜炮台’也都位于凤山区内,交通网络相当方便,也可以一次看尽当年台湾如何对抗外侮的英勇事迹;欣赏完了历史文物,能让人抒解压力的景点也是非去不可,例如逛逛当地的打铁街,了解先民是如何靠著打铁来养家活口;家具街,凤山的招牌街坊之一,里面规划了现代化商场也是盛名的旅游景点喔![6]


地址

高雄市凤山区曹公路25-3号


景观特色

国家三级古迹,林爽文事件后,至道光18年,曹公为加强防御凤山新城修筑。


服务设施

凤山市公所07-7422111


交通资讯

★ 自行开车: 国道一号:由高雄交流道下,转台1戊线接曹公路即可到达平成炮台。


★ 搭乘大众运输: 火车:搭乘火车至凤山火车站,往曹公路方向步行即可到达平成炮台。 [7]



视频

平成炮台 介绍


市定古迹 凤山平成炮台


外部连结


参考资料


Category:730亚洲史地总论 Category:733台湾 Category:990游艺及休闲活动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