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平武小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平武小檗

中文学名:平武小檗

拉丁学名:Berberis pingwuensis Ying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毛茛目

科:小檗科

属:小檗属

平武小檗(学名:BerberispingwuensisYing)为落叶灌木,高2-2.5米;茎刺缺如或单生。叶厚纸质,阔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叶缘平展,每边具20-35刺齿;叶柄长约1厘米。总状花序由20-35朵花组成;花黄色;小苞片卵状披针形;萼片4轮;花瓣2轮,6枚,外花瓣倒卵状长圆形,内花瓣椭圆形。浆果倒卵状椭圆形,红色。花期5-6月,果期7-9月。产于四川。生于林下、林缘。海拔1800米。[1]

基本内容

  • 中文学名: 平武小檗
  • 界: 植物界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 目: 毛茛目
  • 属: 小檗属
  • 命名者及年代: Ying,1999
  • 拉丁学名: Berberis pingwuensis Ying
  • 门: 被子植物门
  • 亚 纲: 原始花被亚纲
  • 科: 小檗科
  • 种: 平武小檗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高2-2.5米。老枝圆柱形,暗灰色,具黑色疣点,幼枝暗紫色;茎刺缺如或单生,有时三分叉,长0.6-2厘米。叶厚纸质,阔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4-9厘米,宽1.5-3.5厘米,少数叶较小,长1.5-2厘米,宽6-8毫米,先端急尖或圆钝,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中脉微凹陷,侧脉和网脉显著,背面淡绿色,干后棕褐色,有光泽,无毛,不被白粉,侧脉和网脉明显隆起,叶缘平展,每边具20-35刺齿;叶柄长约1厘米。总状花序由20-35朵花组成,长5-14厘米,包括总梗长1-2厘米,无毛;花梗长2-3毫米;花黄色;小苞片卵状披针形,长2-3毫米;萼片4轮,外萼片卵形,长1.1毫米,宽0.7毫米,先端渐尖,中外萼片宽披针形,长约2毫米,宽约1毫米,中内萼片卵状椭圆形,长约3毫米,宽约2毫米,内萼片椭圆形,长约5毫米,宽约3.2毫米;花瓣2轮,6枚,外花瓣倒卵状长圆形,长约4毫米,宽约2毫米,先端微凹,内花瓣椭圆形,长4.2毫米,宽约2.2毫米,先端全缘,基部均具2枚分离腺体;雄蕊长约3毫米,药隔先端不延伸,平截;胚珠2枚,具短柄。浆果倒卵状椭圆形,红色,长10-12毫米,直径5-7毫米,顶端无宿存花柱,不被白粉。花期5-6月,果期7-9月。[1]

产地生境

产于四川。生于林下、林缘。海拔 1800米。模式标本采自平武

近种区别

平武小檗萼片4轮;花瓣2轮;叶厚纸质;干后背面棕褐色,不同于中国小檗属中任何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