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菌种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平菇菌种,平菇的营养价值很高,是烟酸、泛酸、铁、铜和钾的重要来源,而且含有丰富的维B6、纤维、核黄素和锌。此外,平菇含有大量的生物活性植物化学物质,包括β-葡聚糖。平菇的菌种质量是影响其产量的关键。优良的平菇菌种,菌丝粗壮抗病,能广泛适应多种代用栽培料,出菇早,菇形好,产量高[1]。
不同的栽培季节应使用不同温型的品种。在选购菌种时,不但应选择菌丝生长快、抗逆性强、出菇早、产量高、香味浓的品种,还应了解该菌种对温度、营养、氧气、湿度、酸碱度等条件的要求,以作为栽培管理时的参考。
目录
外部特征
现将平菇优劣菌种的外部特征介绍如下:
(1)优良菌种的特征 :
①从外表看,袋内菌丝全部呈棉絮白色,粗壮密集,分布均匀,没有杂色菌丝,前端整齐,呈扇形发展。
②菌丝分解过的棉籽壳培养料变成黄褐色,木屑培养料变成白色至淡黄色,吃料到底,有朽木香味。
③菌种有平菇的特殊芳香味,用手按培养基时有弹性;掰菌种时不易碎。刚刚形成少量桑葚状的小菌蕾,菌龄25~40天,为优良菌种。
劣质菌种的特征:
①菌丝生长缓慢无力,不均匀、不向下蔓延,或菌丝虽长满袋,但袋上部菌丝退掉,只剩下褐色培养料。
②菌丝发黄,表面产生一层菌膜(菌被),生长缓慢,表明菌种已退化。
③菌丝长满袋后,稀疏或成束发育不匀,上部出现粗的线状菌丝索。
④菌袋内出现褐色液体,这是老化的表现,虽然有时也能出菇,但产量很低且不易管理。凡是菌种内出现杂色斑点,暗白色、淡黄色的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颗粒状物,或不同菌丝的抑制线,都是感染了杂菌,均应立即抛弃,绝对不能采用。
生长条件
营养
平菇属木腐真菌。营养是平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的主要营养为碳源,如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淀粉、糖类等。这些物质主要来源于棉子壳、木屑、稻草、玉米芯以及其农作物秸杆等材料中。简单的碳源如葡萄糖、有机酸和醇类等小分子化合物可直接被菌丝细胞吸收,而纤维素、半纤维素、淀粉等大分子化合物则需要经酶分解成小分子化合物后才能被吸收利用。所以在培养料配制时需添加糖、夫子、玉米面等,因为它们都是食用菌易利用的碳源。
氮源也是平菇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平菇菌丝生长时适宜的碳氮比为 20:1 ,子实体生长时适宜的碳氮比为 30~40:1 所以针对不同的栽培原料需添 加的氮源也不同,用量也不尽相同。
无机盐等微量元素也是平菇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如磷、钾、钙、镁、铁等。它们的主要功能是构成细胞成分和酶的组分,并调节体液的平衡。在无机盐中以镁、钙、磷、钾为最重要,尤其是镁,它能促进细胞酶的活性,使细胞的新陈代谢加快,进而促进菌丝的快速生长。同时更使菌丝洁白,更有生命力。出菇后菇质柔韧富有弹性,易于运输和存放。 维生素类对平菇有促进生长的作用。如果缺少维生素菌丝生长迟缓、稀、弱。在配料时加入的夫子、玉米面、米糠作为间接加入维生素 ,不需另外再添加。夫皮、米糠、玉米面越新鲜,其维生素含量越丰富,所以强调加入新鲜的夫子皮或米糠或玉米面。
温度
平菇属变温结实性菇类,也就是说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所需温度不同。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 5~32 度,最适宜的温度为 24~28 度。子实体形成的最适宜温度为 13~20 度,低于 10 度生长缓慢,高于 25 度不易出菇。平菇菌丝耐低温能力强,成品菌棒在零下 30 多度也不会被冻死,温度回升后菌丝可继续生长,并且不会影响后期子实体的形成和产量。在出菇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蘑菇生长得越快,但菌盖薄、质量差、颜色浅;温度低,蘑菇生长慢,但菌盖厚,质量好,颜色深[2]。
湿度
平菇含水量达 90% 以上,水是主要含量。水是平菇分解吸收培养料基质中各类营养的必须的代谢环境,只有能溶解于水的物质才能进入平菇的菌丝细胞内,被吸收和利用。
与其它菌类相似,平菇菌丝生长发育阶段,培养料中含水量为 60~65% ,培养场地的相对湿度为 70% 以下。子实体生长时期培养料中含水量为 65~70% ,空气相对湿度为 85--95% ,低于 80% 子实体生长缓慢,菌盖边缘干裂向上卷。如果高于 95% ,菌盖容易变色腐烂。培养基中含水量低于 55% ,菌丝生长缓慢或停止,子实体不能形成,如果培养基中含水量高于 70% ,菌丝往往因氧气不足停止生长,以致培养料酸败造成污染。
空气
平菇是好气性菌类,生长发育需要新鲜的空气。平菇菌丝对二氧化碳的耐受能力很强,当培养基内二氧化碳浓度达到 10%~15% 时仍可旺盛生长,超过 20% 时菌丝受到抑制。但是,平菇子实体的形成和生长时期对二氧化碳的浓度非常敏感,当菇棚内二氧化碳浓度达到 0 . 3% 时,菌柄就增长,菌盖发育不良,当二氧化碳浓度达到 1% 时,就很难形成菇蕾。
光线
平菇属喜光型菌类。在菌丝生长阶段平菇不需要光线,在完全黑暗温度恒定的条件下菌丝生长得最好最快。这主要是因为光波中的蓝紫光对平菇菌丝有抑制作用。在出菇阶段,环境需要一定的散射光,以在出菇场所内能正常看报纸为度。光线的作用是诱导出菇和使菌盖发育,研究表明:完全黑暗不能形成菇蕾;光线不足,容易长出柄长盖小的畸型菇;在适宜的光照下菇蕾才能形成和正常的生长。但是强光会妨碍平菇的正常生长。在山洞或地下室栽培平菇时,有时菇柄会二度分叉,菇盖不能正常伸展,这也是光线不足造成的。另,菇盖的颜色也与光线紧密相关,光线强时菇盖色深,光线弱时菇盖色浅,但寒冬栽培可以强光照射。
酸碱度
平菇适应培养基内 PH 值的范围较广,在 PH4~PH9 之间都能生长,但以 PH5 . 5~7 为适宜。在栽培料蒸制或发酵过程和菌丝生长过程中都会产生有机酸而使培养基 PH 值下降。所以在配料时加入硫酸镁、碳酸钙等作为缓冲剂,以减低 PH 值的变化速度,达到稳定酸碱度的作用。
环境因素!!在平菇生料或发酵料中加入 2~4% 的石灰,一方面起到增强杀灭杂菌的作用,另一方面调整了培养料的酸碱度。有些菇农为达到防止杂菌污染的目地,超量的添加石灰,使 PH 值达到 12 以上,这是十分危险和有害的。影响酸碱度的另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尿素复合肥的添加量,根据专家测试每 100 斤干料最多添 加尿素和复合肥各0.5% ,菌丝生长最旺产量最高。而有些菇农为达到高产丰收的目地,大量添加尿素和复合肥,使其转化成了有害成分,这要十分注意!
栽培时间
平菇一年四季都能栽培,但根据我们多年实践经验:第一个平菇最佳栽培时间为7月20日左右,伏天将过马上进入立秋。天高气爽温度适合,发菌最旺。覆土出菇,八月末九月初正是蘑菇空档期,年年是个好价钱!
第二个平菇最佳栽培时间为8月30 日左右,此时气温大约 22~25 度,是发菌的最佳时期。正值10月1 、八月节左右出菇,价格好、产销高。因为每年10月1和八月节都相隔10天或半月,所以销路特别好。
第三个平菇最佳栽培期为10月1 日左右,这个时期是发菌的最安全期,栽培成功率 100% ,低温发菌低温出菇,产量高菇质好,无病虫害发生。出菇旺期正是冬季和春节,年年不愁销。您记住最佳播种期了吗?
母种制作
母种配方
土豆 200 克、白糖 20 克、琼脂20 克、水 1000 毫升、硫酸镁3 克、维生素 2 克。按配方精确称取,先将土豆去皮切片放入 1000 毫升水中,用文火煮沸 20 分钟左右。然后过滤,加水再加热,先将琼脂、白糖、硫酸镁、维生素煮至全部溶化,用量杯量一下是否还够 1000 毫升,如不足,用开水补足。
趁热分装试管中,每管装 12 毫升, 1000 毫升可分装 80~100 支试管。分装时要用长管 漏斗,不要使培养基沾到试管口上,以免沾湿棉塞污染杂菌。塞棉塞要用普通棉花,塞 入试管要松紧合适。
然后,每 10 支试管用皮套捆成一小捆,每 5 小捆再捆成一大捆,棉塞用牛皮纸包好,放入高压锅中 1.5 公斤压力,灭菌 40 分钟,停火。
等压力表回零才能排气开锅,取出试管倾斜排放在桌面上,斜面试管有两种:原母种试管 ~ 斜 面长度应为管长的 1/3 ,生产母种试管的斜 面应为管长的 1/2 ,冷却凝固后,取一些试管放入恒温箱中 27~30 度空白培养 10 天,经无菌观察,确认无杂菌,才能大量用于分离制种或转接生产母种。接种要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进行 ~ 可以使用 629 食用菌专用消毒剂、气雾消毒盒、电子接种器等。接种后放入 25 度的恒温箱中培养 7~10 天,长满试管确认无任何杂菌,就可用于转接二级原种了。
二级原种
配方 1 :阔叶木锯沫 80 斤、玉米面 25 斤、克霉灵1 两、白糖 1 斤、硫酸镁5 两、磷酸二氢钾3 两、石膏 1 斤、碳酸钙1 斤。含水量 65% 。
配方 2 :玉米芯 80 斤、稻糠15 斤、夫子 10 斤、克霉灵 1 两、白糖 1 斤、硫酸镁 5 两、磷酸二氢钾 2 两、尿素 3 两、石灰 2 斤。含水量 65% 。
配方 3 :阔叶木锯沫 40 斤、玉米芯 40 斤、豆饼粉 10 斤、玉米面 10 斤、白糖 1 斤、克霉灵 1 两、硫酸镁 5 两、菇丰素 15 克、二氢钾 3 两、碳酸钙 1 斤、石灰 1 斤。 含水量 65%
配方 4 : 玉米 100 斤,磷酸二氢钾0。5 斤,硫酸镁0。 5 斤,白糖 1 斤,碳酸钙2 斤, 629 消毒剂 1 瓶。
拌料:先将主料和夫子或玉米面、石膏、白灰干拌均匀。然后将其它药品溶化于水中,形成浓的原液。然后把原液均匀加入水中拌入料里。拌匀、含水量掌握在 65% ,即拌完料后用手握一把料,手指缝有水滴但不下落。最好用“亚泰牌装袋机”拌料,节省劳力、搅办均匀,而且还可以装多种规格的菌袋,一机多用。
装瓶标准:每瓶能装干料 2.5 两,装完湿料连瓶称重应为 1.1 斤,这就证明装料量、松紧度都要适度。料中间打一个眼以利菌丝快速生长,装完瓶后马上擦净瓶身,盖上丙烯塑料,套好皮套,进行高压灭菌 1.5 公斤压力保持 2 小时以上。灭菌结束后,瓶温降到 30 度以下搬入接种箱中,接种前必须进行严格消毒~ 用 629 消毒剂或气雾消毒盒或电子接种器配合使用。一支生产母种可转接 5~8 瓶二级种,接完后马上放入 25~27 度的恒温箱中培养,没有恒温箱也可以放在能保持 25 度条件下培养。每 3~5 天检查一次,把长势不好、不纯的及时挑出。经 25 天左右培养,就能长满瓶,满瓶后应再巩固培养 5 天,才能转接三级种。二级种可采用12*24丙烯袋装,因为罐头瓶不好买,大规模制种都有采用塑料袋.
制作要领
料要干,无变质,加入原料必须精确,灭菌必须达到杀死一切微生物。接种要在绝对无菌条件下进行,盖瓶塑料必须用聚丙烯塑料,因为丙烯塑料比玻璃还透明,就是有小米粒大小的杂菌,也能清楚的观察到。
三级种配方可完全参照二级配方和制作方法,但培养基营养配比应接近于栽培料,使菌丝有一个更适应的过程。
栽培料配方
1.棉子壳 100 斤,石灰 4 斤,硫酸镁4 两,克霉灵1 两 ,尿素0.5斤,二氢钾3两,玉米面10斤,含水量65% 。
2.棉子壳 100 斤,石灰 1.5 斤,石膏 2 斤,克霉灵 1 两,高锰酸钾 1 两。
3.棉子壳100 斤,生石灰3 斤,磷肥1.5 斤,尿素 2 两,硫酸镁 3 两,克霉灵 1 两,碳酸钙1 斤。
4.玉米芯 100 斤,玉米面 25 斤,高锰酸钾 1 两,克霉灵 1 两,磷酸二氢钾3 两,尿素 3 两,复合肥肥 3 两,硫酸镁 4 两,碳酸钙 1 斤,石灰 4 斤,菇丰素 15 克,大粒盐 1 斤(发酵料添加)。
5.玉米芯100 斤,夫子 15 斤,米糠20 斤,克霉灵2 两,尿素 5 两,磷酸二氢钾 3 两,硫酸镁5 两,石灰 3 斤,石膏 1 斤,增产素 1 支,大粒盐 1 斤(发酵料用)。
6.花生壳粉65 斤,玉米芯 35 斤,玉米面5 斤,黄豆粉10 斤,磷酸二氢钾5 两,石灰 3~4 斤,克霉灵 1~2 两,过磷酸钙5 两,硫酸镁 4 两。
7.豆秸粉 50 斤,木屑 30 斤,玉米芯 20 斤, 夫子 13 斤,玉米面 10 斤,石灰 4 斤,克霉灵 2 两,过磷酸钙 5 两,尿素 4 两,硫酸镁5 两,菇丰素 15 克,碳酸钙1 斤。
8.豆秆、木屑混合物 80 斤,夫皮 10 斤,鸡粪5 斤,玉米面 5 斤,豆饼 5 斤,石灰 4 斤,磷肥 1 斤,尿素 3 两,克霉灵杀菌剂2 两,碳酸钙 1 斤,硫酸镁 5 两,发酵期15~20天。
平菇栽培料拌料要点
(1)料要新,不能有发霉、成团、虫卵等。
(2)主料以复合料为好,养份全、透气性好,有利于菌丝生长,确保高产。即使是单一的使用一种主料如玉米芯,也要注意料的粗、细。
(3)料、水比例,不同的原料在栽培时加入的水量是不同的,不能只根据以往的某一经验一成不变。
如棉子皮不脱绒时,料水比在 1 : 1 . 5 ,而脱绒的棉子皮在加水时,料水比在 1 : 1 .3 左右。另外,原料的干、湿程度,原料的颗粒大小都影响拌料时的加水量。
再有,质的不同的原料吃水程度也不同,玉米芯原料拌完后 2 小时左右才能吃透水,也就是说,要在拌完玉米芯主料闷 2 小时后,用手紧握一把料,手指间有水珠但不下落即为含水量 65% 。
(4)为达到主料与辅料等混合均匀,要先把主料、夫皮、玉米面、石灰、石膏干拌均匀,再把肥料、微量元素、杀菌剂、增 产剂溶于水中再均匀的加入主料中。一般发酵料在第二次翻堆时加入杀虫剂。另一个方法是干拌法,把所有的辅料都拌在一起,然后撒在主料的表面,干拌两遍,再向料堆加清水,省工,快速,均匀。
栽培类型
1.生料栽培平菇,就是在主料拌好后就进行装袋、接种,然后进入发菌。生料栽培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有可能成功:
①原料必须新、杂菌相对量要少
② PH 值要高
③添加大量的杀菌剂
④接入的菌种量要大
⑤生产环境有较低的温度。
2.发酵料栽培平菇,不仅能杀灭大多数的杂菌和虫害,而且还改变了栽培料的理化性状,使菌丝更快速、更茁壮的生长,保证了栽培生产的成功率!这也是目前国内使用最多的一种栽培平菇的方法[3]。
3.熟料栽培平菇,优点是原料广、成功率高、受季节性影响小,缺点是成本高、劳动力大、更需要有相关的灭菌、消毒、接种设备.但成功率高,产量高.适合反季节,工厂化,专业化栽培。
下面着重介绍发酵料栽培平菇的方法
1.按上述配方和拌料要点先把栽培主料拌好,测好含水量,然后用粗一点的木棒向料堆中心多打一些洞,以利通气,再在料堆上覆盖草帘或塑料防止水份的大量流失。
2. 2 天后进行第一次翻堆,根据季节、环境适当加入敌敌畏等杀虫药。翻堆一定要细致,要让料的里外、上下、干湿都混合均匀,再用木棒多打一些洞。以后每 2 天再翻一次堆,一共 6~7 天发酵完毕。
发酵过程需要注意的事项
①发酵过程中不需要额外再加水,有局部失水严重的可适当用水淋湿。
②一定确保发酵过程中的通风换气。
③料堆表面生成的一层白色小绒毛是放线菌,在翻堆时不用扔可均匀的拌入主料当中。
④在发酵过程中料表面或表层浅处可能有绿色、褐色的杂菌,需及时清理。
⑤栽培料发酵成功的标准:料显带微红的暗褐色,且里外均匀一致没有黄白色的夹心料,有较浓的发酵酒香味,用手握料富有弹性。料温不再持续升高。
⑥发酵看似简单,但在这个过程中受地理、季节、环境等的影响都会改变发酵过程中的生物学变化过程,造成发酵结果的不同。栽培料没发透就接种,堆垛后料会继续发酵过程,造成菌袋急速升温以致烧死菌丝,或阻碍菌丝的正常生长速度,使主料酸化,给杂菌以生长的时机和环境。如果发酵料“过火”再接种,造成主料中营养的损失,致使菌棒出菇后劲不足。不过从栽培成功率的角度看,宁可“过火”不能“缺火”。
3.装袋接种
准备工作~事先把购买的低压聚乙烯筒料,截成 22 ~ 25 × 45 厘米规格的菌袋,然后用订书器将菌袋的一头订紧。再把要盛放菌种的工具用浓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然后将优质的三级菌种掰成大枣大小的块,备用。
装袋前,把发酵好的栽培主料散开,铺成薄薄的一层,待料温降到 30 度以下就可装袋接种了。先将聚乙烯筒袋没扎口的一端向另一端转起,以利于工作,然后放入一层主料,并用手按压紧实,再放入三级菌种,接着一层料一层菌种,装至满袋扎好袋口,再打开菌袋的另一头放入菌种,重新扎口。建议每个菌袋装成 4 层菌种 3 层料,或 5 层菌种 4 层料,两端要多放一些菌种,放入中间层的菌种要放在塑料袋的周围,放在料的中心由于缺氧或温度高会烧死菌种。装好菌袋后,用二寸铁钉在每一层放菌种的地方扎 7~8 个小眼,利于通氧促进菌丝的快速定植生长。扎口方法可采用订书器封口,速度快,通气性好.
发菌阶段
4.发菌阶段的要点如下:
①控温。由于栽培料在翻堆、降温、装袋的过程中充分与空气接触,在装完料后的 4~15 天里还会产生高温,所以应根据当时的季节、温度,合理安排菌包的堆垛高度。在生长过程中。料温会高于室温 3~5 度,所以室温最佳应控制在 20~25 度之间。如果料温超过 35 度,菌丝将会受到严重的伤害甚至死亡。所以严格的说料温达到 30 度就必须倒垛通风。 ②控湿。高温高湿易引发杂菌污染,在培养菌丝阶段,环境的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不超过 65% 。
③通氧。如果发现菌丝即使在倒垛后还不能正常生长,这时就要用铁钉在菌丝生长边缘内 1 厘米处扎眼,以供给充足的氧气。④杀虫、及时清理有污染的菌袋。
菌袋经过 22~30 天的培养就可长满,再巩固 5~7 天就进入了出菇阶段。
平菇的出菇模式有很多种,这里着重介绍一下覆土出菇法。
食用菌多数为腐生真菌,其营养方式,主要是通过菌丝体中的多种酶进行酶化反应,分解基质、吸收养分。所以土壤是食用菌的一种基质,对地生菌则是不可缺少的主要基质。土壤是无机、有机和生物的复合体。尽管 95% 以上万分是岩石风化的矿物质,只有 5% 以下的有机质,但土壤中丰富的营养成份可以称其为活的营养库。
土壤中含有腐殖质、氮、磷、钾之外,还含有镁、钙、硫、钠、铜墙铁壁、硅等矿质元素,还有微量的稀土元素。由于土壤中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和其它生物,土壤中的酶类十分丰富,如氧化还原酶类、转移酶类、水解酶类、脱羧酶类等,另外还含有这些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和新的合成产物。土壤是水最大的水库,又有较稳定的酸碱度环境。这些都是食用菌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土壤中的氮素、碳素可以通过食用菌菌丝体内的生化反应合成自己的营养物质。土壤中的矿质元素可以被菌丝体吸收参与代谢平衡,稀土元素能激活生物特性,使菌丝体内的代谢顺利进行,贮藏更多的养分,有利于大量子实体的形成和发生。
土壤中含有许多微生物,能为食用菌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如假单孢杆菌、嗜热真菌、嗜热放线菌等,不仅能帮助分解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复杂物质,软化草茎,而且还能为食用菌的生长提供必要的氨基酸、维生素和醋酸盐。如腐质霉可合成 B 族维生素,放线菌可以产生生物素、硫胺素,泛酸和烟酸。这些物质都是食用菌不可缺少的生长因子,不仅可以促进菌丝的生长,还可以刺激子实体的生长。此外,这些微生物自身繁殖所合成的菌体蛋白质和多糖体,又是食用菌生长的很好营养。
在食用菌的生殖生长阶段,一些球形菌丝微生物能促进食用菌子实体的形成。球形菌丝微生物主要是指一类格兰氏染色阴性细菌。它通常由于食用菌菌丝体产生的挥发性代谢物的吸附,而聚集在菌丝体周围,这些细菌能产生甾醇、核苷酸等一类激素物质,又促进了菌丝体的生长发育和子实体的形成。覆土的作用可能就在于能吸附食用菌菌丝体产生的挥发性代谢物,从而使天然生长在覆土层中的球形菌丝微生物得到大量的繁殖。
土壤中还含有钙肥,钙是某些酶反应的辅助因素,如淀粉酶、磷脂酶等都以钙为活代剂,可提高食用菌菌丝体的代谢活性,促进子实体的发生。
覆土技术的应用,因品种不同,其作用也不同。在地生菌(如双孢菇、鸡腿菇、姬松茸)的栽培中,覆土是食用菌栽培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覆土的作用是为食用菌提供温差、湿差、营养差和微生物区系;改善堆肥和培养室中空气之间气体交换的状况,调节床畦内的小气候以促进食用菌的发生。
对于非地生菌(如平菇、香菇、金针菇等),覆土不是必须的,不覆土也可生长。但是这类食用菌的栽培多采用袋栽,有限的基质和局部的生长环境,往往导致菌丝的过早老化、水分不足、营养因子的匮乏等等,而降低生长活性和产量。
那么,食用菌覆土后能有什么明显的效应呢?
1 、食用菌覆土后可明显的增高产量。
2 、食用菌覆土后可明显提高菇质的质量。
3 、食用菌覆土后明显增强了抗病、抗杂的能力。
覆土材料
覆土材料应该具有较高持水力的团粒结构;呈中性或微碱性( PH7~7 . 5 );含有钙质,具有缓冲性,可维持中性环境;含有食用菌必须的适量的腐质类有机氮;没危害人体健康的病原菌。
1 、田园土:取其表层 10 厘米以下的土壤。
2 、菜园土:比田园土肥沃,腐殖质较多,利于食用菌子实体的发生和生长。取其表层下 15 厘米以下的土壤。
3 、河泥土:应选无污染的河床,取其表层 5 厘米下的河泥作覆土材料。
4 、泥炭土:泥炭是沼泽的产物,沼泽植物死后,在空气不足和非常湿润的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缓慢分解而逐渐形成的。是一种最理想的覆土材料。
5 、合成土:见本站“双孢菇栽培技术资料”[4]。
栽培方法
地沟覆土法
选地势平坦的场地,挖深 30 厘米、宽 1 米、长不限的畦床,床底略呈龟背状,床与床之间相隔 80 厘米以上,并留好排水沟。畦床先用 1000 倍敌敌畏喷洒杀虫,再用 5%石灰水消毒杀菌。将发好菌的菌袋塑料膜包去,把菌棒横卧于床内,菌棒间相隔 2~3 厘米,排满畦床。再把事先消毒过的覆土材料覆于菌棒上,浇一遍透水。这时 泥土必然 会沉入菌棒之间,再次用土添铺,再浇水,一直到菌棒之间全都是稀泥为止。再在菌棒上铺一层 4~5 厘米厚的覆土,用水均匀的浇灌,直到覆土层全部吃透水,覆土工作结束。如果是在室外修建的畦床,要架设小拱棚,覆盖塑料膜或草莲等遮阴物。一般 7~10 天就可出菇了。
双排菌墙法
先把长好的菌棒塑料膜脱去,平摆成相距30厘米左右的双排菌墙,每层菌棒之间覆一层3厘米厚的土,每层菌棒都向内缩进,形成上窄下宽的塔形.中间的空隙用土填满.7~10天左右出菇后,从堆顶部浇水 ,使其自然补水.
出菇期管理
在出菇期,管理工作以保湿为主,同时给予散射光,提供新生鲜空气 ,使原基尽快全机发生.覆土出菇法,在未出菇前的管理很简单(如果温度适合,几乎不用补水就可现蕾,但应拉大昼夜温差,给予散射光刺激.). 对于幼菇期,则应缓慢的加大通风量,以防长腿菇的出现,每天喷1~2次水,要轻喷,一掠而过,保持菌盖湿润即或.如果幼菇表面有积水或水温与棚温相差10度以上,都会造成幼菇萎缩,死掉.对于幼菇成形后期间,它生长加快,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也逐渐加强,对水分新鲜空气的需求量也加大,所以每天要多次长时间的通风和补水.
适时采收
当平菇菌盖略展平时就可采收了。采收前先喷一次重水(以保持菌盖在采收后可略长时间的不卷缩), 将手轻轻插入子实体的根部,略用力的一晃就掉了,然后用刀把根部的泥土或料刮净.采收后要清理好覆土表面,把残根,碎渣等处理掉.干燥2天后,及时补水,进入第二潮菇的管理[5]。
在第二,三潮菇补水时可加入营养液.
0.3%硫酸镁,0.1%白糖,0.3%磷酸二氢钾,0.1%的菇丰素.
在蘑菇生长过程中如有虫害,不能喷敌敌畏,因各种蘑菇都对药味有强烈的过敏反应,喷后蘑菇全部死亡,所以只能用专用蘑菇杀虫剂。
视频
平菇菌种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平菇种植的注意事项是什么?怎样能够提高平菇的产量和质量?,土流网, 2019-03-15
- ↑ 平菇哪种栽培模式好?重点介绍平菇生料栽培新技术,360个人图书馆, 2019-10-17
- ↑ 平菇发酵料栽培有什么优点?如何发酵培养料?掌握以下几点作用大,腾讯网, 2019-11-24
- ↑ 双孢菇栽培技术,360个人图书馆, 2014-10-27
- ↑ 平菇什么时候采收最好,采摘平菇时要注意什么?,371种养致富网, 2018-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