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平鲁区」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平鲁区是朔州市辖区。位于山西省北部,朔州市境西南端,雁门关外。总面积2315平方千米。总人口23万人(2013年末)。全区…”)
 
(rollbackEdits.php mass rollback)
(1 個標籤回退)
 
(未顯示由 2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5 次修訂)
行 1: 行 1:
平鲁区 是朔州市辖 。位于山西省北部, 朔州市 境西南端,雁门关外。总面积2315 方千米。总 口23万人(2013年末)。全区辖2个镇、11个乡:井坪镇、凤凰城镇、白堂乡、陶村乡、下水头乡、双碾乡、阻虎乡、高石庄乡、西水界乡、下面高乡、下木角乡、向阳堡乡、榆岭乡。区 政府 驻井坪镇平阳街。
+
[[File: 平鲁区.jpeg|有框|右|<big>平鲁 (会议)</big>[http://www.szpinglu.gov.cn/web/tpxw/202103/W020210330538229505441.png 原图链接][http://www.szpinglu.gov.cn/web/tpxw/202103/t20210330_330289.html 来自  朔州市平 鲁区 政府 网站 的图片]]]
  
 境内山峦起伏,土石山占全区总面积的45%,黄土丘陵占51%,山间盆地占4%。区境中部突起,呈南北走向,为黄河水系与海河水系之分水岭。最高处黑驼山主峰海拔2147.3米。西北部沧头河、汤溪河、关河汇入黄河;东南部大沙沟河、七里河、马关河汇入滹沱河。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古迹有长城。
+
'''平鲁区'''是[[朔州市]]辖区。位于[[山西省]]北部,朔州市境西南端,雁门关外。总面积2315平方千米。总人口23万人(2013年末)。全区辖2个镇、11个乡:井坪镇、凤凰城镇、白堂乡、陶村乡、下水头乡、双碾乡、阻虎乡、高石庄乡、西水界乡、下面高乡、下木角乡、向阳堡乡、榆岭乡。区[[政府]]驻井坪镇平阳街。
 +
 
 +
 境内山峦起伏,土石山占全区总面积的45%,黄土[[ 丘陵]] 占51%,山间盆地占4%。区境中部突起,呈南北走向,为[[ 黄河]] 水系与海河水系之分水岭。最高处黑驼山主峰海拔2147.3米。西北部沧头河、汤溪河、关河汇入黄河;东南部大沙沟河、七里河、马关河汇入滹沱河。属温带半干旱气候<ref>[https://www.sohu.com/a/48436827_131831 史上最全的十二个气候类型] ,搜狐,2015-12-14</ref> 。古迹有长城。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明嘉靖中年平虏卫自大同徙治老军营,即今井坪北30千米平鲁城。清初以满人入主中原,恶“虏”之称,因改“虏”为“鲁”。雍正三年(1725)升卫为县,属朔平府。民国初年废府,改属雁门道,道废后直属省。
+
 明[[ 嘉靖]] 中年平虏卫自大同徙治老军营,即今井坪北30千米平鲁城。清初以满人入主[[ 中原]] ,恶“虏”之称,因改“虏”为“鲁”。雍正三年(1725)升卫为县,属朔平府。民国初年废府,改属雁门道,道废后直属省。
  
1949年划归察哈尔省。1951年县政府迁驻井坪镇。1952年复归山西省,属雁北专区。1958年朔县和平鲁合并统称朔县。1961年恢复平鲁县(驻井坪镇),属雁北专区。1967年属雁北地区。1988年3月24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朔州市(地级),平鲁县撤销改设朔州市平鲁区。
+
1949年划归察哈尔省。1951年县政府迁驻井坪镇。1952年复归[[ 山西省]] ,属雁北专区。1958年朔县和平鲁合并统称朔县。1961年恢复平鲁县(驻井坪镇),属雁北专区。1967年属雁北地区。1988年3月24日,[[ 国务院]] 批准设立朔州市(地级),平鲁县撤销改设朔州市平鲁区。
  
1996年,平鲁区面 积2314 平方千米,人口约17万人。辖1个街道、2个镇、18个乡:街道(面积1.5平方千米,人口2.1万,辖西酸子、东酸子、南寺、应子洼、崔家岭、下称沟6个行政村)、井坪镇、平鲁城镇、双碾乡、只泥泉乡、白堂乡、阻虎乡、西水界乡、刘家窑乡、下木角乡、下水头乡、蒋家坪乡、高石庄乡、周花板乡、陶村乡、花圪坨乡、下面高乡、榆林乡、东平太乡、向阳堡乡、骆驼山乡。区政府驻井坪镇。
+
1996年,平鲁区[[ 积]]2314 平方千米,[[ 人口]] 约17万人。辖1个街道、2个镇、18个乡:街道(面积1.5平方千米,人口2.1万,辖西酸子、东酸子、南寺、应子洼、崔家岭、下称沟6个行政村)、井坪镇、平鲁城镇、双碾乡、只泥泉乡、白堂乡、阻虎乡、西水界乡、刘家窑乡、下木角乡、下水头乡、蒋家坪乡、高石庄乡、周花板乡、陶村乡、花圪坨乡、下面高乡、榆林乡、东平太乡、向阳堡乡、骆驼山乡。区政府驻井坪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平鲁区常住总人口175258人,其中,城关街道21915人,井坪镇41635人,平鲁城镇4654人,白堂乡9682人,下水头乡6755人,下木角乡4490人,只泥泉乡2022人,双碾乡5718人,刘家窑乡3949人,阻虎乡3685人,高石庄乡5811人,蒋家坪乡2670人,骆驼山乡2764人,周花板乡2256人,西水界乡5712人,向阳堡乡10565人,东平太乡3728人,下面高乡10957人,花圪坨乡3544人,陶村乡13556人,榆岭乡9190人。
+
2000年[[ 第五次人口普查]] ,平鲁区常住总人口175258人,其中,城关街道21915人,井坪镇41635人,平鲁城镇4654人,白堂乡9682人,下水头乡6755人,下木角乡4490人,只泥泉乡2022人,双碾乡5718人,刘家窑乡3949人,阻虎乡3685人,高石庄乡5811人,蒋家坪乡2670人,骆驼山乡2764人,周花板乡2256人,西水界乡5712人,向阳堡乡10565人,东平太乡3728人,下面高乡10957人,花圪坨乡3544人,陶村乡13556人,榆岭乡9190人。
  
 
2001年,井坪镇部分村划归白堂乡,平鲁城镇、周花板乡合并为凤凰城镇,只泥泉乡并入下水头乡,刘家窑乡并入阻虎乡、双碾乡,蒋家坪乡并入高石庄乡,骆驼山乡并入西水界乡,花圪坨乡并入下面高乡,东平太乡并入向阳堡乡。区划调整后,全区辖2个镇、11个乡:井坪镇、凤凰城镇、白堂乡、陶村乡、下水头乡、双碾乡、阻虎乡、高石庄乡、西水界乡、下面高乡、下木角乡、向阳堡乡、榆岭乡。区政府驻井坪镇。
 
2001年,井坪镇部分村划归白堂乡,平鲁城镇、周花板乡合并为凤凰城镇,只泥泉乡并入下水头乡,刘家窑乡并入阻虎乡、双碾乡,蒋家坪乡并入高石庄乡,骆驼山乡并入西水界乡,花圪坨乡并入下面高乡,东平太乡并入向阳堡乡。区划调整后,全区辖2个镇、11个乡:井坪镇、凤凰城镇、白堂乡、陶村乡、下水头乡、双碾乡、阻虎乡、高石庄乡、西水界乡、下面高乡、下木角乡、向阳堡乡、榆岭乡。区政府驻井坪镇。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平鲁区常住总人口203793人,其中,井坪镇101297人,凤凰城镇5622人,白堂乡15531人,陶村乡13387人,下水头乡7050人,双碾乡4048人,阻虎乡6554人,高石庄乡6235人,西水界乡4768人,下面高乡14755人,下木角乡2241人,向阳堡乡12380人,榆岭乡9925人。
+
2010年[[ 第六次人口普查]] ,平鲁区常住总人口203793人,其中,井坪镇101297人,凤凰城镇5622人,白堂乡15531人,陶村乡13387人,下水头乡7050人,双碾乡4048人,阻虎乡6554人,高石庄乡6235人,西水界乡4768人,下面高乡14755人,下木角乡2241人,向阳堡乡12380人,榆岭乡9925人。
 +
 
 +
2015年末,平鲁区辖2个镇、11个乡(合计13个),10个[[居民委员会|居委会]]<ref>[https://www.sohu.com/a/281386633_99999506 居委会可以为您出具的10项证明] ,搜狐,2018-12-11</ref>、286个村委会(合计296个)。
 +
 
 +
==视频==
 +
===<center> 平鲁区 相关视频</center>===
 +
<center>平鲁区“六月六”航拍</center>
 +
<center>{{#iDisplay:b0520q8cvfa|560|390|qq}}</center>
 +
 
 +
<center>航拍山西朔州平鲁区下乃河堡</center>
 +
<center>{{#iDisplay:u3211ik1kjr|560|390|qq}}</center>
 +
 
 +
==参考文献==
  
2015年末,平鲁区辖2个镇、11个乡(合计13个),10个居委会、286个村委会(合计296个)。
+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於 2022年8月25日 (四) 14:38 的最新修訂

平魯區朔州市轄區。位於山西省北部,朔州市境西南端,雁門關外。總面積2315平方千米。總人口23萬人(2013年末)。全區轄2個鎮、11個鄉:井坪鎮、鳳凰城鎮、白堂鄉、陶村鄉、下水頭鄉、雙碾鄉、阻虎鄉、高石莊鄉、西水界鄉、下面高鄉、下木角鄉、向陽堡鄉、榆嶺鄉。區政府駐井坪鎮平陽街。

境內山巒起伏,土石山占全區總面積的45%,黃土丘陵占51%,山間盆地占4%。區境中部突起,呈南北走向,為黃河水系與海河水系之分水嶺。最高處黑駝山主峰海拔2147.3米。西北部滄頭河、湯溪河、關河匯入黃河;東南部大沙溝河、七里河、馬關河匯入滹沱河。屬溫帶半乾旱氣候[1]。古蹟有長城。

歷史沿革

嘉靖中年平虜衛自大同徙治老軍營,即今井坪北30千米平魯城。清初以滿人入主中原,惡「虜」之稱,因改「虜」為「魯」。雍正三年(1725)升衛為縣,屬朔平府。民國初年廢府,改屬雁門道,道廢后直屬省。

1949年劃歸察哈爾省。1951年縣政府遷駐井坪鎮。1952年復歸山西省,屬雁北專區。1958年朔縣和平魯合併統稱朔縣。1961年恢復平魯縣(駐井坪鎮),屬雁北專區。1967年屬雁北地區。1988年3月24日,國務院批准設立朔州市(地級),平魯縣撤銷改設朔州市平魯區。

1996年,平魯區面積2314平方千米,人口約17萬人。轄1個街道、2個鎮、18個鄉:街道(面積1.5平方千米,人口2.1萬,轄西酸子、東酸子、南寺、應子窪、崔家嶺、下稱溝6個行政村)、井坪鎮、平魯城鎮、雙碾鄉、只泥泉鄉、白堂鄉、阻虎鄉、西水界鄉、劉家窯鄉、下木角鄉、下水頭鄉、蔣家坪鄉、高石莊鄉、周花板鄉、陶村鄉、花圪坨鄉、下面高鄉、榆林鄉、東平太鄉、向陽堡鄉、駱駝山鄉。區政府駐井坪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平魯區常住總人口175258人,其中,城關街道21915人,井坪鎮41635人,平魯城鎮4654人,白堂鄉9682人,下水頭鄉6755人,下木角鄉4490人,只泥泉鄉2022人,雙碾鄉5718人,劉家窯鄉3949人,阻虎鄉3685人,高石莊鄉5811人,蔣家坪鄉2670人,駱駝山鄉2764人,周花板鄉2256人,西水界鄉5712人,向陽堡鄉10565人,東平太鄉3728人,下面高鄉10957人,花圪坨鄉3544人,陶村鄉13556人,榆嶺鄉9190人。

2001年,井坪鎮部分村劃歸白堂鄉,平魯城鎮、周花板鄉合併為鳳凰城鎮,只泥泉鄉併入下水頭鄉,劉家窯鄉併入阻虎鄉、雙碾鄉,蔣家坪鄉併入高石莊鄉,駱駝山鄉併入西水界鄉,花圪坨鄉併入下面高鄉,東平太鄉併入向陽堡鄉。區劃調整後,全區轄2個鎮、11個鄉:井坪鎮、鳳凰城鎮、白堂鄉、陶村鄉、下水頭鄉、雙碾鄉、阻虎鄉、高石莊鄉、西水界鄉、下面高鄉、下木角鄉、向陽堡鄉、榆嶺鄉。區政府駐井坪鎮。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平魯區常住總人口203793人,其中,井坪鎮101297人,鳳凰城鎮5622人,白堂鄉15531人,陶村鄉13387人,下水頭鄉7050人,雙碾鄉4048人,阻虎鄉6554人,高石莊鄉6235人,西水界鄉4768人,下面高鄉14755人,下木角鄉2241人,向陽堡鄉12380人,榆嶺鄉9925人。

2015年末,平魯區轄2個鎮、11個鄉(合計13個),10個居委會[2]、286個村委會(合計296個)。

視頻

平魯區 相關視頻

平魯區「六月六」航拍
航拍山西朔州平魯區下乃河堡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