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广州城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广州城墙

现存的城墙位于越秀山上。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把宋朝广州三城合为一,并向北扩展,跨越到越秀山,史称旧城。

基本内容

中文名:广州城墙

所属地区:广东省广州越秀山

相关记载:《广东通志》

外文名:Guangzhou walls

建立时间:崇祯十三年(1640年)

文物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明朝广州城墙遗迹

据明黄佐《广东通志》载,当时广州城“周长三千七百九十六丈、高二丈八尺”。有城门、城楼、敌楼、警铺等。“崇祯十三年(1640年)增筑北城,将城墙培高七尺,增厚墙基,并且每隔二十丈置有台阶,以便在城墙上落”。越秀山明朝城墙现存总长度为1137米,除镇海楼外,只剩下高度不等的残垣,其他有关建筑已荡然无存。1987年,镇海楼后面连同东、西两侧的城墙已修缮复原,共长180米,雉堞严整,恢复旧观。  此遗址于1989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宋朝广州城墙遗迹

位于越华路西段,即广仁路正对处。1972年7月发现。城墙呈南北走向,东西宽6.6米、南北长度仅揭开2米。城墙基底距现马路面3.4米。上面被近代扰乱物和蚬壳土、红黏土层所覆盖。城基的底铺一层长方形和梯形的红砂岩石块。在这层基石之上砌起砖墙,两边用砖,中间以残砖与土填塞。东面的砖墙残高1米许,西面的砖墙残高0.6米。城墙砖多为青灰色,长0.42米、宽0.22米、厚0.04米。有少数在扁平一面打印“水军修城砖”、“水军广州修城砖”的戳印,为当时广州水军烧造。有的在砖侧印“番禺县”3字。北宋初年,广州的子城还是版筑的土城,熙宁元年(1068年)始改筑为砖城,并在子城东面扩筑东城。5年后,为了保护新发展起来的城西商业区和外商聚居地,扩筑了西城。这就是广州的宋代三城。此处城基是北宋子城的西城墙。

广州城墙的沧桑史

广州的城墙是经过很多个朝代,逐步建成的。赵佗与任嚣都是看中了同样的东西,才在同一个地方建立自己的基业。越王城与任嚣城一样,至今没有找到它们的城墙,显然是打算以文溪与珠江作为城池的屏障。

赵佗城向西扩张,推进到西文溪畔,以西文溪为护城河。而城东则推进至芳草街附近,这里也有一条水涌。以前文溪流经豪贤路时,确有一条支流分出,沿豪贤路东行,横过德政路,汇入东涌。东濠涌,就是利用一条原有的溪流,加以拓宽和挖深的,这是最节省成本的做法。

那么,广州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筑城墙的呢?2000年夏季,西湖路兴建光明广场时,在地底五米处发现了一个排列有序、呈“八”字型的大型木结构建筑,考古学家断定是一座西汉水关遗址。所谓水关,是穿过城墙以通城内外水的闸门。也就是说,西汉广州已经有城墙了,南越国也属西汉,这个水关到底是南越国的,还是南越国之后的?由于年湮世远,缺乏原始的文字记载,已无从知道了。

1996年至1998年,因建设地铁一号线,在中山五路南侧发掘出一段16米长,呈南北走向、分别修建于东汉、东晋和南朝三个不同时代的城墙。

东汉城墙为夯土墙垣,夯筑19层,每层之间以草茎铺垫。夯土中还发现了大量汉代的板瓦、筒瓦和陶器残片。

东晋城墙是在东汉墙体基础上扩宽,夯筑加固而成,用红黄色网格纹砖包边。夯层中发现有青釉瓷器残片。在外墙基部的砖块上,发现有“泰元十一年……”的模印字样。泰元(太元)是东晋武帝司马曜的年号,十一年即公元386年。

南朝城墙在晋砖墙两边填土扩宽,砌砖包边。在南朝城墙西侧发现唐代路面残痕,东侧发现宋代水池遗迹。考古学家据此推测,唐、宋时这道城墙已废弃不用了。

这是在广州首次发现汉代城墙。而且三个时代的城墙套合修筑,时间跨度超过500年,在全国也是非常罕见的。

1972年7月,在越华路与广仁路交汇处发现宋代子城西城墙遗址,呈南北走向,墙基底铺一层长方形和梯形的红砂岩石块。上面砌砖墙相夹,中间填塞碎砖和泥土。在一些墙砖上,刻有“水军修城砖”和“水军广州修城砖”等戳印,可知是当时广州水军所造。在一墙砖上又发现有“番禺县”三字。

1998年2月,在越华路与仓边路交汇处的银山大厦建筑工地上,发掘出两段走向与年代均不相同的城墙遗址,在发掘区西侧一段呈南北向的是唐代城墙,修城砖块大而厚实。砖壁发现有“番禺修城大条砖”等砖铭。这是广州市首次发现的唐代城墙,从方位推测,应为唐代东城墙遗迹。

南侧一段呈东西向的是宋代城墙,墙砖上发现有“修城砖”“景定元年造御备砖”等砖铭。景定是南宋理宗年号,元年即公元1260年。这段城墙应为宋代东城北墙的遗迹。

南北两宋,前后凡319年,广州城经历大大小小十几次扩建和修缮,是有史以来最频密的。北宋1008~1016年,邵晔任广南东路经略使时,“凿濠为池,以通舟楫”,人皆称便。广州才开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濠”。

北宋1044年,广南东路经略使魏瓘在东面修筑了子城,又疏浚东江门,凿东西澳建水闸,每天定时启闭。1049年,侬智高率众造反,围攻广州五十多天,子城固若金汤。朝廷论功行赏,认为魏瓘筑城有功,迁升至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复知广州,兼广东经略安抚使,给禁卒五千,听以便宜从事。虽然受到朝廷嘉奖,但魏瓘却把头发都熬白了,他在诗中叹道:“谁言岭外无霜雪,何事秋来亦满头。”

后来经略使吕居简、转运使王靖再重修东城,子城并入。1068~1077年,由于广州商贸兴盛,珍货山积,经常受到盗匪的光顾,动辄杀人放火,令商人损失惨重,经略使程师孟便大兴土木,修筑西城,以防盗贼。1153年,经略使方滋重新修葺中城、东城和西城,从此,广州有了“三城”之称,“周三千七百九十六丈,计一十五万一百九十二步,高二丈八尺,上广二丈,下广三丈五尺”。

1210年,经略使陈岘又在城东南与西南各修筑雁翅城,以加固南面的城防,形成了中、西、东三城加两翼城的格局。宋城南至今大德路、文明路,东至今芳草街附近,北至东风中路。

明代三城合一时,沿今盘福路至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修筑城墙,1563年,明总督吴桂芳主持在南城外加筑外城,因为外城临江,就没有再凿濠了。1647年,清总督佟养甲筑东西二鸡翼城。其后除维修倒塌的城墙外,再没有筑新城墙了。广州的城墙修筑史,至此告一段落[1]。

从有文字记载的周秦算起,广州的筑城历史,大约可以依次分成这么几段:南武城(传说)、任嚣城、赵佗城、越城、番禺城、南城、子城、东西南瓮城、东城、西城、雁翅城、鸡翼城。

广州城墙的具体位置,从今天的马路可以找出痕迹。越秀北路、文明路、大南路、大德路、人民路都是在原城墙基础上建的,城墙到市一医院,从今天市一医院中心大道穿到盘福路,穿过解放路上越秀山,连结今越秀山上的一段城墙,从东边下,连结越秀北路,这就是广州城墙的范围了。另外,也可以从濠的走向看。所谓濠,就是护城河(涌不是护城河),建在城墙外。广州有东濠、西濠、玉带濠、南濠(在海珠路,由此也可以看出城墙曾在此,其后才扩张至人民路)。

昔日有一条宽阔的河涌从兰湖(今流花湖)向南,经今医国街、盘福路到东风西路一带。东边是高耸的城墙,在盘福路与东风西路交界处是北水关,即城里六脉渠的一个出城口。河涌到了东风西路,即以接近90度角转向西面,出北水关,然后再以近乎90度角转向南面,在第一津接通西濠,直下西堤。

明1556年来过广州的葡萄牙多明我会士克路士,在他的著作中描述了他在西城外看到的广州:

这座城(其他城也一样)沿江筑城,很象是在濠堑之内,因为城的另几面是被一条灌满水的宽大濠堑围绕。这条濠和城墙之间有足够的地盘,可集合一支大军。挖掘濠的泥土堆在它和墙之间,因此墙根部比其他地方高出许多。不过在濠以外此城仍有一大缺点,那就是在河对面岸上,城墙和濠之外有一个可俯视墙内全城的山头。(《中国志》)

这位葡萄牙人所处的位置,显然是在第一津附近,他在文中还提到,在河对岸可以看见城里有一座漂亮的高塔,那就是六榕花塔。他说的山头,应该就是第一津与兰湖之间的西山了。

广州的城墙有多高多厚呢?清顺治年间,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受命南征,史称“两王入粤”。1649年,清军围攻广州,南明军民坚守孤城长达九个月。尚可喜在景泰坑铸造六七门红衣大炮,架在西山上,往城里日夜猛轰,光孝寺后面的城墙被轰塌了一大截,但还是攻不进城里。据克路士的记述,广州的西城墙“城门宏伟高大,坚固而构筑良好……城门墙厚有十二步,城门从上到下包有铁皮。”(真的?假的?)根据历史记载,清代广州城墙全长约9700米,高约7.6米,宽约6米。

从历史上看,工商业发达的城市,大抵属拆墙派;而以政治历史闻名的城市,则属保墙派。北京的城墙是1949年以后才拆的,还引起了激烈争论;天津、上海、广州这些沿海城市,很早就开始拆城墙了。1905年前后,上海和广州有人提出拆城墙的动议,招来国粹派的反对。后来上海搞折中,在城墙上开凿了许多小城门,方便出入,而广州则把南面的城墙拆了。广州生意以珠江水路为主,先拆了南城墙,方便交通。

1918年以后,广州开展大规模市政建设,城墙被全部夷平了,利用城墙基开辟马路。[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