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广德市2019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批复同意撤销广德县,设立县级广德市,以原广德县的行政区域为广德市的行政区域,广德市人民政府驻桃州镇爱民路99号。广德市由安徽省直辖,宣城市代管。
广德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总面积2165平方公里,辖6镇3乡3街道,34个社区、103个行政村,人口52万。是全国文明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绿色发展百强县、投资潜力百强县、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科技进步先进县、农业标准化示范县。[1]
规划
2019年8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批复同意撤销广德县,设立县级广德市,以原广德县的行政区域为广德市的行政区域,广德市人民政府驻桃州镇爱民路99号。广德市由安徽省直辖,宣城市代管。
广德市现状
广德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苏浙皖三省八县(市)交界处,区域面积 2145 平方公里,辖6镇3乡,136个行政村(社区),人口51.5万。
东临杭嘉湖,北倚苏锡常,周边有上海、杭州、南京、合肥等 4 个省会城市和 16 个大中发达城市,是安徽省唯一与苏浙两个发达省份毗邻接壤的县份,是东进西出的桥头堡、南北经济的结合点,是华东沿海经济挺进安徽等中西部地区的第一站,交通便捷,运输发达,G50沪渝高速、宣杭铁路复线,S215、S230两条省道及建设中的商杭高铁穿境而过,素有"三省通衢"之美誉。周边有上海虹桥、浦东,杭州萧山,南京禄口,合肥新桥等机场和上海、芜湖、南京、宁波等港口,物流畅通,经济发展条件优越,广德已成为长三角经济向内地辐射的物流副中心。[2]
历史沿革
广德市建县已有1800年的历史。
广德古称桐汭。
春秋战国时,先后属吴国、越国、楚国。
秦属鄣郡。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改鄣郡为丹阳郡,迁郡治至宛陵(今宣州市)。原郡治周围地区设故鄣县,隶扬州丹阳郡。广德地属故鄣县。
东汉建安初,"策已平定宣城以东"地区,孙吴拆故鄣置广德县。县名是取美名,意在标榜"皇恩浩荡,帝德广大"。建安五年(200年)"徐琨以督军中郎将从破庐江太守李术封广德侯"。建安八年(203年),吕蒙因从孙权讨伐丹阳有功,"拜平北都尉,领广德长"。县治在今县城西南境内,仍属扬州丹阳郡。
西晋太康二年(281年),改属扬州宣城郡。
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并广德、故鄣、长城、阳羡、义乡五县地立绥安县,属宣城郡。
泰始四年(468年)改属南徐州义兴郡,不久废。复置广德县,仍属宣城郡。
齐广德县属南豫州宣城郡。
梁绍泰元年(555年)于广德增置广梁郡(《隋书地理志》避炀帝讳,写成'大梁郡')及石封县,郡、县治均在今广德桃州镇。侯景乱后还封徐度为广德侯,广德县为其侯国封地。陈永定二年(558年)改郡名为陈留郡,改广德侯国为县。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郡,并广德(《隋书·地理志》讳作'大德')、安吉、原乡、故鄣四县入石封,改石封为绥安县,属宣州。仁寿三年(603年)属湖州。大业二年(606年),复属宣州。翌年,宣州改称宣城郡。
唐武德三年(620年)以绥安县置桃州,原绥安县地分置绥安、桐陈、怀德三县,桃州领之。七年废桃州,并桐陈、怀德入绥安,属宣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属宣城郡。至德二年(757年)九月因肃宗讳恨安禄山,改绥安县为广德县,属宣州。
五代十国吴广德县属宁国军宣州。五代南唐初广德县属西都江宁府,保大八年(950年)在县设广德制置司仍属江宁府。
北宋废制置司,广德县如故。宋开宝八年(975年)广德县属宣州。太平兴国四年(979年)置广德军,治广德县。端拱元年(988年)析广德西北桐乡、昭德、临湖、原通、妙泉五乡置建平县,隶广德军。至道三年(997年)属江南路,天禧二年(1018年)属江南东路。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广德军为广德路,路设总管府领广德、建平两县,属江浙行中书省。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占领该地即改广德路为广兴府,改广德县为广阳县,广兴府辖广阳、建平两县,属江南行中书省。
明洪武元年(1368年)广兴府属京师直隶,不久改称广德府。四年九月改府为州。十三年四月省广阳县入州,领建平县。永乐元年(1403年)直隶南京。
清顺治广德州属江南左布政使司,康熙六年(1667年)改属安徽布政使司,咸丰四年(1854年)暂归浙江巡抚代管,同治三年(1864年)复属安徽省,隶徽宁池太广道及皖南道。
民国元年(1912年)4月改州为县,不领建平县,直属安徽省。1914年至1918年属安徽省芜湖道。1918年芜湖道撤,直属安徽省。1922年春至10月属宣城首席县长。1922年10月后至1930年8月属安徽省第九行政区。1930年8月以后属安徽省第六行政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德县初属皖南人民行政公署宣城专区。
1952年属安徽省芜湖专区。
1971年3月属安徽省芜湖地区。
1980年2月属安徽省宣城地区。
2000年属宣城市。
2011年被批准为安徽省直管县,具备省辖地级市的所有职能。[3]
区划历史
据明嘉靖十五年(1563)《广德州志》记载:州治(今桃州镇)共划14坊:州署东为松关、宝华、朝岳、兴仁、仁德5坊,州署南为文明、状元2坊,州署西为忠节、升平、玉溪、秀远、庙前、朝斗6坊,州署北为兴福坊。全州下设9个乡,68个都,240个里。清代,乡、都、里仍沿明制。清初,都下设保,与里并行。里的作用重在征赋,保的作用则重在维持治安。康熙三十七年(1698)州守李国相在《重修福星桥记》中称:阖州设399保。
民国元年(1912)废州为县,广德县设9区:城一区、东二区、东三区、南四区、南五区、西六区、西七区、北八区、北九区、区下设保或坊,保、坊下有甲。全县共有200余保,余皆不详。
民国22年10月,广德县保甲编组告竣,次年元月经覆查核准:全县共设9个区,35个联保,294个保,3203个甲。24年底,全县改设5个区,35个联保,290个保,3180个甲。26年4月,全县设5区,38联保,288保。28年8月,又调整为5区,16乡1镇,181保,1961甲。同年11月,又增设景贤镇。29年1月裁撤第一区署,所辖乡镇改为直属县政府,同时将二、三、四、五区名称冠以地名。
1949年5月县人民政府成立后,随即在全县设立6个区,下辖18个乡镇。即:城厢区辖景贤镇、凤井乡、高湖乡;卢村区辖卢村、笄山、东亭3个乡;柏垫区辖柏垫、桐氵内、独树3个乡;誓节区辖誓节、苏村、花鼓3个乡;邱村区辖门口塘、西湖、山北3个乡;流洞区辖流洞、开化、杭村3个乡。7月,废除保甲制度,在全县基层建立182个行政村(含城厢4关7街)。同时撤销城厢区并将其余5个区改为笄山、苏村、邱村、流洞4个区,原乡级景贤镇升格并易名为城厢镇。4个区下辖17个乡。
1950年3月撤销17个乡的建制,将原来的4个区和城厢镇改为城厢、东亭、卢村、柏垫、独树、誓节、邱村、山北、流洞9个区,由区直接领导行政村。行政村和关、街依旧。
1952年7月将农村171行政村改为105个乡。翌年12月又将城厢区4关、7街调整为迎春、景春2个镇。至此,9个区下辖107个乡(镇)。
1955年12月将原9个区调整为卢村、柏垫、誓节、邱村、流洞5个区和1个区级城关镇(由迎春、景贤两镇合并而成),同时将原105个乡调整为85个乡。1956年10月撤销5个区公所、城关镇仍为县直属镇,将85个乡合并为33个乡。
1958年9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将全县33个乡、1个城关镇组成卫星、前进、先锋、火箭、跃进、红旗6个人民公社。1959年2月根据省人委关于人民公社改用地名称谓的规定,6个人民公社均以所在地名更名为城关、卢村、柏垫、誓节、邱村、流洞人民公社。
1959年10月邱村人民公社划为邱村、下寺2个人民公社。
1960年7月在独山矿区建立矿区人民公社。同年10月更名为独山人民公社。
1961年9月全县8个人民公社调整为29个人民公社,下辖282个生产大队(含4个居民委员)。
1998年末,广德县辖7个镇,22个乡,280个行政村,13个居民委员会,4214个村民小组,117个居民小组。1998年末人口50.56万人,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0.02%。
2000年,广德县辖7个镇、22个乡。
2001年,广德县行政区划调整为16个乡镇。即:桃州镇、新杭镇、流洞镇、邱村镇、柏垫镇、誓节镇;山北乡、祠山岗乡、东亭乡、卢村乡、四合乡、凤桥乡、月湾乡、杨滩乡、下寺乡、赵村乡、花鼓乡。
2004年底,广德县辖6个镇、10个乡。
截至2005年12月12日,广德县新组建的各乡镇顺利召开全体干部大会,以此为标志,该县新一轮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圆满完成。具体调整情况待补充。大致情况是:祠山岗乡并入桃州镇;凤桥乡并入柏垫镇;月湾乡并入杨滩乡;花鼓乡并入誓节镇;山北乡、赵村乡和下寺乡并入邱村镇;流洞镇并入新杭镇。[4]
地理气候
位置
广德市位于安徽省东南端,皖、苏、浙三省结合部。东和东南连浙江省长兴县、安吉县,南邻宁国市,西接宣州区、郎溪县,北界江苏省溧阳市、宜兴市。地理坐标:北纬30°37′至31°12′,东经119°02′至119°40′。市人民政府驻桃州镇,西距宣城地区行政公署驻地宣州区71公里,西北经芜湖至省会合肥市273公里,东经浙江湖州至上海市244公里。
气候
广德市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水丰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雨热同季。
据1959~1985年气象资料统计,广德市累年年平均气温15.4℃,气温年际变化稳定。南部和北部山区年均气温低于15℃。累年各月平均气温最高为7月,月平均气温28.5℃;最低为1月,月平均气温2.4℃。月平均最高气温值36.5℃,月平均最低气温值零下4.3℃。5至10月月平均气温均高于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40.4℃(1978年7月6日),极端最低气温零下14.6℃(1969年2月6日)。历年(1959~1985年)极端最高气温均在35℃以上至38℃左右;极端最低气温,有7年是零下10至13℃,一般年份在零下9℃左右。[5]
资源
土地资源
全市土地总面积2165平方公里,折合324.75万亩。按地貌划分,南部以山地为主,丘陵次之;北部以丘陵为主,低山次之;中部是丘岗、河谷、平原占主导地位。全市山地面积165万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0.81%;丘陵95.51万亩,占29.41%,平原64.25万亩,占19.78%。按利用现状分,耕地45.18万亩(水田41.35万亩,旱地3.83万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3.9%;林地186.95万亩,占57.5%;园地9.42万亩,占2.9%;草坡草场19.8万亩,占6.1%;水域31.5万亩,占9.7%;交通用地10.06万亩,占3.1%;城乡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1.72万亩,占3.7%;其它用地和未利用土地10.12万亩,占3.1%。
水资源
地表水:全市多年平均径流深680~840毫米,地表水径流总量约为11.61亿立方米,每亩耕地占有年径流3360立方米。年际分布很不均匀,径流年际变率最大值为最小值的4.4倍。同期月降雨量的变率最大值(1984年6月)与最小值(1978年6月)比较,相差8.9倍。地区分布亦呈差异,多年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量南部山区为84.2万立方米/平方公里,中部丘畈区为75.8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北部丘陵区为67.4万立方米/平方公里。据统计全县现有各种蓄水工程总蓄水量仅1.9亿立方米,只占水资源总径流量的11.4%。按灌溉保证率90%计算,全市尚缺水1.39亿立方米。
地下水:广德市降水较为充沛,地质部门没有进行过地下水资源的全面查勘,无完整资料可循。1978年特大干旱时,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大队曾在广德市局部地区作了水文地质调查。其资料表明,境内无量溪、桐氵内河两岸及丘陵地区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且埋藏深度一般为1.0~2.5米。1978年大旱时,杨滩镇琳塘村在桐氵内河沿岸打土井51口,直径3~4米,深度3~5米,水量保证周围农田灌溉有余。南部和北部山区地下水处于深层,浅层储量少。位于新杭镇的太极洞内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潺潺流水,常年不断。下寺村、赵村村相连的仙姑殿地区,山中常年有水外流。
矿产资源
大理石总储量约8500万立方米。其中地处新杭、流洞两乡镇的牛头山山脉,大理石地质储量约7000万立方米;独山镇麻山大理石储量为800多万立方米。
另外,赵村、下寺、四合等乡均有大理石矿源。赵村乡凌岩村亭子山有黑色底衬白花大理石,初步探明储量为500万立方米以上。
其它矿产广德市黄砂资源丰富,总储量约4000万吨。分布在紧靠桐氵内、无量溪两河的四合、柏垫、凤桥、花鼓、誓节、杨杆、卢村、同溪、双河、清溪、高湖、赵村等12个乡镇。山北、砖桥等乡也有较丰富的黄砂资源。
全市瓷土储量131万吨。硅灰石储量46.87万吨。石灰石、花岗岩储量丰富,经济价值较高。
少数民族人口情况
随着市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婚进以及前来务工经商的西部少数民族同胞日益增多。到2010年,全县少数民族成分已达31个、3527人,占总人口的7.24‰,在宣城七个县市区中少数民族人口最多、比例最高。这些少数民族分散居住于全市9个乡镇。
教育
截止2014年10月我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57所。其中,公办园2所,民办园96所;中心小学18所,民办小学4所,村完小9所,教学点1所;公办初中13所,民办初中3所;特教学校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民办1所);普高3所(民办1所);中职2所(民办1所)。
全市在校生总数68942人。其中,在园幼儿12689人,小学在校生27939人,初中13900人,特教61人,普高7551人,中职6802人。全市教职工总数5060人。其中,幼儿园教职工1365人,小学1685人,初中1177人,特教12人,普高548人,中职273人。[6]
经济
农业
粮食作物生产历来是市内农业生产的主体。粮食又以稻谷为大宗,占粮食总产量的90%以上。其次为小麦、山芋、黄豆、大麦、杂豆等。
广德市以盛产稻谷名著皖南,正常年景,粮食自给有余。但在建国前,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加上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粮食生产一直上不去。据资料统计。民国22年(1933)全县粮食产量4153.1万公斤。次年,发生大旱,粮食产量剧降,只有上年的26.7%。建国前几年,粮食产量也只在5000万公斤上下,到1949年,全县耕地为460168亩,农业人口为203442人,粮食产量不足5000万公斤,平均每个农业人口占有粮食234公斤。
建国以后,粮食生产有了发展。1950年至1953年的四年为粮食生产恢复时期,产量年平均递增4.9%。
1952年,由于重视兴修水利,春播水稻51万亩,提出"不留一亩白水田"的口号,广施肥料,第一次提出防治虫害,建立及时逐级报告制度,全年粮食产量7.75万吨,比1949年增加了55%,人均占有粮食350公斤,是建国后第一个丰收年。
50年代中期,是市内第一个经济建设高潮时期,农业生产发展迅速。
1954年,全市掀起开荒抢种高潮,到9月下旬,共开荒136950亩,抢种各种晚秋作物152740亩,加上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全年粮食产量达到10.59万吨。1955年开始试种双季稻。首先选择光、热、水、气条件好的高湖乡和平社、东山乡东升社、双柏乡劳动社改种双季稻,都获得大面积丰收,早稻全年平均单产138.5公斤,高的达300余公斤,连作晚稻亩产达200余公斤。这年7月中旬干旱,双季早稻解决了渡荒的粮食,社员称双季稻为"救命稻"。
1956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1.1万吨,比上年增加4.8%,是1949年的2倍多。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随之而来的"共产风"、"浮夸风",使粮食总产量急剧下降。1958年减少耕地6338亩。1960年,农田抛荒面积达94966亩,占水田21.5%,当年粮食播种面积763045亩,总产5.08万吨,单产仅66.5公斤,略高于1949年的生产水平。
到1962年的5年中,每年粮食产量徘徊在5万吨左右,比50年代中期大幅度下降。以后,随着农业经济调整,加上大力推广以农垦58为主的水稻良种,粮食生产又呈现发展趋势。1965年、1966年产量均接近10万吨。
"文化大革命"初期,农业生产发展缓慢。70年代双季稻种植面积扩大,1971年双季稻突破20万亩。1974年达到288240亩,为栽种双季稻最多的一年,平均亩产246.5公斤,全年全县粮食总产达15.7万吨,第一次突破了15万吨大关。1978年,全县遭受百年未遇的大旱,仍取得了产量8.82万吨的收成。
进入80年代,农业生产发展加快,推行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全县出现了不少粮食生产专业户,每户年产粮高达2~2.5万公斤。
1982年,从午粮到"四稻",季季增产,全年粮食总产达17.71万吨,农业人口人均占有粮食476公斤,创造了历史最高记录。1983年、1984年县内虽然连续两次发生特大洪涝灾害,但粮食产量仍然达到常年水平,分别为13.42万吨和15.41万吨。1987年粮食总产17.38万吨,农业人口人均占有粮食413公斤,比1949年分别增长365.8%和176.5%。
2012年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185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3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3家。新增农业"三品"认证5个。东亭高峰村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现代农业示范园、林下经济种植面积分别发展到4.5万亩、17万亩。被授予"全国产粮大县"、"全国生猪标准化示范县"、"全省林业产业发展十强县"。被列为"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县"。
工业
广德市手工业生产历史悠久。据史志记载,唐代即有造纸(土纸)、缫丝、竹木器加工等业。
明万历年间,乡人已陆续开采煤炭。清康熙年间,曾"聚众数万",入山挖煤。因朝野围绕采与禁纷争不已,采煤时断时续。明清时期,造纸、缫丝等业都曾兴盛一时。后俱毁于清咸丰、同治年间的兵燹、疫疠。清末,随着移民大量入境,手工业生产缓慢复苏。同治末,商人吴国基在州城创办织布机坊,有木机120台。
光绪三年(1877)裼泰源纸坊在南乡山区开办。年产表芯纸330担。光绪三十三年(1907)官督商办广益煤矿公司在独山猪翎洞、梁家山建窑采煤。
民国12年(1923)富商赵少丞发起创办广明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购进国外生产的柴油机和直流发电机发电。
至民国25年(1936)全县有陆续兴办的采煤、纺织、电力等10余家厂矿以及食品、酿造、造纸、粮油加工、印刷、建材、制陶、竹木铁制具等约800余家手工作坊。是年,全县仅造纸作坊就拥有纸槽1100余架,工人3000余名,年产土纸20万担。翌年,抗战伊始全县大、小工厂、作坊又为日军侵略战火摧毁殆尽。此后,恢复艰难。
1949年4月广德解放时,全县仅有各类手工作坊104家,且多为食品、酿造、缝纫、粮油加工、造纸、竹木铁制具等家庭作坊,设备极其简陋。是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仅378.8万元(1980年不变价,下同)。
1950年,县人民政府在县城办起了第一家国营工厂--广德县城关米厂。
1952,县城黄宗良、徐德芳等手工业主,率先组成了2个铁业生产合作社,年底又合并成立黎明铁业生产合作社。
1953年,董信泰、和丰两家槽坊改造为公私合营广丰第一酒厂、广丰第二酒厂。是年全县124个工业企业中,现代工业2家、手工业工坊122家;国营1家、公私合营2家、合作社营13家,余均为私营。
1956年底,对全县私营工业、个体手工业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全县48个工业企业中,国营3个、合作社营41个、公私合营4个。是年,全县工业总产值706.29万元。
1958年,全县掀起大办工业的热潮。为完成年产4.6万吨生铁的任务,成立县冶金工业指挥部,开始"全民大办钢铁",全县建"小高炉"300余座。同时,开办独山等7个煤矿,从县内及外地调集2万余人开展夺煤大会战。是年,全县工业企业骤增至607个、职工33886人。由于"左"的思想指导,违反客观规律,终至得不偿失。
1961年,在贯彻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时,对全县工业企业进行调整压缩、精减下放职工充实农业生产第一线,至年底全县工业企业减为55家、职工8136人。
"文化大革命"时期,虽然兴办了化肥、采矿、建材等工业企业,但生产发展缓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业生产有了新的发展,尤其是乡镇、村办、联户、个体工业发展较快。
1987年末,全县共有工业企业5507家,其中全民企业27家,县属集体企业26家,乡(镇)、村办企业545家,联户、个体办企业4909家。从事工业生产的有4.56万人,已拥有煤炭、造纸、建材、机械、纺织、食品、化工、医药、电子等10余个工业门类。工业总产值15112万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51%,首次超过农业总产值。
2012年共为207家中小企业提供融资贷款20.2亿元。开通全省首家县级用工电视频道,多渠道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问题,全年共为企业输送用工1.03万人次。经济总量不断扩张。完成工业投入70.5亿元,增长15.7%;新增规模工业企业31家,发展到184家;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64.2亿元,增长18.8%。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机械制造、信息电子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完成产值30.2亿元,增长53.3%。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产品25个,省级技术研发中心6家,省级名牌产品5个,专利授权821件。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关停并转煤矿、非煤矿山、小化工等企业78家,实现煤矿、粘土砖企业全面退出。[7]
交通
基本状况
广德市距上海200公里、杭州130公里,距南京、苏州、张家港百余公里,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150公里,距杭州萧山机场130多公里。宣杭铁路、商杭客运专线(在建)、318国道穿境而过。
广德市努力改善投资发展环境,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宣广高速、广宜、广祠等一二级公路先后竣工使用,"三纵两横"的公路网络功能初步显现,广德市已通车1250公里公路和68公里铁路线。
高铁
2015年年底动工的商合杭高铁线路起于河南省商丘市,向南途径我省亳州、阜阳、淮南、六安(寿县)、合肥、马鞍山(含山县)、芜湖、宣城,在我市设广德南站,而后经湖州(安吉)至浙江省会杭州,全长793.5KM,新建线路长度608KM,为双向客运专线,设计目标时速350KM/小时。
旅游
卢湖风景区
卢湖风景区度假区位于广德市城南郊,皖浙苏三省交汇处。境内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景点景观有卢湖、甘溪沟和笄山竹海等,卢湖中群山环峙,烟波浩淼,有大小岛屿18座,山水相依,湖光山色秀丽,宛若天然图画;甘溪沟以山涧为特色,自上而下,溪水清澈甘甜,两边青山翠竹,环境优美,风土人情浓厚,称"甘溪竹海";万顷竹海,远峰近岭绵延数十公里,山风吹拂,绿海竹涛辉映,神韵天成。地处县城南郊,融合观光境区、度假园区和生态社区三位一体宜游、宜业、宜居的旅游特区,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
重点项目有卢湖极昼世界、笄山竹海风景区、甘溪沟景区、祠山大帝行宫、竹海汽车营地、灵山寺景区、竹海康体养生度假村、卢湖竹海国际度假山庄、山地体育公园、竹海温泉度假区等。
广德市卢湖
卢湖风景区计划投资64.7亿元,其中旅游项目建设与房地产项目及城市建设投资58.1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8亿元,旅游运营管理0.5亿元,流动资金0.3亿元。开发经营模式采取政府+投资商或项目打包招商。
天下第一冲
"天下第一冲"是安徽省广德市卢湖风景区泥桥头的境内十里长冲的美誉,"十里长冲"当地人指在十余里长的大山沟里有十个坞。
"天下第一冲"内有毛竹1088亩、杉树林269亩、其他林988亩。风景区内无一户居民,无任何污染。"十里长冲万卷诗,不尽风光我书迟。满腹诗情待明日,来听清风云上题。"这是清代诗人宋景伦笔下泥桥头十里长冲即天下第一冲的美景,而今依然存在。
天寿寺塔
天寿寺大圣塔院位于广德市城迎春街北侧。1956年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寿寺大圣塔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天寿寺创建于唐代天佑年间(905年左右),塔随寺名,故称天寿寺大圣宝塔。
宋元符二年(1099年)塔为火焚,元符三年至崇宁四年(1105年)重修建成七级浮屠,体形高大,属江南楼阁式建筑,砖木结构,挑檐窜角,角悬风铃,高31.34米。明万历35年(1607年)和清康熙七年(1668年)又两次修葺。光绪26年(1900年)毁于火,仅存砖砌塔体。
1983年10月,发现一"地宫"。"地宫"为砖砌直口坑,深110厘米,正方形边长32厘米。宫内有石碑一块,刻记塔之渊源。
1986年重修。复修后的大圣宝塔基本保持了原来特点,七级六面,六角飞檐,铁链式塔顶,总计高42.8米,塔基面积46平方米,青砖铺地,各层檐角悬挂风铃,风拂铃摇声声悦耳,七级浮屠再现风光。塔内有转梯可登顶层,鸟瞰山城风光。与此同时还修建了塔院,植有奇花异草,盆景山石,陈列室展出历朝的文物古迹。供游人参观。
太极洞景区
太极洞,古称"长乐洞"、"广德埋藏",全长5400余米,属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之一,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的安徽省广德市石龙山内,一九八六年七月一日正式对外开放,景区总面积22平方公里,中心面积2.2平方公里,分旱洞、水洞两部分,其中溶洞开发面积14.1万平方米,洞内拥有大小景点500余处,景色奇妙、瑰丽,具有险峻、壮观、绚丽、神奇的景观特色,集全国溶洞之精华,早在二千多年前即被称为天下一绝,《中国石林》称道"桂林山水,广德石洞",民间有"黄山归来不看山,太极游完不看洞"之说。
百杨生态园
广德百杨生态园位于皖、苏、浙三省八县市结合部的广德市北部,东临杭嘉湖,北倚苏锡常,距上海、杭州、南京等十六个大中城市车程均在两小时以内,交通便利。整个园区占地近3000亩,是具有国家3A级风景区标准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计划投资2.2亿元人民币。百杨人秉承"公园框架设计,园林苗木起步,生态环境建设和休闲设施配套同步实施"的思路,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致力于将百杨生态园建设成为面向广德,辐射苏、浙、沪的生态旅游休闲胜地,建设成为广德市的名片。
广德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2015年6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建立广德市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这是广德市境内唯一一个获批建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广德泰山自然保护区北起四合乡泰山,南迄宁国市和安吉县界,东至四合乡接龙桥水库,西至杨滩乡桐水,保护对象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珍稀动植物。保护区总面积3762公顷,其中核心区903公顷、缓冲区1025公顷,实验区1834公顷。
历史文化
祠山文化
祠山文化,是指西汉末年起,以安徽省广德市横山为中心,遍及江淮和东南沿海广大地区,由缅怀治水英雄张渤关爱民众、弥灾捍患、勇于献身的精神而形成的官民共祷的祭祀文化,因唐玄宗赦封横山为祠山得名。"张渤治水的传说",被列入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吴文化
广德市早期是一个传统的吴文化地区。据县志记载:建安初,孙策平定宣城以东地区,孙吴分故鄣县地始置广德县。广德虽然地处吴头楚尾,但区治上多隶属江浙。从唐末至宋以来,虽然战乱不断,广德基本上是受以扬州(今江苏扬州)、建康(今江苏南京)为中心的地方势力控制。吴、南唐政权多次曾派使前往广德祠山祖殿祭祀祈祷。
元至正十四年,改广德军为广德路,属江浙行中书省。元至正十六年,朱元璋改广德路为广兴府(不久改称广德府),属江南行中书省。明初,改广兴府为广德直隶州。因此,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考量,早期的广德应是吴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地区。从广德甘溪沟土著人吴侬软语的方言中,也可以窥见广德地区早期吴文化的渊源。另外的因素就是就是祠山文化的兴起与传播。
明朝徐应秋《玉芝堂谈荟》称"雷之布鼓,登之鬼市,河源地丘之神债,广德祠山之埋藏,是谓天下四异,非妄传也。"可见,祠山文化来源于吴越,勃发于广德,又张扬于吴越大地。祠山文化,既具有吴文化的典型特征,又是吴文化发展的一个极至。
徽文化
明清时期,徽文化逐渐成为广德的主流文化:
祠堂,起始于徽州,是徽州人文思想的高度物化,是封建宗法制度的载体,是族权自治的象征,也是徽州人最基本的人居环境。徽州的祠堂文化和牌坊文化、谱牒文化一起,组成了支撑封建宗法自治制度的三根支柱。自宋朝始,徽文化被徽商带进广德。随着徽商在广德的发展,宗法自治制度也带到广德,通过几十代人几百年的努力,徽文化以潜移默化的形式,经过同广德的本土文化的不断撞击、融合,从最初的互相排斥到后来的相互包容。发展到明代后,徽文化在广德地区已经占据主导地位。从幸存的凤桥大范村的范氏宗祠、誓节芦塘陈氏宗祠中,不仅能窥见徽派建筑艺术的精髓,更能洞见宗法自治的物化形式--祠堂管理模式。
牌坊作为徽派建筑艺术的代表,在广德的留存,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广德人对徽文化的接纳和归属。
谱牒文化与牌坊相似,广德保留下来的诸多宗姓的族谱,也反映了徽文化的影响作用。
移民文化
现代广德市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多元的移民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点。在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的半个多世纪中,广德逐步形成了以河南移民带来的中原文化和湖北移民带来的西楚文化为主的多元文化结构,其中尤以河南省光山县移民为众。
起初,这种移民文化是以较为封闭的形式存在,形成以村、镇为单位的文化割居现象。但是,经过半个世纪的两代人努力,广德的本地人和各地移民通过联姻、商贸、生产和社区活动等形式,加强了不同宗教、习俗、教育、伦理道德之间的各种文化交流。通过交流,各种文化扬长避短,取舍有度,从而形成了相互包容的地区特色移民文化。
民间艺术
四合地蹬子戏,四合地蹬子戏又名"地花鼓戏",地摊子戏,是盛行在四合乡耿村、焦村、宏霞村的遐嵩片以及梨山一带的一种民间戏曲,是不需舞台的广场表演形式。因具有不受场地、时间限制等优点,所以受到广大老百姓的喜爱。2010年4月,四合地花鼓戏被宣城市人民政府、宣城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授予"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
桐夭村的旱船,旱船也称龙船、彩船。它是我国民间的一种游艺。广德县最有名气的旱船当数桃州镇白桥村(原属高湖乡)桐夭村的旱船。该地旱船起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至今已有九十余年历史了。
饮食文化
广德四绝,就是在安徽广德市境内的四道特色菜,它们分别是:杨滩镇境内"御桌珍馐桐花鱼",横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珍禽美味横山雉",卢村乡的"山珍之珍笄山笋",誓节镇的"珍稀沙河鳖"。
广德天下第一鲜,广德第一鲜是只需要闻到它的香味就能让人垂涎欲滴。而天下第一鲜却是无意中得来的美食。是靠嗅觉就能判断是否地道的一道汤菜。是专属于广德市的味道。
文化场所
民众教育馆
广德市民众教育馆始建于民国13年(1924),馆址在文庙西侧(现人民广场西)。25年迁至西大街真武庙(现增谷路北端)。次年,抗日战争爆发,改称流动施教团。32年,复称民众教育馆,馆址在西南乡崇法寺。其主要活动为开展平民教育,设有问字处,阅报处、图书室等。抗战前后,曾组织过球类、棋类、歌咏、婴儿健康、自由车(自行车)比赛和小型业余演出,并举办"抗日建国图画展览"、"国货与敌货展览"等。34年底,民众教育馆停办。
文化馆
市文化馆建于1950年2月,馆址设在北大街。初称为广德县人民教育馆,次年改称县文化馆。1957年迁入南二街(今桃州路)新址。1969年1月,县文化科、文化馆、新华书店等单位合并成立"毛泽东思想宣传社"。一度文化馆又与桃州戏院合并。1978年恢复原建制后干部、职工逐年增多。1987年底,有干部、职工20余人,设行政、宣传、文艺3个组。区、乡(镇)文化站1953年全县9个区各设有1个文化站。此后,随着行政区划的调整变更,1956年只设誓节、柏垫、邱村3个文化馆。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除城关外,又改设五个公社文化站,1962年,原公社文化站升格为区级站,改称为中心文化站。1975年,各站都新建了办公用房,增加了人员、设备。1976年5月,开始试办社办公助文化站。1986年全县有乡办公助文化站23个,其中砖桥文化站建有两层楼房1座,设图书、游艺、录像放映等室。1987年底,全县共有乡(镇)文化站28个,人员36人。
图书馆
广德市图书馆的前身是县文化馆图书阅览室,原藏书4500册。1981年与文化馆分开,单独建馆,有馆舍150平方米,管理人员4人。以后,人员、藏书、设备逐年增多。1987年底,有工作人员12人,藏书45300余册,其中善本古籍1852册,期刊报纸330余种。读者人数已由建馆初期的每月几百人次增至2000余人次。
档案馆
1958年11月,中共广德市委和市人民委员会档案室合并成立广德县档案馆,有专职干部2人。1963年11月,广德县档案管理科成立,与县档案馆合署内公,一个机构,两块牌子。"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机构裁撤,人员下放。1973年7月恢复县档案馆。1980年11月成立广德县档案局,仍与县档案馆合署办公。1987年底,有库房296.5平方米,人员8名,收藏档案全宗85个,各类档案、资料计27121卷(册)。其中文书档案12925卷,科技档案135卷,专门档案2676卷,资料11385卷。长期以来,档案只供内部使用。后经全面整理,部份向社会开放。1980~1987年为各界人士提供凭证和数据资料1.7万余卷次。1987年县档案馆被评为全省档案工作先进单位。
文化遗址
大圣宝塔
位于桃州镇迎春街北侧,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始建。初为五层六门砖塔。宋元符二年(1099)十二月二十七日夜"为火焚"。元符三年(1100)至崇宁四年(1105)六月,由宋荣、宋宗弟兄领头重修为七级浮屠。后几经修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遭火灾,飞檐、楼板、塔顶化为灰烬,仅存砖制塔体。1956年11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7月,由国家文物局拨款重修,1986年4月全面修复。现塔高42米,底座周长26.4米,七级六门,六角飞檐。覆铁锅式塔顶,飞檐均铺青灰色简瓦,造型瑰伟。塔侧尚存唐代古井一口和明代植银杏树一株。
崇法寺
位于四合乡洪冲村耿村河北岸。据史志载:该寺始建一说在唐贞观间(627~649),一说在唐天衤右中(904~907),后历代多次修缮。原寺院有三座殿宇,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一进西侧有戏楼,后殿已毁,现存中进大佛殿和前进天王殿,现存建筑经国家文物局和南京工学院专家鉴定,其主体为明代结构。1983年6月,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安寺
又名崇福寺,位于砖桥乡陈家边保安山。唐天宝七年(748)建,后圮,明代重修。清康熙六十年(1721)、乾隆二十五年(1760)重修,咸丰十年(1860)战乱又毁。同治间(1862~1874)重修大殿,光绪十八年(1892)再修。该寺原为三进两院,中进与后进1968年拆毁。仅存前殿,为典型的清代建筑,现作民居。
桥头村戏楼
位于卢村甘溪桥头村,始建年代不详。太平天国革命前尚有祠山庙宇及看楼,与戏台组合成群。现存建筑面积86.4平方米,舞台用木板铺成,台面高出地面2.2米,台口宽2.74米,进深3.43米,面积约20平方米,总体结构为明架抬梁,山墙架穿斗式,现楼面及部分梁架已朽,总体面目犹存。
陈氏宗祠
位于誓节镇芦塘村左,祠内碑文记载系明万历十八年(1590)重修,砖木结构,三进两院,总面积668.5平方米。未曾大修,仍基本完好。范氏宗祠原称范公祠,亦名文正堂,为祀宋名臣范文正公仲淹的祠庙。位于凤桥乡范村村中,砖木结构。原为二进一院,占地512平方米。门外石狮一对。现存后进5间,面积123平方米,基本完好。该祠宋绍兴九年(1139)初建,明景泰三年(1452)重修,主体为明代建筑。《范氏宗谱》称系文正公二子纯仁后裔所建。
历代名人
陈庄
唐代农民起义领袖陈庄。唐永泰元年(765年)至次年五月,苏州(治吴县,今江苏苏州)土豪(一说豪士)方清和陈庄领导的农民起义。 苏州一带发生天灾,方清乘机聚集数万饥饿百姓造反。依托黟(今安徽黟县)、歙(治歙县,今属安徽)毗邻地区群山,据守山洞险要,进行反唐斗争。陈庄和陈五奢领导的义军,则占据广德县(今属安徽)山洞进行反唐活动。两支武装进而联合,以宣州秋浦县(今安徽贵池)西140里的乌石山及太平等古城作为据点,切断长江航路,抢劫往来官私行旅,使朝廷的长江航运受到严重影响。永泰二年五月十七日,官军攻破义军坚守的歙州石埭城,方清牺牲,陈庄等2.55万人在乌石山投降。
查深
查深(生卒年不详),字道源,广德市人,世称"清容先生"。北宋时人物,据清胡有诚编修的《光绪广德州治》记载:"深,字道源,隐居力学,治平间郡守钱公辅疏其行谊,荐于朝,(深)力辞不赴,乃为筑堂于城西玉溪之上,名曰清容。延请教诲郡人子弟,循循善诱,儒风日振……"。查深有《查清容文集》20卷,今佚。
倪涛
倪涛出生于北宋元佑元年(约1086-1125),《宋史》记载为安徽广德市人。《安徽宣城市历代名人》步《宋史》后尘:"倪涛,北宋广德人,官至左司员外郎,清廉正直,名载《宋史》"。丱角能属文,博学强记。年十五,试太学第一,遂擢进士,调庐陵尉、信阳军教授。入为太学正,秘书省校书郎、著作佐郎,司勋、左司员外郎。朝廷议有事燕云,大臣争先决策,为固位计,皆心知不可,无敢一出口,涛独言其非。且曰:"景德以来,辽守约不犯边,盟誓固在,不可渝也。天下久平,士不习战,军储又屈,毋轻议以诒后患。"王黼怒曰:"君敢沮军事邪!"于是言者论其鼓唱撰造,贬监朝城县酒税,再徙茶陵船场,卒,年三十九。死之年,金人犯阙,朝廷忆涛言,官其一子。有《云阳集》传于世。
何大圭
何大圭,字晋之,安徽广德市人,南宋初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进士,年仅十八岁。宣和元年(1119),太学录,六年(1124),秘书省正字。迁秘书省著作郎。建炎四年(1130),为滕康、刘珏属官,坐失洪州除名岭南编管。绍兴五年(1135),放逐便。二十年(1150),左朝请郎、直秘阁。二十七年(1157),主管州崇道观,旋落职。隆兴元年(1163),由浙西安抚司参议官主管台州崇道观。
姜洪
姜洪(生卒年不详)字希范,号敬斋,广德市人,为明朝万历年间进士,历任布政使、御史、山西巡抚等职。姜洪性情耿直、为官清廉。姜洪石坊位于柏垫镇前程村牌坊沟,广宁路以西50米小山坡上,明代建筑。姜洪石坊是姜洪墓前的石牌坊,四柱三门,门上有栏额,正门额上有浮雕,两边门栏额上为高浮雕仙鹤,下为辟邪之物。整个建筑大气,雕刻精美,现为我县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年代久远,部分建筑损坏,2014年县文广新局投入10余万元对姜洪牌坊进行了修缮,初步还原了牌坊原貌。
李得阳
李得阳(生卒年不详)字伯英,号景渠,广德市人。李得阳,字伯英,号景渠,崇谦子。嘉靖乙丑年(1529)进士,历任兰溪知县,治绩赫然,迁户部主事,经与淮关商讨,免除一切苛捐杂税。升九江知府,修筑三洲堤,建澄江楼,使萑苻水泽匪盗消除。后移广东兵备副使,补漳南道,历任湖广左布政、抚楚都御使。所著《赋役全书》成为明朝的制度、法典。万历二十九年(1601)因抚楚之功,得钦赐白金,升任工部左侍郎,统辖京师百工,终因任重事繁,积劳成疾,猝死任上,年七十九,囊中唯图书数卷,余无长物。著有《理学臆言》、《羲苍子》、《尘外尘谈诗文集》等。
张光藻
清末名臣张光藻。1813年,张光藻生于安徽广德市桃州镇。43岁那年,他得中进士。中举后,张光藻曾先后在河南、河北等地为官,政绩斐然,颇得民心。同治九年(1870年),张光藻被直隶总督曾国藩上疏推荐,开始担任天津府知府。"天津教案"后他被流放,张光藻在流放到黑龙江的途中,历经艰辛,感染上了股疮,坐卧不宁。幸运的是,事件的处理者曾国藩深感愧疚,出发前曾国藩为他筹银一万四五千两,用作到戍后收赎及一切路费。时人对他的冤屈也甚表同情,他抵达齐齐哈尔后,黑龙江将军德英待之甚厚,置之将军衙门任事。1872年,张光藻获释,此时他已年逾60。此后,他回到家乡广德,安享晚年,于1891年年后逝世。
许道珍
许道珍(1912-1969),许济之长子,民国17年(1928 )17岁加入共青19年(1930)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受组织派遣回到广德,以八路军退伍军人的身份,参加广德县民众总动员委员会,任青年工作团副团长,在教师、学生、和农民中发展党员,历任中共广德县工委委员兼苏村区工委书记、县工组织部长、县长、县委书记、地工委副书记等职。广德解放后,历任中共广德县委书记兼人民政府县长、宣城公署专员、芜湖市副市长、淮南煤炭专科学校校长、安徽省科普协会秘书长、省政协三届委员会副秘书长等职。 折叠许道琦 许道琦( 1914-1989),许济之次子,18岁在上海参加"社会科学家联盟"、"反帝大同盟"、"左翼新闻记者联盟"等共产党外围组织。民国27年(1938)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时加人中国共产党。后历任新四军五师十三旅政治部主任、锄奸部部长、豫鄂行署公安总局局长、五师总政保卫部部长等职,为开辟和建立鄂豫边区根据地、发展壮大新四军做出了贡献。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中原军区第二纵队政治部、保卫部、组织部部长,陕南军区第三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兼地委宣传部长、第二野战军十二纵队政治部宣传部长。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省委书记处书记兼省委秘书长、省委党校校长、省文联主席、省社科联合会副主席、省委副书记兼省纪委第一书记、省政协第四届委员会主席、省顾问委员会主任等职。湖北省一至五届人大代表、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许杰
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和地层古生物学家许杰。中国地层古生物学家。字新吾。1901年 1月29日生于安徽广德市,1989年 7月11日卒于北京。192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生前曾先后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云南大学教授,安徽大学校长,地质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副主任,院长,副理事长,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8年当选为苏联古生物学会名誉会员。许杰于30年代初研究长江下游笔石,建立了地层系统和笔石带,至今仍是中国东南地区奥陶系划分、对比的标准。40年代,他着重研究鄂西和长江中游的奥陶系生物地层,为扬子地区奥陶系划分、对比打下了基础。60年代,他研究了保存完好的三角笔石立体标本,为解决其分类位置提供了证据。他分析了笔石体演化过程,认为笔石枝的递减是笔石演化系统的主干,笔石体的复杂化则是演化系统的旁枝。80年代,他发表了《中国奥陶纪笔石动物群的若干重要问题》,全面论述了中国奥陶纪笔石群的类型、分区、笔石带的组合特征和分布规律;讨论了奥陶系的顶、底界限;探讨了世界笔石群的发源,古地理分区等理论问题。
主要著作有《长江下游之笔石化石》(1934)、《宜昌属及宜昌期动物群》(1948)、《柴达木下奥陶系一个新笔石层》(1959)和《中国笔石科的演化》(1976)等。
徐有芳
徐有芳,1939年12月生,安徽广德市人。大学文化。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名誉研究员。
197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8月参加工作,安徽农学院林学专业毕业。1959年9月至1963年8月在安徽农学院林学系学习。 1963年8月至1973年10月任吉林省八家子林业局营林处技术员、计划科计划员、政治部宣传科科员、党办秘书。1973年10月至1981年11月任吉林省林业厅计划处工程师、副处长。1981年11月至1983年4月任吉林省露水河林业局常务副局长、党委常委。1983年4月至1985年1月任吉林省林业厅副厅长、党组成员,省林业工业联合公司经理、分党组书记。1985年1月至1986年3月任林业部林业工业局局长。1986年3月至1993年3月任林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1987年5月任大兴安岭森林火灾扑火指挥部副总指挥。1993年3月到1997年7月任林业部部长,党组书记。1993年至1998年任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办公室主任。1994年任中国防治沙漠化协调小组组长。1996年6月至1997年6月兼任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副主任。1997年2月任首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7年7月中共中央任命为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1998年4月在中共黑龙江省第八届委员会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省委书记、常委。1999年2月当选第九届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主任。2002年4月再次当选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2003年1月在黑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主任。2003年3月不再担任黑龙江省委委员、常委、书记职务。 是中共第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