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原图链接来自 搜狐 的图片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广西农业学校,成立于1942年,历经南宁高级农业职业学校(1942-1951)、广西革大农林水利专修科(1951-1953)、南宁农业学校(1953-1960)、广西农业专科学校(1960-1961)、广西农业学校(1961-1970)、南宁地区农业学校(1970-1978)、广西农业学校(1978-2002)等多个发展时期,2002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现在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的一所以农类专业为主的公办高等职业院校[1],是广西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学院现在位于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176号,校园周边高校聚集、商业发达、公共设施完备,交通十分便利。现有全日制高职在校学生16386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2080人。

师资力量

院现有在职教职工453人,其中专任教师312人,博士3人,研究生127人;正高职称15人,副高职称73人,“双师型”教师120人。有3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个专业获自治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并记集体二等功,获“广西高校教学名师奖”1人,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奖”2人,广西先进工作者1人,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

科研成果

学院科研成果显著,共获得省级以上科研成果33项。其中,“籼型杂交稻研究利用”获国家科委授予的特等发明奖,“全国野生稻资源的普查、考察和搜集”获农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学校培育的玉米良种南校8号、11号、花单1号,在我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承担了省部级科研项目9个,地厅级科研项目9个。2002年以来,我院教师承担科研项目达67项,取得科研成果27项,育成的玉米优良品种“南校15号”、“南校18号”、“南校968”、“南校9665”等深受农民欢迎,呈现出巨大的推广潜力与发展前景。由覃国森副教授主持的《关于农业职业院校产学研结合问题的研究》教改项目2005年荣获全国农业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特等奖。

2002年升格以来,学院承担省部级项目102项,其中自然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项目27项,在玉米、水稻、西甜瓜类育种及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水平处于广西前列;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人文社科项目共75项。学院作为成果独立完成单位获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作为成果参与单位获广西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教师参与外单位项目获广西科技进步二、三等奖4项;通过省级审定玉米新品种10个、水稻新品种3个、西甜瓜品种3个,获国家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3个,作为独立承担或第一单位完成的《高产、优质、多抗、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南99”的选育与应用》、《香蕉果酒加工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等5项成果,以及作为参与单位完成的4项成果通过广西科技成果鉴定;获得发明专利授权3项,发明专利申请受理2项。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广西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1项,其它教学成果奖40项;获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其它课件奖28项。教师公开发表论文1395篇,其中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90篇,被SCI收录6篇,EI收录2篇,ISTP收录1篇;全国性论文评比获奖45篇。教师担任副主编以上出版教材、著作136部,其中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选题6部,《畜牧兽医综合技能》获广西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生物分离技术》等3部教材获二、三等奖,获学会教材奖励8部。2012年11月学院被自治区科技厅认定为第二批自治区农业良种培育中心“广西玉米良种培育中心”[2]

视频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相关视频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单招宣传片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微电影(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