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資源國家地質公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廣西資源國家地質公園是第二批國家地質公園資格名單(33家,2002年3月公布,和安徽黃山屬同一批),南起資源縣城,北部、西北與湖南省新寧縣交界,南北長33公里,東西沿資江及資江兩岸分布,寬3-9.6公里,總面積125平方公里。地質公園以丹霞地貌為特點。
2016年1月21日已和中鐵簽約,資源縣八角寨景區旅遊開發項目,由中國鐵建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總投資不少於7億元建設的項目,分3年完成投資:2016年完成3億元投資,將八角寨景區打造成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1];2017投資3億元,將八角寨景區基本建成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2018年完成所有投資,申報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即將成為廣西第五家AAAAA景區。
目錄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廣西資源國家地質公園位於桂林市東北部的資源縣境內,距離桂林市區約100公里,地理坐標為東經110°38 110°47,北緯26°02 26°19。南起資源縣城,北部、西北與湖南省新寧縣交界,南北長33 公里,東西沿資江及資江兩岸分布寬39.6公里,總面積達125平方公里。
地質構造
廣西資源國家地質公園最主要的地質資源為丹霞地貌。是因廣東韶關的丹霞山地形地貌,十分特殊。早在1928年由中國地質學家馮景蘭發現並由我國地質學家陳國達於1939年命名為丹霞地貌。其形態類似岩溶,故也有人稱之為紅色溶岩或假喀斯特。
丹霞地貌實際上是一種紅色砂礫岩的侵蝕溶蝕地貌,一般專指中生界和新生界的厚層、產狀平緩(或直立岩層)。由於這類石英砂岩質堅且脆,易發生垂直節理,在地層近水平的情況下,受地表流水風化作用,易發展為垂直裂隙,其逐漸擴大,伴之崩塌流失,常形成壁陡頂平、挺拔直立的方山林峰,峰林間常有溪流環繞。鈣鐵質混合膠結不勻的紅色砂礫岩層,在差異風化、重力崩塌流、水侵蝕溶蝕等綜合作用下,形成紅色砂岩方山陡崖、峭壁以及峰叢、石柱等造型地貌和形象景觀,呈現一片鮮艷丹紅的峰林,這就是丹霞地貌。
發育簡史
丹霞地貌發育始於第三紀晚期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這次運動使部分紅色地層發生傾斜和舒緩褶曲,並使紅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區。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處集中,沿岩層垂直節理進行侵蝕,形成兩壁直立的深溝,稱為巷谷。巷谷崖麓的崩積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時,形成坡度較緩的崩積錐。隨着溝壁的崩塌後退崩積錐不斷向上增長,覆蓋基岩面的範圍也不斷擴大,崩積錐下部基岩形成一個和崩積錐傾斜方向一致的緩坡。崖面的崩塌後退還使山頂面範圍逐漸縮小,形成堡狀殘峰、石牆或石柱等地貌。進一步的侵蝕,殘峰、石牆和石柱也將消失,形成緩坡丘陵。在紅色砂礫岩層中有不少石灰岩礫石和碳酸鈣膠結物,碳酸鈣被水溶解後常形成一些溶溝、石芽和溶洞[2],或者形成薄層的鈣華沉積,甚至發育有石鐘乳。沿節理交匯處還發育漏斗。在砂岩中,因有交錯層理所形成繡錦般的地形,稱為錦石。河流深切的岩層,可形成頂部平齊、四壁陡峭的方山,或被切割成各種各樣的奇峰,有直立的、堡壘狀的、寶塔狀的等。在岩層傾角較大的地區,則侵蝕形成起伏如龍的單斜山脊;多個單斜山脊相鄰,稱為單斜峰群。岩層沿垂直節理髮生大面積崩塌,則形成高大、壯觀的陡崖坡;陡崖坡沿某組主要節理的走向發育,形成高大的石牆;石牆的蝕穿形成石窗;石窗進一步擴大,變成石橋。各岩塊之間常形成狹陡的巷谷,其岩壁因紅色而名為「赤壁」,壁上常發育有沿層面的岩洞。
地貌景觀
地質公園所處資源縣境內最高海拔2141.5米,最低海拔320米,八角寨主峰海拔814米,相對高度400米,複雜的地質結構和獨特的氣候條件成就了公園丹峰壁立、碧水丹崖的獨特景觀。公園地貌景觀主要有以下一些類型:
(1) 丹霞寨型山(被深谷和陡崖分割的平頂高地,規模較大),如八角寨、降龍寨、雷打寨、神仙寨等是寨型山的典型代表;
(2)丹霞峰型山(猶如塔狀或金字塔狀或角錐體狀或螺絲狀的紅色砂岩石峰),如八角寨景區的群螺觀天景點,就是丹霞石峰中最具個性最富特色的例子;
(3)丹霞石柱及丹霞石(呈柱狀的紅色砂岩石峰,其規模不大),如眼睛石、玉女峰等,資江風帆石是最典型代表;
(4)丹霞一線天或稱丹霞巷谷(是沿垂直裂隙侵蝕下切形成的,長度遠大於寬度巷谷),一線天地貌是丹霞景觀中的特色,在資源有多處,如降龍寨的人字天,神仙寨的東、西一線天;
(5)丹霞龍脊或龍角(龍脊是丹霞山體相互連接的脊形通道,龍角則是寨型山向外伸出的脊狀體),如八角寨的龍頭香和降龍寨西部的龍脊;
(6)丹霞洞穴或帶(紅色砂礫岩為鈣質膠結和含石灰岩角礫時,受地下或地表水的溶解作用形成的洞穴),資源紅色砂礫岩中鈣質含量較低,因而洞穴的規模較小,直徑和深度小於1 米,沒有人為活動但,在天柱峰與崆峒岩、神仙寨與白蛇寨等山谷兩側的丹崖赤壁上布滿着無數的小洞穴時,也讓人產生進入崆峒谷的感覺;
(7)霞丹迷宮(在丹霞群峰中蜿蜒曲折的小溪和山谷),如八角寨景區群螺觀天的群螺峰密布的區域就是典型的迷宮;
(8)丹霞壁畫(在丹崖赤壁的裸岩上,由於多種因素的綜合形成猶如文字和畫面的景觀),如八角寨崖壁上「川」和「山」字,天門沉香寨的「將軍騎馬過天門」的大型壁畫等。
水體景觀
廣西資源國家地質公園雨量充沛,地表水資源豐富,清泉、飛瀑、溪流縱橫交錯,匯流成江河。
資江漂流
資江和灕江是姊妹江,同發源於2141.5 米的華南第一高峰貓兒山,資江穿地質公園而過,流經湖南而注入洞庭湖,屬長江水系,公園境內流長22.5公里,下45個灘,拐31個灣,天然落差1432米。資江既有長江三峽的雄偉奇峻,又有灕江的優雅秀麗,還獨具清純幽靜、靈動飄逸的特點,資江流域植被茂密,生態環境良好,具備水體類旅遊「風景河段」和「漂流河段」的全部條件。
寶鼎瀑布
當河流流經呈懸崖式河床時,一種河水傾瀉、飛流直下的動感景觀現象稱瀑布,規模較小的叫跌水。瀑布有很強的掏蝕作用,在長期作用下,可造成坎坷的溯源後退,形成峽谷、壺穴等地形。瀑布按跌水次數分為單級瀑布和多級瀑布。寶鼎瀑布發源於華南第二高峰寶鼎山,從瀑頂到瀑底,落差700 米,由于山勢交錯出現陡坡和平台而形成一瀑九折,是典型的多級瀑布。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考察寶鼎瀑布後贊「懸崖飛瀑,長如布,轉如傾,勻如簾」。
溫泉
公園內地下水主要有鬆散堆積層孔隙潛水,各類基岩裂隙水及碳酸鹽岩中喀斯特水三大類。當含水層出露地表或因構造斷裂等形成通道時,地下水便湧出地表形成泉。公園內清泉隨處可覓,沿資江——新寧斷裂帶旁則裂隙上升的車田灣溫泉,流量大,溫度適中,很適宜開發成溫泉度假村。
生物景觀
公園內的百卉谷、老山界原始森林以及銀竹老山動植物自然保護區里,古樹參天,森林內人為破壞極少,至今尚保存厚生植被類型,蘊藏着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據初步調查,園內有原生植物164 科1120 余種,其中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有資源冷杉、鵝掌揪、元寶冷杉等9 科9 種;三級保護植物有南方鐵杉、白樟樹、天麻等7 科13 種。此外還有方竹、羅漢竹、銀竹等十多種具有很高價值的竹類。境內有熊、猴、娃娃魚、獺、黃瓊、白鷳等十餘種珍貴野生動物及100 多種昆蟲。植物種類繁多,公園素有「天然藥庫」之稱,中草藥品種多,質量好,有杜仲、厚朴、黃柏、天麻、茯芩、金銀花、五倍子等藥用植物140 多種,是開展森林旅遊、科學考察等一系列生態旅遊的理想場所。
視頻
廣西資源國家地質公園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國家A級旅遊景區創建標準和相關資料集 ,搜狐,2020-08-07
- ↑ 溶洞是怎樣形成的 ,搜狐,2018-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