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艺术字网的图片

庇,读作bì 。汉语汉字,有遮蔽,掩护的意思。请在这里插入非格式化文字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庇

拼音; bì

注音; ㄅㄧˋ

繁体字; 庇

笔画; 7

笔顺; 4131535

五笔; YXXV

统一码; U+5E87

部首; 广

笔顺读写; 点、横、撇、横、竖提、撇、竖弯钩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庇 bì

〈动〉

(1) (形声。从广,比声。"广"(yǎn),甲骨文、金文象屋顶屋墙。从"广"表示与房屋等有关。本义:遮蔽)

(2) 同本义 [shelter]

庇,荫也。--《说文》。按,字亦作庀

弓长六尺,谓之庇轵。--《考工记·轮人》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 又如:庇庥(荫庇;庇护);庇覆(掩盖,覆盖)。引申为庇护

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 瑞庇奸民。--《明史·海瑞传》

(4) 又如:包庇(袒护或掩护 [坏人、坏事]);庇藏(包庇隐藏)

(5) 保护 [protect]

虽有庇民之大德。--《礼记·表记》

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子盖亦远绩禹功而大庇民乎!--《左传·昭公元年》

汉语字典

[庇][bì]

[《广韵》必至切,去至,帮。]

"芘2"的被通假字。

(1)遮蔽;覆盖。

(2)谓蔽于某物之下。

(3)保护;保佑。

(4)凭依;寄托。

(5)通"裨"。补。

音韵参考

[广 韵]:必至切,去6至,bì,止开三去脂A帮

[平水韵]:去声四寘

[唐 音]:bi?

[国 语]:bì

[粤 语]:bei3

[闽南语]:pi3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字形对比

相关词语

【庇护】包庇;袒护

【庇荫】

①(树木)挡住阳光。

②比喻包庇或袒护。

【庇佑】保佑。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李伯言》:"次日,如王所,王犹惫卧。见李,肃然起敬,申谢佑庇。" 清·昭梿《啸亭杂录·堂子》:"实国家祈祷之虔,百神之所佑庇,与商、周之制若合符节,所以绵亿万载之基也。"

<法>国家对于因被外国当局通缉或受迫害而来避难外国人,许其入境和居留,并给予保护的权利。个人受庇护是国家庇护权的产物,个人可以申请庇护,但是否给予保护,由被申请国决定。庇护的对象主要是政治避难者。[1]

参考文献

  1. , 360国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