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庐州大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庐州大鼓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

中文名称;庐州大鼓

遗产级别;安徽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批准文号;皖政200893号

批准日期;2008年12月4日

项目编号;Ⅴ-7

申报单位;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肥西县

庐州大鼓是一种流行于淮北、长江两岸和江淮之间广大乡村和城镇的民间曲艺种类。起源于安徽泗县一带,原名泗州大鼓,是安徽大鼓的一部分,流派源于华山派张、柴二门之柴门。庐州大鼓在唱法上有音色刚健的“卧嗓”和音质柔润的“立嗓”两派,没有丝弦伴奏,只以大鼓、简板或犁铧片击节。曲调简单,通俗易懂。属于安徽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

历史渊源

庐州大鼓曾流行于淮北、长江两岸和江淮之间的广大乡村和城镇。起源于安徽泗县一带,原名泗州大鼓,相传是在18-19世纪有清代中期受北方的河间大鼓影响发展而成。后来借淮上交通之便,流行到淮河两岸,又名淮河大鼓。以后逐渐遍及安徽全省,形成南口北口花口三种唱腔。南口流行于长江两岸及合肥、六安地区,以淮北调为基础,吸收了门歌及庐剧唱腔。北口流行于淮河两岸和淮北平原,吸收了渔鼓安徽琴书的唱腔。花口是跑码头的流动艺人的曲调,兼用南、北口唱腔,并吸收了很多地方戏曲如泗州戏、黄梅戏的唱腔,适于皖南、皖北观众欣赏。

主要特点

庐州大鼓在唱法上有音色刚健的“卧嗓”和音质柔润的“立嗓”两派,没有丝弦伴奏,只以大鼓、简板或犁铧片击节。曲调简单,通俗易懂。过去都是坐唱,很少表演。20世纪50年代后期大鼓艺人对表演形式进行了改革,改为站唱,增加了刻画人物等表演成分。

庐州大鼓是安徽大鼓的一部分,流派源于华山派张、柴二门之柴门,道具简单:冬鼓、鼓箭、鼓架、三牙(板子)、醒目等。说唱时,鼓书艺人左手执云板击节,右手拿鼓箭敲击鼓面或鼓边,说说唱唱,不时模拟动作,绘声绘色,其间常穿插以多变的鼓板拍子,以渲染气氛或借以思考唱文、稍事休息。

讲究韵律板眼,主要唱腔曲调为四弦书、锣鼓书和地方民歌,唱腔有内嗓和外嗓之分,外嗓即本嗓,唱法通俗;内嗓又称哑嗓、假嗓,嗓声嘶哑中带着浑厚。鼓词以“三个字”“五句景”“七字唱”“十字句”为特点,讲究“卖关子”,巧设悬念,扣人心弦。曲目以连场本故事为主,有时前有小段,俗称书头或书帽,每场三关节,每关一小时左右。

代表作品

庐州大鼓的传统书目有长篇《杨家将》、《南北宋》、《岳家兵》、《响马传》等。现代题材的长篇书目有《敌后武工队》和一些短篇、小段如《夸红旗》、《农机嫂》等。

传承情况

肥西县1949年解放前后,就有不少鼓书艺人在活动,较有影响的有倪志泉李松山朱建卿蒋树人胡东全等。其中胡东全1949年建国后长期坐馆上派、三河等乡镇,以说唱娴熟、声情并茂著称。后期让庐州大鼓名扬省内外的,还要数高刘人窦常胜

传承人窦常胜

窦常胜(1949—),与共和国同龄,安徽省曲艺家协会会员,合肥市曲艺家协会理事。他自小就特别喜爱民间文艺,上小学时书包里就常装着竹板,放学路上说上一段,有时就连课间都跑到书场听上一回,1970年冬,正式拜胡东全为师。窦老师在继承的基础上,以中路为主,综合南北路唱腔,少打鼓,轻敲板,不坐唱,将说唱与表演有机结合,手、眼、身、法、步均能和谐体现,语言幽默风趣,表演泼辣大方,豪放中富于韵味,雅俗共赏,独树一帜,其代表作品为1980年时表演的《酒书记》,“讲的是,有个书记叫刘爱九,他工作不错就是爱喝酒……”,当时合肥地区几乎人人都能来上几句,黄山音像出版社为该书目录制出版发行了200万盒磁带,安徽音像出版社和安徽视文工作室也拍摄了电视舞台艺术片《安徽(肥西)大鼓酒书记系列》。

窦常胜大鼓书的内容,大多是自编自演,既能根据史实说唱,又能望风采柳即兴表演。进入高刘镇文化站工作后,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他深入乡村社区,以传统的形式讴歌肥西科学发展观、新农村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及婚育新风,寓教于乐。21世纪初,肥西县长岗小学某年轻教师和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某毕业生拜窦常胜为师学习,使庐州大鼓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

传承人梁越银

大鼓艺人梁越银表演的大鼓《唱响新农村》等则多次参加肥西县、合肥市的各种调演,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并荣获“合肥市十佳民间艺人”称号。

相关视频

庐州大鼓-包公赔情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