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斯坦丁·巴爾蒙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康斯坦丁·巴爾蒙特Константин Дмитриевич Бальмонт,(1867年—1942年)出身於貴族家庭。,俄羅斯象徵主義詩人,評論家,翻譯家。在20世紀初的俄國詩壇中佔有重要地位。
1886年,入莫斯科大學法律系就讀,因參加學潮被開除學籍。
1890年開始發表詩歌。巴爾蒙特的詩歌怪誕而華麗,體現了個人主義和非道德論的思想。
他周遊世界,通曉多種語言,把很多外國詩人如:雪萊、波德萊爾等人的作品翻譯成俄文介紹到俄國 ,打開俄國人的眼界。
詩人掌握十六種外語,是卓越的翻譯家,留下了五十卷著作,不僅為俄羅斯,也為世界文化交流作出了貢獻。
目录
太陽歌手
俄羅斯白銀時代的“太陽歌手”,“詩歌之王”,在詩歌創作中,擅長抒發瞬間的內心情感,不懈地追求音樂感,在詩句結構、音韻節奏、語言錘煉等方面銳意創新。
從而為推動俄羅斯詩歌的進展作出了貢獻,被譽為俄羅斯的帕格尼尼。
巴爾蒙特的詩集在俄羅斯受到越來越多讀者的歡迎,還被譯成多國文字介紹到國外。
鳳凰網_文化頻道_ 愛倫堡的深情回憶:結識詩人巴爾蒙特
我來到這個世界為的是看太陽
巴爾蒙特一生執著於太陽的崇拜,自稱為“太陽的歌手”,以太陽為題材的作品成為他創作的高峰。
並以自己一生的創作印證了他對生活真諦的思考和“我來到這個世界為的是看太陽”的理想。
1907年,他為工人們寫了《復仇者之歌》,並到處朗誦,惹惱了沙皇政府,被趕出俄國。二月革命後巴爾蒙特返回祖國,那時俄國的詩壇上已形成各種流派。從象徵主義在俄國一出現時起,他就積極投入到該流派當中,成為了象徵派第一浪潮的代表人物之一。用勃洛克的話說,巴爾蒙特“是俄國象徵主義最偉大的創造者之一”。[1]
經典語錄
簡介巴爾蒙特經典語錄/名句[2]
我來到這個世界,為的是看太陽。
我來到這個世界,為的是看到太陽和蔚藍色的原野。我來到這個世界,為的是看到太陽和對麵的群山。
俄國象徵派領袖人物之一
他的詩歌以鮮明的形象性和獨到的藝術手法得到世人的讚譽。[3]
它們不僅確立了巴爾蒙特的詩人地位,也是俄羅斯象徵主義的奠基之作。詩人一生筆耕不輟,創作了大量詩篇。他還將西歐頹廢派和印度古代的詩作譯為俄語。
1906-1913年,居住在法國,多次旅行。巴爾蒙特不接受十月革命,
1920年,舉家遷往法國,並在國外繼續從事創作。
1937年,出版了最後一本詩集。
詩歌風格
巴爾蒙特作為太陽的“歌手”,很重視詩歌的音樂性,他為俄國詩壇開創了很多獨特的韻律方式。
勃留索夫稱讚他的詩歌“在輕盈方面超過了費特,在悅耳方面超過了萊蒙托夫 ”。
他說:“我總是在由語言的確定區域向音樂的不確定區域靠近,我竭盡全力追求音樂性。”
他在《詩即魔法》一書中寫道,“詩即有節奏的語言表達出來的內在音樂。”而這也是像徵派所追求的藝術境界。
巴爾蒙特在自己的詩作中巧妙地使用輔音同音、內韻、复沓、頂針等手法,營造出一詠三歎的氛圍,使每首詩都成為一首首渾然天成的歌曲。
詩人還很善於為詩歌營造優美、深遠的意境。
他常常使用大膽出奇的象徵、通感、隱喻等修辭手段,使詩語飄逸灑脫,蘊味悠長。
巴爾蒙特說:“現實主義者永遠是簡單的觀察者,象徵主義者則永遠是思想家。現實主義者只熱衷於表現具體的生活⋯⋯象徵主義者遠離現實的存在,只在其中看到自己的理想⋯⋯”
也許正因為他的這種堅持,正因為他就是一個永遠思考著現實存在背後的象徵主義者,他的詩歌才獲得瞭如此動人的魅力,他的精神才能永遠追隨太陽的光華。
詩作
康斯坦丁•巴爾蒙特詩選[4]
我來到這個世界為的是看太陽
我來到這個世界為的是看太陽
和蔚藍色的田野
我來到這個世界為的是看太陽
和連綿的群山
我來到這個世界為的是看大海
和百花盛開的峽谷
我與世界簽訂了和約
我是世界的真主 [5]
痛苦的呻吟
我是痛苦的呻吟,是煩悶的嘶吼。
我是落到河底的一塊石頭。
我是隱在水下水草的根莖。
我是小河中睡蓮蒼白的麵容。
我是陰陽兩界飄渺的幽靈。
我是目光講述的故事。
我是無語的眼睛。
我是理想的標誌,只有與我和諧
你才會用心靈說:"有一個彼岸世界"。
出版作品
《在北方的天空下》(1894),
《無邊無際》(1895)
《寂靜》(1898)
《燃燒的大夏》(1900)
《我們將像太陽一樣》(1903)
《美之祭》(1911)
《太陽、天空和月亮的十四行詩》(1917)等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