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康斯坦丁·巴尔蒙特

康斯坦丁·巴尔蒙特Константин Дмитриевич Бальмонт,(1867年—1942年)出身于贵族家庭。,俄罗斯象征主义诗人,评论家,翻译家。在20世纪初的俄国诗坛中占有重要地位。

1886年,入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就读,因参加学潮被开除学籍。

1890年开始发表诗歌。巴尔蒙特的诗歌怪诞而华丽,体现了个人主义和非道德论的思想。

他周游世界,通晓多种语言,把很多外国诗人如:雪莱波德莱尔等人的作品翻译成俄文介绍到俄国 ,打开俄国人的眼界。

诗人掌握十六种外语,是卓越的翻译家,留下了五十卷著作,不仅为俄罗斯,也为世界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目录

太阳歌手

俄罗斯白银时代的“太阳歌手”,“诗歌之王”,在诗歌创作中,擅长抒发瞬间的内心情感,不懈地追求音乐感,在诗句结构、音韵节奏、语言锤炼等方面锐意创新。

从而为推动俄罗斯诗歌的进展作出了贡献,被誉为俄罗斯的帕格尼尼

巴尔蒙特的诗集在俄罗斯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欢迎,还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国外。

凤凰网_文化频道_ 爱伦堡的深情回忆:结识诗人巴尔蒙特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

巴尔蒙特一生执著于太阳的崇拜,自称为“太阳的歌手”,以太阳为题材的作品成为他创作的高峰。

并以自己一生的创作印证了他对生活真谛的思考和“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的理想。

1907年,他为工人们写了《复仇者之歌》,并到处朗诵,惹恼了沙皇政府,被赶出俄国。二月革命后巴尔蒙特返回祖国,那时俄国的诗坛上已形成各种流派。从象征主义在俄国一出现时起,他就积极投入到该流派当中,成为了象征派第一浪潮的代表人物之一。用勃洛克的话说,巴尔蒙特“是俄国象征主义最伟大的创造者之一”。[1]

经典语录

简介巴尔蒙特经典语录/名句[2]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到太阳和蔚蓝色的原野。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到太阳和对面的群山。

俄国象征派领袖人物之一

他的诗歌以鲜明的形象性和独到的艺术手法得到世人的赞誉。[3]

它们不仅确立了巴尔蒙特的诗人地位,也是俄罗斯象征主义的奠基之作。诗人一生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诗篇。他还将西欧颓废派和印度古代的诗作译为俄语。

1906-1913年,居住在法国,多次旅行。巴尔蒙特不接受十月革命,

1920年,举家迁往法国,并在国外继续从事创作。

1937年,出版了最后一本诗集。

诗歌风格

巴尔蒙特作为太阳的“歌手”,很重视诗歌的音乐性,他为俄国诗坛开创了很多独特的韵律方式。

勃留索夫称赞他的诗歌“在轻盈方面超过了费特,在悦耳方面超过了莱蒙托夫 ”。

他说:“我总是在由语言的确定区域向音乐的不确定区域靠近,我竭尽全力追求音乐性。”

他在《诗即魔法》一书中写道,“诗即有节奏的语言表达出来的内在音乐。”而这也是像征派所追求的艺术境界。

巴尔蒙特在自己的诗作中巧妙地使用辅音同音、内韵、复沓、顶针等手法,营造出一咏三叹的氛围,使每首诗都成为一首首浑然天成的歌曲。

诗人还很善于为诗歌营造优美、深远的意境。

他常常使用大胆出奇的象征、通感、隐喻等修辞手段,使诗语飘逸洒脱,蕴味悠长。

巴尔蒙特说:“现实主义者永远是简单的观察者,象征主义者则永远是思想家。现实主义者只热衷于表现具体的生活⋯⋯象征主义者远离现实的存在,只在其中看到自己的理想⋯⋯”

也许正因为他的这种坚持,正因为他就是一个永远思考著现实存在背后的象征主义者,他的诗歌才获得了如此动人的魅力,他的精神才能永远追随太阳的光华。

诗作

康斯坦丁•巴尔蒙特诗选[4]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

和蔚蓝色的田野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

和连绵的群山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大海

和百花盛开的峡谷

我与世界签订了和约

我是世界的真主 [5]

痛苦的呻吟

我是痛苦的呻吟,是烦闷的嘶吼。

我是落到河底的一块石头。


我是隐在水下水草的根茎。

我是小河中睡莲苍白的面容。


我是阴阳两界飘渺的幽灵。

我是目光讲述的故事。

我是无语的眼睛。


我是理想的标志,只有与我和谐

你才会用心灵说:"有一个彼岸世界"。

出版作品

《在北方的天空下》(1894),

《无边无际》(1895)

《寂静》(1898)

《燃烧的大夏》(1900)

《我们将像太阳一样》(1903)

《美之祭》(1911)

《太阳、天空和月亮的十四行诗》(1917)等诗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