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航空公司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低成本航空公司(英语:low-cost carrier,英文亦称low-cost airline、no-frills airline或budget airline,经常简称为LCC),中文亦称为廉价航空公司(或低价航空公司),简称廉航,指的是将营运成本控制至比传统航空公司为低的航空公司。低成本航空公司并没有标准定义,泛指与传统航空公司在航路上或乘客服务上有明显差异之航空公司,一般是大多数的成本都使用在了飞航部门。
事实上,要成为“廉价航空”需要符合以下描述的营运模式,绝非单由票价高低而定义。
历史
首家低成本航空公司是美国西南航空[1],在1967年成立,1971年正式营运。1978年美国将航空业控管法令松绑之后,不少业者模仿西南航空模式,成立多家低成本航空子公司,如达美快运航空、联合穿梭航空等,但这些公司很快就被合并或结业。
低成本航空走向世界始于1990年代,欧洲开始对民航运输业放松管制,实施航权自由化,只要有合格飞航作业许可证(Air Operators Certificate)便可在欧洲营业,自由决定机票价格,因此许多航空公司加入市场竞争,瑞安航空和易捷航空更主宰了欧洲的低成本航空市场。除此之外,澳洲和亚洲亦放宽对航空业的管制,许多航空公司纷纷成立,以较低的票价与传统航空公司竞争,例如亚洲航空和捷星航空。
踏入二十一世纪,受到九一一事件、SARS和2008年环球股灾、油价高企等因素影响下,传统航空公司业务受到严重冲击,收入大减。与此同时,多个低成本航空公司视之为机会,在21世纪纷纷成立和扩张,低成本航空的营业利益率高过传统航空,2006年低成本航空在发达国家的市场占有率已达20%,在英国和爱尔兰更高达40%。在美国和欧洲,由于经营成本持续高攀,传统航空公司的国内线服务不断缩减,其服务水准已与低成本航空无异。
混合型航空公司(Hybrid Carrier)自1990年代开始出现,混合型航空公司不同于低成本航空公司,它们在机上提供少量服务,甚至有座舱升等,但逊于传统航空公司,传统航空公司为与低成本航空公司竞争,亦会转型为混合型航空公司,例如附有头等舱的捷蓝航空和维珍美国航空。
营运方式
爱尔兰瑞安航空的波音737-800,瑞安航空是低成本航空的佼佼者[2]。
由于低成本航空公司仍会按照市场调节价格,即使提供的服务较传统航空公司为简单,部分旺季的票价亦可能较同期出发的传统航班票价而昂贵;反观传统航空公司因应竞争,即使提供的服务较丰富,有时亦会推出较“廉价航空”票价为低的低价机票促销,因此“廉价航空”绝非由票价高低而定义,反而应由营运模式去釐定其营业种类,而为免让一些大众或传媒混淆,现时业者本身均较倾向采用“低成本航空公司”一词。
视频
低成本航空公司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首家低成本航空公司将诞生,新浪,2004-01-16
- ↑ 瑞安和易捷 欧洲低成本航空两强的PK,中国民用航空网,2013-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