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開封盤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開封盤鼓

開封盤鼓,又名大鼓,是河南省 開封市特有的一種民間鼓樂表演藝術。由眾多人組成規模大小不一的鼓隊,鼓隊成員有的擊打挎在身前的大扁鼓,有的敲擊大鑔、馬鑼等銅器,在「令旗」的指揮下,邊演奏着各種複雜的鼓點,一邊列隊行進在節日的街頭、廣場。

基本內容

中文名:開封盤鼓

特 點:氣勢宏大、震撼人心,鼓點激越

屬 性:一種古老的漢族民間藝術

特 有:河南省開封市特有

基本簡介

開封盤鼓,又名大鼓,是河南省 開封市特有的一種民間鼓樂表演藝術。由眾多人組成規模大小不一的鼓隊,鼓隊成員有的擊打挎在身前的大扁鼓,有的敲擊大鑔、馬鑼等銅器,在「令旗」的指揮下,邊演奏着各種複雜的鼓點,一邊列隊行進在節日的街頭、廣場。

開封盤鼓氣勢宏大、震撼人心,鼓點激越,複雜多變;表演熱烈、粗獷、豪放,無淪是在音樂性上還是在舞蹈性上都有極強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因此,開封盤鼓深受城鄉人民群眾的喜愛、久盛不衰。

歷史沿革

開封盤鼓是一種純鼓樂形式,鼓隊由十幾人至幾十人組成,所用樂器只有大鑔、人鼓、馬鑼三種打擊樂器。這種形式的樂隊,起源於古代軍隊中流行的一種鼓樂——訝鼓。

訝鼓,有關史料中也記作「迓鼓」、「砑鼓」。其正確記法應為「迓鼓」。迓,「迎接」之意,「迓鼓」意為「迎接儀式中演奏的鼓樂」。迓鼓之名有兩種含義:一、這種鼓樂主要用於迎送儀式。在古代軍隊中,用於迎送貴賓及凱旋慶典;在民間則用於迎神、送神、求雨等風俗儀式及節日慶典活動。二、有「行進中演奏」之意。由於迓鼓中用的大扁鼓是用布帶挎在肩上或綁在腰前演奏的,因此可以在行進中演奏,民間稱之為「走街鼓」。迓鼓與其他民間鼓樂的主要區別就在於此。

考古發現證實,早在--千四百年前的北魏時期,我國北方地區的軍隊中就已流行迓鼓。河北磁縣的北魏墓葬中曾出土了一批軍士打扮的擊鼓俑,其形狀及演奏方式與目前的開封盤鼓很接近,這種形式的鼓樂至今仍在磁縣流行,名稱就「迓鼓」。

北宋熙寧年間,迓鼓開始與民間舞蹈相結合。人們裝扮着各種歷史人物及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在迓鼓的伴奏下,踏着鼓的節拍而舞,稱作「迓鼓戲」或「舞訝鼓」。由於這種表演形式很受人們的歡迎,很快就在民間廣為流傳。

到了明代,幾乎所有的民間舞蹈的表演都由迓鼓伴奏,因此,「迓鼓」便成廣義的民間舞蹈的統稱。

清代以後,隨着新興的一種民間藝術「秧歌」的盛行,迓鼓便逐漸衰落,史料中也不再有關於迓鼓的記載。但至到今天,北方的不少地方仍有迓鼓的遺存,不過各地的名稱不同,如河北磁縣一帶的「迓鼓」,北京、廊房一帶的「挎鼓」,山東淄博一帶的「商家大鼓」等。北宋時期,迓鼓就已在開封流行,《東京夢華錄》卷八中即有關於迓鼓的記載。當時的迓鼓還只是純器樂演奏的形式,[1]仍保留着早期迓鼓的特徵。到了明代,迓鼓就已成了開封民間舞蹈的總稱。明人朱有墩在《黃鐘醉花陰》散套中曾描述了開封城內表演迓鼓的情形:「放煙火,烘烘接太微,舞訝鼓,歡聲恰似雷。」明代以後,「迓鼓」一詞在開封消失了,但無論是純鼓樂形式的迓鼓,還是由迓鼓伴奏的民間舞蹈「舞訝鼓」(現在不妨稱之為「訝鼓舞」),直到今天,仍在開封民間盛行而不衰,只不過今天被稱作「開封盤鼓」,而「迓鼓舞」則已成為一種沒有名稱的民間舞蹈罷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