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系統互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開放系統互連 |
開放系統互聯(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OSI)是由ISO發起的,其任務是制定國際計算機通信標準,特別是促進不兼容系統間的互聯。OSI模型將計算機通信協議劃分為七層,分別是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
簡介
隨着網絡技術的進步和各種網絡產品的不斷湧現,亟需解決不同系統互聯的問題。1977年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專門設立了一個委員會,提出了異種機系統互聯的標準框架,即開放系統互聯參考模型(OSI/RM)該模型把網絡通信的工作分為7層,分別是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1至4層被認為是低層,這些層與數據移動密切相關。5至7層是高層,包含應用程序級的數據。每一層負責一項具體的工作,然後把數據傳送到下一層。各層間不能把各自的工作內容絕對分別開來,又要密切合作。OSI是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的縮寫,意為開放式系統互聯參考模型。在OSI出現之前,計算機網絡中存在眾多的體系結構,為了解決不同體系結構的網絡的互聯問題,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於1981年制定了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OSI/RM)。這個模型把網絡通信的工作分為7層,它們由低到高分別是物理層(Physical Layer),數據鏈路層(Data Link Layer),網絡層(Network Layer),傳輸層(Transport Layer),會話層(Session Layer),表示層(Presentation Layer)和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
評價
第一層到第三層屬於OSI參考模型的低三層,負責創建網絡通信連接的鏈路;第五層到第七層為OSI參考模型的高三層,具體負責端到端的數據通信;第四層負責高低層的連接。每層完成一定的功能,每層都直接為其上層提供服務,並且所有層次都互相支持,而網絡通信則可以自上而下(在發送端)或者自下而上(在接收端)雙向進行。當然並不是每一通信都需要經過OSI的全部七層,有的甚至只需要雙方對應的某一層即可。物理接口之間的轉接,以及中繼器與中繼器之間的連接就只需在物理層中進行即可;而路由器與路由器之間的連接則只需經過網絡層以下的三層即可。總的來說,雙方的通信是在對等層次上進行的,不能在不對稱層次上進行通信OSI 標準制定過程中採用的方法是將整個龐大而複雜的問題劃分為若干個容易處理的小問題,這就是分層的體系結構辦法。在OSI中,採用了三級抽象,即體系結構,服務定義,協議規格說明為方便記憶可以將七層從高到低視為:All People Seem To Need Data Processing。每一個大寫字母與七層名稱頭一個字母相對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