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基米爾·阿什肯納齊(Vladimir Ashkenazy)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弗拉基米爾•阿什肯納齊 | |
---|---|
弗拉基米爾•阿什肯納齊 | |
出生 | 1937年 |
國籍 | 蘇聯 |
職業 | 鋼琴家 |
個人簡介
弗拉基米爾•阿什肯納齊定居冰島,後住英國。阿什肯納齊的演奏風格以詩意的情調和細膩的技巧為特點,在自己的風格里融入了很多倫敦派所特有的意識美。人們從他所彈奏的技巧絕倫的鋼琴練習曲中可以發現他那驚人的技藝和高深的造詣之價值所在,他可稱為能完滿再現李斯特那絕頂技巧的權威。他演奏的曲目範圍很廣,彈奏普羅科菲耶夫第三、第四鋼琴協奏曲不同凡響;演奏斯克里亞賓作品,可與名家霍洛維茨媲美。錄製唱片之多在同代鋼琴家中也是少見的。
阿什肯納齊演奏的浪漫主義時期和俄國作曲家的作品尤為出名。他錄製了肖斯塔科維奇的24首前奏曲與賦格、斯克里亞賓的奏鳴曲、肖邦和舒曼的全部鋼琴作品、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和莫扎特、貝多芬、巴托克、普羅科菲耶夫以及拉赫瑪尼諾夫等人的鋼琴協奏曲。同時他演奏錄製室內樂。他仍活躍在國際舞台上。阿什肯納齊從鋼琴家生涯的中期開始涉足指揮界。他指揮錄製的西貝柳斯、拉赫瑪尼諾夫、肖斯塔科維奇和斯克里亞賓等人的管弦樂作品受到好評。
里希特的演奏以技巧純熟、構思深刻、富於鮮明的戲劇性表現力著稱。他演奏曲目非常廣泛,從古典派到浪漫派和印象派乃至現代派,幾乎無所不能。他最突出的特點是其手指的堅韌性,像前蘇聯著名作曲家普羅科菲耶夫的許多作品中那尖銳的連續強音,只有里希特的雙手才能夠演奏出作者所要求的那種宏大氣勢。他從不沉溺於樂曲,而是通過自己的透徹分析,完美、細膩地表現音樂,對於樂譜中極其細微的音符,他都能惟妙惟肖的加以表現。
個人經歷
1937年7月6日出生於前蘇聯的高爾基城,
1954年獲肖邦國際鋼琴比賽第二名,
1956年在布魯塞爾伊麗莎白女皇國際鋼琴比賽中獲金質獎章。
1962年曾並列莫斯科柴科夫斯基國際鋼琴比賽第一名。次年定居冰島,現住英國。
1989年他被聘為柏林廣播交響樂團(後改名為柏林德意志交響樂團)的首席指揮,他也是倫敦皇家愛樂樂團的音樂總監,和他們演奏以蕭斯塔科維奇和柴科夫斯基為主的俄國音樂;他也是克里夫蘭管弦樂團的客席指揮;也指揮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管弦樂團。
1987-1994年 任皇家愛樂樂團首席指揮
1998-2003年 任捷克愛樂樂團首席指揮
此外,阿什肯納齊被(英國)愛樂管弦樂團(Philharmonia Orchestra)、冰島交響樂團授予桂冠指揮家的稱號,並擔任經常與他合作的歐共體青年交響樂團(European Union Youth Orchestra)音樂總監的職務。
關於阿什肯納齊的音樂哲學觀點可參見他與賈斯柏•佩羅特(Jasper Parrott)合著的《超越邊界》(Beyond Frontiers)(New York: Atheneum,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