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茨·莱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此條目或章節內容可能是從某個來源處复制粘贴而来, (2019年4月6日) |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9年4月6日) |
弗里茨·莱纳 弗里茨·萊納(Fritz Reiner,1888年12月19日—1963年11月15日),出生於布達佩斯,匈牙利指揮家,早年就學於布達佩斯李斯特音樂學院、布達佩斯大學.
指揮生涯
1900年, 23歲時就成為布達佩斯歌劇院的指揮,兩年後成為皇家歌劇院的總監,1903年考入布達佩斯李斯特音樂學院(與萊昂·韋納同窗),其鋼琴教師是年輕的巴托克。1908年在布達佩斯歌劇院首次指揮《卡門》。1910年任萊巴(今盧布爾雅那)地方劇院指揮,拓展了大量的歌劇演出曲目。1914年任德累斯頓國家歌劇院指揮,任期長達7年,指揮了大量瓦格納的作品,而施特勞斯的卻相對較少,儘管他經常聆聽施特勞斯指揮其本人的作品,並且成為其好友和追隨者。1922年入美國籍,任辛辛那提交響樂團、匹茨堡交響樂團、大都會歌劇院指揮,演出了大量美國現代音樂和巴托克的作品。1931年,他就任費城音樂學院的指揮系主任;伯恩斯坦當時是其學生之一。1936年首次在科文特花園演出,劇目是與費拉格斯塔和梅爾基奧爾合作的《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在1938至1948年期間,就任為匹茲堡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並進入了大都會歌劇院(R施特勞斯致電,稱此為“歌劇史上偉大的一天”),其間於1953年,指揮首演了斯特拉文斯基的《浪子的歷程》 。
創造出了宏大輝煌的“萊納之聲”
1953—1963年任芝加哥交響樂團常任指揮,在任期間使該團成為“世界上最精確、最靈活的樂團”(斯特拉文斯基語)。同時也是他一生指揮生涯中最輝煌的時期,他創造出了宏大輝煌(尤以銅管的燦爛聞名)的“萊納之聲”;萊納善於表現動態,調動出樂隊豐富的色彩,以最小的動作來獲得最大的效果——這是他的指揮理念,也是指揮特色;他錄製的大量唱片常以“爆棚”著稱。
1962年辭去芝加哥交響樂團音樂指導職務,健康狀況不佳是原因之一。 1963年11月15日,萊納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排練瓦格納的歌劇《諸神的黃昏》時不幸逝世,終年75歲. [1]
這些作品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它的特點
萊納在芝加哥的錄音(其中大部分是立體聲的)將所有這些特點以及更多其它的特點,都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而且僅用了為數不多的幾隻麥克風(當音樂廳的聲學效果很好和指揮能夠調整音響平衡時,放置簡單幾組麥克風就能令人滿意;芝加哥音樂廳的聲學效果已經不錯,而萊納更善於平衡音響)。這些唱片包括被萊納視為朋友的三位作曲家的作品,從中可以感受到那份特別的投入與極高的演奏水準。 這些作品是:雷斯皮基的交響詩,施特勞斯的《莎樂美》和《埃萊克特拉》片段,以及巴托的《樂隊協奏曲》(在哪還能欣賞到中間“悲歌”部分中小號發出的高八度降E音,具有如此準確的音高和如此之強的穿透力呢?這也是巴托克整個總譜中銅管聲部唯一的一個fff記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