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弗魯姆的期望理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弗魯姆的期望理論是中國的經濟術語。

世界三大漢語詞典分別是中國大陸的《 漢語大詞典[1]》(共13冊,5.6萬詞條,37萬單詞)、中國台灣的《 中文大辭典 》(共10冊,5萬詞條,40萬單詞)以及日本的《 大漢和辭典 》(共13冊,4.9萬詞條,40萬單詞)。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名詞解釋

期望理論(Expectancy Theory),又稱作「效價-手段-期望理論」,北美著名心理學家和行為科學家維克托·弗魯姆(Victor H.Vroom)於1964年在《工作與激勵》中提出來的激勵理論

激勵(motivation)取決於行動結果的價值評價(即「效價」valence)和其對應的期望值(expectancy)的乘積:

M = V * E

期望理論(Expectancy Theory)的基本內容

期望理論的基本內容主要是弗魯姆的期望公式和期望模式。

期望公式

弗魯姆認為,人總是渴求滿足一定的需要並設法達到一定的目標。這個目標在尚未實現時,表現為一種期望,這時目標反過來對個人的動機又是一種激發的力量,而這個激發力量的大小,取決於目標價值(效價)和期望概率(期望值)的乘積。用公式表示就是:

M=\sum{V*E}

M 表示激發力量,是指調動一個人的積極性,激發人內部潛力的強度。

V 表示目標價值(效價),這是一個心理學概念,是指達到目標對於滿足他個人需要的價值。同一目標,由於各個人所處的環境不同,需求不同,其需要的目標價值也就不同。同一個目標對每一個人可能有三種效價:正、零、負。效價越高,激勵力量就越大。

E 是期望值,是人們根據過去經驗判斷自己達到某種目標的可能性是大還是小,即能夠達到目標的概率。目標價值大小直接反映人的需要動機強弱,期望概率反映人實現需要和動機的信心強弱。

這個公式說明:假如一個人把某種目標的價值看得很大,估計能實現的概率也很高,那麼這個目標激發動機的力量越強烈。

期望模式

怎樣使激發力量達到最好值,弗魯姆提出了人的期望模式:

個人努力—→個人成績(績效)—→組織獎勵(報酬)—→個人需要

在這個期望模式中的四個因素,需要兼顧三個方面的關係。

①努力和績效的關係。這兩者的關係取決於個體對目標的期望值。期望值又取決於目標是否合適個人的認識、態度、信仰等個性傾向,及個人的社會地位,別人對他的期望等社會因素。即由目標本身和個人的主客觀條件決定。

②績效與獎勵關係。人們總是期望在達到預期成績後,能夠得到適當的合理獎勵,如獎金、晉升、提級、表揚等。組織的目標,如果沒有相應的有效的物質和精神獎勵來強化,時間一長,積極性就會消失。

③獎勵和個人需要關係。獎勵什麼要適合各種人的不同需要,要考慮效價。要採取多種形式的獎勵,滿足各種需要,最大限度的挖掘人的潛力,最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期望理論(Expectancy Theory)和 需要層次理論

研究激勵過程中,一條途徑是研究人們需要的缺乏,運用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找出人們所感覺到的某種缺乏的需要,並以滿足這些需求為動力,來激勵他們從事組織所要求的動機和行為;另一條途徑是從個人追求目標的觀點來研究個人對目標的期望,這就是期望理論。依照這一條途徑,則所謂的激勵,乃是推動個人向其期望目標而前進的一種動力。期望理論側重於「外在目標」。需要理論着眼於「內在缺乏」。本質上這兩種途徑是互相關聯和一致的,都認為激勵的過程是在於:實現外在目標的同時又滿足內在需要。

不過,期望理論的核心是研究需要和目標之間規律的。期望理論認為,一個人最佳動機的條件是:他認為他的努力極可能導致很好的表現;很好的表現極可能導致一定的成果;這個成果對他有積極的吸引力。這就是說,一個人已受他心目中的期望激勵。

可以推斷出:這個人內心已經建立了有關現在的行為與將來的成績和報償之間的某種聯繫。因此,要獲得所希望的行為,就必須在他表現出這種行為時,及時地給予肯定、獎勵和表揚,使之再度出現。同樣,想消除某一行為,就必須在表現出這種行為時給予負強化,如批評懲處。

這和條件反射理論的斯金納的研究成果有一定關係。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