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张九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晋南随笔

张九钱(1721——1803)清诗人。字度西,号紫岘。湖南长沙府湘潭人。乾隆举人,屡试礼部不第,后以通明榜进士分发江西,历官峡江、南昌及广东始兴县知县,因缉盗不力而去职。工诗文,湖广总督毕沉重其名,延至节署,聚名流饮酒赋诗,当席挥毫长歌,才惊四座,有“湘中诗老”之称,著有《陶园诗集》、《历代诗话》、《晋南随笔》等,并主纂峡江等4部县志。[1]

清张九钱在其《洛中集》中对“羊报”作了详尽的记载,黄河上游甘肃皋兰县城西,清代设有水位观测标志,一根竖立中流的铁柱上根据历史上洪水水位情况刻有一道痕,如水位超刻痕一寸,预示下游某段水位起码水涨一丈。当测得险情时,“羊报”便迅速带着干粮和“水签”(警讯),坐上羊舟用绳索把自己固定好,随流漂下,沿水路每隔一段就投掷水签通知。[2]

下游各段的防汛守卒在缓流处接应,根据水签提供的水险程度,迅速做好抗洪、抢险、救灾等各项准备。这种“羊舟”也很独特,它用大羊剖腹剜去内脏,晒干缝合,浸以青麻油,使之密不透水,充气后可浮水面不下沉,颇似皮筏。“羊报”执行的是一种十分危险而重要的任务。古代的“羊报”完成任务被抢救上岸后,有的因在河中扑腾多天,早已饿死、撞死或溺死,幸存者可谓九死一生。他们为了防汛抗洪真是出了大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