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雲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1年4月26日 (一) 22:10 由 Xxdie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书画家)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張雲國

來自 中國書畫藝術網 的圖片

作品欣賞

來自 中國書畫藝術網 的圖片

來自 中國書畫藝術網 的圖片

書畫家張雲國先生是一個「有故事」的人,在他的藝術生涯中,曾經歷風雨坎坷,亦收穫過成就碩果,他的成功源自於孜孜不倦的努力和持之以恆的執着,這在他畫作中體現出的平和,親切,並帶有濃郁生活氣息的風格特色,正是其閱經人生悲喜後的一種坦然,踏實和淡泊心境,以及其生活態度的寫照。俗云:畫如人品,筆者帶着好奇採訪了這位「接地氣」的書畫家。從他結緣書畫開始,走進這位藝術家充實而豐富的精神世界。


個人簡歷

故事裡的婉轉筆墨

張雲國先生字恆,號雲谷閒人,1953年出生於黑龍江省海倫。是原黑龍江省軍區哈爾濱第二離職幹部休養所副所長(副處級),在部隊一直從事文化宣傳工作。現為中國企業文化促進會會員,中國國畫家協會理事,中國國畫院高級美術師,北京京華蘭亭書畫院名譽院長,哈爾濱美術家協會會員,哈爾濱市書畫研究會創作研究員。


說起自己的字,號,張雲國是有所寓意的,他說,學習書畫不是一天兩天的功夫,而需要持之以恆的毅力和決心。故其字「恆」,取時刻提醒自己勿忘不輟之功。「雲谷」之號則是為懷念一位已故友人。張先生出生在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家裡人口眾多,且家境貧寒。他自幼酷愛繪畫,無師自學,以樹枝為筆,土地為紙,從兒時的「塗鴉」到後來筆隨心轉的嫻熟。為畫畫,他曾有身體受傷的經歷,北方的冬天,雪下得很大,皚皚一片,恰似一張純淨的畫紙,張雲國就在這大自然賜予的「紙」上盡情畫着自己喜愛的物景。有一次因為畫得時間過長,凍壞了腳趾,導致左腳的小腳趾甲完全脫落,至今都沒有長出來。他也曾在五十年代物資匱乏時期,省吃儉用積攢部分零錢來購買腊筆,圖畫本等用品,扒樺木皮來練畫。其中,最讓張雲國記憶深刻的事情,就是六十年代中期那個風和日麗的周六,他孤身一人到離家幾里外的地方拾柴火,當天空飛來一群野鳥落在他周圍時,張雲國便興奮地拿出隨身帶的紙筆進行寫生,恰恰此時,他突然感到後背不由自主地泛起陣陣涼意,回頭一看,發現在不遠處有一隻野狼正狠狠地盯着他,瞬間就躥到了距他一米多遠的地方轉來轉去,一直繞了二十多圈,當時的張雲國嚇壞了,腿就像灌了鉛一樣不能動彈,幸好遇到路人嚇跑了野狼,才得化險為夷。提起這段經歷,張雲國至今心有餘悸,他感慨道:「我永遠都忘不了那隻野狼眼裡閃爍的充滿殺氣的陣陣寒光,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與狼面對面相遇,真是一次難以忘懷的寫生經歷。」


1973年,張先生應徵入伍,到部隊後,因有繪畫基礎,他被分到部隊電影放映隊工作,畫幻燈片、宣傳海報、出黑板報等工作都由他來完成。這無疑是一個實踐磨礪的好機會。在八小時工作以外,張雲國仍持之以恆地堅持自學書畫,先後掌握了速寫、素描、油畫、水彩畫等技法,並經常參觀軍內外的美術展覽。在長期實踐的研習中,張雲國並非只一味埋頭苦練,對藝術與生俱來的稟賦在不斷地把他引向更深的思維和探索中,他在一種自覺的意識里對東西方繪畫異同做出對比。他說:「中國畫寥寥數筆,而境大意深,從根本上區別於其它畫種的藝術表現方法。中國畫表現形式比較簡單,而內在東西很豐富。所描繪的景物,不受光線投影限制,不求自然主義色彩的塗抹,它可以「得一點精,而忘其粗,取其內而忘其外,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用浪漫主義手法大膽取捨,大膽強調,大膽處理。中國畫常常是「由小見大」「由少勝多」,畫面的描繪處理,不是可有可無的東西,甚至每一點空白都是充滿內容的空間。以有限的東西,表現不受這有限東西所限制的形象。」


1985年,張雲國參加了中國書畫涵授大學國畫學習班,集中而系統地學習了三年。他先後臨摹了徐悲鴻張大千陳少梅等大師的作品,從他們的作品中汲取營養,傳承他們優秀的中國畫基礎技法,在皴、擦、點、染中體會筆情墨趣,在自然山水裡尋源不竭靈思。在諸多畫科中,他惟對花鳥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雞和牡丹題材的情有獨鍾,亦承載着他不忘初心的感恩之情。


用感恩情懷繪丹青


「『雞』和『吉』可以諧音,寓意吉祥嘛,牡丹又象徵富貴,所以我喜歡畫雞和牡丹也是有富貴吉祥寓意在的。」張先生如是說。張雲國是個嚴謹的人,為了畫好牡丹,他曾去菏澤,洛陽觀牡丹花,從花的根,干,葉,頂到花蕊,從外表到肌理他都細細揣摩,不斷意臨。故其筆下牡丹,明麗大方,艷而不俗。除牡丹外,張先生亦喜畫雞,這是飽含着他濃濃感恩情結的,對雞這種家禽的情感,他充滿着尊重。他說:「古文裡說,雞有『五德』,文、武、勇、仁、信。有文有武,既勇敢又不自私,還很守信用。這些都是很難能可貴的美德,所以我很尊重它。再有就是為了報恩,小時候家裡養了很多雞,母雞下蛋時雞窩裡要有引蛋,防止丟蛋我每天都要在雞窩後面等着,只要窩裡有三個以上時,我就拿一個到供銷社能換7分錢買個圖畫本或腊筆。以前家裡窮,可以說是雞給我交了學費的。還有,當你展開中國地圖,形似一隻昂首獨立的雄雞,對雞的刻畫也是對祖國的熱愛之心吧。」張雲國就是這樣一位充滿情感的畫家。他筆下雄雞體態豐盈、色韻酣暢,雙眼炯炯有神,直頸鼓羽、紅冠高聳處勾勒出雄赳氣昂的精神意蘊,逼真形象栩栩如生,不論在木籬前還是在草堆旁,有牡丹處,亦或紫藤下,張雲國的構圖和筆墨中,似乎總有故事在敘說,畫中雄雞或凝視草蟲,或閒庭信步,或倚葉賞花,或在輕輕對話……他把雞畫得如此鮮活生動,與其說是在創作作品,不如說是在用心勾勒着自己「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狀態和心性意趣。讓觀者能瞬間沉浸到一種平實而甘潤的意境中,對畫品,對作者,對自己不覺會心一笑。


藝術成就

張雲國作品曾多次參加軍內外展出並獲獎。作品《錦繡前程》獲黑龍江省公安廳,省美協第二屆「衛士之光」作品展優秀獎;

《志在千里》在1998年新時期文化藝術創作研討會上獲二等獎;

多幅作品已被國內外友人收藏,其中兩幅作品先後被日本兵法研究專家服部千村先生、馬來西亞兵法研究會會長呂羅拔先生收藏;

2006年《中俄老兵北京藝術節》展出的國畫作品被俄羅斯駐華大使館收藏。15幅作品被選入《當代中華文化名家專題郵票工程》。此套郵票已被國家博物館、中國郵票博物館等國家級機構收藏,並已被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德國、日本、韓國、利比亞、安曼等10餘個國家駐華使館收藏,同時中國集郵總公司還為此發行了加蓋天安門郵戳的《當代中華文化名家專題郵票工程》紀念封、郵折全國發行。辭條輯入《中國當代藝術家名人大辭典》《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中國專家大辭典》《二十一世紀人才庫》《華夏英傑》等辭書;

2007年被《今日水墨》第五期推薦為當代實力派畫家,並出版了《張雲國花鳥畫專集》;

2008年一月被香港《陽光衛視》特別節目做了特邀藝術專訪;

2009年被人民美術出版社收錄《感動中國·共和國功勳藝術家中國藝術名家三十人集》;

2009年12月參加俄羅斯國家美術館藝術交流,作品《雄風圖》被美術館收藏,同期作品《鷹》被美國駐俄特使收藏;

2010年2月在正陽門被授予「開拓者·創新藝術家」稱號。

如今的張雲國先生在繪畫上已取得不俗的成就,淡泊如他,依舊喜歡去大江大河邊垂釣,不圖魚多魚少,只圖身在自然。在垂釣的不同環境所看到的花草樹木,或大地里的農作物,或野鳥飛翔,這些都是他可以入畫的素材,通過垂釣也修練禪定功夫,能靜心思考,認真構圖,每創作一幅作品都做到「胸有成竹」「意在筆先」。在畫家張雲國先生自學的成才之路上,他憑藉勤思苦探,持之以恆,不輟筆耕,一分天賦加十分努力的孜孜不倦才獲得今天的成就。對於今後,用他的話講,依然會「學到老,做到老,把世界最美的東西通過畫筆展現給大眾。」觀者祝福之,亦期待之!(楊丹菲)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