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张家坤(?-1993年),出生在山东烟台一个敬虔的基督徒家庭里,年少时即开始在“烟台查经处”受教,在那里潜心研读圣经多年。后蒙神呼召,奉献给主,在烟台作青年学生工作。1948年,张家坤开始在中华基督徒布道会文字部工作,此后先后出版了《耶稣基督的真实》、《耶稣基督的生命》、《活水》等书,还编辑出版了五线谱版《圣诗》。她也常在《圣膏》,《布道会刊》,以及《浸会通信》等属灵刊物发表文章。此外,她还曾在上海福音广播电台制作和广播“耶稣基督的真实”和“耶稣基督的生命”系列福音节目;同时也在上海江湾和南市的棚户区拓荒布道,带领聚会。其灵修著作《活水》帮助过无数心灵干渴的人。该书系由其夫君谢模善编辑并写序出版。
“基督徒”一词多次出现在《新约圣经[1]》的书信部分,例如在《使徒行传》第11章第26节、第26章第28节与《彼得前书》第4章第16节:从安提阿的教会聚集起首,他们被称为基督徒;及后,希律亚基帕曾对保罗表示,“保罗少许的说话,便叫亚基帕作基督徒吗!”。《彼得前书》里,彼得把“基督徒”与“受苦”连在一起,也指出“基督徒受苦,不是羞耻,而是荣耀上帝的事[2]”。
人物简介
张家坤丈夫谢模善(中国家庭教会名牧)于抗战胜利后,担任上海浸信会书记和主日学高级总编辑,为浸信会书局主编儿童主日学七年半;后又出任中华基督徒布道会总干事、主席。期间他先后主编了《布道会刊》、《圣膏》及《福音集锦》等书刊杂志。
1956年5月,中华基督徒布道会被强行关闭。5月28日,谢模善因拒绝参加由中共政府授意发起的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简称“三自”)而被捕入狱,此后度过了长达23年多的牢狱和劳改生涯。期间他曾遭受酷刑,经历了九死一生。张家坤亦难逃厄运,于1960年以反革命罪被关押,判管制。
文化大革命期间,张家坤受到残酷迫害,曾被抄家数次。1968年她被趕到上海北京东路一间只有6平方米的阴暗潮湿的小黑屋里居住。屋內终日见不到阳光,只有一扇门通到黑暗走廊,因此白天也要开着灯。小黑屋四面水泥墙都发了霉,张家坤就找来报纸糊上;一个小竹书架上摆放着锅碗和生活用品;一个小茶几是饭桌;一个木货箱里面装衣物,上面就是睡觉的床。除去住院和在外地养病,张家坤在这里生活了十多年。而且被严格看管着,几乎完全失去自由。每天出门要报告;来往信件要先上交检查过目;更难受的多次被拉出去接受批斗打骂。
与人的交往断绝,却不能阻断她与主在爱中相交。小黑屋虽黑,却充满了世人看不见、从天上来的亮光和恩典。小黑屋成了神塑造雕琢祂合用器皿的工场,是神光照、洁净、磨练、造就祂儿女,使之生命更趋成熟、重新得力之地。因此张家坤能以神的爱与微笑面对斗争她、打骂她的人群,将批斗会变成持守基督信仰与为主作见证的场合。
苦难成就了神的美意。与世隔绝的环境,反使张家坤能够专心“从救恩的泉源欢然取水。”(赛十二3)虽然许多年看不到圣经,但多年来背诵牢记在心的神的话语,加上圣灵的感动和帮助,成为她力量和亮光的来源,使她写作的灵感涌流不断。由于患有严重的眼疾,张家坤都是趴在床上,手拿放大镜,在昏暗的灯光下书写的。就在这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她在小黑屋中完成了好几本书的纲要和初稿。
中国改革开放后,张家坤直到1982年底才获得平反,被摘掉反革命帽子,解除管制。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她以教授钢琴养生。1987年,张家坤得以移居美国加州,最后于1993年11月17日安息主怀。
参考文献
- ↑ 《文学回忆录》听与读 | 第五讲:新旧约的故事和涵义 ,搜狐,2017-04-14
- ↑ 基督教历史,搜狐,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