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张戒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张戒,字定复,生卒年不详细,河东绛州正平(今属山西新绛县)人。宣和六年(1125)进士。

  • 绍兴五年(1135)赵鼎推荐入朝,曾为殿中侍御史、司农少卿等职。
  • 绍兴八年(1138)十月,改外任。十二年,因不满秦桧,与赵鼎岳飞等人反对与金人议和,被革职。
  • 大概卒于绍兴二十七年以后。 [1]

人物专题

基本信息

姓名    张戒  
字号    字定复      
生卒    不详      
官职    殿中侍御史、司农少卿  
职业    诗人  
出生地   河东绛州正平(今属山西新绛县)
所处时代   北宋  
代表作品   《岁寒堂诗话》    

人物相关介绍

张戒的《岁寒堂诗话》是南宋诗话中最富有理论价值的一部,在整个中国诗学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该诗话旧存一卷,如《学海类编》本。原本久佚,自明清始见大量著录,清乾隆间,逐有《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历代诗话》续,《四库全书》本等均分为两卷。上卷为诗歌总论,着重讨论诗歌创作理论,兼评历代诗人佳作;下卷为杜甫专论,属于作家作品论。[1]

张戒《诗话》上最为突出的理论价值在于着重探讨了诗歌艺术的审美特征等问题。首先,在思想内容上强调情真;其次,在艺术表现上要求“中的”。所谓“中的”,实包括抒情和写景两方面内容,既要求诗人抓住事物的基本特征,将难写之景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又要求诗人将内心深处难以言传的情感,借助景色描写传达出来。 [1]

张戒在艺术风格上强调含蓄蕴藉,所谓“其词婉,其意微,不迫不露”。他批评白居易的诗“情意失于太详,景物失于太露,遂成浅近,略无余蕴”,主张收敛其词而稍加含蕴。他认为好诗应该具备“意”、“味”和“气”、“韵”。“意”“味”可以学而致之,至于“韵”之高下,“气”之强弱,则是属于作家气质和秉性方面的因素,不可强致。由此,他反对过于直露的诗,从唐代的元、白到本朝的苏、黄,他都加以批评。他尤其不满苏、黄诗中滥用典故、补缀奇字、以议论为诗、以押韵为诗的倾向,以为是“诗人中一害”。他说:“自汉魏以来,诗妙于子建,成于李、杜,而坏于苏、黄。”在总的评价上虽然不免偏颇,但他能够看出当时诗歌的病症,并且敢于说出苏、黄是病根,这在苏、黄诗风笼罩文坛之际,是需要眼光和胆识的。这正是《岁寒堂诗话》的最大贡献和特色。

参考资料

  1. 1.0 1.1 1.2 李壮鹰.中国古代文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338-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