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张氏宗祠

张氏宗祠在今瓯海区永强三都沧河东岸。初建于明嘉靖年间,系大学士张璁祀始迁祖及其后裔之所,康熙三十二年以后修缮多次。

张氏宗祠是一座有正屋和横主席台的院子,那里陈列的主要是清代探花张岳崧的著作、书画、对联、碑帖匾额、印章等遗物和晚清名人关于记述张岳崧生平事迹的文章著作,对了解和研究张岳崧及晚清海南的历史、文化具有较重要的价值[1]

目录

基本情况

张岳崧,字子骏,又字翰山、瀚山,号觉庵,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出生于海南省定安县永丰乡高林村,上祖籍福建莆田县,宋嘉定年间迁琼,其祖为琼山尹,故落籍琼山。后迁定安。 张岳崧自小聪明好学,《翰山公行述》中记述:"七八岁时,或偕童稚钓游,每挟书与俱"。十岁时,负芨琼山县蔡南昭为师,学业进步很快。十二岁应童子试,十六岁补弟子员,嘉庆辛西(1801年)优引举质。嘉庆甲子(1804年)科中广东省举人,嘉庆已已(1809年),中进士,以一甲第三名及第,成为海南历史上唯一的探花郎,历任翰林院[2]编修、国史馆协修官、会试正考官、文颖馆篡修官、武英馆篡修、都习庶吉士、四川乡试正考官、陕甘学政、文渊阁校理、大理寺少卿、詹事府詹事、湖燕布政使、护理巡抚等职。

张岳崧一生洁己奉公,清廉自持,品德感人,《翰山公崇祀乡贤实录》赞他"居官处事,一以义命为闲,介第清操为时,钦命仕数十年,未曾增置产业,敝庐数椽,只蔽内雨而已。"从现存他的故居来看,也确实如此,现存的他写给女媚莫毅农的对联云:"以勤省侃,以俭节用;惟公生明,惟廉有威",也足见张岳崧为人之一斑。

张岳崧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在家乡病逝。享年70岁,他的棺葬于琼山县甲子镇毛头村前。可惜墓地在"四清"、"文革"时期遭受破坏,其石柱、石栏、石牛、石羊、翁仲都荡然无存。在张岳崧前,明清两代,琼人登进士第者甚多,但尚未有名列一甲第三名探花者。故当朝清嘉庆皇帝仁宗琰,为张岳崧的直接这样高的名次而骄傲地说:"何地无才!"后来在张岳崧直接熏陶下,他的长子张钟彦中了进士,三子张钟秀和张熊祥也均中举人。

张岳崧是海南历史上一位难得的人才,他有功于国于民,历来海南人民把他同丘浚、海瑞、邢宥、王宏诲等一起引以为荣。

旅游信息

氏宗祠最佳旅游季节:建议冬季去,那时候不太热,又可以度假过冬。   张氏宗祠交通:乘坐海口至定安班车(票价8元),再由定安县城乘车5元到永丰乡再乘三轮车可达。张氏宗祠位于定城东北永丰乡高林村.

张氏宗祠住宿:食宿可返回海口市内各酒店或定安县城内各宾馆均可。

视频

张氏宗祠 相关视频

张氏祠堂记录片
带你走近不一样的张氏祠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