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张海天 | |
---|---|
抗日英烈 | |
出生 |
1888年 辽宁台安县 |
逝世 | 1939年 |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东北抗日义勇军第2军团第3路军司令 |
张海天,(1888-1939),著名抗日英烈 ,又名张贺年,辽宁台安县人,出身绿林,报号"老北风"。[1]
"九一八"事变后,他树起抗日大旗。东北抗日义勇军第2军团第3路军司令。 [2]
艰苦的战斗生活使张海天身染重病,他于1933年1月末赴北平治病,1939年在北京病逝。 [3]
生平事迹
张海天,辽宁台安县人,"九一八"事变后,树起抗日大旗,张海天同胞弟3人及长子张秉林组织抗日武装,后与项国学、蔡济民联合组建抗日扶民救国军,任司令,项国学任副司令。 1932年初,接受辽南抗日义勇军总部改编,任辽南抗日义勇军第三路军司令,部队发展到万人。
主要活动在盘山、台安、海城、辽阳、本溪、辽中、营口一带,常与项国学(第二路军)、蔡济民、盖中华等部联合作战。
1932年,在台安县高力房村建立兵工厂和印钞厂,发行军用流通券30万元。
大汉奸凌印清以委任旅长为诱饵,企图劝降张海天、项青山等地方武装。在锦州主持辽宁省政府工作的黄显声派人联络张、项二部,要求他们除掉凌逆。张、项慨然领命,假意归降凌印清。
1931年11月3日,张海天、项青山只带领几名侍卫趁着大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袭凌印清设在三道沟的司令部,俘虏了凌印清及日本顾问1人、日军14人、伪军200多人,还缴获大批武器弹药。
整个行动不到1小时,未费一枪一弹。随后,张海天在沙岭镇召开公审大会,处决了凌印清及日本人,极大地鼓舞了群众的抗日斗志,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1931年11月间,张海天就任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第2路军司令。他军纪严明,制定了"十个不准"的纪律,得到群众的衷心拥护。
他善于总结作战经验,研究出适合义勇军的避实攻虚、化整为零、声东击西等战术,有效地打击了敌人。随着张海天队伍影响力的扩大,日军在田庄台镇、沙岭镇等地对其进行疯狂"讨伐"。
义勇军虽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但终因缺乏武器弹药而陷入困境。
1931年10月至1933年末,率部在辽南、辽西地区,与日伪军展开数百次战斗。进行扒铁路、颠覆日伪军车、烧粮草、捉汉奸等活动,曾先后收复海城、营口、台安、盘山等地的许多重要乡镇,并缴获大批军械,炸毁日伪军列、飞机。
1931年11月18日,与项国学率部在盘山县沙岭北三道沟,智禽伪东北民众自卫军司令凌印清、军法处长刘信书、参谋长冯仙洲、秘书王槐三,以及日本关东军仓冈繁太郎大佐、松本德松、道原之助等200余名日伪军,并将汉奸和日军官兵枪决。
1932年1月16日,击毙入侵沙岭的日军中队长河野基英大佐及百余日伪军。
1932年,张海天被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委任为辽南义勇军第三路军总指挥(司令)。
他精于骑射,英勇善战,举旗抗日以后,率所部转战台安、海城、盘山一带,先后参加了智擒汉奸凌印清、九台子阻击战、夜袭田庄台、围攻沙岭、攻袭耿庄、三打牛庄、火烧海城日军兵站等数十次战斗。
并多次炸桥梁、袭列车,破坏南满铁路,夺取军用物资。张海天所部行动神速,作战勇猛,使日军闻风丧胆。
1932年9月11日晚,率部汇同李纯华部共万余人,袭击白衣寺警察所和日军设在海城的大矢组兵站,毙敌20余人,烧毁日军军草32垛。
1932年9月,张海天指挥部下,在营口市抓获两名英国人。他通过英国政府向日军施压,获得一部分武器弹药,解了燃眉之急。利用这批军火,张海天与日伪军在盘山一带连续作战,取得一定战果。
艰苦的战斗生活使张海天身染重病,他于1933年1月末赴北平治病,第三路军由其子张秉林率领继续抗日。
1934年,隐居北京,后参加京西抗日游击队。
人物逝世
1939年,在北京病逝。
人物评价
张海天战功显著,被当时的报纸称为"辽西的抗日英雄"。
张海天深谋远虑,为发展抗日队伍,扩大武器装备来源,开办了小型兵工厂,制造子弹,改制大炮,修理枪械等,在抗日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物荣誉
2020年9月, 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公布第三批185名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张海天进入名录。